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986430
大小:21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6
《水杨酸抑酶和抑菌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投稿范文水杨酸的抑酶与抑菌作用郑国兴,张春乐,黄浩,张丽娟,林敏,陈清西*(教育部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以水杨酸为效应物,研究其酶学效应和微生物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抑制率(IC50)为2.05mmol/L,抑制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的可逆过程,其抑制常数为2.00mmol/L.水杨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黑曲霉两种真菌均有明显的抑
2、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75、0.5、0.5、0.25和0.7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75、1.0、0.5、0.25和0.75mg/mL.本研究为水杨酸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实验理论依据.关键词:水杨酸;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细菌;真菌;抑制作用中图分类号:Q356.1文献标识码:A我国果蔬、蔬菜资源丰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因采后处理技术落后,我国果蔬腐烂损失也高居全球榜首,每年因贮藏、运输当中变质的果蔬占总产量的1/7,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果蔬腐
3、烂变质主要有微生物感染和酶促褐变两种[1~3].其中,引起果蔬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水杨酸、KCrO4、庆大霉素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1~3].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由本实验室制备.L-3,4-二羟基苯氨酸(L-DOPA)为Aldrich化学公司产品.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假丝酵母、黑曲霉均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1.2方法(1)PPO活力测定参考文献[4]方法,在50mmol/L磷酸缓冲溶液(pH6.8)中,以0.5mmol/LL-
4、DOPA为底物,30℃下测定波长为475nm的光密度值(OD475)随时间的增长直线,从斜率计算酶的活力,产物的消光系数按3700L/(mol×cm)计算[5].……(2)微生物实验抑菌实验:采用琼脂渗透法,在已经培养好的斜面培养物中分别加无菌生理盐水5mL,用接种环刮下菌苔制成菌悬液,分别取菌悬液1mL加到已融化又冷却至适当温度的100mL……收稿日期:2005-12-22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攻关课题(2004N0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408)资助作者简介:郑国兴(1978~),
5、男,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chenqx@jingxian.xmu.edu.cn32实验结果2.1水杨酸对马铃薯PPO抑制效应图1.水杨酸对马铃薯PPO抑制效应.线1-5水杨酸的浓度为0,0.4,0.8,1.2,1.6mmol/LFig.1Lineweaver-BurkplotsofpotatoPPOinhibitedbysalicylicacid.研究水杨酸对马铃薯PPO抑制作用类型,在测活体系中,固定酶的浓度,改变底物L-DOPA浓度,测定不同浓度抑制剂对酶的活力的影响.由Lineweave
6、r-Burk双倒数作图得到一组横轴截距不变的直线,说明这一组抑制剂不影响米氏常数(Km),只影响最大反应速度(Vm),其抑制机理表现为非竞争性类型,以不同浓度抑制剂下测定的1/Vm对抑制剂浓度作图(图1内插图)为一条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得抑制常数(KI=KIS)为2.00mmol/L.表1.琼脂渗透法测定结果Tab.1Theassayresultoftheagardiffusionmethod效应物浓度E.coliB.subtilisSt.aureusC.albicansA.nigerDMS
7、O≥99.0%−−−−−庆大霉素80U/mL2220(±)25−−KCrO41mg/mL−−−14(±)16(±)水杨酸401815221212注:“±”表示抑菌圈模糊,“−”表示无抑菌圈.3讨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对于马铃薯PP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对该酶的活力表现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作用.这说明抑制剂与酶分子的结合及底物分子与酶的结合是相互独立的,抑制剂不改变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抑制剂可以同时与游离酶(E)和结合酶(ES)结合,且结合常数相同.这也说明了水杨酸在酶分子上的结合位点并不在
8、活性中心,而是活性中心以外的区域.因此,水杨酸作为马铃薯PPO的强效抑制剂,可望成为除抑菌功效外,同时能够防止果蔬产生酶促褐变的保鲜剂.3参考文献:[1]王成云.葱头腐烂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北方园艺,2002,34(4):68-69.[2]AlvarezAM.PostharvestDiseasesofPapaya[C].NewYork,SpringerPress,1987:123-125.[3]陈清西,柯莉娜,王勤,等.联苯基甲醛与联苯基甲酸[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4]黄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