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

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

ID:17947837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1

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_第1页
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_第2页
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_第3页
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_第4页
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  “会上课,上好课”是教师永恒的职业追求。事实上,通过打磨课堂,做好课例研究,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那么,在打磨课堂的过程中,应关注哪几个要点呢?本文试结合具体案例作如下分析。  一、上位知识,把握课的高度  所谓上位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与当下教学的数学知识之间是上下位的关系,既包括当下知识的源头,也包括当下知识的后续发展。  要把围绕一节课的上位数学知识与这节课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案例1:“最小的偶数是()”  每当教到这一节课,教师都要争论不休,有的教师认为:能被2整除的数,叫作偶数。所以0当

2、然是偶数;还有的教师说,“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研究的是非0的自然数,所以最小的偶数就是2了。  众说纷纭,相持不下。  那么这个问题的上位知识是什么呢?  2002年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我国2004年也规定零为偶数。它既是正偶数与负偶数的分界线,又是正奇数与负奇数的分水岭。  但是到初中学习了负数,出现了负偶数时,0就不是最小的偶数了。  在“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最小的偶数是2,在小学阶段,最小的偶数是0;到了初中就没有最小的偶数了。  如果我们把这些上位知识都理清了,那么最小的偶数是什么还要再争吗?  因为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伪问题。对学生来说这只是阶段性的知识,根本没有探讨的

3、价值。  教师只有拥有了上位知识,才能不迷惑于现在,不惧于将来。才能在制高点上看待我们的课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二、加强理论指导,把握课的深度  我们知道,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如果说教材是知识点的外显,那么背后的理论才是课堂教学的内核,谁对理论实践得越到位,离教学的本质就越近。  案例2:“认识方程”教学  “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什么是方程?教材的表达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传统教学都是借助天平,引导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方程的特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反复强化练习。  例如,张齐华老师

4、执教“认识方程”这一节课,设计了“猜年龄”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方程”。  (1)师:我的年龄和他(指学生)的年龄之间有某一种关系,你们能不能通过这种关系,知道张老师的年龄?  ①我的年龄减去20岁,我的年龄还比他大。  ②我的年龄减去30岁,我的年龄比他小。  ③我的年龄减去25岁,我的年龄就和他正好相等了。  (2)师:从数学的角度,我们再琢磨琢磨,把三种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板书:x-20>11,x-30<11,x-25=11。  师:比较一下,这三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两个是“>”或“<”,最后一个是“=”。  师:最后一个就在未

5、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了一种什么关系?  生:等量关系。  (3)师: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的等量关系式,数学上我们就把它叫作――?  生:方程。  师:前面这两个式子叫方程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没有等号。  师:没有等号,也就是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没有――  生:等量关系。  师:这样看来,只有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的式子才是――  生:方程。  传统教学注重方程的形式化表达,而张老师的课重点在“等量关系”,突破了以往套用这一概念、生硬地判断是否方程的教学模式,充分抓住方程的本质,重视模型的建构,彰显方程思想的魅力。  张老师这样教学背后的理论指导是什么? 

6、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2)建模思想:将实际问题经过分析、简化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去解决。  张老师的“猜年龄”活动体现的就是这两种理论――重体验、重过程。这样的教学让学习不再浮于表面,直击教学本质,加强了课的深度。  三、对照课程标准,把握课的准度  数学课程标准是一个纲领性文件,解读指导性文件,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如同一把尺子,直接决定着课的精准度。  案例3:“图形中的规律”教学  此次,教材重新整合了这节课的内容,把“摆三角形”和“点阵

7、中的规律”编为1课时,许多教师不明白,觉得本来就不好教的两个内容,合在一起,怎么可能一节课上完?  “摆三角形”就是计算所需要小棒的数量,“点阵中的规律”就是要学生如何快速地计算出点阵的点数。许多教师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这些计算方法上面。为了理清同一图形可以用不同算式,并得到相同的结果,搞得师生筋疲力尽。  比如,在10秒内写出下面三个式题的答案。  1+2+3+4+5+6+7+8+9+8+7+6+5+4+3+2+1=?  1+3+5+7+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