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ID:16471373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10

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_第1页
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_第2页
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_第3页
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_第4页
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0清華簡《耆夜》字詞考釋(首發)張崇禮北華大學一簡3-4:“紝兄弟,庶民和同。”整理者認為“紝”通“恁”,《廣韻·侵韻》:“恁,信也。”“”疑卽《說文》古文“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53頁。本文後文所引整理者意見皆見於該書釋文與註釋153-154頁。伏俊璉、冷江山先生認為“紝仁”當作“任仁”,相親相愛的意思。《詩經·燕燕》:“仲氏任只,其

2、心塞淵。”鄭箋:“任者,以恩相親信也。”伏俊璉、冷江山:《清華簡<夜>與西周時期的“飲至”典禮》,《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本文後文所引二位先生意見皆見於該文。陳民鎮、顏偉明先生認爲此處“任”用作任用之意。“”讀作“夷”,楚簡習見,疑作語助詞解。此外,“”可通“棣”,《詩經·小雅·常棣》便是周公歡宴兄弟的宴饗詩,其中是否有關聯,錄之備考。陳民鎮、顏偉明:《清華簡<耆夜>集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9月20日,38頁。本文後文所引二位先生意見皆見於該文。范麗梅先生釋作“”,讀作“威夷”或“威儀”。范麗梅:《清華簡〈耆夜

3、〉佚詩“紝仁兄弟”考》,【清華簡與《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3年1月1-3日。收稿日期:2014年6月7日發佈日期:2014年6月9日頁碼:8/8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0今按:“”在楚文字中多用為“尸”、“夷”、“遲”,未見用為“仁”者,參見白於藍編著:《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147頁。且楚文字中自有从“身”或“千”聲的“仁”字,故釋“仁”之說不可從。“夷”用為語助,應在動詞之前,未見用在動詞

4、之後者。參見俞敏監修、謝紀鋒編纂:《虛詞詁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95-196頁。我們認為“”當讀為“尼”、“昵”。“”在楚文字中用為“尸”、“夷”、“遲”,為端系脂部字;“尼”亦為端系脂部字,讀音相近。“尼”,从尸从人,尸亦聲。《周易·姤》:“繫于金柅。”“柅”,馬王堆漢墓帛書本作“桋”。《玉篇》:“迡,同遲。”《隸釋·漢三公山碑》:“不爲苛煩,湣俗陵迡。”洪适《隸釋》:“迡爲遲。”《說文》:“尼,從後近之。”段注:“尼訓近,故古以為親暱字。”《尚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於昵。”孔傳:“昵,近也。”唐孔穎達疏:“尼與昵音義同。”《左傳·成公十三年

5、》:“昵就寡人。”陸德明釋文:“昵,親也。”“紝”,讀為“任”。“任”訓“信”乃常訓,參見宗福邦等主編:《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96頁71-79“任,信也”等條。不煩改讀為“恁”。“任者,以恩相親信也。”“任”、“昵”義近,“任昵兄弟”即信任親近兄弟。收稿日期:2014年6月7日發佈日期:2014年6月9日頁碼:8/8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0二簡6:“贔贔戎備(服)。”贔,整理者疑讀爲“央”或“英”。《詩·六月》:“織文鳥章,白

6、斾央央。”《文選·夏侯常侍誄》:“英英夫子,灼灼其雋。”此處修飾戎備。讀書會認爲“賏”在耕部,“央”和“英”在陽部,相通例子不多(《古字通假會典》有“罌與盎”一例),恐未必可信。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耆夜>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本文簡稱為“讀書會”,後文所引讀書會意見,除另外出注者,皆見於該文。蘇建洲先生讀爲“盛”,古書常見盛服的說法,則“盛盛戎服”應有可能。蘇建洲:《<清華簡>考釋四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1月9日。陳民鎮、顏偉明先生認爲“贔”《玉篇·貝

7、部》謂“作力貌”。古籍常用以形容壯猛貌,如《水經注·漸江水》云:“贔響外發。”故此處作如字讀,形容“戎服”,固無不可。今按:“贔贔”當讀為“熒熒”。“賏”,影紐耕部;“熒”,匣紐耕部。二者讀音相近,常相通假。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566頁【通賏】條。“熒熒”本指光閃爍貌。如漢秦嘉《贈婦詩》:“飄飄帷帳,熒熒華燭。”《楚辭·九思·傷時》:“鬼火兮熒熒。”引申指光豔貌。如《文選·宋玉<高唐賦>》:“玄木冬榮,煌煌熒熒。”李善注:“煌煌熒熒,草木花光也。”《史記·趙世家》:“美人熒熒兮,顔若苕之榮。”收稿日期:2014年6月7

8、日發佈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