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34183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2013年高考政治复习备战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政治复习备战与策略 摘要:高考政治复习备战的方法和策略,是要查补教材知识,也要适当归纳主要时政热点专题,还要查补不同题型的答题规范。 关键词:命题;基础;结合实际 一、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指导思想 在2013年福建省高考《考试大纲》说明还没有颁布之前,先依据2012年福建省高考《考试大纲》说明,结合2012年福建省高考试卷的特点,对照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把握好复习内容和 要求,不刻意加深难度,不赶进度,科学安排好复习时间。2013年高考考试内容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可能会作微调,待新《考试大纲》说明公布后再复习微调增加的内容。认真研究福建省20
2、12年高考政治试卷,把握命题的指导思想。通过研究2012年高考政治试卷,我们发现近年来福建省高考政治命题逐步完成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并呈现出基础性、能力立意、生活化、开放性、体现乡土实际、选择性等的特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明确高考范围、要求,把握好教学复习要求,合理规划教学复习进度。 二、立足基础知识,强化构建知识框架 教师在第一轮的复习过程中要立足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及知识框架,形成框架知识体系。这样便于学生把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对考点知识的复习要点面结合,逐个梳理
3、,突出重点,并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重点知识包括主干知识、易混易错的知识和当年社会热点问题可能覆盖的知识。对知识的复习,不能冷饭重炒,不能就知识讲知识,要联系实际事例、结合试题,让学生暴露问题,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复习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高考考纲中规定的各个层次能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引导,但关键的是学生自己的感悟、理解,这就需要相应适量的高质量的配套试题训练,需要典型例题的引导、讲解,相似题的训练、反馈和变化题的再训练。最终要落实在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形成和提高审题、提取材料信
4、息、结合考点知识、使用学科术语,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地组织答题的能力上。尤其要注重上好讲评课,利用学生答题中的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性问题,个别指导。 三、优化复习方法,培养学生解题技巧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政治学科高考模块多、考点多的特点和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指导学生自主复习,敢于质疑,要留有学生质疑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教师要以启发性讲解为主,但教师主要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和重点知识的归纳、比较、释疑和指导审题、答题的作用。利用高考经典试题,训练学生对不同题型试题的审题、答题能力。在强化训练中不断地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与答题的思路。在
5、训练中既要关注本省及其他新课改省份政治试卷的高考题型,又要重视利用旧课程高考中常见的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基本题型试题进行训练,特别是图表数据型的主观性试题和辨析题等。应强化审题、答题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掌握审题的技巧。要分选择题、简析题、辨析题、论述题、探究题等专题进行相对集中的分类指导,掌握每种具体题型基本的审题方法。平时的练习训练,对学生答题规范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讲评中可利用实物投影仪或者讲义形式展示学生答题, 让学生分析审题、答题的得失。 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培养,要教会学生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
6、,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 (1)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 (2)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 (3)排除思维定式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2.在保证答题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通过完美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具体方法技巧如下: (1)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题目涉及哲学知识时,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
7、板块,然后再考虑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若考查的是唯物论的内容,则应考虑物质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同理,若考查的是辩证法的内容,则应考虑其为矛盾、发展、联系知识等;若考查的是认识论的内容,则应考虑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等知识。 (2)正确运用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题。由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分析时,常用“一般情况下”“多数是”和“绝大多数”等词语来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3)多角度思考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