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ID:17972798

大小:395.50 KB

页数:76页

时间:2018-09-12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_第1页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_第2页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_第3页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_第4页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常见标本的 细菌学检验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的原则安全准确快速敏感低耗加速细菌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必要的营养物质。胰胨、天然蛋白和酵母浸膏等。改善培养环境。如以37℃水浴代替温箱,使温度恒定,同时尚可通过水浴中的液体对流来增加细菌与营养物质的接触机会;加入适当的药物如硫酸镁、对氨基苯甲酸、枸橼酸钠、青霉素酶等以抵消和破坏培养标本中的抗菌物质。加速细菌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有效的生长刺激剂(如小量的萘乙酸、硫胺素、核酸、吡哆醛、谷酰胺、叶酸、泛酸、核黄素、生物素、烟酰胺等)。这些物质多为辅酶或辅基的成分,在

2、细菌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快速分离在培养过程中,采取多次观察和移种并把移种量加大,这样可提前和较容易发现阳性结果。尤其对血液培养更应如此,每6~8小时进行1次,连续3天,有结果随时与临床取得联系,然后再仔细鉴定细菌的种类,不要拘于常规鉴定,延误报告。一般3天后不见生长,可改为每天移种1次,仍继续观察数天才可。简易快速鉴定快速检验对及时控制感染,预防败血症的发生十分重要。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常常主要根据细菌形态、革兰染色结果,菌落特征,再加上快速的生化反应(如氧化酶试验)及血清学试验等特点加以报告。认

3、真检查细菌学检验单收到送检单后,及时登记;认真检查送检单上的标本类型、来源、送检目的等;核定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核定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时间。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无菌操作标本种类采集时间安全防护及时检验和报告识别污染菌观察菌落是否在划线上;结合拟培养细菌的生长特点去对照判断;注意观察培养时间。非致病菌与致病菌的生长速度不同;涂片染色检查,观察是否与目的菌一样。值得提出的是机体的某些部位通常是无菌的,若检出细菌,应视为致病菌(如血液、骨髓、脑脊液等)。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方法1.将患者拟采血部位放平,

4、扎以止血带,选好静脉穿刺点,以皮点为中心用2.5%~3%碘酊从内向外周擦拭,待干后再以同法用75%乙醇脱碘。消毒范围不得过小。2.以无菌手续由静脉取血5ml,立即注入适当的液体增菌培养基内,迅速轻摇,使充分混合,以防止凝固。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血液标本应在病人发热1~2天内或发热高峰采集培养为宜,此时阳性率较高。2.培养基与血液的比例为10∶1。3.培养一般细菌用普通肉汤或酚红葡萄糖肉汤,培养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用肝浸液或胰胨肉汤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4.采血和接种时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杂菌。

5、5.抗生素可影响细菌检出的结果。故在采集标本时应力争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如果病人曾服用磺胺类药物,应在每100ml培养基内加对氨苯甲酸5mg,以防止磺胺类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如果病人已用青霉素治疗,应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酶100U/50ml(青霉素酶不耐热,应在临用时加入)。若病人已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时,可用硫酸镁肉汤增菌。6.标本的采取应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为目的。标本采集血液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一般细菌的检验血液骨髓细菌学检验标本接种于肉汤培养基后,立即置35±1℃温箱内孵育,每天取出一次观察有

6、无细菌生长,应特别注意观察肉汤内有无混浊、沉淀、菌膜、色素、血液变色、指示剂变色等现象,并记录之。如有细菌生长,肉汤可呈现各种不同的生长现象,若发生混浊,大多可疑为革兰阴性杆菌;若均匀混浊有绿色荧光,则可疑为绿脓杆菌;上面澄清,下面有沉淀,可疑为链球菌;若见自下而上的溶血现象,可疑为溶血性链球菌;若呈现肉冻样凝固现象,疑为葡萄球菌;若表面有灰白菌膜,疑为枯草杆菌或类白喉杆菌。一般细菌的检验血液骨髓细菌学检验当疑有细菌生长时,应以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检。一旦见有细菌生长,并能排除污染,

7、应及时转种于血平板或其他培养基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或分离培养。根据菌落特征及菌体染色镜检形态,可得出初步印象,并需继续培养,按各种属细菌加以鉴定。报告:“有XXX菌生长”。一般细菌的检验血液骨髓细菌学检验如不见细菌生长,应继续培养至第7天,取出后接种于血平板,经培养仍无细菌生长时,可报告为:“经7天培养无细菌生长。”对于亚急性心内膜炎病人标本,应培养一个月,才能作出结论。布氏杆菌的检验血液骨髓细菌学检验将可疑为布氏杆菌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肝浸液2支,分别置于10%二氧化碳环境中及普通环境中35±1℃培养,每

8、天观察一次,每隔5天移种一次血平板。培养1周后,若肝浸液有此菌生长时,出现肉眼可见的轻度混浊,久之可出现菌膜并有粘稠性沉淀物。此时应作涂片染色镜检,并立即移种于2份肝浸液平板或血平板,分别置于10%二氧化碳及普通环境下培养。如菌落及涂片染色镜检形态典型,再作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如为阳性,可报告为:“培养出布氏杆菌”。必要时,可将分离的菌株进一步鉴定及分型。若培养3~4周后仍无细菌生长者,则可报告:“经X周培养无细菌生长。”脑膜炎奈瑟菌血液骨髓细菌学检验首先将胰胨肉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