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364630
大小:124.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16
《《詩經·小雅·甫田》主旨辨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2012年第1期边疆经济与文化No.1.2012(总第97期)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General.No.97【作品赏析】《诗经·小雅·甫田》主旨辨正李白(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25)摘要:关于《小雅·甫田》的主旨,众说纷纭,主要有“刺幽王”、“思古”、“祭方社田祖”、“雩祭”、“省耕”、“祈年”、“报祭”、“籍田”、“劝农”、“刺夺田”和“宗庙祷告词”等几种说法。考察文本的内在逻辑、字词含义及功用,《甫田》乃诸侯公卿为祈年而祭祀方社田祖之诗。关键词:《诗经·周颂·甫田》;主旨;祈年;祭祀方社田祖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12)01-0087-03[5]436指出:“此诗叙述籍田祈谷的典礼仪式。”李山一、《甫田》主旨诸说种种《诗经析读》从之。①“刺幽王”说。《毛诗序》:“《甫田》,刺⑨“劝农”说。朱谋《诗故》:“非刺幽也,[1]832[2]27册,30幽王也。君子伤今而思古焉。”郑玄补言“刺先公劝农之诗也。”范家相《诗审》、万时华[1]832者,刺其仓廪空虚,政烦赋重,农人失职”。苏《诗经偶笺》、傅恒《御纂诗义折中》、郝懿行《诗辙《诗集传》、郝敬《毛诗原解》等从之。问》等同此。②“思古”说。李樗《毛诗集解》:“全篇尽⑩“刺夺田”说。牟庭《诗切》:“《甫田》,[2]23册,805[6]31册,8是思古人之诗,全无一句及于刺幽。”刺夺田也。”③“祭方社田祖”说。朱熹《诗集传》:“此瑏瑡“宗庙祷告词”说。祝敏彻《诗经译注》:[7]500诗述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方社田祖之“这是一篇祭祀宗庙的祷告词。”[2]24册,337祭。”辅广《诗童子问》、朱公迁《诗经疏二、《甫田》主旨诸说辨析义会通》、刘玉汝《诗缵绪》等从之。④“邠侯夏省耘因而雩祭”说。何锴《诗经第一,“刺幽王”说。毛亨等“刺幽王”的依世本古义》:“愚按此诗记邠侯夏省耘因而雩祭据:其一,运用反衬手法,通过“言成王庾稼,……以公刘固邠侯耳。亦可知其非天子之诗反明幽王之时仓廪虚也;言适彼南亩,耘耔黍稷,[2]27册,348[1]832矣。”魏源《诗古微》从之。反明幽王之时农人失职也”。其二,首章伤今人⑤“省耕”说。姚际恒《诗经通论》:“此王不如古人。如郝敬《毛诗原解》:“首章伤今之意[3]233者祭方社及田祖,因而省耕也。”方玉润《诗宛然思昔曾孙能继古人,伤今人不能继曾孙[4]58册,415经原始》从之。也。”按,全诗很难看出反衬手法。而且,⑥“祈年”说。庄有可《毛诗说》:“《甫首章写“我”监督耕作,求得丰收之事。“自古有田》,孟春祈年也……此诗春祈,则稷与社、方、年”、“今适南亩”二句虽是古今相对,但只是[8]313田祖无不皆祭,而稷为先祖,与他神异,故不可列“互文递进句式”,强调从古以来就是丰年,今于社、方、田祖,而又以曾孙表其亲亲之义,此立年更是如此,并无伤今人不如古人之意。因此,[4]64册,529言之体也。”陆奎勋《陆堂诗学》、尹继美“刺幽王”说不具说服力。《诗管见》等从之。第二,“思古”说。李樗认为此诗意在“思⑦“报祭”说。钱澄之《田间诗学》:“《楚古”,“则是此诗之中幽王皆不能然也。如曰‘我茨》为尝祭之诗。《信南山》为烝祭之诗。《甫取其陈,食我农人’刺幽王之世民人困乏必不能[2]29册,97[2]23册,808田》、《大田》皆田功报祭之诗。”然也”,理由失诸牵强,王质《诗总闻》批⑧“籍田”说。夏味堂《诗疑笔记》:“窃疑驳云:“前两诗不知何以见思古,此诗又不知何以[4]64册,666此谓籍田也。”聂石樵《诗经新注》进一步见思古而伤今……诗援古及今甚多。且以田事言收稿日期:2011-10-19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552141)作者简介:李白(1975-),女,哈尔滨人,讲师,博士,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BIANJIANGJINGJIYUWENHUA87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第1期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No.1,2012之:‘振古如兹’、‘续古之人’皆及古以迄于今,变了原诗含义。实际上,“自古有年”与“自昔何‘匪今斯今’皆及今,虽未敢即以为某王之盛时,为”、“振古如兹”等含义相同,无非表明开垦荒[2]24册,256亦未敢即以为某王之乱世,识者更详。”地、种植庄稼、虔诚祭祀自古如此,并无不劳而获第三,“籍田”说。聂石樵认为《甫田》与籍之义。此外,末章“曾孙之稼……万寿无疆!”表田有关。但既说“此诗叙述籍田祈谷的典礼仪达的是丰收之后祭祀神灵以报福之意。但牟氏却理式”,又说“从诗‘今适南亩,或耘或耔’看,诗解为农人的劳动成果被曾孙剥夺了,并说:“《甫[5]436[6]31册,411当是‘耨获’之耨时的篇章”,未免自相矛盾。田》,请发粟助耘农也。”曲解诗意,穿凿附一者“籍田祈谷”是早春始耕典礼,“耨”是除草会。所以,“刺夺田”说不可取。典礼,二者非一;另者“籍田祈谷”典礼在孟春第六,“宗庙祷告词”说。祝敏彻的“宗庙祷时节进行,而除草典礼则在夏季举行,时间不同。告词”说显然与诗歌内容不符。“以社以方”、“以夏味堂以“曾孙”判断《甫田》为籍田:“耕籍以御田祖”、“以祈甘雨”都是祭祀“外事”,明显与奉先祖,故称‘曾孙’。若援外事曰‘曾孙某侯宗教祭祀无关。若是宗庙祭祀的祷告词,则应如某’为例,则‘曾孙来止’、‘曾孙不怒’于外事《楚茨》和《信南山》一样,有“祖考”、“先祖”[4]64册,666皆无所系。对农夫而称曾孙,似非所宜。”等词。因此,祝说难令人信服。按,“曾孙”一词既可用于内祭,如《礼记·祭第七,“祭方社田祖”、“邠侯夏省耕因而雩法》云:“王下祭殇五:適子、適孙、適曾孙、適祭”、“省耕”、“祈年”和“报祭”等说。诗歌既玄孙、適来孙。”又可用于外祭,如《礼记·曲礼写祭祀方社田祖之事,又叙曾孙省耕之事,因此,下》:“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祭方社田祖”、“雩祭”和“省耕”说互相补充,‘曾孙某侯某’。”“外事”孔颖达疏:“外事谓社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祈年或报祭。那么,《甫[9]稷山川在封内者也。”此诗所言“以社以方”正田》究竟是以祭祀方社田祖为主,还是以雩祭或所谓“外事”,并非如夏氏所说:“‘曾孙来止’、省耕为主呢?是为祈年而祭还是为报答而祭呢?‘曾孙不怒’于外事皆无所系。”可见,夏味堂所三、《甫田》的主旨言不大可信。因此,“籍田”说不够确切。第四,“劝农”说。有关农事的诗都有一定的本文认为,《甫田》虽有雩祭、省耕之记,但劝农作用,但“劝农”非此诗主旨。其一,万时以祭祀方社田祖为主,目的是为了祈年。华以为《甫田》“虽力农奉祭,而大意主于劝农,首先,不能将“雩祭”作为诗歌的主旨。根故章内多归美农人之词”,“次章方社之祭,曰据文献记载,周代雩祭的对象虽然包括社神,也可‘我田既臧’……‘祈甘雨’……‘农夫之庆’能有四方神,但并不包括田祖,所以,“雩祭”两[6]16册,477如云我何力之有?正所以劝也”。其二,傅字无法涵盖诗歌的内容。《礼记·月令》云:“命恒认为诗中祭祀之事重在劝农:“‘粢盛’、‘牺牲’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教民以礼;‘琴瑟击鼓’教民以乐;‘不怒’、‘克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谷实。”郑玄敏’教民以敬;‘报福’、‘祝寿’教民以爱。既厚注:“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雩帝,谓为坛南郊之其生,复正其徳,本之以爱,敬文之以礼乐,而皆旁,雩五精之帝,配以先帝也。古者上公,若句以劝农得之,君子是以知后稷、公刘之造周龙、后稷之类也。天子雩上帝,诸侯以下雩上[2]28册,675[8]501也。”在万氏看来,诗中的方社之祭、“祈甘公”。“天子雩上帝,诸侯以下雩上公。”“古雨”等都是农夫所为,于“我”无关,因而谓者上公,若句龙、后稷之类也。”说明雩祭的对象“劝农”。然而,诗云:“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包括社稷之神。雩祭是否祭祀四方神,在甲骨卜辞社以方。”“琴瑟击鼔,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中有雩祭方神的记载,如:“方,年,又大[10]甲885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无论祭方社,还是祈甘雨。”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卜辞的字雨皆与“我”有关,并非农夫所为。傅恒将诗中从雨从,此字近于西周初一尊(或簋)文之祭祀的事情看作以劝农为目的,有失偏颇。因无论‘皇’,铭曰‘□作厥皇考宝彝’(三代“粢盛”、“牺牲”、“琴瑟击鼓”、“报福”和“祝11.28.1)。卜辞的皇从雨,仍是求雨之舞,而且寿”都以祭祀为目的。“以社以方”、“以祈甘雨”是用于四方之祭祀者,略近于《舞师》之羽[10]601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而并非是为了教农知礼乐才舞。”由此推测,雩祭时祭祀方神有其可能性。这样做的。因此,此诗的主旨并非在于“劝农”。然而,雩祭时祭祀田祖却得不到先秦典籍和出土文第五,“刺夺田”说。牟庭“刺夺田”是指曾献的证明。因有祭祀田祖的存在,所以,“雩祭”孙夺取农人劳动果实,依据“我取其陈,食我农二字不能概括《甫田》诗歌的主旨。人,自古有年”和末章内容。为此,牟氏将“自其次,“省耕”也非《甫田》的主旨。“省古有年”译为:“意谓自古赖此田,不劳人力有丰耕”是“周代关于农业生产的一种制度,指的是[6]31册,401[11]年。”增加了“赖此田”、“不劳人力”,改周王或领主巡视春耕秋收。”并不包括祭祀方社88BIANJIANGJINGJIYUWENHUA 李白:《诗经·小雅·甫田》主旨辨正田祖的内容。《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从此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今适南亩,或耘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赵岐注:“言天子、诸侯或耔,黍稷薿薿”,表明黍稷还没有成熟,此时祭出,必因王事,有所补助于民,无非事而空行者祀方社,并非是报功之祭而是祈年之祭。如贾公彦也。春省耕,补耒耜之不足。秋省敛,助其力不给《周礼·地官·州长》疏曰:“春祭社,以祈膏雨,[12]40[12]301也。”可见,天子、诸侯的“省耕”并无祭祀望五穀丰熟。”内容。又《周礼·地官·司稼》:“司稼,掌巡邦其二,从“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乃野之稼,而辨穜稑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等词语和诗句的运用来为法,而县于邑闾。巡野观稼,以年之上下出敛看,方社田祖当为祈年而祭。“琴瑟击鼓,以御田法。”天子的田官司稼在巡视王国野地的庄稼时也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表明不包括祭祀的内容。因此,“省耕”不能全面概括祭祀田祖是为了祈求甘雨,助黍稷之成长,养我士《甫田》的内容。女。如郝敬《毛诗原解》:“每岁春耕礼有祈年,“祭祀方社田祖”作为《甫田》的主旨比较恰奏琴瑟、击土鼓以迎始教农之田祖亦不自为,惟求[4]58册,416当。不仅由于诗中多描写祭祀方社田祖之事,更因甘和之雨,助我稷黍,以养我士女而已。”为祭祀方社田祖同时也具有祈雨的作用,可概括其三,从部分描写“省耕”的内容来看,诗“雩祭”的内容。甲骨卜辞中有颇多求雨而祭祀方中的祭祀方社田祖也应是在春季举行的,并以祈年社的记载,如“王雨于土”(合集32301),“辛为目的。《甫田》云:“我取其陈,食我农人。”正未卜,[]于土雨”(合集33959)。又《诗经·所谓“春省耕而补不足”也。“省耕”在春季,则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据《毛诗诗中的祭祀方社田祖也应在春季举行用以祈年。序》,是仍叔赞美周宣王的作品。当时天下大旱,《诗》曰‘以我牺羊,以社以方’,又曰‘方社不宣王非常忧虑,希望推行善政,销去灾难。宣王勤暮’。古者言社必及方,则社为民祈,方为民报。[2]44册,385于祭祀祷告,既祭天,又祀方社。可见,祭祀方社祈在春,报在秋。”可以起到求雨的作用。此外,祭祀田祖也兼求雨的综上,《甫田》描写的是为祈年而祭祀方社田功能,如姚际恒《诗经通论》:“以祈甘雨,只是祖之诗。那么,是天子、公卿还是农夫之祭呢?朱[3]234祭田祖而顺祈之,非别为雩祭祀也。”“琴瑟熹《诗集传》:“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方社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田祖之祭。”范处义《诗补传》:“方社田祖农夫之[2]24册,134-135士女。”几句诗就明确表明了这一点。可见,《甫祭也。”刘始兴《诗益》:“此美天子祀[4]63册,108田》的主旨是“祭祀方社田祖”。方社田祖之诗。”据“我田既臧,农夫之祭祀方社田祖的目的是为了祈年。虽然,祭祀庆”,“我”与“农夫”相对,则“我”非农夫。方社既可在春节举行,也可在秋祭进行,但从“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表明方社田《甫田》的内容看,此祭祀方社田祖应在春节举祖非农夫之祭。复据《礼记·月令》:“命有司为行,意在祈年。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其一,从内在逻辑来看,诗歌主要描写在南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谷实。”郑玄注:耕作过程中举行的祭祀方社和田祖的仪式:“今适“百辟卿士,古者上公,若句龙、后稷之类也……[8]501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以社以方……以御天子雩上帝,诸侯以下雩上公。”可知,诸侯以田祖,以祈甘雨。”“以社以方”,郑玄《笺》:下雩祭社神。结合“曾孙”、“外事曰‘曾孙某侯[3]838“秋祭社与四方,为五谷成熟,报其功也。”但某’”推测,此诗为诸侯公卿之祭的可能性较大。参考文献:[1]毛亨.毛诗正义[M].郑玄,笺;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文津阁四库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姚际恒.诗经通论[M].顾颉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8.[4]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聂石樵.诗经新注[M].山东:齐鲁书社,2000.[6]夏传才,等.诗经要籍集成[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7]祝敏切.诗经译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8]李山.诗经析读[M].上海:南海出版社,2003.[9]礼记正义[M].郑玄,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5.[10]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11]鲁洪生.诗经学概论[M].辽宁:辽海出版社,1998:232.[12]孟子注疏[M].赵岐,注;孙奭音,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周礼注疏[M].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黄锡惠〕BIANJIANGJINGJIYUWENHUA8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