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材料引发兴趣,以兴趣带动课堂

由材料引发兴趣,以兴趣带动课堂

ID:1766727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由材料引发兴趣,以兴趣带动课堂_第1页
由材料引发兴趣,以兴趣带动课堂_第2页
由材料引发兴趣,以兴趣带动课堂_第3页
资源描述:

《由材料引发兴趣,以兴趣带动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由材料引发兴趣,以兴趣带动课堂------初二历史《维新变法运动》教学案例潘筠2011.9●案例背景开学不久,为相应学校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我在本校的初中年级开了一节历史校评优课。在开课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同仁们的帮助,从中获益颇多。开课班级现状初二2班是本学期我接的初中外国语班,对历史兴趣一般,上课比较“沉默寡言”,学生的历史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比较缺乏,不会说,也不愿意讲。为了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我从引发学习兴趣入手,减少较为复杂的文字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比较简单的图片和较为通俗易懂

2、的情境材料,并通过层层设问,逐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但这样我的课堂教学速度难免有所拖沓,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多,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虎头蛇尾。这让我的课堂教学处在矛盾之中——怎样才能找到适合本班的教学法,学生容易掌握,课堂既能给学生足够练能力的时间,有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完成教学进度?●案例描述选择授课班级公开课是一堂学生老师要互相配合,紧密合作的“舞台剧”,成功的“勋章”里,一半属于老师,还有一半该属于与老师“一起表演”的学生。初二2学生我是在上学期六月份快结束前接手的,而且我这几年主要在高中教学,对

3、于初中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还是比较的陌生的,往往把初中的学生当成了高中的学生来要求。学生对我的上课模式还是不是很适应,因此,在开学初就希望该班同学配合,要想助我展示一堂精彩的历史课,似乎不大容易。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择授课方式我相信,只要能调动起初二2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一定学得比平时更有效果。所以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问题的设置和材料的选择上更细致的设计:以一篇通缉令开场,引发兴趣,从而引出新课课题;新课知识整理,由学生来自主完成,教师强调知识结构的整合;同时附重点知识的材料阅

4、读;新课延伸,以几段材料入手,对新课进行拓展和挖深。本课的特点:第一,强调学生的材料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注重对材料的选择,要图文并茂,难易应与与初二学生水平相当;第二,情境模拟的过程中注重问题的设置逐层递进,难易得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三,最后注重对整体框架的整理和小结。课题分析本课课题是——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本课主要从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背景、过程、结果三个方面阐述了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民族

5、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救亡图存的变法改革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进步的、爱国的改革运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近代中国屈辱挨打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拯救民族的革命变化。他虽然失败了,但为后人积累了经验教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关键深入民心,也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乃至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打下基础。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变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是这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历年中考

6、热点。课堂剪影能说明这篇案例主题的——由材料引发兴趣,以兴趣带动初中的课堂。(第一部分材料学习)材料内容:新课的导入:通缉令康有为及其党羽梁启超已出逃海外,但仍旧贼心不死,到处发表流言,意在蒙惑众听,离间我朝廷。现令国内各官员听命,无论是谁,有能将康梁二贼缉拿到案者,定有重赏,务必使这两个逆徒得以正法,以申国威。大清国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本课的主题事件以及主要人物有直接了解。铺垫感受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的政治气氛以及变法的结局。利用一则通缉令(图文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新

7、课。教学过程:教师请一位学生,男生,语文较好,朗读通缉令。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材料找出提问题答案:通缉谁?他犯了什么事?从而引出课文主题以及相关历史人物。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利用材料来创造良好的历史情境。是因为它符合中学生本来就有的学习心理特征—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渴望发现。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为本课主题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出现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材料学习)(旁白: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

8、,荣禄,翁同龢等五位大臣。)荣:(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康(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呢?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荣:祖宗之法千真万确,只能遵行不能变更。康: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法里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