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26829
大小:94.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7-07
《嘉兴地区文史资料通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嘉兴市文史资料通讯(第四十二期)嘉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二00五年一月十五日目录文坛杂忆…………………………………………顾国华辑(1)关于姚慕莲二三事…………………………………姚宝燕(17)一九三一年澉浦海盗案追踪………………………吴正操(19)五十年前嘉兴城的河道……………………………黄国华(30)嘉兴勤俭路的变化…………………………………马加泽(49)52文坛杂忆顾国华辑编者按:《文坛杂忆》是平湖乍浦顾国华先生自发征集、整理的一部笔记类文刊。开始,以油印手誊本问世;之后,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分《初编》、《续编》于1999年公开出版。诚如顾国华先生自己所说:“1980年前后,我与上海
2、、嘉兴的一些前辈接触,聆听谈话中有很多掌故,闻所未闻,非常有趣。深感任其湮没,十分可惜,萌发了搜集资料、使之成佚的念头。以后遂与比较熟悉的上海高君藩、北京周振甫、嘉兴许明农诸先生商量,他们都认为这个设想很好,愿助我一臂之力。”自《文坛杂忆》问世以来,就以质朴无华、小中涵大见著,深受读者喜爱,堪称“民间文史资料”。尤可颂者,乃百十名久享盛名的文坛耆老,为保存国故,传世有文,无偿提供手稿,而不取分文;辑者则“节衣缩食,酌其余资而倾注之”,十余年来,独力抢救、整理和刊印。这种“不以物欲而挠其清白”的精神,真可敬可佩也。现摘录其中几段,供大家阅之。太平天国壁画1984年文物普查中,嘉兴市政协委员许
3、明农先生提供许多线索,如中山路三八食堂内墙上有壁画,传说是太平天国时所绘。经有关部门剥去几层刷在画面上的石灰,已呈现出壁画原貌,有人物、云龙、花卉等,有题款云:“耳东对耳右”,尚待专家鉴定。太平天国在嘉兴四年,曾在子城内建听王府(已毁)。当地有数万太平军驻在城内,住民房,画壁画,可资佐证。(钱筑人)52百零七岁老翁闻达如嘉兴闻达如,世业攻木,居东栅,隐阛阓间。民国甲寅适届百龄。省长屈某,为建百岁坊,设寿筵于寄园大厅。寿翁挟一油布伞徒步由东栅而来。嘉兴故家,唐陆宣公外,即推闻人氏,后再称闻,子姓寥落矣。里人公祝寿联曰:“北宋世家,乡推翘楚;东方仙侣,群仰大齐。”闻氏辛酉年无疾而终,享寿百有七
4、岁,可称罕有人瑞。(庄一拂)中表兄弟穷达不同嘉兴蒲华与陶模为中表,少同为诸生,而蒲无资,贡成均;陶则成进士,自牧令以至封疆,终两广总督。蒲寓上海鬻书画以自给,潦倒终身。(庄一拂)周振甫熟陶诗王蘧常先生善章草,一般很难认识。余有一横披,当时经向行家多人就教,均不能通读。1981年周振甫先生回乡探亲,余谒访,当时横披未带身边,仅在桌面上描摹其首三字。振老即云:可能是“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是陶渊明的诗句。余返家细看,果然。其诗学之精熟,令人五体投地。(顾国华)嘉兴早期留日学生52清末,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多达万人以上,目的多为革命救国,真正读书求学者居少。参加辛亥革命光复的嘉兴籍主要人员
5、中,赴日的占绝大多数,如褚辅成、计宗型、徐养如、陈仲权、程子材、戚则舟、龚未生、蒋志新,都是同盟会成员,又因光复会是浙江人章太炎、陶成章组织的,许多人还兼光复会成员。我进浙二中(前身嘉兴府学堂)是1914年,1918年毕业,即赴东京读书。许多同学,前已先去,我们不过是跟踪罢了。我读中学是四年制,而最高的两个班级,还是旧的五年制,其中有好几人赴日留学。姑说冯汝绵、陆志鸿、邬谟贤、吴世煌四人,在中学时均是高材生,品学兼优。尤其是冯、陆两位,早有“冯圣”、“陆贤”的称号。赴日后,均考上了官费,进入名校攻读。冯汝绵入东京工业专门学校,学机电专业;陆志鸿入东京帝大,学采矿冶金;邬谟贤进东京高工;吴世
6、煌进帝大预科第一高校。陆志鸿毕业后,到南京工专任教,后转入中央大学。抗战胜利,台湾归复中国,陆参加接收,并任台湾大学首任校长。冯汝绵毕业回国后,找不到对口职业,一生不得志,贫困而死。吴世煌没有毕业,因故退学,曾在杭州蚕桑学校任教。邬谟贤因病在东京逝世。他们学业均优,但到社会上的遭遇就全不相同了。二中同学,此时赴日读书者甚多,如张印通、吴文伟、仲光然、吴乃灿、夏振铎、杨景桐等均比我早。吴习之、葛敬铭、徐玉相、陈卓人、孙则伊等,则与我同辈,归国之后,各人境况不同,所谓各人头上一爿天是也。对辛亥革命作过贡献的,都是我们的师长,如计宗型(仰先)是二中校长,蒋志新是生理学教师兼校医。褚辅成(慧僧)系
7、耆宿中最著名者,省议员、实业家,又是上海法学院院长,庄一拂先生为他著有年谱。葛敬恩在日本学海军,归国后在军界亦有地位。陈大齐(百年)海盐人,后是北京大学名教授,著名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家。(章克标) 章元善讲“立体的懂”全国政协委员章元善丈,浙江嘉兴人,精通中外学术。我向他求教,他怎样读书?他说:“52童年时念《四书》、《五经》,老师每天上一课书,教会读,当天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教一课书,再读熟背出。到了节上,这一节所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