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47615
大小:29.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西藏拉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三学段)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学段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审定: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5小题,共70分)1、“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尽展大国雄姿。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基本方针里,与之相关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2、“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国政府倡导的“这些原则”提出的外交场合是A.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B.同印度、缅
2、甸等国协商邻国关系的外交谈判C.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D.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3、“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B.团结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4、尼克松访华时送给毛泽东的瓷雕“和平之鸟”,毛泽东将《楚辞集注》赠送田中角荣。对此两件礼物,表述错误的是A.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重大成就的代表B.“和平之鸟”和《楚辞集注》是中美、中日建交的信物C.这
3、是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D.该突破的出现打破长期的外交僵局5、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原则立场是A.一个中国B.三个世界C.一国两制D.五项原则6、“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合法国家的利益。”这段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的文字,反映了美国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C.仍然阻止新中国回到联合国D.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7、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
4、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的,还带点负罪感的奔逃回安全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A.华约成立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越南战争8、1945年12月美国总统说:“我感到毫无疑问的是,俄国人意图入侵土耳其,攫取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峡。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另一次战争就很难避免。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我对哄孩子似的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其中“美国不再6妥协”的开始标志是A.修筑柏林墙B.实施马歇尔计划C.提出杜鲁门主义D.发表铁幕演说9、“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的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的合作
5、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华沙条约组织C.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D.中美联合公报10、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揭开了欧共体的序幕,它是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A.美国力促西欧联合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C.苏联咄咄逼人的威胁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1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安全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12、二战后,美国
6、对日本外交政策随形势变化而呈现的趋势是A.控制—竞争—扶植B.控制—扶植—竞争C.竞争—控制—扶植D.扶植—竞争—控制13、苏联国旗缓缓降落,俄罗斯国旗冉冉升起,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十分困难B.美国的和平演变动摇了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仰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彻底失败D.苏联没有处理好国内的民族关系14、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C.美国企图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D.当今世界不得不
7、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15、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世界形势呈现出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16、据史籍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A.曲辕犁B.筒车C.翻车D.耦犁17、“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惟流离饿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