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53775
大小:132.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年高三仿真考试文科综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杭州二中高三仿真考文科综合试题卷试卷I(选择题共140分)单项选择题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读图10,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秦始皇在②实施坑儒B.③是唐代著名青瓷产地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14.图11是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必修三第2
2、8页的一幅插图。这幅插图配上的文字说明应是:A.《神农本草经》中对硫磺、硝石的记载B.《抱朴子·仙药》中说到的“火药”C.《武经总要》中介绍了多种火载武器5D.《天工开物》中的竹子加工示意图1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6.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注:伪善
3、)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畔,而罔不托之于孔。”这反映出谭嗣同: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②反对封建伦理纲常③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7.图12中甲、乙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示意图。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出:①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中②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③外国资本操纵中国经济命脉④农轻重比例有所改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
4、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19.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③
5、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0.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C.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子欧抓与美洲地区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521,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脚,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
6、政权:A.颁布了《土地法令》B.推翻了末代沙皇C.颁布了《和平法令》D.推翻了临时政府2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有可能:A.否定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B.要求政府减少社会福利开支C.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黄金时期”D.促进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出现23.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的“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
7、成就是:①雪莱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试卷II(非选择题共160分)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中期,德国大学不再是进步的机构,而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教育机构。在18世纪末,大多数德国大学被描绘成主要由卖弄学问的人所占据的机械辩论的场所。有的科学家要求取消大学。德国在18世纪经历了两次大学改革运动,但仍不尽人意。19世纪初,威廉·洪堡等人推行的大学改革成就显著。他推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