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

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

ID:17577839

大小:36.4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3

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_第1页
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_第2页
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_第3页
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_第4页
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必修3知识点(按专题)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1、原因:(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前提。(2)政治上:各国之间:战乱需要人才来强盛国家各国国内:社会矛盾复杂,各阶级均想发表本阶级观点,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条件(3)思想上:私学盛行,造就了大批的思想家,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2、意义:(1)百家争鸣极大地推动了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空前活跃,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2)当

2、时许多杰出的人物(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总结和升华,为此后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二、主要学派1,道家老子:“道”是世界根本;追求无为和逍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庄子: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认为做到“齐物”就可以达到“逍遥”境界。道家的影响: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2,法家(战国,秦朝是最受重视的学派)李悝:在魏国变法商鞅:在秦国两次变法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事异则备变”。法家的影响:对

3、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3,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的学派)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墨家“兼爱”:爱无差等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比较墨家“兼爱”与儒家“仁爱”儒家“仁爱”:爱有差等三:儒家思想(一)春秋:形成(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仁”具有民本思想;“礼”具有保守性)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即以德治民);注重

4、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情况);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整理文献: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4、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二)战国:发展(孟子荀子)1、孟子思想内容:发挥孔子“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2、荀子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天命”是指自然规律(三)秦:低潮(焚书坑儒

5、)1、原因,目的: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要加强思想控制,维护专制统治2、范围三类书不在焚毁之列:《秦记》;博士官管理之书;实用之书(医药、卜筮、种树等)。3、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四)西汉(汉武帝时):社会正统思想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要加强思想控制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统;董仲舒改造儒学,使之更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核心:加入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2)评价:积极:儒学地位上升,成正统思想,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

6、视,对民族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消极: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竞争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教育体系建立——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1)中央:太学(汉武帝创建)意义: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东汉太学生有较强的参政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太学清议)。(2)地方:郡国学校3、科举制——儒学经典成为考试内容兴起:隋唐考试内容:儒学经典影响:积极: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作为选

7、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消极:知识分子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注意:汉朝的儒学是在原来儒学之上融入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五)宋明:理学阶段(儒学的新发展)1、背景:(1)儒学的困境:原因:汉末魏晋,受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儒学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进一步动摇;唐末五代,已沦为笺注之学。(2)儒学的复兴:①唐中后期:先声——韩愈(道统思想),李翱(“性命之源”)②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人物:北宋士大夫条件: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主张:“尊王攘夷”

8、和“华夷之辨”作用: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2、创立过程:(1)创立:北宋五子程颢、程颐(“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