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_从波普尔_库恩到拉卡托斯

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_从波普尔_库恩到拉卡托斯

ID:16009087

大小:1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7

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_从波普尔_库恩到拉卡托斯_第1页
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_从波普尔_库恩到拉卡托斯_第2页
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_从波普尔_库恩到拉卡托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_从波普尔_库恩到拉卡托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张晓荣1,沈岚2(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102206)所谓科学分界即是将科学与非科学区别开来,所以什么是科学或者说怎样给科学划界,这是研究科学哲学所应该回答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科学哲学家们在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上研究、思考和试图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科学是一种异常复杂的人类现象,且其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因而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科学,会发现科学的不同特性。在科学哲学的发展中,对科学分界标准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逻辑标准。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主义

2、都比较重视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将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列为科学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前者是科学本性的问题,后者是科学方法的问题,其中都体现了科学精神问题。二是历史主义变化的相对标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库恩的范式理论。三是消解论者没有标准的标准。从上述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科学哲学家们在不同阶段对待科学分界问题的态度及处理分界标准的差异。本文就这几种情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历史背景及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的分界思想进行一些论述。一、证明主义与可错主义拉卡托斯认为近代的科学哲学史就是一部从证明主义到可错主义的历史。证明主义一般是指一种坚持科学知识是已经证明为

3、正确的知识的理论,这种主义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科学就代表着“真知”———绝对正确的终极知识。由此产生了一个古老的迷信“:科学”就意味着真理,人们说“科学的”,几乎也总是说“正确的”、“可靠的”同义语。早期的科学哲学家可以说都是证明主义者,而且是一种传统的或绝对的证明主义者,由于坚持科学知识的绝对正确性,他们又被称为不可错主义。牛顿力学的伟大成就更是加深了这个迷信,直到这种对科学的态度持续到了1919年的一次日食观测。这次观测的结果使多年来经过亿万次科学检验的牛顿理论因差之毫厘宣告失败,最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胜利了,同时也宣布了证明主义的失败。正如拉卡托斯所

4、论述的:“整个知识价值的古典结构便土崩瓦题的意义在于它的可证实性条件,凡原则上可证实的就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也就是科学的,因而原则上不可为经验证实的肯定是非科学的。后期的概率主义是在耶方斯古典归纳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尽管科学理论都是同样无法证明的,但对于可资利用的经验证据来着手确定不同理论的概率:如果一个理论的数学概率很高,它就具有科学的资格;如果它的概率很低,甚至概率是零,它就不是科学的。概率主义就是用理论的“确证度”来表明对于科学分界标准的态度或看法。二、波普尔的科学分界思想波普尔是当代西方一位影响比较大的哲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在科学哲学方面,最大

5、的贡献是提出了人们已经熟知的“问题———猜想———反驳———问题”的科学发展图式,以一种科学进化的抽象逻辑形态集中揭示科学的某些特征和它的发展机制。而波普尔全部科学哲学的支点就在于他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的所谓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波普尔对科学分界问题的思考源自上文提及的那场1919年的日食观测。波普尔通过这次观测看出了这个事件背后更深一层的含义:为什么这么一种久经考验、无可质疑的理论也会由于一次失败而毁于一旦呢?这样一来还有什么理论能够逃脱被推翻的命运呢?特别是在爱因斯坦宣称“: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

6、的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须被抛弃。”2(P113)因此他得出结论: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错误而且都包涵着潜在的错误,并且总有一天会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波普尔关于科学分界的思想是针对逻辑经验主义以及传统的证实观点提出的,他指出可证实性不能保证从观察陈述到科学定律和理论的可推演性,而且常常把一些很难在逻辑上归纳为单称经验陈述的卓越理论从科学中排除出去,却把一些假科学容纳进来。因此,可证实性标准不仅不能解决分界问题,而且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同样的,波普尔也不同意概率主义的分界标准:他论证道,在任何特定数量的证据下,所有理论,无论是科学的还是伪

7、科学的理论,其数学概率都是零。这就意味着科学理论不仅是同样不可证实的,而且是同样无概率可言的。有鉴于此,波普尔提出“: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3(P63)由此提出“证伪”的科学分界标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主张放弃证实概率,以提高科学内容作为科学的目的。一个科学理论的内容越丰富,它被证实的概率就越小,被(P11)解,必须由别的结构来代替了。”1在当时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背景下,逐渐产生了可错主义。可错主义是指一种与证明主义相反的理论,它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是可被证明或已经被证明的绝对正确的知识,而是一种可错的知识。也正是由于这种主义的产

8、生,才有了关于科学分界的问题。早期逻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