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33509
大小:14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二、还朝任史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还朝任史馆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苏轼由凤翔还朝任史馆,次年苏洵去世,兄弟俩回乡守制三年(1066.04~1068.07),又还朝任史馆。这里神宗赵顼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召王安石进京,任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称王安石变法,也称熙宁变法。苏轼批评朝廷“求治太急,进人太锐,听言太广。”从此卷入了政汉斗争的漩涡。到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七月,自请外任,共计六年半的时间,其中还包括三年守制。这里收集了十一首诗词。(一)凤翔还朝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苏轼还朝任史馆。英宗赵曙治平二年(1065)五月,苏轼的妻子王弗病逝,次年苏洵去世,兄弟俩回
2、乡守制三年(1066.04~1068.07)。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娶王弗堂妹王闰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神宗赵顼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王安石进京,任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称王安石变法,也称熙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兄弟虽然反对因循守旧,但也不同意变法理论,因此卷入了政争,批评朝廷“求治太急,进人太锐,听言太广。”他赞成“丰财”、“强兵”和限制贵族官僚的子弟,荫补官职而“择吏”的革新主张。苏辙对新法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吏掾为奸,虽重法不可禁”的局面表示担忧,
3、并且认为严刑峻法会“起为他变”,最终也因批评新法而离开朝廷到陈州(河南淮阳)。1《授经台(乃南山一峰耳,非复有筑处。)》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赏析】前两句突兀而起,首句讲张旭草书与公孙剑舞之神相通,次句言伯牙学琴三年未成,后从师命在蓬莱山练琴终成天下之妙,在内容上似与诗题全无联系,然而正是这两句的铺垫,才使得三四两句之意得以升华。可谓形散而神不散,体现出以意贯通的散文笔法。总之,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描绘了关中西部的锦绣河山,表达了苏轼对关中西府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反对暴政、关心民瘼(mò,病
4、、疾苦)的仁政思想以及苏轼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意蕴。【背景】仁宗赵祯嘉祐七年(1062)大文豪苏东坡授任凤翔府通判。二月奉命分往属县(周至时隶属于凤翔府)减释囚禁,十六日到达周至,办完公事他与友人游览了周至的名胜古迹,沿途赋诗多篇。这首授经台诗,是他登上楼观台(楼观台是道教先祖老子李耳传经授道、著书立说之圣地,是中华道教的发祥地。)的说经台(古称授经台,该台系一座海拔560余米的峰峦,南依秦岭,北瞰渭水,树木葱茏,气势雄伟)时,远眺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苏文豪霎时情绪高涨,大为赞叹,即兴作此诗以记胜。弟弟苏辙在京城开封作官,听说哥哥
5、在凤翔办事毕后,游览楼观仙都道府后,羡慕不已,写下《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楼观》等诗歌作为互和。《楼观》作者:苏辙老聃厌世入流沙,飘荡如云不可遮。弟子怜师将去国,关门望气载还家。高台尚有传经处,画壁空留驾犊车。一授遗书无复老,不知何苦服胡麻于是,兄弟俩人一个亲身游历,一个精神云游;一唱一和又写下了《和子瞻读道藏》、《楼观次韵》等诗歌。乘着兴致,苏辙也赶到终南山,于是二人一同游览上清宫。苏轼又写了《上清辞》,弟弟苏辙和之。苏轼和苏辙还去了唐时玉真公主的别馆,此时已变成延生观,在唏嘘之余,又游览了授经台,并受宫观住持之请,苏轼把
6、自己和弟弟互和的诗句刻在碑上。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苏东坡再次和弟弟苏辙同游楼观,并邀请章子厚一同前往。这次游览他们在《老子显现碑》。阴面刻字56字于其上“章子厚自长安来终南,会轼西还歧下,因同西游南山。轼三年连三至此;然与子厚游,其乐如始至也。甲辰正月十一日,赵郡苏轼子瞻题。”这块碑至今仍在。也就在此时,苏轼站在终南山巅,看着楼观内前人的古碑,楼观外风云的变幻,一时间感慨万千。他觉得此情此景,不正是道德经中所传递清淡的境界吗?于是,他写下《授经台》一首,其字句空灵足以与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后两句:“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相媲美。在凤翔任上,苏轼瞻仰了道家
7、圣地楼观(今陕西周至),对老子顶礼膜拜。其《楼观》诗中写道:“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寞准识古皇尊”。并且在《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诗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留恋之情:“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屐”。在诗中,苏轼把功名视如鞋履,显然是受到道家蔑视功名富贵思想的影响。在《中隐堂诗》其一中苏轼写道:“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表明了归隐田园的人生志趣。类似的诗歌还有《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日避世堂》:“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骊山三绝句》2其一功成虽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