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压强》教案

《大气的压强》教案

ID:18384757

大小:1.7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7

《大气的压强》教案_第1页
《大气的压强》教案_第2页
《大气的压强》教案_第3页
《大气的压强》教案_第4页
《大气的压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的压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的压强》教案济宁十二中陈伟利学情分析:虽然我们就生活在大气中,但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可能会忽视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通过演示实验和自主性学习体验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引导学生体会到大气压存在的关键。然后再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和信息赠予加以巩固和延伸。关于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可通过与液体压强的方向类比和探究活动两种方式得出结论,从而巩固加深对已学的固体、特别是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尽管三者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另外,通过极具说服力的实验和问题和情景的巧妙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加强学生运用所学

2、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到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4、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2、“转化法”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2、大气压强知识的

3、生活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感知到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和测量结果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转化法。3、类比法的渗透——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相一致。4、方法选择:⑴、课上:演示实验、自主探究活动;讨论;启发归纳;信息赠与;情景设置等方法。⑵、课下:可通过查资料、上网等自主获取信息的方式巩固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教学关键:1、做好演示实验,强调通过观察和探究活动获取信息。本资料来源于教师身边的文库------教育文库http://www.jywk100.com2、注意发挥每个实验环

4、节在探究活动中的效能。课时安排:1课时分组情况:两人一组实验用具:演示用:(按实验先后顺序)塑料碗,水槽,水,粗细不同的试管两个,注射器,弹簧、橡皮,广口瓶2个,硬纸片,易拉罐,饮料纸盒,吸管,火柴,药棉,酒精,熟鸡蛋,马德堡半球,抽气机、密封饮料瓶,玻璃吸管,量筒,透明盛液桶,中号气球两个。学生用:水槽,粗细不同的试管两个,注射器,弹簧,橡皮,广口瓶、硬纸片,广口瓶,硬纸片,熟鸡蛋,饮料纸盒,吸管,量筒,透明盛液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悬念情景导入:表演手掌吸碗的小魔术。生:无不莫名惊诧!→“创设悬念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5、”。师:是什么原因使得碗被吸起来,难道我的手真的有吸力吗?其实你大可不必惊诧,学好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奥秘。进行新课:教学内容第一步:导出大气压强的定义探究活动一:师:来看第一个实验用到的仪器。介绍器材:注射器。与注射器不同的是在注射器里面放了一根弹簧。→由备教材向备资源转变。师:在注射器里面除了有弹簧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物体。生:没有了……有、有空气师:对了,虽然空气看不见,但请不要忽视它的存在→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演示细节:用手指给注射器的活塞一个向下的压力,让弹簧变到最短,移开手指,撤消压力弹

6、簧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创设奇妙情景,突破教学难点”。再一次用手指把弹簧压到最短。问题设计:能不能想个办法,在手指离开活塞以后,活塞也不会被弹簧弹起来?→“由呈现知识向展示矛盾转变”。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本资料来源于教师身边的文库------教育文库http://www.jywk100.com探究结果: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小管口;把管口摁在橡皮上;把管口……→“教学过程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验证探究结果:按照刚才的一些方法,活塞没有被弹簧弹起来。问题设计:现在你的手指并没有给活塞压力啊,弹簧居然也没有被弹起来。猜想:是

7、什么力量代替了手指的压力压在了活塞上呢?活塞的上面有没有物体啊!→“由呈现知识向展示矛盾转变”。生:空气有了前面的提示,学生会很容易地说出答案。师:难道,空气跟我们的手指一样,也能产生压力吗?空气不是很轻吗?→“由呈现知识向展示矛盾转变”。学生:大气层太厚;……教师:是的,空气的密度是比固体和液体小多,但它毕竟跟固体和液体一样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啊!——类比法。而且,它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展示多媒体画面:大家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大约有两三千km厚,而我们和我们周围的物体就生活在这个大气海洋的底层当然就

8、要受到这个大气层所产生的压力和压强了。→“创设奇妙情景,突破教学难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大气的压强问题设计:你能给“大气压强”下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吗?由一学生或学生相互补充说出大气压强的定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行为。多媒体板书: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教学内容第二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