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87842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改革高校收费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从1997年改革高校收费制度,学生读大学由不交学费改为交纳一部分约占教育成本的25%学费。多数学生家长认可了这一改革。但也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对。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国内关于高校收费问题的争议不绝于耳。媒体上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高校收费太高了。甚至连主管高等教育的张保庆副部长也说,高校收费不能再提高了。当然,也有人认为现在高校收费还不够高,应当进一步提高。对这些议论,我们应当认真思考,不可人云亦云。 大家知道,办大学是有成本的。有资料称,我国大学的教育成本,理工学科是每生每年1.4-1.6万元,人文学科是1.2
2、-1.4万元。从简单再生产角度看,必须收回这些成本,学校才能补偿消耗,维持正常运转。补偿这笔成本的款项,是由国家支付,学生家长支付,还是双方各支付一部分,取决于高等教育服务这种产品的性质。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由国家即全体社会成员付费的产品只能是那些诸如国防、社会治安、环境保护以及基础教育即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这些物品是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的,且每个人的消费量差不多。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既然这些物品由全社会消费,理所当然地应当由全社会付费。另外,这些物品的收费比较麻烦,有的根本没有办法收费,有的
3、虽然可以收费,但收费成本很高,在经济上不合算。因此,如果由私人来供给公共物品,就会因为其私人利益小于私人成本导致供给不足。从这个角度看,公共物品也应当由国家来付费提供。 与此不同,高等教育服务是一种私人物品,而且是一种比较奢侈的私人物品。因此,高等教育服务成本应当由受教育者个人支付,而不能由国家免费供给。这就如同消费者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只能自己掏“腰包”,而不应当由国家免费供给一样。但是,高等教育服务同时又是一种有正的外部性的特殊私人物品。这表现在,当大学毕业生从业时,他一方面取得私人利益,同时还贡献给社会
4、国家一部分利益。就是说,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根据“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国家既然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消费中取得了部分收益,当然也应当支付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这就是世界各国政府都对大学包括私立大学补贴部分经费的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只交纳部分高等教育服务成本的经济依据。 问题是,学生和国家应当各自承担多大比例的高等教育成本。这在不同的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例如,美国州立大学的学生承担25%,政府承担75%。私立大学的教育成本基本上由学生承担。欧洲各国的大学学费普遍很低,学生基本上不承担高等教育成
5、本。我国规定按教育成本的25%收取学费。据张保庆副部长提供的信息: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约700亿元,学生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已达到36%。这是有人极力反对提高学费的理由。我不知道上述高等教育成本比例是根据什么做出的,不便妄加猜测。不过,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看,这个比例应当依据“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来确定。就是说,国家和学生家长均应按获得的收益比例来分担相应的教育成本义务。为此,就需要测算大学毕业生平均一年创造了多少新价值,自己拿到了多少,贡献给了国家多少
6、。如果用工资代表学生的私人收益,用税金和规费代表国家的收益,可以有把握地说,目前学生家长支付25%的学费并不算多。当然,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的地区,情况会有所差异,因而学生交费的比例也应当有所不同。现在这种由国家统一规定收费标准的做法,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产,不足为训。 反对大学收费的另一个理由,是农民收入太低,供不起学生上大学。据说,贫困地区三个农民的年收入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这是事实。我国有些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很低,供大学生读书确实很困难。其实,在城市中,工人供养大学生也很困难。
7、问题是,农民收入低,买不起的东西不仅仅是大学教育服务。还有好多东西,他们也买不起。比如,有些农民买不起家庭轿车;有些农民买不起花园别墅;有些农民买不起“新马泰”旅游,等等。为什么他们不要求政府免费供给他们汽车、别墅、旅游,却偏偏要政府免费供给大学教育服务呢?这在逻辑上能成立吗? 其实,大学收费标准就是大学教育服务的价格。均衡价格理论模型已经证明,大学教育收费标准的决定,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同时还取决于生产者学校的成本状况。它即大学收费标准是由对大学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如果教育成本
8、既定,收费标准就完全取决于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我国的现实情况是,高等教育严重供给不足,处于垄断卖方市场。在这种市场结构中,高收费有其必然性,不会因为人们的实际支付能力低而有所改变。如果硬要违背客观规律,人为地降低收费标准,而国家又没有相应地增加投入,必然使学校入不敷出,其结果只能是高校教师大面积流失,教育服务质量下降,高等教育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