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doc

试析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doc

ID:17685236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4

试析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doc_第1页
试析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doc_第2页
试析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doc_第3页
试析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析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论文摘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方法中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二者各具特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不能片面的强调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应该将二者整合起来,有机的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本文从课堂生活、社会实践和网络生活三个方面,提出了二者整合的对策,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的德育方法有多种多样

2、,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其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方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3、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①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目的明确化。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

4、,传达给教育客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使得教育客体接受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理念等。第二,教育手段规范化。显性教育是通过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有固定的教育客体,还有固定的时间来实施教育活动。第三,教育效果显著化。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方法的主要方法,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教育客体可以快速了解相关信息,明确教育意图,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当前学术界对隐性教育研

5、究的很多,众说纷纭,比较权威和被认同的还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4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②在这里,笔者将隐性教育定义为:教育主体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蔽的方式,使得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  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内容的隐蔽性。隐性教育是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方法,它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育者往往将教育的内容

6、渗透、蕴含于教育载体之中,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的接受其熏陶教育。第二,教育方式的开放性。隐性教育方式的开放性是指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教学载体和活动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育主体对教育因素的控制。第三,教育效果的非预测性。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没有量化指标,教育主体无法控制其效果。相比显性教育单向的灌输,受教育者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隐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更具有效性。  二、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转型期多样性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

7、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和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且随着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外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涌入我国,从而使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6年8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也开始在全国高校推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视态度。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把德育

8、工作的任务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只重视德育工作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忽视其塑造和激励作用,过分依赖显性教育,缺乏与隐性教育的互动整合,结果导致了德育功能的弱化。  (二)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高校德育中两个基本的教育形式,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现代教育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认同。长期以来,大学生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