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2494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运用虫类药治疗哮喘病35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运用虫类药治疗哮喘病35例总结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目的观察用虫类药治疗哮喘病的疗效。方法通过对35例哮喘病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和穴位贴敷的双重作用,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结果治愈23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达94.3%。结论虫类药治疗哮喘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哮喘病;虫类药;体会在我国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哮喘病人不断增多,尤以西北干旱少雨地区发病率明显升高。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喉间痰鸣气促的疾患,多因
2、风寒、过敏等因素而发,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临床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我院呼吸科自2002年以来,运用蜈蚣、地龙、白僵蚕、蝉蜕、土鳖虫等虫类药物结合临床实践治疗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哮喘(寒哮为主)辨证施治,标本兼顾,能明显缩短病程,及时缓解症状。笔者对哮喘发作治疗略有体会,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4岁,平均38.2岁,病程最短4周,最长20年。1.2诊断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学会制订的标准,结合临床辨证属寒性型的哮喘患者,而且无心脏、脑、肝
3、、肾等并发症及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1.3治疗方法1.3.1中药内服组方:炙麻黄6g,炒杏仁9g,桑白皮10g,天麦冬各9g,地龙10g,前胡10g,炙百部9g,鱼腥草9g,僵蚕5g,蜈蚣0.5g(冲),蝉蜕6g,土鳖虫9g,甘草6g。随年龄的大小酌情增减药物及剂量,痰多加白芥子、瓜蒌仁;鼻窍不利加辛荑花、苍耳子,脘腹胀满,纳食呆滞加莱菔子。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100~200ml,4岁以内小儿可分量多次频服,7天为1个疗程。1.3.2中药贴敷哮喘病的外治由来已久,《张氏医通》中就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我科师其法,于2
4、002年开展效仿中药虫类药蜈蚣1g,地龙20g,白僵蚕10g,土鳖虫18g,蝉蜕12g,烘干研末为散,生姜汁约30ml调成药饼,贴敷肺俞、膏肓、定喘3对主要腧穴,每天约2~3h去之,7天为1个疗程,对防治哮喘,取得了一定疗效。1.4结果1.4.1治疗标准疗效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喘疗效标准[1]。治愈:哮喘控制,哮鸣音消失;好转:哮喘缓解,或发作次数可减少者;未愈:症状无变化。1.4.2治疗结果以上病例经治疗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临床治愈2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2
5、典型病例患者,男,60岁,农民。因“哮喘发作1个月”于2003年10月15日就诊。患哮喘8年,每遇刺激即发病,久治无效。3年以来,哮喘趋重,外感即发,近1个月哮喘始终未平,咳嗽,痰多,喘息,胸闷,昼夜不宁。前医用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静滴1周,效果不显,转诊我科,要求中药治疗,就诊时:夜间痰鸣气促胸闷,不能平卧,鼻塞声重,寒热无汗,痰质清稀,口不渴,二便自调,舌苔白,脉滑紧。胸部X线片、PPD试验、血沉等检查排除结核,血常规正常,证属痰瘀阻肺,治宜化痰止咳,息风止痉,处方:炙麻黄6g,炒杏仁9g,前胡10g,桑白皮10g,瓜蒌仁10g,天
6、麦冬各9g,炙百部9g,鱼腥草9g,僵蚕5g,蝉蜕9g,地龙10g,蜈蚣0.5g(冲),土鳖虫9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服药7剂后,夜间晨起咳嗽明显好转,继服3个疗程,同时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后咳嗽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蜈蚣可改善肺通气/血流比值,使肺组织对炎症吸收明显,降低痰液分泌而达到化痰止咳的目的;蝉蜕散风热,宣肺定痉,与地龙及蜈蚣均有解痉脱敏作用,现代研究其对人体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从而减少或抑制激素药物的副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激素作为哮喘的治疗,同时其可能参与哮喘发作的IL-4和γ-干扰素(IFN-γ)之间的
7、失调的调节,以及和血清IgE的水平有关。土鳖虫含氨基酸类约40%,有抗缺氧、缺血,从而起到改善肺功能的作用。3体会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多种炎性细胞参与气道慢性炎症,引起可逆性气道通气障碍,是形成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原因,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已成为本病的主要用药方式[2]。但是,长期大剂量用本品有诸多不良反应,祖国医学则认为,哮喘是宿痰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劳倦等因素,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失宣降而发病。哮喘发病痰为主因,而痰的产生又责之于肺不布津、脾不运湿、肾失蒸化,
8、肺脾肾之运化水湿津液有赖于肝之疏泄功能。因此,我科宗朱丹溪“哮喘多以痰作祟”提出“哮喘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