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六 差热分析

实验十六 差热分析

ID:18090568

大小:1.0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3

实验十六  差热分析_第1页
实验十六  差热分析_第2页
实验十六  差热分析_第3页
实验十六  差热分析_第4页
实验十六  差热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十六 差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十六差热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用差热分析法绘制二元金属相图。2、了解差热分析的原理和差热分析仪的构造,学会操作技术。二、预习要求:2、了解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处理的基本方法。3、掌握差热分析仪的使用方法;了解影响差热分析的因素。三、实验原理:1、相图:相图是多相(二相或二相以上)体系处于相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某物理性质(如温度)对体系某一自变量(如组成)作图所得的图形,该图可以反映出相平衡情况,如相的数目及性质等,故称相图。相图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图16-1二元简单低共熔相图最常见的相图多为温度(T)~组成(X

2、)图。图18-1就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简单低共熔相图。图中A、B表示二组分的名称,纵轴是物理量温度T,横轴是组分B的百分含量B%。在abc线的上方,体系只有一相(液相)存在。在ecd线以下,体系有两个相(晶体A和晶体B)存在,在aec所包围的面积中,有一个固相(晶体A)和一个液相(A在B中的饱和熔化物)共存。在cdb所包围的面积中,亦是有一个固相(晶体B)和一个液相(B在A中的饱和熔化物)共存。图中的c点是ace、bcd和eABd三个相区的交点,有三相(晶体A、晶体B、饱和熔化物)共存,c称三相点。ac线、cb线ecd线称为二相线。所以测绘相图就是

3、要将相图中这些分隔相区的线画出来。2、差热分析原理及其应用:差热分析是热分析的一种。它是一门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加热或冷却样品和参比物,并记录二者之间的温度差的技术。因此,它是一种动态分析法。许多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往往会发生熔化、凝固、晶型转化、分解、化合、吸附、脱附等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发生这些变化时伴有焓变,因而产生热效应。如果我们事先选定一种在温度变化的整个过程中都不会发生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因而没有任何热效应的物质做为参比物,并将它与样品一起置入一个按规定速度逐步升温或降温的电炉中,则当试样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时,试

4、样与参比物之间将出现温度差,若我们随时记录样品及参比物的温度,就可以得到一张差热图。于是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试样发生的各种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差热图上都能一一反应出来。图16-2是一张理想的差热图。在差热图中有两条曲线,一条是温度线,它表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一条是差热线,它表明样品与参比物间温度差随时间的变化。差热线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ab、degh称为基线。图中bcd和efg为二个差热峰。它们的方向相反,说明一个是吸热峰、一个是放热峰。正确判断吸热峰还是放热峰与使用的仪器有关。差热峰的数目、位置、方向、高度、宽度、对称性和峰面积是我们进行分析的依

5、据。峰的数目代表在测温范围试样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次数。峰的位置标志着样品发生变化的温度范围。峰的方向表明了热效应的正负性。峰面积则反映热效应的大小。差热峰有三个转折点:b为峰的起点,c为峰的顶点,d为峰的终点。我们可以在温度线上找到这三个点的相应温度Tb、TC和Td。Tb大体上代表了开始起变化的温度,因此常用Tb表征峰的位置。对于很尖锐的峰也常用TC表示峰的位置。88在实际测定中由于种种原因,差热线的基线往往不与时间轴平行,峰前后的基线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差热峰也可能较平坦,因此b、c、d三个转折点不明显,此时,我们可以用作切线的方法来确定转

6、折点温度,如图16-3所示。图16-2理想差热图3、差热分析法测绘二元金属相图:如果我们选择一系列不同含量的二组分体系,分别进行差热分析,根据所得的一组差热曲线,便可绘制出二组分体系的相图。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仅以简单二组分体系(该二组分在液态时可完全互溶,而固态均以纯组分存在)为例予以说明。当我们将液态的纯组分A与参比物以同一速度冷却时,将得到图16-4中的差热曲线(1)。由图可见,在组分A的熔点以上,由于试样没有任何物理或化学的变化,所以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相同,差热图为平行于时间轴的平直段(基线),当温度降到A的熔点时,A发生凝固,释放出

7、熔化热,因此试样的温度将高于参比物的温度,差热图上出现放热峰。图16-3基线漂移的校正此峰的起点为纯A的熔点。当温度继续下降到A的熔点以下,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相同,差热线又出现平直段(基线)。 当我们冷却组分A和组分B88的液体混合物时,起始参比物与样品以同样的速度降温,它们之间没有温度差,差热线出现平直段。当冷却至一定温度时,晶体A开始析出,同时释放熔化热,使得样品的温度高于参比物,在差热曲线上出现一个放热峰,此峰起始的位置为A析出的温度。由于组分A的不断析出,所剩下的熔化物中B组分的相对含量不断增加,因此放热峰的形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尖锐

8、的峰,而呈现拖尾形状,当体系温度冷却至某一个温度时,组分B将与组分A同时析出,差热曲线上将出现另一个放热峰。该峰顶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低共熔物的熔点,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