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70951
大小:142.5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8-26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CT检查技术是多种多样的,用于各系统疾病的检查时,既有相同的扫描方法又有特殊的扫描方法及其图像后处理。临床应用选择时,既要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较好地显示病变的全貌及特征,又要考虑尽可能减少病人的X线剂量和检查费用。一般的选择原则是首选能解决问题的简单的扫描方法,后选复杂方法。最好制定各个部位相应的CT扫描常规,便于规范操作。本章根据检查的部位,分别加以阐述。颅脑CT的临床应用最早是用于颅脑检查,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CT扫描方法多选择CT平扫,增强扫描和相应的图像后处理。可根据临床的诊断
2、要求进行选择。一、平扫急性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脑先天性畸形、脑萎缩、脑积水等疾病,一般只做平扫,必要时增强扫描。扫描时多用横断层面,有时加用冠状层面扫描。冠状层面图像能较好显示大脑深部,大脑凸面,接近颅底的脑内和幕下病变。1.横断层面扫描扫描的基线有听眦线或称眶耳线(orbitomeatalline;OML),即眼外眦与外耳道口的连线(图2-12-1)。还有瑞氏线(Reidline;RL)或称听眶下线,即眶下缘与外耳道口的连线。听眶上线或称眉听线,即眉弓上缘的中点与外耳道口的连线。三种基线中以OML最常用
3、。扫描时病人常规取仰卧位,下颌内收,头先进。体表定位时,扫描机架上的指示灯的定位线与OML平行,以此为基线。要求头部两侧基本摆平,目的是使每层图像两侧对称,准确地反映该层面的解剖结构,有利于病变的发现和两侧结构的对比。扫描时从基线开始以层厚8~10mm,层距8~10mm连续由下至上逐层扫描,直至脑实质全部扫完为止。头顶是癫痫病灶的好发部位,注意不要漏扫。欲观察后颅窝及桥小脑角的病变,扫描层面则与OML的耳端成15~20°角。扫描发现较小病变时,可在病变区域作重叠扫描或加作薄层扫描。病变位于颅底部的加作图像堆积扫
4、描,以减少颅底骨质引起的伪影。2.冠状层面扫描扫描时的病人体位:①病人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头部过伸,头先进。仰卧位时取颌顶位(图2-12-2),俯卧位时取顶颌位(图2-12-3)。顶颌位较常用,要求以下颌为支点,头部两侧基本对称。扫描机架上的指示灯的定位线打到头顶,摄取头颅侧位定位图。倾斜扫描机架使扫描层面尽可能与OML垂直;②颅脑扫描范围应从额叶到枕叶,以层厚10mm,层距10mm,连续逐层扫描,直至脑实质全部扫完为止。冠状层面扫描对大脑深部病变可以观察其向上下扩展的情况以及和脑室的关系;对大脑近穹隆部的病变
5、可避免在横断层面扫描时出现的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对脑内接近颅底的病变,如额底部,鞍区与中颅窝的病变也有助于了解病变与颅骨的关系及其扩展的情况;对后颅窝内肿瘤则可帮助了解其与岩骨、四脑室及天幕的关系;③鞍区扫描范围应视蝶鞍大小而定,原则上包括蝶鞍前床突和后床突,较大的占位应较好地显示病变的全貌及特征。扫描层面尽可能与蝶鞍后床突平行或与鞍底垂直,层厚、层距选1~3mm,进行连续逐层靶扫描或容积扫描;④冠状层面扫描由于病人体位不适,容易动、难固定,同时由于厚的颅底及鼻窦、鼻腔等含气结构的X线吸收差别较大,容易产生伪影
6、而影响图像质量。二、增强扫描1.适应证在平扫的基础上,对怀疑血管性、感染性及占位性的病变,均需加作增强扫描;垂体微腺瘤的病人可以不做平扫而直接行冠状薄层靶增强扫描;脑瘤术后随访可直接增强扫描。2.扫描前准备增强扫描前4~6h空腹,扫描前为病人做碘过敏试验,试验呈阴性者请病人或家属在对比剂检查说明书上签字,方能实施增强扫描。3.扫描方法横断层面和冠状层面均能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对比剂的注射方式首选静脉团注法,以2.5~3ml/s的速度团注对比剂50ml,再对平扫范围进行普通增强扫描。三、图像后处理1
7、.重建技术螺旋扫描后,对于图像显示不全的病人,可改变视野,进行图像重建,使缺失的部分显示到有效影像中。还可改变算法、视野、改变重建间隔,再次进行图像重建。比如鞍区的小视野薄层重建可显示出体积仅数mm的微小腺瘤及它的许多间接征象,对大的垂体瘤可分辨其与血管的关系。因此重建技术成为诊断垂体瘤的重要手段之一。2.重组技术(1)脑CTA: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的新方法,众多资料表明脑CTA在诊断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方面,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确诊率,特别是直径在5~32mm的动脉瘤均能予以满意显示,且与DSA结果一致。优
8、点是创伤小,可进行全方位观察,对脑动脉瘤的诊断极具应用价值(图2-12-4)。脑CTA检查应在螺旋CT机上先行颅脑CT平扫,以确定病灶位置。CTA扫描前的准备与增强扫描相同,扫描时螺距为1或1.5mm,层厚1mm,重建间隔0.5mm,矩阵512×512个,注射速度3.5~4ml/s,静脉团注对比剂100ml,注药后15~18s开始螺旋扫描。扫描结束后再行颅脑常规增强扫描,这样即可以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