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80066
大小:5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6
《主位推进模式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主位推进模式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策略摘要:主位推进模式体现语篇信息联系和变化的方式,有助于语篇连贯,是语篇行文的主要脉络。本文综合主位推进模式的各种分类方法,提出主位一致、述位一致、以述位延续主位、以主位延续述位四种模式,以张培基所翻译的柯灵散文《巷》为例,力图根据汉语和英语主位推进模式的异同,揭示出四种模式下可以采用的汉英翻译策略,有效地还原语篇的信息结构,实现语篇信息的连贯。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汉英翻译翻译策略一、引言根据语篇分析理论,韩礼德(2000:34)认为,信息功能通过句子的主位(theme)
2、和述位(rheme)结构来完成,主位是句子的信息起始点,是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述位是主位发展出去的内容,是发话人要传递的新信息,为对方所未知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主位为已知信息,述位包含新的信息,语言的交际过程就是不断从已知信息出发,引出未知信息说明已知信息,推动信息传递的过程,也就是运用述位对主位进行阐发的过程。因而,在一个语篇中,各句之间相互联系、衔接、照应、过渡,在语法上体现句子的连续,在思维过程中也体现连续性。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在完整的语篇中,句子前后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
3、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称为主位推进(danes,1974),主位变化的基本模式就是主位推进模式(patternsofthematicprogression)。fries(1995)认为主位推进包括3种基本模式,即线型推进模式、重复推进模式和派生推进模式。国内对于主位推进模式,徐盛桓(1985)提出4种划分方式,把句子主位和述位彼此联系和衔接的情况分为四种:平行性的发展、延续性的发展、集中性的发展、交又性的发展。黄衍(1985)提出了反映英语语篇连贯性的七种模式:平行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并
4、列型、派生型、跳跃型。综合这些分类方法,基本的主位和述位的连接体现在四个方面:主位一致、述位一致、以述位延续主位和以主位延续述位。主位一致是指以第一句的主位为出发点,之后各句都以它作为主位,阐发出不同的述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于主位进行阐明,即t—t;述位一致指第一句展开主位和述位,第二句、第三句等都以新的主位开始,但是沿用同样的述位,归结在同样的情况下,即r—r;以主位延续述位指前一句的述位作为后一句的主位,引出新信息作为新述位,如此延续下去,不断引出新信息,展开思维过程,即r—t;以述位延续主位指
5、第一句的主位和第二句的述位体现关联,第一句的述位阐发新信息,第二句由新的主位作为出发点,即t—r。主位推进模式指明句子都有主位结构,随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进,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语篇逐步展开推进,形成表达完整意义的整体,因而主位推进模式有助于语篇的连贯,是语篇行文的脉络。主位推进模式能把语篇中有内在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主题突出,论证充分,衔接紧密,使语篇成为连贯的整体。二、英语和汉语主位推进模式的异同英语是主语突出(subject-prominent)的语
6、言,主位通常和主语重合,主语经常是信息的起始点,是通往未知信息的通道,同时,英语在多数情况下会注重主语的一致,彼此照应,逐渐引出新信息,从而使得信息不断推进,一般不会在一个段落中频繁地转换视角,使主位不断带上新信息。汉语是话题突出(topic-prominent)的语言,通常以话题为中心,辅以评论或解说小句,话题是说者意图说明的对象。评论用来阐释话题,位于话题之后。汉语意合的特征使得其篇章和段落中小句的话题和主语不断地进行转换,诸多小句承接相关的意义,形式上却没有紧密地衔接。主位和述位的关系体现得更为
7、多元化。如柯灵的散文《巷》中的第二段:“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暗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
8、处刮着弥天的黄沙。”在一个段落语篇中,主位不断发生着变化,由“巷”到“你”到“泥泞”、“杂草”、“小贩”、“头发”、“眼睛”等,错综变化,在语言单位上似乎毫无关联。而事实上,诸多的主位都反映了前面句子的主位或者述位的内容,是对已知信息进行的具体阐述。虽然主位诸多变化,前后句子的主位和述位似乎没有任何重复,却在实际的内涵上层层相扣,不断推进,形成了语篇的连贯。因而,尽管语篇的信息结构有相似之处,但是基于语言形态的差异,汉语和英语主位和述位衔接的各种类型的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