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的诊断—医学课件

药疹的诊断—医学课件

ID:18913415

大小:5.92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09-27

药疹的诊断—医学课件_第1页
药疹的诊断—医学课件_第2页
药疹的诊断—医学课件_第3页
药疹的诊断—医学课件_第4页
药疹的诊断—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疹的诊断—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皮肤科郑捷ADR与CDR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功能恢复期,所用药物在正常用量情况下引起的一种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而药疹(drugeruption)则是主要发生在皮肤及(或)粘膜上的药物不良反应。据统计,药疹或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medicamentosa)占ADR的1/4-1/3,故有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drugreactions.CDR)之称。药物不良反应白古有之但以医药学发达

2、的时代特别是在20世纪后叶最为突出。不但发病率逐渐增多且由于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新药的不断问世,新型的药物反应也不断地出现。因此ADR是一类不断发展的疾病,可见于临床各科一旦发生常常影响对原有疾病的处理重者还可危及生命,而药疹又常易与多种发疹性疾病相混淆。为什么要重视药疹的诊断与治疗?部分患者经常服用同一药物均无“药疹”,此次却发生“药疹”,以后再使用同一药物仍无药疹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但“药疹”的发生率却高于中青年别嘌呤醇、卡马西平、氯丙嗪等重型药疹在接受激素治疗中病情时常会出现反复,特别是在大剂量、长时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3、过程中加大激素用量、延长使用时间对病情并无益处,而在皮疹出现反复时往往伴有程度不同的发热药疹的定义药疹系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因变态反应引起皮肤粘膜炎症的表现,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各个系统20世纪60年代:磺胺、解热镇痛、青霉素、苯巴比妥20世纪90年代:头孢类抗生素、其余依次为抗痛风药、解热镇痛药、氯丙嗪磺胺类由21.6%降为11.5%流行病学药疹的发病情况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药物的种类日益增多、药物的滥用以及公众对ADR和监测报告制度的重视程度加强均有关系。在所有ADR中,药疹发病率最高。据1997

4、年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收到的ADR报告中,27%为皮肤过敏反应。2002年北京市第四季度ADR报告中,45.5%(127/279)有皮疹发生。2004年北京医院ADR报告中,皮肤过敏反应占51%,其中住院患者中药疹发病率约为3%。ADR中药疹发生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容易受累;②皮肤是一个免疫器官,有丰富的免疫效应细胞,容易发生变态反应;③皮疹位于体表,并往往伴有瘙痒,和其他器官不良反应相易于发现。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药疹,但最常发生药疹的药物类型主要有:抗生素类、解热镇痛剂、心脑血管药、镇静催

5、眠药、抗癫痫药、生物制品、疫苗以及中药。国外文献报道最常引起药疹的前10种药物分别是:阿莫西林、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血液制品、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红霉素、肼屈嗪(肼苯哒嗪)、青霉素G、维生素B12。药疹的发病机制免疫性反应即变态反应,多数药疹由药物变态反应引起,其发生机制比较复杂。有些药物是大分子物质,可有完全抗原的作用,如血清、疫苗及生物脏器和蛋白制品等。更多的药物是低分子量化合物。这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分解产物属于半抗原,没有抗原性,需在机体内和高分子量的载体(蛋白质、多糖、多肽)通过共价键结合,才成为完全抗原。由

6、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特点是:①只发生于少数对药物过敏的服药者,对多数人则不发生反应;②皮疹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与服药量无一定的相关性,正常量或小剂量均可诱发;③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一般需经约4—20天,多数经7—8天的潜伏期后才发生药疹;已致敏者重复用药时,数分钟至24小时之内即可发生;④皮疹形态各式各样,很少有特异性,一个人对一种药物过敏,在不同时期可发生相同的或不同类型的药疹;⑤药疹治愈后,如再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式近似的药物,常能再发药疹,称交叉过敏。在药疹的高潮时,甚至一些结构不同的的药物也能诱发过敏,称多原过敏

7、;⑤抗过敏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常有效。药物过敏反应的变态反应分型变态反应型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Ⅰ型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哮喘Ⅱ型溶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Ⅲ型血清病样反应迟发型荨麻疹血管炎药热肾小球肾炎部分药物过敏的肺部症状Ⅳ型剥脱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湿疹型麻疹型药疹药热肺部过敏的胸膜炎胸腔积液等反应未确定型光敏感性药物引起的红斑狼疮综合症固定性药疹淋巴结肿大肺部嗜酸性粒细胞侵润单独性嗜酸性细胞增多传统的变态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以上现象,药疹的发生可能有着更为复杂的机理,除与药物及个体易感性有关外,还应有其它因素的参

8、与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在药疹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使用氨苄西林后皮疹发生率100%,对照组仅9情缓解后再次服用几乎不发生药疹Pullenetal.Lancet,1967;2:1176在卡马西平、SASP和布洛芬诱发的DRESS血清中检测到高滴度的抗HH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