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857429
大小:1.30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9-20
《5盐津文史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寻找乌蒙王约公元七世纪中叶,世居碧谷江畔的东爨乌蛮的一个支系,在部落首领阿统的带领下,开始了又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他们渡过金沙江、牛栏江,翻越堂琅山、朱提山,追随着另一条大河的源流,穿越峡谷,走过石门,终于在关河两岸的山原、河谷中停下了迁徙的脚步。窝棚、炊烟、烧荒的野火,鸣镝的响箭,东爨乌蛮的子孙,选择了曾经的僰人的故土,营建部落新兴的家园。在后来的被书写的历史中,他们被称为“石门蕃”、“土僚蛮”、“秃老蛮”、“秃落蛮”;在后来的书写历史的人的笔下,记述了他们的风土、习俗、生活状态和一个真实而又神秘的“乌蒙王”的故事。 唐代:“爨蛮,……刀耕火种,男子椎髻,摘去髭须
2、,左右佩双刀,喜斗、轻死。妇女披头,衣皀,贵者饰锦绣,贱者披羊皮,耳穿大环,剪发齐眉,裙不掩膝。”(见《云南通志》) 宋代:“石门蕃部,乌蛮仲牟由裔。俗椎髻,披毡佩刀,居住栏棚,不喜耕稼,多畜牧。其人精悍,善战斗,自马湖、南广诸族皆畏之。”(见《宋史·叙州三路蛮传》) 元代:“……土僚蛮,叙州南、乌蒙北皆是。男子及十四、五,则左右击去两齿,然后婚娶。猪羊同室而居。无匕著,手抟饭而食。足蹈高撬,上下山坡如奔鹿。妇人跣足、高髻,桦皮为冠,耳坠大双环,衣黑布,项带锁牌为饰。出入林麓,望之宛如猿猱。人死则以棺木盛之,以先坠者为吉。山田薄少,刀耕火种。所收稻谷悬于竹栅之下
3、,日旋捣而食。常以采荔枝贩茶为业云”。“祭祀时,亲戚毕至,宰杀牛羊,动以千数,少者不下数百。每岁以腊月春节,竖长竿,横设一木,左右各坐一人,以互相起落为戏。”(元·李京著《云南志略》) 有学者认为: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特定地区、在特定居民群体中,甚至是文化的一种集中表现形式。当然,变化也在发生。《蜀中广记》于“乌蒙军民府”条项下记:“唐时,乌蛮仲牟由之裔曰阿统者,始迁于此甸。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宋时阿杓为乌蒙王。”注意:阿杓的“乌蒙王”不是自封的,是朝廷敕封的。《明史》、《明一统志》等史籍均有记载。敕封的时间,有学者考证在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
4、),也有人认为在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地方志籍记载:阿杓受封乌蒙王后,在俯临关河的夷都山上修建了乌蒙王城;阿杓死后,在夷都山留下了乌蒙王坟。 1945年,云南现代天文学、气象学的奠基人陈一得先生受聘担任《盐津县志》的主编。陈一得是一位事必躬亲、治学严谨的大学者,在处理“宋时封乌蛮阿杓为乌蒙王”这一史实时,不但征信于史料,还亲临“相传为夷人都城”和乌蒙王墓所在的夷都山调查。调查中,世居夷都山的罗焕章、罗鉴堂两位“乡人”,对乌蒙王的来历、身世又提供了另外一种信息:第一,阿统并非“乌蛮仲牟由之裔”,而是夷都山罗姓的先祖。从原籍江西汲水县迁居夷都山。“原本汉人
5、,与夷女结合,遂为汉父夷母,至阿杓,善抚众,故宋封为王。”第二,阿杓汉名罗星,字杓。宋熙宁七年,泸(州)夷叛乱,朝廷征讨。罗杓率“鬼主诸夷、余罗氏从征有功,皆愿世为汉官,”朝廷敕封罗杓为乌蒙王。第三,罗氏“宗室族繁”,元、明两朝皆有入仕为宦者。——口碑不足为证。陈一得先生在《盐津县志》中仅作记述,未作考评。 又过了40多年。1988年,云南电视台《南方丝绸之路》摄制组,在夷都山麓的普洱镇又查访到一部罗氏家谱抄本,抄本写成于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撰述者自称“裔孙罗守成”。家谱中记述阿(罗)统、阿(罗)杓的事绩与陈一得采访所得的两位“乡人”的口碑可以互为印证。
6、 乌蒙王的存在是真实的,毋庸置疑。可乌蒙王是谁呢?是东爨“乌蛮仲牟由之裔”阿统的第十一世孙阿杓,还是江西汲水汉族人罗统“与夷女结合”养育的后代罗星? 出石门关,沿关河循昆水公路下行,去未远,便到了夷都山麓的普洱镇。丘岗起伏,山路回环,行十里许,迎面便是“天生桥”。绝壁千仞,俯临深渊,崖岫中空,天光透露,巨石连缀,横亘若桥。过了天生桥,是一山间草地,两股溪水分别源自东北向的沼泽、西南向的竹林,清流漫漶,一曲折,一婉转,盈虚互补,形若“太极”,当地人称“太极水”。横越草地,山路跌宕下沉,入峡谷,东折西转数百步,豁然开朗。遥望前方悬崖上瀑布高悬,一左一右,从水口处跌落
7、数十丈,水珠激溅,雾雨蒸腾,俨然两幅水晶卷簾凌虚悬垂,霓虹焕彩处,山色有无中。据向导说,瀑布来水,即太极水;瀑布泻水,从“天生桥”下流过。陈一得先生说夷都山“风物优雅,人文荟萃”,应该不是虚饰过誉之词。 相传为“夷人都城”的夷都山遗址,未发掘过,历经风雨沧桑,地表遗存物不多。遗址面积3500余平方米,中心位置有一片用石板镶嵌的平整光滑的台面,台面四周残存柱础35个,其中最大一个直径55厘米,厚15厘米,圆边浮雕云纹。乌蒙王阿杓(罗星)墓,紧傍遗址,相距不远。1958年,墓石被毁,尚存内棺。墓碑高157厘米,宽78.5厘米,碑面无文,半圆形碑帽高6厘米,宽1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