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ID:16516293

大小:3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13

上传者:U-3183
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_第1页
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_第2页
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_第3页
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_第4页
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人民币论文跨境贸易结算论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摘要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元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国际结算货币制度下各国都将美元作为其主要持有货币并大量持有美元从而形成美元泛滥,一时间将现有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实意义展开论述,进一步分析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关键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制约对策当前国际结算货币制度下各国都将美元作为其主要持有货币并大量持有美元,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相当大,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明显需求,由于,人民币汇率和通胀率较为稳定加之我国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并且逐步开放。2009年4月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超主权货币的建议。2009年7月6日相继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市开展人民币结算。2010年6月,中国央行宣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从启动之初的5个城市扩大至20个省区市,参与的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大至近7万家,同时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6 .84%的对外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中国,高于2010年同期的0.5%,并且约89%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都来自进口。一、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实意义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初阶段,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剧烈和我国对外贸易快速持续增长的状况下,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利于减少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与国外贸易企业大多采用美元、欧元计价和结算,美元为主的结算传统格局对企业来说非常不方便。一方面是手续繁琐,从订立合同到合同履行、结算收汇完成,相对周期较长,购汇结汇的过程手续非常麻烦,此外还要向银行另行支付手续费。另一方面是进出口企业始终要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商品定价时的汇率与支付收汇时的汇率变化趋势往往难以准确预测,由此带来的风险损失主要由境内企业承担。而近两年来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变动的风险,再加上来来去去的换汇成本,让一些企业不堪重荷。(二)有利于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在采用美元、欧元结算时,国内外企业往往需要承担结算、汇兑、保值等运营成本。一般贸易结算须经过本币——美元——本币两次兑换,除两次汇兑的汇率损失外,在购汇、结汇时还要支付银行手续费,因此会增加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在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就可以减少一次货币兑换和并减少相应的银行手续费用。(三)有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目前,国内专家、学者针对人民币国际化途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步骤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现阶段,我国现阶段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尚处于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起步阶段。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迈出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先从周边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开展,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出入境,使其成为我国与周边区域国家的主要交易工具,逐渐为大部分国家所接受,当人民币在全球范围流通,并成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之时,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方得以建立。(四)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失衡状态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且顺差额逐年增加,在国际上已进入贸易大国行列,但作为新兴经济国家,我国的货币地位却并未显现。国际货币体系长期以美元为首,我国人民币汇率也一直保持与美元挂钩,因此,在国际经济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受美元汇率变动的牵制与影响十分显著。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能够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失衡状态,有利于减少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五)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发展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使得我国与周边各国的贸易更加的方便有效率,而且,由于人民币在周边各国被普遍接受,所以采取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一种促进经贸关系的发展的有效手段。二、制约我国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因素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但机遇中却孕育着诸多的挑战与风险。从目前人民币资本项下尚未实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面临着许多制度上和技术上的制约与挑战。(一)来自国内的制约1.增加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在货币政策方面。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在我国境外就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由于我国人民币被海外持有,这部分资金将更多地随着境内外、本外币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变化而流动,如何科学地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需要考虑。2.增加我国外汇管理的难度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以外汇的跨境收支为条件,许多监管工作基于企业收支外汇并发生结售汇开展,如外汇核销制度是以企业实际发生进出口贸易的收付汇而设计的。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进口付汇都是人民币的现象。这样可能会存在人民币来源上的混淆,特别是出现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渠道混淆时,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以及有关出口退税的依据和凭证问题。3.缺乏系统的人民币跨境清算网络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全面实现需要建立广泛的信息技术网络,需要逐笔收集并保存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关的各类信息,需要对人民币跨境收付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和监测。目前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元清算体系中,超过90%的清算量为美元的国际清算。由于我国尚没有建立全方位的人民币跨境贸易清算系统,没有建立涉及国际结算网络与国内清算网络。国内清算网络对于人民币的清算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会出现一个国内清算渠道承接人民币国际清算的业务量问题。(二)来自国际的制约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国际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人民币境外债权债务属性归属不明 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人民币用于对外贸易结算的结算货币,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人民币的境外债权债务。境外的人民币债权债务的属性和其后的利用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方法,也就会给国际收支的统计与该笔人民币境外债权的去向统计造成困难。2.增加国家收支统计监测的难度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涉及到跨境资金流动,深刻影响着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的全面性,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之后,同币结算反而更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这些都是我国国家收支统计监测提出的新的挑战。三、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政策建议针对在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程中所面临的制约,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又要积极研究对策,加强风险管理。(一)国内方面政策建议1.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进程,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建好金融“防火墙”。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之后,随着企业结算习惯的改变和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人民币在货物贸易结算中占比将不断提高,贸易结算产生的人民币需求就不得不成为制定货币政策考虑的新增因素,如何结合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金融衍生品风险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体系。2.加强对进出口企业收售汇的管理长期以来,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以外汇的跨境收支为条件来设计的,许多监管工作是基于企业收支外汇并发生结售汇来开展的。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收到的是人民币、进口付汇支付的也是人民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当前的进出口核销制度出现操作上的暂时困难,即可能会出现人民币来源上的混淆,特别是出现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混淆时,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与进出口核销相关的还有出口退税的依据和凭证问题以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问题。这些技术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3.建立健全的人民币跨境清算网络 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的安排关系到能否有效管理境外人民币市场及交易的问题,我国政府要在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对此有充分的考虑。建议在人民币走向区域化货币初期,应该适当抑制海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以便为我国央行逐步熟练地掌控海外人民币市场和交易赢得时间。在初期可以通过以下安排来达到这一目的:(1)对于因国际结算而产生的人民币海外债权,我国必须承诺可以随时自由兑换。(2)在企业主体层面上,允许海外人民币债权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入我国:一是用于向我国进口的支付;二是委托该存款账户行开展人民币委托理财业务,投资国内的人民币资产或金融市场;三是可以向我国直接投资并享受外资投资同等待遇。(3)在银行主体层面上,允许银行以吸收的海外人民币存款办理当地企业与我国之间的贸易信贷融资业务即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业务;允许该行通过上存总行的方式投资境内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4.加快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离岸市场必将形成。无论是人民币资金来源,还是人民币资产组合管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都会催生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将要建设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会是下一个政策解决问题。(二)国际方面政策建议1.构建有效的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首先,应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境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的制度安排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境外人民币市场及交易能否有效运作。这种海外持有的规模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中国央行在海外的信誉、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以及金融监管的信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容易产生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人民币被海外大量持有,国家在获得铸币收益的同时,货币供应量能否再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需要审慎考虑。 其次,必须妥善安排海外人民币债权的运作渠道。由于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必然出现的人民币海外持有现象,如果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没有充分的考虑,极有可能出现一时被动和管理滞后的局面。2.加大资本账户开放,构建通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人民币国际结算开展以后.必然会增加境外人民币的存量,这部分人民币如不能回流,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境外人民币的进行消化,形成双向流动。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建立人民币qfii制度、在港上市人民币计价的etf基金,设立合资公司、在港推出人民币寿险服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建设以中国大型银行为主,并以试点城市当地法人银行参与的商业银行人民币国际结算体系;同时,促进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既能够为进出口结算对冲之外的结余人民币提供出路,也能够减少人民币的流通风险。3.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和统计监测体系 香港地区开放银行人民币存兑汇业务后,市场人民币兑换活动十分活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要求,这部分资金规模应该进入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同样,人民币在香港、东盟十国和韩国等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形成的海外债权也应及时地通过适当方式反映出来,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在试点阶段,有必要通过规定银行的清算渠道和特别的会计处理来辅助完成这些统计监测要求。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人民币要实现跨境贸易结算,必须建立广泛的国内清算网络和国际清算网络。4.加大境外人民币供应目前,通过境外旅游的民间渠道流出的人民币大约有上千亿元;通过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定,人民币以官方姿态流出6500亿元。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深入展开,这些资金远远不够的,还需通过一些方式增加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供应量,例如增加以人民币支付的进口,中国可以直接给资金匮乏国家人民币贷款,用于从中国进口:允许境外银行为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逐步放松人民币和港元的兑换限制、支持境外银行通过多渠道获取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中国对外投资,需要从国内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也以人民币来支付。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既有机遇。从英镑、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来看,其国际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经历较为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们还只是试行阶段,要谨慎对待在实际操作业务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和实施准则。防止在海关、税务和核销方面的漏洞被违规者所利用。参考文献:[1]朱启松.外贸企业如何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经贸实务.2010(9).[2]陈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收益成本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0(8).[3]张云,刘俊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投资研究.2009(4).[4]高玲.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代经济.2009(11).[5]潘成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突破、影响与前景.金融与经济.200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