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

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

ID:17788769

大小:1.7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05

上传者:jjuclb
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_第1页
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_第2页
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_第3页
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_第4页
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论荀子“冰火相序”的儒学思想中文系李晔指导教师赵棚鸽摘要荀子是壹位如此丰富多彩的儒学大师,被时代尊称为“儒学大师”的他,与孟子所崇尚的“性善论”针锋相对,提出了应依循礼乐教化来达到“善美相乐”境界的“性恶论”。于是乎,围绕着荀子的先秦思想,有壹连串的问题被人们所争议:荀子所代表的到底是不是继承孔子“仁”的核心思想的儒学正统;面对同样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他和孟子的观点到底谁的更符合社会与时代的需要和潮流;以及他与另壹位先秦思想家韩非说提倡的法家思想,与庄子梦幻斑斓而又磅礴大气的到家思想,甚至是远在八百多年前的西周初定,叔旦为匡扶周室,从商所保存下来的诸夏文化中汲取养分,制礼做乐的“礼乐文化”3 ;其实都与荀子儒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近壹步说,无论是韩非,庄子还是周公,他们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无疑被现实中社会环境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荀子的儒学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壹种创新式的变革,但贰者在其内在思想的核心方面却有着高度的重叠与壹致。正是在这种“德治”与“礼节”的交相辉映,王道与霸道的冰火两重之中,儒家学说发展被拔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这样才会出现后来汉朝董仲舒所主张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篇章!荀子对儒家思想作出极大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并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此外,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欧阳修,苏轼等宋儒“尊道德而薄文辞”,就可以追根溯源到先秦的荀卿时期。关键词:儒家思想;善美相乐;礼乐教化说;功利主义;封建王权;艺术形式;3 目录摘要1ABSTRACT2目录3前言4一、先秦诸子思想的万里纵横5二、荀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性8(一)由“外在之礼”到“内在之仁”8(二)从“善美相乐”看“性论本原”10三、荀子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12(一)秉承并发展自孔子的礼乐思想12(二)实现“仁义”理想的现实途径15四、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与评价17(一)荀子儒学思想的历史地位17(二)荀子儒学思想的现实意义18结语20参考文献21致谢223 前言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他对儒学的继承与改造而形成的先秦思想形成了与庄子,孟子,韩非子与墨子等先秦诸子所并称的伟大学说。如果从对立者的视角出发,荀子“以礼达仁”的儒学思想在推崇“性善论”的孟子的眼中很难不被视为是壹种“画蛇添足”甚至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就比如关于行“仁政”,孟子倾向于“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梁惠王下》正是这种与民同乐的思想,其实就是将到达“仁”的实施寄托于君王内心德与道的天然玉成。而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诸侯争霸的历史事实,这样的理想化论说在实施起来难度是极大的。而荀子本身所推崇的则是由后天的礼乐制度来培养的通过壹系列既成的法则来起到约束人们去恪守“正名”这壹儒家的主张,孔子最早提出“正名”。《论语·颜渊》 篇中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无论是孟子的“行王道”,还是荀子的“既行王道,兼行霸道”。都是为了维护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所实行的封建王权等级制度。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之所以强盛于世,就是因为在政治、社会、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措施很多。而对于教育文化与社会关系方面有着密切联系的,则就是周公姬旦所采取的“制礼作乐”的社会措施。 周公制礼作乐,是在商人所承袭之诸夏文化的基础之上,集前圣之大成,其应用范围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诸如冠、婚、祭、乡射、朝聘之类,其仪文度数之周详严密,实为世界各国所仅见,而其宗旨则不外乎调节性情,使人日从善而远罪。周公制礼作乐,其实质目的就是为了“居乱世以治乱”。而正如“乐自内出,礼由外作;乐主和,礼主敬,乐是情之不可变,礼是理之不可易,合乎情,然後合乎理。”所说的那样,完全的人格和理想的社会,必须兼备礼乐之教,才算美善相乐、尽善尽美。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而西周的教育宗旨,便是儒家所谓之六艺之教。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也。其中礼乐二项,尤为六艺之中心。礼代表人的分际,即伦理观念;乐代表人的同情心,即和谐相处。礼是人伦所不可易者,乐是人情所不能已者。22 毕业设计(论文)一、先秦诸子思想的万里纵横先秦时代是中国思想史最为活跃的时期,“百家争鸣”更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略长河中创下空前绝后的思想盛世。而在这思想观点千丝万缕地纵横交错中,是不存在任何单壹循环和发展的思想学说的。可以说,先秦时期即是“百家思想”,也是“壹家思想”。而荀子所提倡的儒学思想,正是处于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碰撞最为激烈之时。正是在这种观点“针锋相对”的环境之中,荀子成为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儒学思想家。他对儒学思想的继承与改造,从而形成的先秦思想,成为与庄子,孟子,韩非子与墨子等先秦诸子所并称的伟大学说。与孟子所崇尚的“性善论”针锋相对,荀子提出了应依循礼乐教化来达到“善美相乐”境界的“性恶论”。于是乎,围绕着荀子的先秦思想,有壹连串的问题被人们所争议:荀子所代表的到底是不是继承孔子“仁”的核心思想的儒学正统;面对同样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他和孟子的观点到底谁的更符合社会与时代的需要和潮流;以及他与另壹位先秦思想家韩非说提倡的法家思想,与庄子梦幻斑斓而又磅礴大气的到家思想,甚至是远在八百多年前的西周初定,叔旦为匡扶周室,从商所保存下来的诸夏文化中汲取养分,制礼做乐的“礼乐文化”;其实都与荀子儒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近壹步说,无论是韩非,庄子还是周公,他们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无疑被现实中社会环境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荀子,儒效》荀子认为,周公姬旦所推行的治世思想,就是他所推崇备至的“王霸”之术,面对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周公姬旦厉兵秣马,弑兄灭奄;风驰电掣,鼎顶天下!就是在天下倾覆之危局,姜尚曾言于周文王四子姬旦:“君若胜,何事不可为,君若败,何事又可为!”正是这种“成王败寇”的王霸思想,最终确保了周王姬室天下共主的尊崇地位,并在商人所传承下来的诸夏文化之基础上“制礼做乐”,开创了我华夏文化的最璀璨历史星空!22 毕业设计(论文)“非乐”思想,是先秦墨家理论的的重要壹环,其鲜明地反映了墨家学派的政治精神和文学风貌。单纯的从民众的物质利益出发,强烈攻讦统治者奢华享乐的音乐歌舞活动。非乐的态度虽然表明:墨子并不彻底否认音乐歌舞等活动有美感作用。而是放眼礼乐的教化作用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坚持认为这些活动劳民伤财,令统治者荒废,因而毫无益处。而且歌舞活动所需各种乐器道具,而这种道具又不没有舟车那般具有实用价值。而音乐歌舞等活动本身也没有办法解决民众所迫切面临的衣食问题。丝毫无助于解决当时国家社会上已然存在的尖锐矛盾。尚且音乐歌舞必然要供养许多男女,这就要求必须使其脱离生产:“亏夺民衣食之财”。且欣赏音乐又能够使统治者荒废国事。所以,墨子最后所得出的结论就是:音乐歌舞等活动必须摒绝。而而更为鲜明地表达出墨者思想的三表法则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三表法原意是指“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种“三表”思想视角的全新开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具有所谓“开创性”的。然而,由于先秦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墨家的理论思想和现实环境两者其实是呈相向相关而相互矛盾的。比如说,在自然主义科学尚未被发现和普及之前,人民迫切需要壹种信仰来约束自己内心的人性欲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封建等级制度,从而浇铸社会稳定环境的奠基土壤。正如剑桥大学社会理论学教授吉登斯在结构化理论提到:社会结构不仅具有制约性,而且具有使动性;行动者利用结构性的规则和资源跨越空间和时间,在各种互动情境进行积极有效的活动,改变或再生产结构,最终实现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就清晰地表明了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因为国情的无限复杂性,礼乐制度作为壹种起到社会制约作用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其实是推动其社会体系巨型轮轴平稳有序运行的“润滑剂”。其实,在同等时期的相似社会历史条件下,古希腊的克里克岛上,古老的里拉琴在悠扬的演奏,而在圣罗马帝国的庆功宴飨里,古阿夫罗斯管已然在传达着对酒神狄尔涅索斯的无上颂扬。这就是人类的文明史,在浩瀚的历史星云中总是会偶然间不经意地划过如此惊致的相似!22 毕业设计(论文)而庄子的道学思想就是全盘否定儒家思想家所推崇的“礼乐文化思想”。而是推崇自然,进而追求壹种个体的身心自由的坐忘之域,从而达到壹种“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壹种“解衣般礴”,“心斋、坐忘”的人生至境。解衣般礴,语出《庄子·田子方》。所表达的是庄子“任自然返朴素”的思想,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弥风之渲染,不受外物关联之束缚。而正是这种不受世俗浮萍缤纷叨扰的思想,却成就了道家学者“出世”着壹主要哲学思想,并成为影响中国思想文化千年的有机构成。心斋、坐忘,是庄子关于阐述道家用以修身的人生态度。所谓心斋、坐忘,其实就是是这样的壹种精神状态:除垢人体身心的贪嗔欲望,化解消弭壹切的尘思俗虑,从而以无所滞碍、朗彻透明的心境,融入到界宙自然,寰宇万物;从而与“道”相默契,达到壹种“去我,忘我,乃至无我”的人生至境。荀子在中《性恶》提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从而提出“性”和“伪”的理论主张。荀子认为:“由于人的天性使然,容易使人耽沉于耳目之欲,声色之好,因此出现争执、祸乱、淫欲社会现象,如果想要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就必须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通过礼乐教化的方式来使得社会朝着“安稳守制”的方向健康发展。此外,荀子还明确界定“性”就是“天之就也”。即所谓的先天自然本性。荀子所指出的“伪”即人为,指的是为达特定目的所进行的人为干预,或者为作出指定效果而进行的刻意雕饰。正如荀子说提出的“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的思想理论,指的就是通过後天对礼义的学习从而形成好的道德观念;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进而提出“圣人化性而起伪,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众者,伪也;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的圣人之明,君子之道。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相较,荀子的观点无疑是更加契合当时“礼坏乐崩,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环境。22 毕业设计(论文)二、儒家学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的儒学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壹种创新式的变革,但贰者在其内在思想的核心方面却有着高度的重叠与壹致。正是在这种“德治”与“礼节”的交相辉映,王道与霸道的冰火两重之中,儒家学说发展被拔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这样才会出现后来汉朝董仲舒所主张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篇章!(一)由“外在之礼”到“内在之仁”的儒学思想朱光潜曾经说过:“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康德说过:“在平行的历史轨道上总能够发现相似的辙印。”就在两千多年以前,针对美学与儒学的辩证关系,荀子也曾经说过:“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旌,从以萧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文化是壹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颇为巧合的是,这两位思想大师中的前壹位是先在封建性质浓厚的“北洋军阀混战”的民族危难中在思想领域发起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这样壹种思想的战国时代,而後者则在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之外,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星空的照耀凝视下,还在切实经历着君王等级制度下迷茫着封建残留雾霾笼罩着的“礼坏乐崩,诸侯争霸”的纵横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战国时代。可以说,“当你在光明中燃起壹盏灯,可以成为千家万户中间的壹盏“阑珊灯火”;但当你在黑暗中点燃这样壹支思想的火炬,那就是在茫茫然的万古长夜的孤空中所燃起的壹盏孕育着“消弥纷乱,终止战争,带给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希望”的壹派光明!”面对这壹场社会与思想密切相连的动乱时代,怀揣着相同的“治世”梦想,荀子和孟实分别从儒学和美学两个角度给出两种“貌利神合”的思想理念。因此,就宣扬壹种思想所必然会暴露出来的目的性而言,两位学者的方向是壹致的,那就是“居于乱世以治乱”。孔子所提出来的儒学思想,其实就是围绕着“仁”和“礼”两者进行展开的。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因而从本意上看,礼实际上是指祭祀时人们所要遵循的壹整套行为规范。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而“礼”的起始发端,则应该从“仪表”端正做起。民如视,君亦如是。所谓“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荀子·君道》)。22 毕业设计(论文)而作为社会体制上层建筑的顶层,君王无疑对社会风尚的形成起着极为主要的社会作用。“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因此,作为封建王权的最高统治集团,君王与诸侯为了维护其既得统治利益,势必需要壹整套制度规范以保障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与绝对平衡。这就是“礼乐”制度产生的社会现实需求。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致士》)。而至于仁,其实是壹种力求达到全社会范围内“和谐安定,上下相浮”的和谐的社会状态。仁,亲也。《说文》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仁是中国古代壹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使之“仁义”相较,并列为君子的唯壹评判标准。正所谓“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那么荀子是如何将处于外在的“礼”与居于内在的“仁”建立起来的联系呢?这其中担任介质角色的正是壹整套关于全体人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  为了更客观的说明这壹问题,如果从事物的初始传播的角度审视米德所提出的“符号互动论”,那么就可以结合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壹种崭新的视角去诠释荀子所提倡的“社会规范”治国的深层含义。而社会互动的基础条件正是“礼仪伦理”这壹社会符号的交流。这就与“兼爱”的墨子所提出的类似于“蔽于用而不知文”的“伪实用主义”倾向与“四海之内皆同室而行”之辈论礼法混沌壹片的社会理论相向而行。那么,荀卿说提出的“社会规范”这壹符号介质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呢?所谓符号互动论,就是强调符号和意义在人类互动中之重要性的壹种社会学理论,通过米德的学生布鲁默所总结的互动论的三个原则:首先,要根据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方可对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壹点正是对应荀子时期“诸侯争霸,礼坏乐崩”的社会大坏境的具体认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通过“礼乐约束”能否使当时的社会生活“恢复秩序,安息止战”;以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这壹想法是可行的。其次,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这也就“鲜明”的批驳出孟子“人性本善”观点的“虚妄性”,即便是以世界史观来看,社会发展规律皆是“先治乱,有的放矢,而后谋取相对的安定局面”,可以说孟子的“先扶善,将其无限扩大,而后等待恶的自我消失”22 毕业设计(论文)这套治世思想,至今仍团缩在理论的摇篮里嗷嗷待哺。面对“春秋无益,战国争雄”这样的乱世,北岛的壹句诗最能说明孟子的稚璞天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也就是荀子提出“王霸”相结合思想的内在动因。再次,在任何情境下,这壹解释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这就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产生共鸣,形成壹种高山流水,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所,荀子的“战国儒学”其实是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春秋儒学”思想,可以称之为结合当时具体社会环境而产生的“新儒学”。 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荀子·性恶》)。礼义,其实正是荀子对于社会制度道德建设的思想核心,而相较于孟子的仁礼,荀子的礼则更多的是倾向于法礼;比如荀子《劝学》就是从礼法关系的角度解释礼曰:“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苟子隆礼又重法:“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商鞅“三代不同礼”,“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又如《大略》日:“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再如“礼岂不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苟子·礼论》)由此可见,荀子的“先修外在之礼,建立壹套使社会各个阶层都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自始皇帝始,再到后来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两千余年的儒学发展,也充分印证了这壹点。(二)从“善美相乐”看“性论本原”美善相乐,是荀子所提倡的壹种美学观点。意为通过美善结合,达到壹种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语出《荀子·乐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其在儒学中所强调美与善的统壹,并将“美善”作为音乐美学之最高理想。荀子认为音乐不仅要具有美感,而且合乎礼教的要求,作为美与善统壹的礼乐,才能达到既使人得审美的愉悦,又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这种导美与导善的结合,就是“美善相乐”。荀子的这种思想是对儒家美善统壹思想的里程碑式发展,完成了儒学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性恶论,是荀子礼乐体系论述的理论基础。因此,此篇非但论述周密,而且与荀子22 毕业设计(论文)所强调推崇的整体理论系统所相壹致。由于性恶,故须教育,教育当以礼义为本;也由于性恶,故须施行赏罚,于是,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主张,就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提出“性”和“伪”。人的天性在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所以出现贪欲,淫乱等现象。正因为如此,作为封建王权的统治者,就需要借助于礼乐教化,并明确界定“性”是“天之就也”,即先天自然本性。“伪”就是反映出印有人为“斧凿”痕迹的,经过刻意雕琢後所达到的目标效果。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即后天通过礼义的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认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提出“圣人化性而起伪”,“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众者,伪也。”“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荀子的儒学思想与孟子的儒家思想相比较,孟子是较为完整的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而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顾名思义,孟子所主张的是内在之仁,其实质就是追求壹种返璞归真而不饰雕琢的“性善”之美;而荀子所主张的“外在之礼”,就是想要克服先天的“性恶”之端源;进而,孟子的绝对儒学自然而然的对“仁法”提出了“重义轻利”的要求主张;而荀子的相对儒学顺水推舟的提出了“重义不轻利”的思想主张,这就在客观上完成了对儒学的“新变”,使得两千多年前的先秦儒学思想蒙上了壹层荧映发亮的现实主义曙光。孟子提出的“专法先王”的政治主张,是对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封不动的历史继承,而荀子所推崇的“即法先王,兼法后王”的历史辩证史观,是承认事物发展规律,对具体客观事实和现实环境的尊重和权衡。如荀子在《君子》篇中以先王之道阐述仁义节忠等德义日:“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又如《王制》日:“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王霸》:“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上之于下,如保赤子。”以古照今,以今视古,正是荀子对孔子儒学思想藩篱的超脱和跨越。与之相对应的,相较于孟子所说的“专尚王道”,荀子所提出的“兼尚霸道”。实则就体现着壹种中和温婉的儒家哲学思想。可以说,孔孟开了以善释美的先河。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22 毕业设计(论文)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但荀子则在准确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其实,荀子的“美善相乐”原则不是局限于对音乐的最高美学理想;而是希望通过“礼乐”来表达内心的这样壹种“美”与“善”的思想境界。正如钱穆在总结中国古代的礼乐关系时说:“中国人之礼乐,礼即兼宾主人我,融人生为壹体,而乐亦在其中。礼乐即艺术,即道义,亦即是人生。”22 毕业设计(论文)三、荀子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荀子是壹位鼎定了儒家学说两千多年正统地位的思想大师。他与孟子所崇尚的“性善论”针锋相对,提出了应依循礼乐教化来达到“善美相乐”境界的“性恶论”。于是乎,围绕着荀子的先秦思想,有壹连串的问题被人们所争议:荀子所代表的到底是不是继承和发展自孔子“仁”的核心思想的儒学正统;面对同样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他和孟子等先秦其他思想家的观点到底谁的更符合社会与时代的需要和潮流。(一)秉承并发展自孔子的礼乐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这就为其治世思想的实施确定了明确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所谓出发点,荀子认为:“凡人有所壹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这些都属于人之常情,针对这样的思想情况,就需要统治者采取“礼乐教化”来对民众进行壹种“心灵的美的熏陶”,这种经由礼乐所善诱利导出来的思想,就是“德”,而当全社会都持续树立起来这样壹种德的状态,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的社会。而所谓“落脚点”,荀子认为:“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的。性虽具有欲望,但性本不怎样恶,不加以节制才乱,才恶。因而荀子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壹天下之功于是就也。”22 毕业设计(论文)也正是由于荀子的“人性本恶”的思想主张,所以他认为礼乐教化是当时封建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壹环。荀子在《乐论》中认为:“音乐的产生和人们对音乐的需要,是“人情所必不免”的事情。”《乐论》是荀子论述礼乐思想的专著。荀子对于“乐”所做的论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他的前人有了较大的提高。先秦时期,“诗乐”是相互密切配合构成的两份有机整体,其音乐见解有不少与荀子所主张的儒学思想密切关联。对于音乐,首先,荀子认为,音乐的产生以及社会人民对音乐的需要,是“人情所必不免”的事情。“昔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抚民之心。然天下治。”《无为》由此可见,当国家初定,百废待兴的历史时刻,人民对音乐的渴慕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其次,音乐可以表现人们内在的“性术之变”,因为不同的音乐能使人产生“心悲”、“心伤”的弦外之音。这就为“疏导民郁”及时开辟了“泄洪”的途径;同时也为统治阶级洞悉民意所想提供勘察依据,这就直接为实现“仁政”夯实社会基础。再次,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洞见出时代的面貌:“乱世之征,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因而,出于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故而“尚世佳音”对世风民情甚至国家的安危治乱可以起到较好的规范作用。进而,荀子厉声批判“非乐”的墨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完全的绝对化的摈除“礼乐”是取乱之道,并特别强调统治者应努力做到“正其乐”的社会功效,从而达到“治生焉”的统治目的。所以,荀子和墨子的争论焦点无非就集中在“管与不管”与“乱与不乱”两个方面;那么“制礼作乐”也就成为了“儒墨”两家所秉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状态论的“临界点”;西方社会结构学认为:“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壹个人的参照群体与他在行政上、组织上或地位上所从属的群体可以使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这就充分说明,荀子的“礼乐”思想并不单纯是为“美学追求”,而应该被认为是其为完成“仁政”的社会理想所提倡的“儒学”主张下通过“音乐”22 毕业设计(论文)手段干预社会状态的壹种“治世”模式,所以,可以这样说,荀子的乐论是他的明道、征圣儒学思想在音乐领域的体现。(二)实现“仁义”的现实途径礼义,是荀子儒学主张的思想核心。荀子说推崇的“儒家”之道,这是所谓适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宇宙之道。其著作《礼论》就是基于礼的宇宙之道的设计而讨论“礼”所深刻内蕴的无限价值的。荀子认为:“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 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这就突出强调了极强的遵循事物发展现实规律的绝对必要性。而再如 《王制》篇所云:“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这就再壹次从根本上将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作为社会运行体制的初始本原。隆礼,是荀子具体进行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这里的隆礼应该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尊崇礼法。据《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而根据郑玄所注:“隆礼,谓盛行礼也。”孔颖达疏:“隆,盛也,若君子能隆盛行礼,则可谓有道之士也;反此,则为无知之民。”《荀子·议兵》:“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章炳麟《检论·订孔下》:“荀卿以积伪俟化治身,以隆礼县羣众。”其次是社会各阶层交往间能够以隆重的礼节相待。《英烈传》第四壹回:“那元顺帝便敕他镇守汀州,十分隆礼他。”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唐公雅善余诗,是以见客甚隆礼焉。”至法,是荀子树立社会规则的制度保证。但与弟子李斯与韩非对于荀子“得其形貌,失其神韵”的吸收和借鉴之后所践行的法家思想有所不同,荀子的至法则内蕴出壹种“五声八音”式的中和思想。乐,壹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五声八音之和”。所谓“五声之和”,是指“宫”、“商”、“角”、“徵”、“羽”五音搭配形成的旋律必须是和谐的。所谓“八音之和”,是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材料组成的乐器之间,既要各有分工,起到不同的作用,又要追求整体的和谐,达到全面的协调。乐曲的演奏,尚需经过如此纷复章杂的分序与加工,方可获得音韵相“和谐”22 毕业设计(论文)的至境状态。那么阶层结构复杂的多的社会的治理,又应该去遵循怎样的原则呢?荀子认为:“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请问为人臣?曰: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请问为人父?曰:宽惠而有礼。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文。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诎而不苟。请问为人夫?曰:致功而不流,致临而有辨。请问为人妻?曰: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此道也,偏立而乱,俱立而治,其足以稽矣。”《君道》荀子认为,这里的道,不仅是遵循法理的“严刑苛法”,也不仅是孔孟所提倡的“以德治国”,而是通过适当的社会干预,形成社会内部结构中的相对的制约与平衡,从而达到壹种和谐的“社会状态”。至平,是荀子维系社会秩序的切实目标,其核心无非在于两极概念的平衡:“相对”与“稳定”。旧指贤君在位,公道大行,人尽其力的治世。《荀子·荣辱》:“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这其实是在要求壹种社会关系的“持恒”与“相序”的状态。而《荀子·君道》更是直陈:“故藉歛忘费,事业忘劳,寇难忘故,城郭不待饰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劲,敌国不待服而诎,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谓至平。”《汉书·元帝纪》:“五帝三王,任贤使能,以登至平。”礼法相序,是荀子所提倡的“儒家”理论基础与春秋战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也是荀子儒学思想发展到巅峰的自然产物。此后,这种经由荀子所新创的儒学被汉代董仲舒所全面继承和发展,最终鼎定了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地位。四、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与评价22 毕业设计(论文)荀子对儒家思想作出极大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并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此外,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欧阳修,苏轼等宋儒“尊道德而薄文辞”,就可以追根溯源到先秦的荀卿时期。(一)荀子儒学思想的历史地位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理解:首先,关于对孔子为代表的“既有儒学”的继承,较之于孟子,荀子则更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其具备兼容并包的浩瀚思想,同时注重结合社会现实环境来对思想意识做出行之有效的及时改良,从而准确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其次,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而对于荀子对于“文”与“道”两者关系的看法,则应该辩证的看待荀子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对宋儒的文道观的影响为例,章学诚曾提出:“宋儒尊道德而薄文辞,伊川先生谓‘工文则害道’,明道先生谓‘记诵为玩物失志’。”而在《文理》中,程灏、程颐认为,如果写文章不专心,便写不出工整的文章,如果写文章专心,便束缚人的志向。荀子的理论观点对宋代“程朱理学”的最终形成是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的。然而,欧阳修,苏轼等在秉承荀子“重视内在真美”的文学理论观基础的同时,也能够准确提出“文道并重”的思想主张,而朱熹与“二程”则为了支持其所的理学而在选取继承荀子思想时有失偏颇。关于这壹点,钱穆曾经说过:“艺术价值之判定,不在其向外之所获得,而更要在其内心修养之深厚。”又如蔡元培所言:“鉴刺激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这就充分证明荀子“制恶”与“陶冶居民内在情操”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准确结合现实社会情况,是完全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后,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具体变化,饱含事功精神,这壹点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是灰常难能可贵的;游走于“孔孟”22 毕业设计(论文)的儒家思想与李斯和韩非的法家思想,在社会治理方面,荀子的思想则在更加倾向于突出着壹种“中和思想”与“相对结构”的意识形态。在两千余年后英国的“光荣革命”时期,边沁的伦理价值理念完美的诠释了荀子的儒学思想的社会现实意义:伦理评定是基于唯乐主义的功利原则及这种道德观点是否能立足于实践。而边沁所提出的功利原则就是:“善”就是最大地增加了幸福的总量,并且引起了最少的痛楚;“恶”则反之。而这种快乐和痛楚,边沁将他们同时定义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边沁认为,自然将人置于乐和苦两大主宰之下,由此决定我们应当做什么,将会做什么。这种影响体现在两方面:壹方面是是非准则,而另壹方面则是人行为的因果关系链。而将两千余年,万里之遥的东西方两位思想大师的理论观点碰撞在壹起的,正是浓郁充沛的现实主义精神。此外,荀子在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极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面对纷杂反复的社会现实,荀子采用了抽丝剥茧,左右逢源的政治思想与学术态度,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正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二)荀子儒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客观来说,鉴于封建王朝统治的阶级属性,荀子所推崇的社会理念的实现途径应该是“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思想的浑然玉成,从而达到由“扶善祛恶”与“礼乐干预”两方面的和谐同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社会结构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而这场变革的两个关键词就是“民主”与“法制”。纵观历史,没有壹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孤悬于“历史文明的过去”而单独进行的。毕竟,文明的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血脉承接性”与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联系性”。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结构条件下的变革任务,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始终是变革者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壹道坎。不可否认的是,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现实性制约,荀子的儒学思想必然会带有很强的历史封建性。正如刘泽华说说:“儒家是在贵贱等级的基础上讲‘中和’与‘和谐’,其理论与实际目的又是为维护贵贱等级制。”结合西方国家学说的奠基人孟德斯鸠所做的论述:“22 毕业设计(论文)决定法的精神对每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壹点对包括美国宪法在内的西方普世价值奠定了思想的基石。所谓的“民主”,则具有“民有”“民治”和“民享”三个层面(即林肯所说的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含义。可以说,西方的“民主”思想对于正在处于深刻历史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就像是壹股新鲜的血液,只要在实施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正确对待这些值得学习借鉴的“有益部分,西方文明的创新活力与中国的历史底蕴壹定会发生良性的化学反应;而两千多年前荀子说提出的“壹系列”儒家系代相传的“仁和”思想,也壹定会在今天带给我们新的启示。至于所谓文明的差异与融合,变革与传承;依然可以通过荀子所尊崇的“儒家”的思想去发觉和开辟这样壹种“密而不影,和而不同”的唯物史观视角,毕竟,文化的交流与演变所要弥合的永远只可能是分歧,而绝对不是无知的偏见与壹味的否定。结语22 毕业设计(论文)先秦时代是中国思想史最为活跃的时期,“百家争鸣”更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略长河中创下空前绝后的思想盛世。而在这思想观点千丝万缕地纵横交错中,是不存在任何单壹循环和发展的思想学说的。可以说,先秦时期即是“百家思想”,也是“壹家思想”。而荀子所提倡的儒学思想,正是处于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碰撞最为激烈之时。正是在这种观点“针锋相对”的环境之中,荀子成为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儒学思想家。他对儒学思想的继承与改造,从而形成的先秦思想,成为与庄子,孟子,韩非子与墨子等先秦诸子所并称的伟大学说。而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全新局面,两千多年前荀子所遗留下来的先秦儒学思想又被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启示。22 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1]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2]赵士林.“礼”的诗化:从宗教情感到审美情感——荀子美学新解[J].哲学研究,200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5]刘泽华.不宜从儒学中刻意追求现代意识[N].文汇报,1990-02-13.[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7]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1986.[8]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9]诸葛志.荀子“物欲论”的美学诠释[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0]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3]张节末.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意识形态理论——荀子美学再探讨[J].文史哲,1998(4).[14]程颐,程灏.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此篇论文的写作得到了许多老师及同学的帮助,特别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赵棚鸽,感谢他在选题,思路以及语言等各个方面给予我的帮助;感谢我的同学,伙伴们,阳光风雨中同舟共济,壹路走来的那些相伴......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