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

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

ID:17654493

大小:18.5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4

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_第1页
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_第2页
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_第3页
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_第4页
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及完善  摘要本文介绍了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中限期治理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限期治理制度缺陷建议  1限期治理制度的概述  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  限期治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一项基本的环境保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和在特别保护的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经建成的设施,依法采取限定时间、限定内容、限定效果完成治理任务的制

2、度。从法律性质上讲,限期治理制度是一项行政命令,属于行政行为。  1.限期治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限期治理的观念是在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国务院在批准施行《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的批文中要求各级政府:“对现有污染,要迅速作出治理规划,分期分批加以解决。”  限期治理由观念上升为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在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在城镇生活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不准建立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已建成的,要限期治理、

3、调整或者搬迁。”但限期治理制度仅针对特殊区域内污染环境的企事业单位。  1989年修改后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确立了限期治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在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都作了规定,并为一些地方环境立法所采纳。  2我国《环境保护法》中限期治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  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权属范围过窄  仅限于人民政府,不利于及时治理污染源  仅由政府行使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职权,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不符。政府是综合性执法机关,不是处理环境方面问题的专门机关。政府并不能

4、经常监督、监测污染源,其作出决定的主要依据是环保部门的建议,集中下达一批限期治理单位名单,不能及时有效地针对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下达限期治理决定,这样必然妨碍了该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  现行立法体系中已经存在不局限于由政府行使职权规定  在此举3例予以说明:  (1)规定由政府或其委托环保部门决定。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现有排污单位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治理。”  (2)明确授权由环保部

5、门决定。  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1条规定:“造成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限期治理。”授权环保部门决定限期治理,使该制度在决定权限方面的重大突破。  (3)由环保部门自主决定。  即通过地方性环境法规或者政府规章,直接规定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决定限期治理。如《北京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第18条规定:“凡在两库一渠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治理。”这种方

6、式适应了环境行政的效率原则,因而成为最通常采用的方式  上述关于限期治理制度在决定权属方面的相关规定,表明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权属趋于灵活性、合理性。即从完全由政府决定逐步向由环保部门决定过渡。  2.没有明确规定有权机关作出决定的期限及协助治理的义务  没有明确规定有权机关作出决定的期限  我国《环境保护法》虽规定政府有权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作出限期治理的决定,但没有规定政府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期限。这样为有权机关对于应作出而不作出限期治理的决定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伞。另外,给排放较大污染的污染者提供了肆意污

7、染的机会,使限期治理制度处于应然状态,不利于环境保护。  没有明确规定有权机关协助治理的义务  国家机关有保护人们生命健康不受威胁的义务,而现实中已经有环境侵权的事件发生,故应当规定有权机关协助治理的义务。另外,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污染者往往因此无力完成限期治理的任务,需要有权机关的协助。  限期治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过窄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18条、第29条规定,可以看出该制度仅适用两大类:一是有关机关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已建成的超标排污的设施;二是严重污染

8、环境的企事业单位。  仅适用于点污染源,导致该制度适用范围过于传统、狭窄  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限期治理制度没有将区域性污染源、行业或产业性污染源纳入其中。有些行业本身产生的污染就比较重,那么这个行业或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污染也随之加重。因此,在进行限期治理时,应当树立整体治理污染意识,考虑是否出现了区域性污染源、行业或产业性污染。  一般仅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适用该制度  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