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08531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10
《试析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及途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及途径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要以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开设行业英语(ESP)课程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发展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各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它的教育特点是
2、“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要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引入相应的行业英语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行业英语课程的开设为行业英语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又为行业英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 行业英语,也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ESP),是指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及与其今后的职业相关的技能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和专业领域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其课程特点是紧跟市场、结合学生实际、
3、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基于此,行业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行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行业理论功底、全面的行业业务知识和行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且在本行业某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二是行业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即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讲解行业知识,能够胜任双语教学。三是行业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能够在行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其他相应的职业技能。四是行业英语教师还应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定期到企业、行业实践,亲身体验毕业生的工作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 二、高
4、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途径 根据应用语言学家克兰多尔(Crandall)的论述,教师发展是一个终生持续成长的过程,包括集体或个人自主的学习,教师发展只能由教师自己进行,并且是为了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高职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应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设计和调整发展目标,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途径,使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态度、专业素质及教学技能在实践和反思中获得提升。 (一)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协同合作 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认识到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其可行性及具体操作方法作了相应研究。笔者认为,同事间互利和谐的合作能促进各自的健康发展。4 1.行业英语教师应当积极与专业教师
5、合作,共同承担行业英语的教学任务。行业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通常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不是单纯地缺乏专业知识或英语技能,而是无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行业英语教学中,英语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可分割的。行业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及学生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其中的每一方都需要其他两方的协助和反馈。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行业英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目标情景(targetsituation)有足够的认识;而行业英语教师又能让专业教师明确学生以及行业英语教师自身所面临的语言问题;学生则需要从语言和专业知识两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来自行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反馈意见将
6、有助于学生制订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以行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作为基础的模式是最为行之有效的行业英语教学模式。一方面,其合作的模式可以是长期且固定的,双方教师结成对,共同确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材料,并在长期合作中不断摸索总结适应有效的学习方案。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也可以是短期和灵活的,专业教师只在有需要时充当顾问,帮助行业英语教师解决一些专业知识难题。 2.行业英语教师之间要积极开展观摩课活动。这有益于促进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拓展。在观摩课活动中,观课者与授课者都抱着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解决教学难题的美好愿望,并且不涉及褒贬评价和奖惩利益。授课者注重学习与发展,能主动
7、尝试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乐于反思、请教与切磋;观课者以学习者、研究者和指导者的多重身份观课,有较强的针对性,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与课堂行为的有效性。同事互助观课能够全面满足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各时期的职业发展需求,促进同事间的真诚合作,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型团队。 3.行业英语教师要调整心态,营造既有竞争又合作共进的良好氛围。同事合作的延伸形式是对外交流,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要经常与校外同行交流教学心得,经常阅读学术刊物,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对外交流受限的情况下,则要善于充分利用本校或者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机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