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飘红剑客

18、《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飘红剑客

ID:16062581

大小:22.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18、《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飘红剑客_第1页
18、《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飘红剑客_第2页
18、《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飘红剑客_第3页
18、《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飘红剑客_第4页
18、《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飘红剑客_第5页
资源描述:

《18、《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飘红剑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里山行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欣赏阿里山如诗如画的美景,理解海峡两岸人民心连心的情结;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3、品析富有情韵美和音乐美的语言。二、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风靡(mǐ)山岚(lán)堪称(kān)谛听(dì)咣当(guāng)镶嵌(xiāng)鱼鳖(biē)静谧(mì)参天(cān)雄踞(jù)一泓(hóng)幢(chuáng)无可匹敌(pǐ)红桧(guì)2填空:吴功正(1943、10-),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江海学刊》杂志社研究员,社长兼总编辑。

2、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3、解释词语。 心驰神往:斑斓: 善男信女:教化:戏嬉:妖媚:贿赂:4、介绍阿里山: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三、学习指导:(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边读边划出表示作者地点转化的语句。2、假如你是吴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今天的行程?请快速浏览课文,参照标

3、明作者行踪的语句,填写完善下列解说词。(温馨提示:注意安排好说话的顺序。还有啊,千万别忘了你是导游,要注意语态和礼貌哦。)给下面参考答案填空: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宴会结束后,我们将从(台北的松山机场)乘飞机到达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3个小时的运行后我们会到达(阿里山站),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穿过一片(林区),我们会看到(姊妹潭),迈过(原始森林)间的(曲径幽路),最终将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神木)……3、阿里山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答:

4、风光美如画(二)、合作探究:1、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景点?请用五个字的短语来归纳一下,例如“古式的火车”。(作者在写阿里山景物时,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移步换景就是指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答:古式的火车,清澈的水潭,静谧的森林,厚密的青苔,无边的林海,神奇的神木。2、请你仿照老师的示例也来绘绘你喜欢的“一幅画”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你看这是一幅林海云雾画。那森林似汪洋,茂茂密密;山上云雾浓稠,树干都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中,人走其中,真有“入云深处亦沾衣”的感觉。

5、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你看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你看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你看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你看3、在这些景点中,你觉得最能体现阿里山特点的是哪一个景点?答:由神木的创伤联想到台湾遭受有风风雨雨,“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 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其不折不挠、威武向上的精神品格。神木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神木昂扬向上,生机勃勃,不折不挠,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却不折不挠,昂然屹立于世界强族之林。神木是阿里山的

6、精髓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之所在。 4、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和谐,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请从文中找出几例,谈谈你的感受。(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答: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

7、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答: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3)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

8、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答: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三)、探究情感:1、从作者对阿里山不同风光的描写中,作者对阿里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