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10930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9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王建新【专题名称】社会学【专题号】C4【复印期号】2009年09期【原文出处】《民族研究》(京)2009年3期第23~31页【英文标题】OntheResearchMethodofEthnicReligioninthePerspectiveofAnthropology【作者简介】王建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广州510275)【内容提要】本文扼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宗教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宗教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理论视角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民族学人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并论证中国民族宗教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途径。笔者
2、推出的宗教文化类型理论是一种历史与现实并举、宏观与微观共进、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展示了继承传统、引进西学、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以及民族宗教研究的广阔前景。【关键词】民族宗教/文化融合/民族学理论/宗教文化类型 一、理念与目标 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产生于不同的生态人文环境,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内容。但是,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却又在民族群体互动及随之而来的文化融合过程中相互渗透。因此,中国的民族宗教研究不但要研究各地区、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历史及现状,还要重视和关注各民族宗教信仰互动融合的现象。 任何民族的宗教信仰大致都由两种不同的系统混合组成:一种是在特殊的自然人
3、文环境中形成的、与本土性社会文化浑然一体的原生性宗教系统,如各类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巫蛊方术等信仰体系;另一种是形成于异文化环境,而在文化传播和涵化过程中融入本土文化的次生性宗教系统,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两种系统一般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相互融合,形成特殊的宗教文化复合体,从而构成不同民族特殊的宗教文化传统。基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中国民族宗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外来宗教与地方性信仰习俗及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这就需要有一个与各民族社会文化研究相结合的理论视角。至少可以说,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具有这种整体把握的学术倾向。 西方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在不同
4、时期的学术流派,虽然在问题的设定和研究的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学术分析的着力点都是人类思维形态、社会结构、文化象征及规范体系。①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王建新【专题名称】社会学【专题号】C4【复印期号】2009年09期【原文出处】《民族研究》(京)2009年3期第23~31页【英文标题】OntheResearchMethodofEthnicReligioninthePerspectiveofAnthropology【作者简介】王建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广州510275)【内容提要】本文扼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宗教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宗教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5、的理论视角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民族学人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并论证中国民族宗教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途径。笔者推出的宗教文化类型理论是一种历史与现实并举、宏观与微观共进、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展示了继承传统、引进西学、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以及民族宗教研究的广阔前景。【关键词】民族宗教/文化融合/民族学理论/宗教文化类型 一、理念与目标 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产生于不同的生态人文环境,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内容。但是,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却又在民族群体互动及随之而来的文化融合过程中相互渗透。因此,中国的民族宗教研究不但要研究各地区、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历史
6、及现状,还要重视和关注各民族宗教信仰互动融合的现象。 任何民族的宗教信仰大致都由两种不同的系统混合组成:一种是在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中形成的、与本土性社会文化浑然一体的原生性宗教系统,如各类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巫蛊方术等信仰体系;另一种是形成于异文化环境,而在文化传播和涵化过程中融入本土文化的次生性宗教系统,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两种系统一般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相互融合,形成特殊的宗教文化复合体,从而构成不同民族特殊的宗教文化传统。基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中国民族宗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外来宗教与地方性信仰习俗及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这就需要有一
7、个与各民族社会文化研究相结合的理论视角。至少可以说,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具有这种整体把握的学术倾向。 西方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学术流派,虽然在问题的设定和研究的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学术分析的着力点都是人类思维形态、社会结构、文化象征及规范体系。①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王建新【专题名称】社会学【专题号】C4【复印期号】2009年09期【原文出处】《民族研究》(京)2009年3期第23~31页【英文标题】O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