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ID:17297146

大小:4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9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_第1页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_第2页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_第3页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_第4页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1、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使兵团在西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兵团将把各农牧团场建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这与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提法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突出了兵团团场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    2、兵团农牧团场的基本特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党政军统的领导体制,是一个在特殊条件下,履行屯垦戍边特殊历史使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行政区域面积为6.8

2、5万平方公里,是新疆总面积的41%。到2005年底,兵团总人口达到256.98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12.8%。共有13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下辖185个农牧团场,有5300多个独立核算企业。现已成为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工农商学兵并举、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的大型联合企业集团,在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牧团场是这个全国唯一的特殊组织的基础和主体,人口达到190.21万,占兵团总人口的741%。经过50多年的发展,农牧团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种管理运行体制下,农牧团场不仅

3、执行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而且为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稳定新疆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从总体上看,一个农牧团场就可以反映兵团的全貌,是兵团体制的缩影,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1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体制兵团农牧团场坚持部队的特点,寓兵于民,劳武结合,百万军垦战士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转业的部队。其内部组织体制长期按照准军事化的组织建制设立,一直保持着团(场)、营(分场)、连(队)、排(大组)、班(作业班组)的行政管理序列。这种组织形式和机构最初是为确保实现“屯垦戍边”的职能而设置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

4、是保证行政指令和计划指标实施的最有效的制度手段。  2.2 团场大多处于边境,布局分散团场的布局主要根据屯垦戍边的需要,形成了与地方县、乡、镇在地域上的插花布局。在2019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已建起了58个边境农场,其中38个农场是第一线边境农场,数十万职工群众与边防部队一起,形成了以农牧业生产和农牧产品初加工为主的,既生产又边防的军民联防的国防屏障。  2.3 承受着政治和经济双重的任务。一是具有行使大量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除了工商、税务之外,公、检、司、劳、人武和社区小城镇管理等部门团场都有,二

5、是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兴办了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从教、科、文卫到广播电视、幼儿园、敬老院、文化中心、商场市场等应有尽有。非政府的企业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行为,使兵团企业生存和发展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2.4 兵团企业的特殊性。兵团农牧团场的性质明确定性为“企业”,生产目的是多元化的,需要满足政、军、企、社多重目标,决定了企业制度的特殊性。分配上,兵团农牧团场既要完成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还要完成一定的社会再分配,承担办社会、办军事、办交通、建设城镇等多项社会职能,因此积累少,负担重。由于地处边境线或荒漠穷山

6、之中,缺少基本生产条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远离大中城市,生产经营主要是外延粗放性经营,这部分团场很难转向效益型、市场化、集约经营的道路。  2.5 依托经济建设执行屯垦戍边的使命。50多年来,团场职工无私奉献,克服重重困难,兴修水利,垦荒造田,植树造林,架桥修路,先后治理了数十条河流,修建了上百座水库,形成了内陆地区独具一格的灌溉渠系配套、林网化、大条田、机械化、大规模经营的现代化农业,奠定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基础。2005年,兵团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1.12亿元,占新疆的12.7%,人均生产总值1290

7、0元。  2.6 农业比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兵团靠农业起家,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兵团经济的基础和优势所在,2005年底,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9%。通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持续的丰产攻关活动,新品种、新科技的推广应用,特别是精量点播、精准施肥、膜下滴灌、机械采棉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5%,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节水农业区但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比重过大。  

8、2.7 国有经济比重高兵团农牧团场均为国有农场。国有经济比重占80%以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仍然是农牧团场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也是执行屯垦戍边职能的基本要求。  2.8 社会发展程度低,市场环境差。兵团多数边境团场、沙漠团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发展生产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即使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腹心团场,也受到城乡之间的市场环境差异和农垦与地方条块分割,交融不畅的多重制约,限制了农牧团场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loanapprovalandp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