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00147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0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例临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血管【摘要】目的总结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资料,对其发病情况、栓塞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例动脉瘤栓塞后随访3个月~1年,无一例发生再出血。7例恢复良好,1例发生血管痉挛。结论破裂脑动脉瘤用GDC栓塞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动脉瘤;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60岁多见,80%在
2、颈内系统,极易在偶发的紧张、疲劳致血压升高时发生破裂。由于颅内的容积受颅骨限制,尽管可能发生的出血量不多,也会造成脑神经组织受压、破坏等严重后果。现将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的8例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8~77岁,平均58.4岁。按Hunt和Hess分级法分级: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3例。所有病人均经内科保守治疗1~2周,病情稳定后行栓塞治疗。 1.2影像学检查8例患者均经CT证实有SAH,伴脑内血肿2例,其中破入脑
3、室1例,全脑血管造影示:基底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2例,海绵窦内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动脉瘤大小:2~6mm2例,5~10mm5例,12~25mm1例。全组均为单发动脉瘤。 1.3治疗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成功后将5F导管置于颈内动脉、椎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对可疑部位调整角度使动脉瘤显示最佳及明确供血血管。8例均符合血管内栓塞术指征。换6F导引导管在超滑导丝导引下插入,将Prowler-10微导管在Enssence12-14微导丝导引下头端超选进入瘤体内。造影证实导
4、管位置合适后,经微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其中1例大型前交通动脉瘤填入GDC-105X10、GDC-104X10、GDC-103X6及GDC-102X64个弹簧圈,填入第1个弹簧圈后全身肝素化,弹簧圈在动脉瘤内盘绕成形良好,复查造影动脉瘤基本不显影(见图1、2),双侧大脑动脉血流通畅,术毕。术后常规抗凝处理,病人基本情况稳定。 1.4结果本组栓塞术后当时动脉瘤腔完全闭塞4例,栓塞达90%以上2例,栓塞在70%~90%者2例。2周后造影复查无明显变化。图1栓塞治疗前造影表现图2栓塞治疗后造影表现3 2讨论
5、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80%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动脉瘤破裂的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2周是死亡和病残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时形成的脑内血肿、SAH后的血管痉挛和动脉瘤的再次出血[1,2]。首次SAH后2周内,若不积极治疗,有20%~30%可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的死亡率高达70%以上[3]。若不对动脉瘤进行积极处理,也无法有效地防治脑血管痉挛,因此我们倾向于早期积极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主要有载瘤动脉的闭塞和动脉瘤囊内栓塞两类。对于梭形动脉瘤和巨大型、部分大型宽颈动脉瘤,
6、如果侧支代偿良好或通过颅内外动脉搭桥建立良好的旁路代偿血流,可以闭塞载瘤动脉。1991年Guglielmi等[4]报道了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颅内动脉瘤。GDC的临床应用,使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产生了新的飞跃。综合国内外多家大宗病例报道,80%~90%的动脉瘤再次出血率在0.5%以下,栓塞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在2%左右。有些患者由于原有其他系统的疾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或全麻。有的动脉瘤位于手术困难的部位,例如高位的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的应用使
7、动脉瘤的治疗指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虽然目前对夹闭术和栓塞术皆宜的患者,应选用何种方法仍有争议[6,7],而且血管内介入方法仍不能治疗微型及超大型的动脉瘤,但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具有侵袭性小、病人乐于接受、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总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同时,根据瘤体的部位、性状及患者条件,酌情选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经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可靠、创伤微小、适应证更宽,是目前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田增
8、民.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外科处理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7,5(1):34-36. 2RabbCH,TangG,ChinLS,etal.Astatisticalanalysisoffactorsrelatedtosymptomaticcerebralvasospasm.ActaNeurochir(Wien),1994,127(1-2):27-3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