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ID:16159893

大小: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8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_第1页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_第2页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_第3页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_第4页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刘秀英(2014111107000779)(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自卑本事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能催人奋进,从而追求更加完美的境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们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一遇到挫折就否定自己,从而产生自卑情绪。分析学生自卑心理在处理不好的情况下有哪些不良的外在表现,从理论角度分析其存在的根源,提出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对策,以对帮助学生消除和矫正不良心理提供帮助。关键词:中学生;自卑心理;自我暗示  一般而言,自卑(self-abasement)是指在与别人比较

2、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如别人的情感体验[1]。自卑感源自失败或缺陷而自感低人一等。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心理尚未成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还未完全得到培养,心理敏感、自尊心强、受挫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或诱惑,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适度的自卑能激励青少年勇于面对困境,积极进取。但是自卑持续的时间和强度增加了,更容易催生青少年颓废不进、自甘堕落,甚至自毁前程,影响到其成长和未来的人生发展。  1自卑感的来源  研究自卑最权威的当属奥地利精神病学家A.Adler(1870-1937)。Adler最初

3、认为自卑感来源于自身体器官的劣以及儿童的渺小和对成人世界飞依赖。对于儿童来说,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人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2],所以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成了自卑感的来源。后来,Adler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开始把自卑感视为起源于个体感知到自己不能到达自己理想的完美标准,认为人在生活中时刻都可能产生自卑感,如先天的、生理上的缺陷,出生后在家庭中的地位,走上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等都可能让人产生不完美、不得志、比别人差的情绪。  Adler把自卑区分为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他认为,当人

4、的某种能力缺陷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侮辱时,自卑心理往往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和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方式表现出来,由此上升为“自卑情结”。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3]。在Adler看来,经常用眼泪和抱怨的方式来唤起人们的注意的人,与过度害羞、忸怩作态及有犯罪感的人都在其举止上表现出自卑情结。他们在涉及自我评价的一切方面尤其容易被刺痛和敏感,他们对批评、笑声、否定等作出病态的反应,他们在工作工作不顺利或发现自己有某种缺点时感到特别难受,他们在周围人对自己印象不佳时比别人更多的感到不安,他们当中许多人具有腼腆

5、,容易产生心理孤独和想入非非的特点,而且并不是自愿的[4]。Adler认为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主要的,那就是与人或物的比较。自卑一词导源于拉丁文,原意为“低下”或“下等”。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或某种标准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或不及标准,就可能产生自卑感[5]。  2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  由于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受成受个人性格、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各因素的影响,所以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自卑作为一种主观心理体验,总是通过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因此,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中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表

6、现出来的自卑心理。通过观察了解,中学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自卑情结  自卑原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如果过度自卑,就会陷入自卑情结而无法自拔。自卑情结与自我认同危机、习得性无助等心理学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有共通之处,指的是学生在以前的经历中由于遭受不断的失败,对自身的能力已丧失信心,没有一点前进的动力和欲望,他们自暴自弃、虽然成绩不好,但却满不在乎。虽然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在学校里有自卑情结的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并不会比其他人差,但若在他们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或家长能够找准病根,给于他们及时的帮助和引导,那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将

7、会带来多么大的裨益啊。诚然,这种帮助是需要智慧的。  2.2敏感多疑  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常常表现出对周围的同学国语敏感,生怕有人嘲笑或鄙视他们的缺陷或他们认为自己具有的缺点,非常介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言行;做事不够果断,在下定决心之前摇摆不定,畏首畏尾,拿不定主意,事后又常后悔做出的决定,为此焦虑不安,唉声叹气。  2.3性格怪异  自卑者会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性格,有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有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有自欺欺人,表里不一的虚伪性格;甚至会表现出灰心失望,悲观厌世的消极人生态度。  2.4遇事退缩  一旦有事情摆在面

8、前,自卑者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行”,因此他们往往采取退缩回避的做法,以此来掩盖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放弃锻炼能力的机会,这常常会给人留下懒惰、意志薄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