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56814
大小:8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6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在享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它的实施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搞好“创新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务必具有的基本技能。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进入课堂,新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意识有待于将步入教学工作的我们去探索。数学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站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数学它是空间思维和数量关系的集合体,是培养学生对数量的认识和对空间观念在脑海中的形成。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发挥发散思维呢?这也是我们将步入教学工作的同事必须探讨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是不够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一、在求异中培养发散思维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是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一条水渠,甲单独修要8天完成,乙单独修要6天完成,现在甲先修了4天,剩下的让乙修。乙还要几天可以完成?学生都能按照常规思路作出(1-1/8×4)÷1/6解答,教师要求用别的方法解答,学生一时想不出,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得出了:6×(1-1/8×4),6-1/8×4÷1/6,教师精细地诱导他们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并记上优分以资鼓励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反馈出更大程度的求异积极性,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让他们在对于问题的多解的艰苦追求并且获得成功中,备享思维发散这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 二、在变通中培养发散思维 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实行变通。当学生思路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三、在独创中培养发散思维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 四、培养发散思维要加强基础 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的每一项知识、技能不仅必须准确无误和具有良好的巩固程度,而且要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握形式与实际的关系如果在基础上有这样那样缺陷,当思维向各方发散时便会时时受阻,处处遇卡。其次,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方法,如对应、还原、假设、转化、等量代换、列举、化归等,他们遇到具体问题才能作出多种途径的探索。五、在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妥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事实证明,也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3、30、3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3元=30角=3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3米=30分米=300厘米;此时教师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七、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自 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如:古时候,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题,从1+2+3+。。。。。。+100,心想学生得花一定时间,可没想到老师还没出门,高斯就算出结果了是5050。高斯同学他不是从1加到100,他找出了巧妙的计算方法,1+99。2+98。3+97;都是100,这样一共有49个100,再加上最后100和中间的50一共是5050。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的发散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则更为重要。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不已有的思维定势。八、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标》对数学应用题的基本要求是:应用题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那么,如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呢?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一题多改: 一题多改是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适当变形,使简单的应用题变为两步或两步以上的应用题。教学中,通过一题多改的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编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条理性。 比如:文具商店里有50个皮球,昨天卖出了20个。还剩多少个?改成“先加后减”的两步应用题:商店里原有30个黄色皮球和20个红色的皮球,昨天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改成“先乘后减”的两步应用题: 商店里原有5盒皮球,每盒10个,昨天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改成“先减后除”的两步应用题: 商店里原有50个皮球,昨天卖出20个,剩下的平均装在3个盒子里,每盒装几个?改成“连减”的两步应用题: 商店里原有50个皮球,昨天卖出18个,今天又没卖出18个,还剩下几个? ……一题多填:一题多填是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这种练习可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比如:学校举行科技作品展览,五(1)班选送作品20件,___________,五(2)班选送作品多少件? 学生填的条件有下面这些:A.五(2)班比五(1)班多送5件;20+5=25 B.五(2)班比五(1)班少送5件;20-5=15C.五(1)班比五(2)班多送8件;20-8= 12 D.五(1)班比五(2)少送8件;20+8=28E.五(2)送的是五(1)班的2倍;20 ×2=40 F.五(1)班送的是五(2)班的2倍;20÷2=10G..五(1)班与五(2)班共送30件;30-20=10 H.五(1)班送的与五(2)班送的相差10件。20+10 =30…… 再如:校体训队买来足球30个,_______________,买来排球多少个?第二个条件有以下填法:买来排球比足球少20﹪ 列式为:30×(1-20﹪)买来足球比排球少20﹪ 30÷(1-20﹪)买来排球是足球的20﹪ 30×20﹪买来足球是排球的20﹪ 30÷20﹪买来排球比足球多20﹪ 30×(1+20﹪)买来足球比排球多20﹪ 30÷(1-20﹪) 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就是根据题目中相同的条件启发学生联想,让学生填入不同的但又符合题目要求的问题。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最好的形式之一,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连贯性。 比如:做一批零件,甲要10天完成,乙要12天完成,丙要15天完成,____________? 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答案。甲、乙、丙一天各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甲、乙合作一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余下几分之几?乙、丙合作一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余下几分之几?甲、乙、丙合作一天各完成全部任务的几分之几?余下几分之几?甲先做1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几天完成任务?甲、乙合作1天,剩下的由丙独立完成,需要几天完成任务?甲、乙、丙合作几天各完成这批零件的?……再如:学校修一条跑道长6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①第一天修了多少米? ②第二天修了多少米?③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④还剩几分之几没有修?⑤两天共修多少米? ⑥还剩多少米没有修?⑦已修的比没修的多多少米? ……通过训练学生认识到:在条件相同、问题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生在练习的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是通过转化题目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生成多道不同的、新的应用题。此项练习能使学生触类旁通,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应用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逻辑性。 例如: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经过8分钟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把基本题进行了变形,编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相遇问题,并能正确地解答。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问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了吗?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问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相遇时两人各行多少米?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经过8分钟两人相遇,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多少米?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小丽骑自行车从甲地先行2分钟后,小强才从乙地骑自行车行往甲地,再过几分钟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相遇后两人继续向前骑了2分钟,此时两人相距多少米?……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并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比如:南昌到上海的铁路长817千米,一列慢车从南昌开出,同时有一列快车从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快车每小时行13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列出以下八种不同的方程: 解:设慢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①(135+X)×4=817 ②135×4+4X=817③135+X=817÷4 ④4X=817-135×4⑤817-4X=135×4 ⑥817÷(135+X)=4⑦(817-135×4)÷X=4 ⑧(817-4X)÷135=4 再如:工程队修一条公路,6天可以修480千米,照这样计算,修1200千米需要多少天?先求每天修多少千米,再求修1200千米需多少天?1200÷(480÷6)先求修每千米需多少天,再求修1200千米需多少天? 6÷480×1200先求1200千米是480千米的几倍,那么所求时间就是6天的几倍。6×(1200÷480)先求480千米是1200千米的几分之几,那么6天便是所求时间的几分之几。 6÷(480÷1200)解:设修1200千米需X天。 480/6=1200/X解:设修1200千米需X天。 X/1200=6/480…… 总之,应用题的练习可以采用口答、板演、书面练习和动手操作等多种练习相结合的形式,注意“质”与“量”的有机统一,发挥每道练习题的作用,使学生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的最佳效果。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1、应用题一题多解,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例如:“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 (1)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几分之几?(2)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3)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2、例如:(1)有小白兔20只,比小黑兔多5只,小黑兔多少只?(2)有小白兔20只,比小黑兔少5只,小黑兔多少只?(3)有小白兔20只,是小黑兔的5只倍,小黑兔多少只?(4)有小白兔20只,是小黑兔的五分之一,小黑兔多少只?这样,从一道题中,提出多种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去动脑去思考,知道题中一个字一个词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九、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发展与提高.结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问题解决式”教学结构下如何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提出问题.课始,在格点图上出示平行四边形,问题呈现:凭现有的经验,你觉得怎样才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经过最初的价值判断后,产生了丰富的“原创思维”:①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迁移,认为“邻边×邻边”;②经验比较丰富或从其他渠道得到信息,认为“底×高”;③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再来求面积;④把平行四边形置于方格中数出面积;⑤其他情况.(2)再创情境.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猜想出几种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相互争执不下,教师针对这种情形,及时组织探究.2.纵横联系,分析问题(1)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实际情况,分组学习.①对第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三个平行四边形,短边和长边的长度分别都相等,但面积明显不同.要求:根据你的猜想,算一算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② 对第二、三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若干个平行四边形.要求:请想办法求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③对第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a、b、c号三个平行四边形,a号:底4厘米,高1厘米;b号:底4厘米,高2厘米;c号:底5厘米,高3厘米.要求:用提供给你的方格纸数出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④其他情况或暂时想不出好的想法的学生可以看看书,或者参与到别的小组内观摩学习.(2)教师在各组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调控.(3)学习快的小组可参与其他小组的活动,不同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碰撞,并开始逐渐融合.3.依据方案,解决问题(1)小组汇报探索结果.学生很快用数方格法知道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又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底边4厘米,高为2厘米,底×高=8平方厘米.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对应的高.对于没有印方格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想到运用剪刀、直尺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变为长方形.学生又进入了尝试探索之中.(2)再次交流汇报.学生通过割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大家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联系?这个问题,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即使后进生也能说出其中的一二.通过交流、讨论,发现图形变了,但面积不变,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了上面的基础,教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便迎刃而解了.(3)回顾猜想.教师提出问题:回头看看前面同学们的猜想,第一种猜想对不对呢?学生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决定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的是底和对应的高,而不是两条邻边的长度.说明在学生原有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迁移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经不住科学的论证的,是不正确的.4.联系实际,应用问题学生经过自主探索、汇报交流,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此时,必须联系实际,让学生经过多向练习,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牢固建立认知结构.为此,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5.评价小结,结构重组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沟通本节课的内容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结构重组,形成知识网络.案例中,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与我们前面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有什么联系?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再思考,会发现:三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其实可统一为同一个计算公式,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此外,教师还可精选练习进一步沟通三种图形的联系.如此一来,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层次和上下位关系一目了然,学生的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基本策略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教学案例和日常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基本策略值得思索和运用.1.问题优化策略①问题整合.“凭现有的经验,你觉得怎样才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发了学生丰富的“原创思维”.但这时出现的是学生不同层面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教师要及时筛选、整合学生的反馈信息,整理出案例呈现出的不同思路.②问题优化.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好几种,到底哪一种正确呢?学生陷入困境,进入“悱愤”的学习状态,一下集中了注意力.2.形式整合策略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展开的.有效、高效问题的解决,必然是多种学习形式的有机整合.①个人自学,主要是个体看书思考、动手操作.案例中教师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几种不同思路,分组学习,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材料,提出探究要求,学生便开始进行个体层面上的独立钻研、动手操作.②同桌互议,主要是学习疑难问题时的同桌研究与商讨.③小组讨论,主要是围绕学习中心就问题解决的方案与心得进行讨论与研究.④大组交流,主要是交流问题解决的思路与体验,其中包括不同见解的争辩与评议.案例中不同思路的学生代表表达了各自小组学习的智慧结晶,不同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碰撞,各小组充分展示其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不断暴露出认知缺陷,继而与同伴进行“思维共振”,使错误的认识得以改进,正确的认识得以强化,创造性火花得以引燃.3.强化主导策略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即要“实行教练式教学,当好教练员”.案例中,教师从把握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特点和学生丰富的储备知识以及活动经验出发,精心创设情境与问题,并且及时收集、处理、整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问题提出时的“原创思维”;当课堂上出现几种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充分得到了体现.如分组学习,调整座位,将相同观点的学生聚集一起,提供探究材料,提出探究要求等;当学生利用学习材料开始尝试证明自己的想法时,教师是不停巡视,参与各小组学习之中,及时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思考方向、思维深度;当不同学习小组展示本小组集体智慧的学习成果时,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发观点的碰撞、争辩、评议、融合、提炼;当学生完成知识的意义初步建构时,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应用结论和体验,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4.分层差异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与特征.问题解决教学必须用学生的多元智能实行分层教学.具体地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提出有弹性的问题,从而使各种智能类型的学生都能激起强烈的学习内驱力.②允许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去进行问题解决,从而展现和发展其特色智能的才华.③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把握时机,适时组织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做到既能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又能实现差异智能间的互补,使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④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采取“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对不同智能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采取多种措施,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十、重视说理训练、完善学生思维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一工程队,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照样计算,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针对本题,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分析:1、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必须先知道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条件告诉我们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所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是可求得的,因此8人12天修的路自然求出。本题列式为:240÷4÷6×8×122、用由因导果分析:已知4人6天修公路240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就可求出。列式为:240÷4÷6×(8×12)3、用推理、假设、探究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一定,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4人增加到8人,是原来的2倍,修公路的米数也相应增加到原来的2倍。而时间由6天增加到12天,是原来时间的2倍,所以修公路的米数应是原来的(2×2)倍。列式为:240×(8÷4)×(12÷6)也就是:240×(2×2)这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说理的训练,优化了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途径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逻辑性。最后,再结合以上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解法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总之重在说理,以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创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就让学生在自己的天地里,劲情的去发散思维;放开手脚,动脑探索,动手创作,真正成为探索、创造、思维的急先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