文因道存,道以文显 萧艳慧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 萧艳慧

ID:19162208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6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 萧艳慧_第1页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 萧艳慧_第2页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 萧艳慧_第3页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 萧艳慧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 萧艳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因道存,道以文显——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我见东台市安丰中学萧艳慧摘要:本文从新课程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文道合一”。以此为指导思想去研究语文教学的特性,探究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课文作文“文因道存,道以文显”,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高中语文新课程所选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无不凝聚着人类对灵魂与精神的求索,闪烁着理想与道德的光辉,语文教学对德育的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语文课又不同于思想品德课,语文的含蓄隽永、优雅舒缓决定了在教学中对德育的渗

2、透不是直露的、抽象的,而是含蓄的、潜移默化的。下面就我自身在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商榷。一、在课堂导入中渗透德育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而且可以创设情境,激发联想,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渗透品德教育。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轻抚中华历史的尘烟沙幔,萧瑟秋风中,一位才请四溢的女词人朝我们缓缓

3、走来。她轻移莲步,衣着淡雅、面容憔悴、神情凄苦。自从金人的铁锤砸碎了京都的琼楼玉苑,也砸碎了她原本幸福而平静的生活。从此,她个人的命运便随着国家的命运而改变。靖康之变,她与丈夫被迫逃离家乡,南渡避难;南渡后不久,与他情投意合、恩爱情深的丈夫突然染病身亡,留下她孤身一人,四处漂泊。多年来,她尝尽了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悲以及颠沛流离之苦。这一切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此时,面对萧瑟的秋风,面对庭院满地衰败的菊花,面对梧桐更兼细雨,女词人不仅百感交集……(此时播放阿炳的二胡《二泉映月》,教师满怀深情地朗诵《声声慢》,学生听读,初步感知全词。)  这段导语,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激发了

4、他们阅读作品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自然会产生对主人公同情和对战乱的憎恶感。二、在讲解课文时渗透德育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极富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的好文章,这些文章极易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学习语文时,适时地自然地渗透德育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容易。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君予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论点——学习的重要

5、性,又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文章又用“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进行正反对照,来论证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结合他们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道德教育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学习《雷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等悲剧课文时,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都写到“从美学的高度鉴赏悲剧,陶冶高尚的情操”。欣赏悲剧是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们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的手段。古希

6、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已经认识到悲剧的功能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和净化”。鲁迅先生则指出:“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引导学生鉴赏悲剧,要突出事物的价值被毁灭的过程,让学生在欣赏时反思价值被毁灭的原因,这有助于学生吸取教训,少在现实生活中犯同样的错误;引导学生产生怜悯和恐惧之心,这两种情感会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愿亲手毁灭美好的事物,许多害人害己的事就可能因此被避免。外国有句谚语叫“喜欢看悲剧的人不会犯罪”。学生在对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产生同情和悲痛之心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像剧中人物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毁灭他人,给他人带来不幸。这样的怜悯和恐惧心也会

7、促使他们无法容忍别人在现实生活中毁灭美好事物,看到坏人危害他人利益、毁灭他人的事情就会挺身而出,阻止美好事物的被毁灭,我们的社会正气也将得以弘扬。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致,它们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因素,读了这些作品,学生会为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击节,为志士仁人的忧思而握腕,叹时光之长流不回,惜岁月更替之难改。哲理深蕴之篇,给人感悟,坦荡磊落之举让人敬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