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

ID:12031103

大小: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_第1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_第2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_第3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_第4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陆九渊(开创者)王阳明(集大成者)背景 南宋 明朝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统治危机唯心论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②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认识论 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即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 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哲学流派 主观唯心主义影响:①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②宋明理学对中

2、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程颢、程颐朱熹(集大成者)唯心论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核心)理之源在于天理,先有理后有气。道德观八天里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如“人伦者,天理也。”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做辩护)认识论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格物致知”深化:“物”是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哲学流派客观唯心主义影响:(1)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维护封建统治。(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奠定了程朱

3、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形成“朱子学”学派)(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1.含义: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2.程朱理学代表主张及影响1)北宋五子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程颢程颐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二

4、程”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2)朱熹A、主张和成就:(1)理气论:以二程学说为主,部分吸收张载思想①理是根本,理先于气。②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离不开气。③万物皆有理,终归于一,就是太极(客观唯心论)。(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①区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

5、习积累、循序渐进。②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③仁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光明磊落,仁民爱物。④仁者境界是追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①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②认为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导致政治黑暗。③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其关键是“正君心”。(4)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地位高于五经)②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乐》

6、散失)B、历史影响:(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一)明清之际儒学活跃(思想批判)的背景1、国际背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逐渐兴起2、国内形势:(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社会各种矛盾尖锐。(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抗清、反专制可知)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的灭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使他们认真反思,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2)经济

7、: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从黄宗羲重商可知)(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矛盾的充分暴露。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经世致用;王夫之哲学思想可知)(4)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8、(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离经叛道的李贽(1)简介:李贽,明朝后期人,著有《焚书》《藏书》,自称异端。(2)产生背景:①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②江南一带市民工商业者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③社会吏治腐败,道学家伪善无能。④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3)思想主张:①破除孔子思想及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②挑战正统思想,抨击一些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