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88980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用好课程资源,让课堂多姿多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好课程资源,让课堂多姿多彩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老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课程资源缤纷复杂,不管使用哪种课程资源,都要贴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多姿多彩。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数学课程资源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活用教材资源,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认知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
2、重要资源。因此,本人认为: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应从教材入手,需要我们改变传统“以本为本”的观点,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拓展数学教材资源。教材只有在来源、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有所创新,才能发挥其核心课程资源的作用。 例如,“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在教学“比较2/3和1/3、2/5和3/5、1/2和1/3、3/8和3/4的大小”时,教师事先对教材作处理,先编出有情境性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知道由于怎样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数大小的比较。然后,让他们带着实际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索,有了问题情境和应用价值作支撑。这样同学们学习更投入,课堂上他们不仅很快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而且还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发现了把异分母分子化成同分子分数的方法去比较异分母、异分子分数的大小。由此可以看出,用“活”教材体现在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通过整合和改造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动化,为学生学好数学,应用和发展数学开辟广阔的前景。 二、巧用信息技术资源,使抽象数学内容可视化 巧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
4、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构建起开放的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妙用环境与工具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日常生活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处处可见,但使用得当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巧构思。同样,由于目前市面上教具、学具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有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开发成为教学资源,努力开发制作简便实用的教具和学具,以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发展其个性品质与创新精神,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认识千米》的教学中,在建构“
5、1千米”的概念时,教师通过妙用环境资源,结合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学校操场)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每个学生走一走,充分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建立一定的空间距离观念。然后通过计算从多角度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是1000米,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感受米与千米之间进行换算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最后通过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四、善用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在课堂教学动态中,时时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资源。作为一线教师,应
6、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有时“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每一位教师都应善用课堂中“即时生成”的新的动态教学资源,珍惜这瞬间的“精彩”,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学生计算17×3=?,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收集学生的各种计算情况,呈现出来:17×3=31,17×3=51,17×3=321。让学生对以上题目进行讨论:你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生1:“17×3=31是错误的,他忘了进位。”生2:“17×3=51是对的。”师问:“我想提个问题
7、考考大家,十位上1×3=3,为什么十位上的积却是5?”生1:“17×3=321,是错误的,17×3连100都不到,怎么会是300多?”生2:“我知道怎么错的,个位上3×7=21写下来后,十位上的3没地方写了,就写到21前面去了,其实他是不会进位的。”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希望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就草草收场,那些“错误者”或“失败者”会一笔带过,从而丢失了课堂中许多“亮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这个环节,通过对教师捕捉的“错例”进行分析,学生找出了原因,总结了规律,学到了知识,同时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