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85798
大小:243.2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9
《【物理】安徽省淮北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某银行向在读成人学生发放贷记卡,允许学生利用此卡存款或者短期贷款.一位同学将卡内余额类比成运动中的“速度”,将每个月存款类比成“加速度”,据此类比方法,某同学在银行账户“500元”的情况下第一个月存入500元,第二个月存入1000元,这个过程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2.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据此图象得到的结论是( )A.质点在第1秒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
2、秒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秒内做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零 3.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具有独立性,可以离开物体独立存在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17C.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5.一个长度为L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
3、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图示方式连接,A、B两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球平衡时,B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 )A.3LB.4LC.5LD.6L 6.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A,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杆BC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杆BC所受的力( )A.大小不变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
4、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抛出去的链球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178.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作用的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零 9.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
5、,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g取10m/s2)( )A.0B.2m/s2,水平向右C.4m/s2,水平向右D.2m/s2,水平向左 10.如图a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b所示(g=10m/s2),则正确的结论是(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C.物体的质量为3kg17
6、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4分,满分16分)1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即可C、将弹簧秤拉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
7、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 12.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1)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为下图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象为图中的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