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11209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浅谈中学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策略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是以实验为载体,学生根据问题研究的需要,在假设及物理原理的指导下获取支持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活动和归纳概括的思维方式来建立概念和规律,训练一定的实验技能,获得实验研究的科学方法,接触探究、发明、发现的过程,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表现欲强,兴趣浓厚,乐于动手动脑,但由于面地新实验其操作方法、技能欠缺及实验结果的未知性,如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易导致实验盲目性,成功率不高,产生挫折感等情绪。因此教师在实验中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是保障实验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一、目标确定与备课实验教学中,知识与技
2、能目标是情感、价值观等目标的载体,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现在实验探究的结论、仪器使用、操作的规范性等方面。因而,教师把落实知识与技能做为备课的重点,设计好落实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环节和方法。如测小灯炮电阻的实验,就需有相关仪器使用情况的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交流连接方法或尝试连接后的检查订正等形式,一方面训练了仪器使用的技能,另一方面为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二、教学控制与指导教学控制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预设,对将进行的下环节指导的一种行为。这种指导行为着眼于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的要求。重点是对学生不能预知的要素或操作要领等进行指导。如测小灯炮电阻实验中,实验操作前,教师学生进行数据记录顺
3、序(电压由小到大)观察操作等方面要求将对实验分析归纳探究结果至关重要。三、结论分析与归纳学生在实验中收集到相关数据或物理事实是得出结论的重要因素,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原理及相关概念规律探究实验结论,着眼于实验条件、数据记录变化及相关量关系的分析,从不同实验小组获取分析,揭示与研究问题的关系。归纳得出实验结论并清晰的表达出来。四、问题讨论与交流实验结论得出后,针对学生存在认知冲突,教师要通过问题的讨论和交流活动深化认识。讨论交流要从思维方面予以指导,即善于从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入手,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层面,甚至可以让学生回归到实验中去尝试。如测试小灯炮电阻实验中,了解到小灯
4、炮电阻随电压变化的特性,易与定值电阻无电压电流无关相冲突。组织学生从这一问题的讨论必将深化对探究结论的认识。五、反馈与评价反馈与交流是基于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学生情感、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了解,而对教学活动成功之处充分肯定,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的环节。这一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成功感,克服不良情绪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信托实验,围绕目标,有序实施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实验教学就确保目标的达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