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2824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文拉法辛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30例临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拉法辛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3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文拉法辛抗抑郁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60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治疗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文拉法辛的抗抑郁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3.33%,与帕罗西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的第1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各期TESS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的抗抑郁疗
2、效及副作用与帕罗西汀相当,但起效快,是值得推荐的一线抗抑郁药物。【关键词】抑郁症/治疗;文拉法辛;帕罗西汀 为探讨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作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并与帕罗西汀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为2003年4月~2006年4月广西龙泉山医院精神科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诊断标准[1];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严重的自杀行为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需合用其它精神药物或电抽搐治疗者及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3、。共收集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文拉法辛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6.69±9.56岁,病程3.8±6.1年;帕罗西汀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8.43±10.17岁,病程4.4±7.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文拉法辛(venlafaxine)为成都大西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商品名为博乐欣)。文拉法辛初始量为25mg/d,每天增加25mg,最大量为150mg/d。帕罗西汀为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的一种抗抑郁药物(商品名为舒坦罗
4、)。帕罗西汀初始量为10mg/d,3天后加至最大量为20mg/d。疗程6周。伴有严重焦虑或失眠者可合并苯二氮艹卓类药物。 1.3评定工具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副作用量表(TESS)[3]评定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按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75%为痊愈,50%~74%为显进,25%~49%为进步,<25%为无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HAMD,于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TESS。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 2结果3 2.1两
5、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分别为0.37,0.22,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2.2两组HAMD评分及显效时间两组疗后HAMD评分均较疗前有显著性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更为明显。在治疗后的第1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文拉法辛起效时间快于帕罗西汀;在治疗后的第6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略) 2.3副作用两组间的TESS评分在治疗各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
6、;0.05),见表3。文拉法辛组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6例(20.00%)、轻度口干5例(16.67%)和头晕4例(13.33%);而帕罗西汀组恶心、呕吐7例(23.33%)、食欲减退和失眠各4例(各占13.33%)。 表3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略) 3讨论 抗抑郁药不断有新的品种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文拉法辛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回吸收抑制剂,已广泛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本资料显示,文拉法辛的抗抑郁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3.33%,与帕罗西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7、;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疗前有显著性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更为明显;在治疗后的第6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同样有较好的抗抑郁疗效。 在治疗后的第1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文拉法辛起效时间快于帕罗西汀。文拉法辛的快速抗抑郁作用与其能快速降低由肾上腺素β-受体介导的CAMP水平的升高有关[4]。 观察两组的副作用,TESS得分从开始到治疗结束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副作用少而轻微,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 本资料表明,文拉法
8、辛的抗抑郁疗效及副作用与帕罗西汀相当,用药安全,副作用轻微,但起效快,是值得推荐的一线抗抑郁药物。【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68. [2]汪向东.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