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

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

ID:15955788

大小:722.00 KB

页数:239页

时间:2018-08-06

上传者:U-2916
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_第1页
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_第2页
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_第3页
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_第4页
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刘良华《教育自传》(转载) 刘良华著  教育叙事研究丛书编委会顾 问 扈中平 黄甫全主 编 刘良华 吴刚平编 委 王 枬 王 鉴         肖 川 刘铁芳         刘朝晖 余文森         张文质 杨四耕         蒋敦杰 熊 焰  ■教育自传■教育传记研究■教育故事研究  目 录 前言我的生活故事1.   我的祖父祖母………………………………………………1.1我“爹爹”(上)…………………………………………1.2我“爹爹”(下)…………………………………………1.3我“喇妈”………………………………………………… 2.   我的父亲母亲………………………………………………2.1做人要厚道…………………………………………………2.2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2.3母亲的性格………………………………………………… 3.   我的姐姐妹妹………………………………………………3.1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3.2家族相似……………………………………………………3.3长大不容易………………………………………………… 4.   关于爱人……………………………………………………4.1高师妹………………………………………………………4.2挤牙膏的故事………………………………………………4.3美好的O型气质……………………………………………  5.   关于孩子……………………………………………………5.1儿子与干爸…………………………………………………5.2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5.3我对孩子的态度…………………………………………… 做学生的故事6.   小学的故事…………………………………………………6.1“不过如此”………………………………………………6.2狮子的性格…………………………………………………6.3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上)…………………………… 7.   初中的故事…………………………………………………7.1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下)……………………………7.2“特级教师”的绝招………………………………………7.3我的成长仪式……………………………………………… 8.   高中的故事…………………………………………………8.1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8.2数学的猜想…………………………………………………8.3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 9.   大学的故事………………………………………………… 9.1君子坦荡荡,小人斤斤计较………………………………9.2Peter这个人…………………………………………………9.3我是怎样对教育学发生兴趣的…………………………… 10.硕士研究生的故事…………………………………………10.1由博返约……………………………………………………10.2“力行教育学”……………………………………………10.3从“述评”到“批判”…………………………………… 11.博士研究生的故事…………………………………………11.1回到“教育经典”………………………………………11.2“身体教育学”的道路…………………………………11.3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 做老师的故事12.坐班的日子…………………………………………………12.1像一个郁闷的木瓜………………………………………12.2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12.3权力欲望的暂时终结与转换……………………………… 13.我的教学生活………………………………………………13.1我为什么喜欢当老师…………………………………… 13.2等待奖励…………………………………………………13.3“了望教育”…………………………………………… 14.我的同事……………………………………………………14.1骆驼的样子………………………………………………14.2看窗户的老师……………………………………………14.3大人不计小人过………………………………………… 15.我的学生……………………………………………………15.1教育忏悔…………………………………………………15.2我对学生的几点要求……………………………………15.3学生的精神……………………………………………… 教育自传选读16.遥远的高三·八班…………………………………………16.1公车上书…………………………………………………16.2十三棍僧…………………………………………………16.3不敬师长………………………………………………… 17.唇舌的授权…………………………………………………17.1教育故事…………………………………………………17.2个人教育史……………………………………………… 17.3教育忏悔………………………………………………… 18.我的教育故事………………………………………………18.1被老师体罚后立志当一个好老师………………………18.2两次终身难忘的表扬……………………………………18.3我选择了没有悬念的人生………………………………  前 言 1.何谓“教育自传”有人认为完整的自传至少有四个要素:[①]第一,生平事迹要真实;第二,要写出自我的性格,尤其要画出自己的灵魂;第三,对自己所处的人际关系及自身在所处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较客观的公允的评价;第四,要有文学性,尤其是语言要精美。按说,“教育自传”也应该具备上述几个要素。但“教育自传”更重视讲述“教育者的故事”和“受教育者的故事”。“教育自传”是回忆自己做孩子、做学生的故事以及自己做家长或做老师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归入三类:(1)我做孩子的时候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父亲母亲或者我的兄弟姐妹是怎样教育我的;(2)我做学生时我的老师是怎样教育我的;(3)我做家长时是怎样教育我的孩子的;或者,我做老师时是怎样教育我的学生的以及我是怎样度过学校生活的。 2.从研究自己开始 社会学或教育学研究常常拒绝研究“熟人”,担心因熟悉而导致感觉迟钝,导致对研究对象不再敏感,导致遗漏掉大量有意义的生活细节。人们常常警告:“真理往前迈进一步就成为谬误”,我更相信:“谬误往前迈进一步就返回真理”。就在那些艰难的地方,需要有艰难的突围。事实上,“传记”(包括“自传”)近年来已经成为近现代社会学和教育学关注的对象。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和最熟悉的事件开始,也许可是视为“回到实事本身”的现象学态度。这是一种使熟悉的地方陌生化,使日常生活非常化或者反常化的突围态度。 3.自传即自由卢梭断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②]自传的意义在于:人是生而陷入枷锁之中的,但却可以自由回忆和自由想象。人活在制度中,人无时无刻不受制度、规则、典章、舆论的约束。自传是挣脱制度、规则、典章、舆论之后的自由回忆。你没有任意虚构的自由,任意虚构是对自传的破坏;但你有写什么和不写什么的自由。在你的个人生活史中,曾经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件,你为什么只写这些事件而放弃了另外事件?这是你的自由。你不喜欢,你可以放弃你不愿意回忆和记录的事件。生活中“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自传并不照单全收。有那么多的事件不可言说,你只说你愿意言说的部分。这是你的自由。你喜欢,所以你把你的自传自由地写成这样的形状。自传是一种精神的缅怀,是自我的解放。解放的意思是解释和放纵。如果你这样看,那么,自传就有精神治疗的效果。草药可以治疗身体,读传记和写自传可以解放身体。 4.有一种自传,叫教育忏悔霍布斯说:“我生命的惟一激情乃是恐惧。”[③] 事实上,生命的激情不止恐惧,还有“罪过”和“忏悔”。“罪过”总是与“忏悔”牵连。人一旦有“罪过”和“忏悔”之后,人的内心会生长出“感恩”的激情。如果看过《远山的呼唤》这部电影,你就会领会:生命的惟一激情何以是“罪过”和“忏悔”。教育自传,有时候不过是一种教育忏悔。 5.传记是真的吗?法国人巴尔特说:“任何传记都是一本不敢称作小说的小说。”[④]米沃什很认真地说:“明摆着,所有的传记都是作伪,我自己写的传记也不例外。”[⑤]任何传记都来自想象力。传记借助想象力而摇曳生姿,拒绝了想象力,几乎就消灭了传记的写作。如果自传不是真的,自传有什么用?可是,谁说自传全是假的?任何传记又不得不尊重传记事实。自传总是在事实的链条中很热闹地想象。 6.聚焦“人的问题”的叙事研究我们曾经提倡中小学教师写“三种文章”。这三种文章实际上是“三类研究”。第一类研究是关于教材的研究,这类研究如果做得系统一些,就可以做成“校本课程开发”。第二类研究是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这类研究大体相当于目前流传的“校本教学研究”。这类研究直接聚焦课堂,指向“有效教学”。第三类研究是关于教育中的“人”的研究。这类研究在传统研究中往往被称为“学生个案研究”或“教师个案研究”。对教师来说,研究教材和研究教学当然重要,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以关注“人的问题”为基本前提和基本目的。教材有什么好研究的?研究教材的重点不在于追究教材本身是否有逻辑,而在于关注教材的逻辑和学生的心理逻辑是否匹配。 教学有什么好研究的?研究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条理或是否符合规范,研究教学的真实目的不过是关注学生和教师在课堂生活中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状况。即使研究教学的细节,也不过是关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关系,关注学生与教材的交往关系。由此大体可以认为:如果把“人的问题”弄明白了,所有的教育研究有了前提和方向。如果把“人的问题”没弄明白,所有的教育研究就丢失了自己的前提或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其实,传统的教育研究早已经包含了“人的问题”研究,传统的教育研究不是已经提交了大量的“学生个案研究”、“教师观察研究”、“教师经验总结”吗?传统的这些研究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能不能把这些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转化为“教育传记”?“教育传记”和以往的关于“学生个案研究”、“教师观察研究”、“教师经验总结”究竟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学生传记”、“教师传记”、“教师自传”究竟能够给传统的“学生个案研究”、“教师观察研究”、“教师经验总结”带来多少改观?这很难说。如果读或写了你认为满意的传记作品之后,你大体就可以做自己的判断。 7.我喜欢的几个词语第一个词语是“怀疑”。理由是:一种存在,必有一种相反的存在,所以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保持怀疑的态度。第二个词语是“压抑”。理由是:哪里有压抑,哪里就隐藏了教育叙事研究的事件。第三个词语是“遗忘”。理由是:给制度加括号,对历史保持有意的遗忘,使用自己的词语,发出自己的声音。第四个词语是“非常”。理由是:追寻日常生活的非常现象,顺便考虑非常身边的反常、无常。第五个词语是“焦虑”。理由是:没有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你一旦过省察的生活,你就处在焦虑中。焦虑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通道。 第六个词语是“苦难”。理由是:苦难是人的宿命,你不得不选择的姿态是悲悯,也可以是调侃甚至幸灾乐祸。第七个词语是“陌生化”。理由是:让熟悉陌生化,甚至惊异,这是保持生活热情的基本元素。第八个词语是“死亡”。理由是:死亡的真实意义是让习惯死亡。让习惯死亡的真实意义是让思想出轨。第九个词语是“想象”。理由是:你若想改变你的生活,你唯一的选择是让时间倒流,或者使时间虚无化。虚无之后,你失去的是时间,获得的是自由想象。第十个词语是“流浪”。理由是:过一种自由想象的生活,是流浪者最美好的品质。…… 8.致谢首先感谢孔庆东先生、张文质先生和许锡良先生允许我登载他们的“教育自传”。要是没有他们的教育故事,本书不只是显得单薄,而是显得孤立。本丛书得到广东省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的资助,感谢扈中平先生和黄甫全先生的鼓励和支持。感谢“赛埔学院”(CERSP)的老师们参与本书各个章节的讨论。限于篇幅,我只能在各节的后面附上5条“赛埔评论”。向各位“赛埔评论”者致敬。感谢四川教育出版社陶明远先生长期的关注和督促。要不是因为他的关注和督促,这本书的出版可能会无限期地拖延。 我的生活故事 1.我的祖父祖母 1.1我“爹爹”(上)[⑥]  我“爹爹”就是我的祖父。湖北荆州地区的乡村长期称祖父为“爹爹”,称父亲为“爷爷”。后来随着村里“走出去的人”(包括大学生和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才对这种倒行逆施的语言习惯发生怀疑。现在村里很少有孩子把自己的父亲叫“爷爷”,已经开始改口称“爸爸”。但还是保留了把自己的祖父叫“爹爹”的习惯。1996年我带我爱人回湖北探亲。我一路上叮嘱我爱人应该入乡随俗,宜谨慎称呼。那天我们一进门,就遇到我父亲、母亲、祖父很整齐地坐在家里。我们进去的时候,他们站起来。我爱人很紧张,先对我母亲喊“妈,你好”;然后对我父亲喊“爷爷,你好”;最后面对我祖父,她心慌意乱,仍然喊“爷爷,你好”。那天我祖父比较“不好”、“不高兴”。后来看在我爱人“面相善良”(他的原话)的份上,原谅了我爱人的“无礼”。爹爹不高兴实属正常,因为我从小就惹他不高兴。在我们家族里,爹爹最看重而满怀期望的,是我堂兄。不只是因为我堂兄是长孙,也不只是因为他父亲是长子,主要因为我堂兄自小聪明,仪表不俗。我一直怀疑爹爹比德国人叔本华更看重人的长相。爹爹除了看重我堂兄之外,比较喜欢我的堂弟(指伯伯的儿子,还有一个堂弟是叔叔的儿子,因居住的地方很远,我们交往不多)。堂弟年纪小,虽不英俊,但瘦高,于是整体形象看起来也有些不落俗套。堂弟在村里是比较知名的人,主要因为他敢于一边走路一边大声哼唱一些港台流行歌,他走路时两条腿像踩高跷,一脸的坏笑,口中的两颗门牙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整副牙齿也七歪八倒。可是,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人喜欢,我爹爹看到他就满脸堆笑。堂兄比我大1岁,堂弟比我小3岁。他们都是我伯伯的儿子。爹爹一直住在我家里(我祖父和我祖母俩很早就分居,分居后我祖父住在我家里,我祖母住在伯伯家),但他心里最喜欢的孙子却在伯伯家里。我母亲为此事耿耿于怀,偶尔会因为这事公开吵架。 村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憨老大,金老二,刁老三。如果一个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往往憨厚,养尊处优;二儿子往往勤劳,像金子般有实用价值;三儿子往往刁钻,倍受宠幸。我在家里原本是独子,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很受父母的宠爱。可是对于祖父来说,我就失去了独子的优势,成为众多孙子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上有堂兄,下有堂弟,我夹在中间。我堂兄显然不属于憨厚的形象,但他很正当地享受养尊处优的地位。我堂弟并不刁钻,因可爱而受宠。我本应该像金子般有实用价值,却名不副实。在堂兄和堂弟之间,我几乎不受祖父的重视和重用。祖父并不把“家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但他比较重视我的品行。我曾经向父亲要“盘缠”(大概1角钱。那时看一本娃娃书1分钱;吃一碗面条3分钱,看一场电影《铁道游击队》5分钱)和同伴到镇上去游玩。祖父知道这事后痛斥我,也痛斥我父亲。有几句我记得比较清楚:第一句是:“儿子不知道老子有多大的家当,老子不知道儿子有多大的本事。”这句话是他的口头禅,后面有时会补充说“即使有沈半山的家当,也会坐吃山空”。我对其中的“沈半山的家当”的典故一直不理解,2000年我到江苏周庄去旅游,发现祖父说的“沈半山”很可能就是周庄以前赫赫有名的“沈万三”。第二句是:“养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后面有时会补充“养女不教,母之错”。第三句是:“你儿子将来不是土匪,就是流氓。”他说这句话是有根据的,他知道我在小学时经常偷人家田里的西瓜,偷人家的桑枣。有一次家里多了一把铁锤,我祖父一直怀疑是我偷来的。其实那铁锤是我在路上拣的。他只知道我有偷西瓜的习惯,但他不知道我基本不偷具体的用具。我的这个习惯比较符合“盗亦有道”的中国传统。“你儿子将来不是土匪,就是流氓”那句话对我震动、打击最大。我的求学生涯有很大一部分动机是为了使这句话得到改写。如果我祖父“出工”(到公社去干活)去了,我在家里的地位就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我祖父回到家里,我就赶紧收敛,尽量躲避他,努力不与他单独在一起。最痛苦的事情是被他点名要我和他一起“围篱笆”或“做靶子”。和他单独在一起做事时我一律沉默,提心吊胆地等待被他训斥。其实他早知道我的“两面派”和“不老实”(这是祖父的用语),他甚至怀疑我在他背后“无恶不作”。但他比较有信心用他的权威对我施加管教和控制。直到1987年那年春节前的几天,他第一次受到我的挑战。那天傍晚,村里“分鱼”(相当于“分红”。村里有人承包了渔塘,年终时涸泽而渔),“分鱼”的地点就在我家门前。那里聚集了许多人,男女老幼挤在一起,人声嘈杂,很热闹。 祖父在屋前大声叫喊,让我拿竹篮去装鱼。我嫌他喊声太大,有些丢脸,就故意不理他。他喊声越来越大,我忍不住了,冲出了,大喊一声:“叫什么叫?”整个“分鱼”的人群立刻停止了喧闹,这在村里人看来是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家族里从来没有人敢这样顶撞我祖父,村里很多人都惧怕他。人们死死地盯着我祖父,看他如何处治我的无礼和莽撞。我祖父也实在是修炼不够到位,他的一切反应均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他暴跳如雷,吼声震天,声称要把房子掀掉。我估计他是一边叫骂一边思考,果然,他忽然停止骂声,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从此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村。其实他只是离家,并没有离村。他搬到我伯伯家去住了几天。那几天我父亲和母亲一再催促我去把祖父请回来。第三天下午我去了。见到祖父的时候,我并不说话。他也故意不理我。其实我心里知道他一定在等待我去请他回家过春节。他躺在床上,痛斥我的“不凭良心”。然后他给我讲了许多他为我做的一些事情,讲了许多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细节。他讲的故事令我震惊。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他心里竟然还有我这么一个孙子,从来没有想过为了拯救我们这个家庭和家族他克服了那么多的苦难。等他讲完他的故事,我已经泪眼婆娑,满腔羞愧。整个下午我只说了一句话:我错了。您回去吧。我先回家,那天晚上祖父就回来了。 赛埔评论:1.评:我“爹爹”(上),2006-01-0215:25,青流中国长辈对下代是种深沉的爱,也许长大后才能明白!我曾一直认为我的父亲讨厌我,后来才明白我全错了! 2.评:我“爹爹”(上),2006-01-0216:01,青衣 在毫无防备的情形下,您的“爹爹”就这样栩栩如生地站在我的面前,爷孙两人在生活中的冲突、在心灵上的碰撞,就这样冲击着我的情感,不由自主地随着您的心情起伏而跌宕!很早以前曾很喜欢阅读新凤霞写的文章,因为她的文章常让人感觉很亲切,朴实的话语娓娓到来,就像平日里和人讲故事般。如今看到您的故事,心绪也仿佛又回到昨日…… 3.评:我“爹爹”(上),2006-01-0223:49,林淑文很佩服刘老师的叙事方法,前面是一系列“爹爹”如何对“我”不好的情景,几乎占了文章的90%,可是结尾突然来个大转弯,而且是“欲言又止”。可是就是这不到10%的结尾,却给读者留下了超过90%的分量的思考。要写好一个教育故事,实属不易。 4.评:我“爹爹”(上),2006-01-0316:53,duanqing从容的叙事,不动声色的描写,如同见到“爹爹”一样!真是好!在我幼时生长的地方(苏北一个小镇),也是管祖父为“爹爹”,故读来特别亲切,使我想起我那一生勤俭善良任劳任怨少言寡语、对孙子们疼爱有加的“爹爹”。还有,比较喜欢刘博士用“基本不”造句,比如,“但他不知道我基本不偷具体的用具”,相当有意思。 5.评:我“爹爹”(上),2006-03-1210:55,刚平比较赞成楼上林淑文老师和duanqing老师的说法。讲故事有多种模式和技巧,但每个人讲故事的时候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模式和技巧。  1.2我“爹爹”(下)[⑦]  自从我们吵架之后,祖父就开始提防我挑战他的权威。他一再暗示无论我读书读到什么程度,总跳不出他的手掌心。除夕那天下午,按照惯例,是要贴对联的。我祖父故意出难题,说是“今天要改一改,让良华写对联”。这对我来说的确是难题。我不仅毛笔字写得不成样子,对联的主题和内容如何表达,我也不知所措。往年都是祖父一手操办,他不只是毛笔字工夫了得,更重要的是讲究对联的主题和韵味。我是聪明人,即使我会写对联,也要装谦虚装孙子,反正在祖父面前“装孙子”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等到我说“我不会,我不写”时,祖父果然显得格外开心,借机会当着邻居的面奚落了我一番。他的意思是说:“你们现在读什么书?毛笔字写不好,连个对联也拿不出来。《幼学琼林》读过没有?《古文观止》读过没有?你以为你学几何有什么了不起,你知道p为什么是3.14吗?你以为你会读英语就了不得?书不就是b-o-o-k——book?黑板不就是b-l-a-c-k-b-o-a-r-d——blackboard?”我祖父读书时,值民国时期(三、四十年代)。那时村里条件较好的学校已经有英语课程。他说英语时虽然发音怪怪的,但已经足以能够唬住那些几乎没进学堂的老邻居和那些正在学校受英语折磨的小邻居,也顺便暗示我不要挑战他的权威。论古文工夫,我祖父当然比我厉害。这个优势让他一直有小看我的理由。我在他眼里,向来是个小人物。其实,我早已经知道,祖父的文化水平也不过尔尔,他不过是比邻居多读了几年书的老顽童。按祖母的说法,我祖父虽“读了十年长学但经常逃学”。他读书的时候并不用心,是村里著名的赌徒,而且赌艺不精,输多赢少,一天能输掉家里几亩田地。我祖父自己也曾经在我面前炫耀:“本人输掉的钱能够用箩筐装。”我那时觉得我祖父不智慧,他不应该跟我比文化。我比较服气的是祖父身体和他的力量感。他虽老矣,可身子硬朗,力气大,主要是说话的声音大。那天我们吵架时他的吼声把我妹妹都吓哭了,弄得我赶紧去安慰我妹妹,建议她们“没什么,别怕”;他饭量也大,一餐能吃三大碗米饭。这点我和我父亲都不及他。我母亲一直说“那是他底子好,小时侯生活好”的缘故。我母亲对我祖父一直看不顺眼,但祖父至少有两点让我母亲对他怀有敬畏之心: 第一点是我祖父和我母亲吵架时,我母亲只能用日常语言很流利地提出抱怨或叙述事实,我祖父却不时地使用文言文语法或背诵《论语》、《孟子》里面的句子来表达他的不满。我观察过,每次遇到我祖父说文言文,我母亲就似懂非懂,慢慢减少吵架的火气。有时吵架结束后我母亲会向我请教,问“那老头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一般说“那是古文,我也不知道”。我母亲常说“赶紧多读书,以后少受人欺负”。其实母亲不知道,谁吵架还使用文言文,就只有我祖父那样虽“读过十年长学但经常逃学”的人才会那样说话。我母亲总算是有优点的人,她可以和邻居吵架甚至动手打人,但她敬畏知识崇拜有知识的人。第二点让我母亲对我祖父佩服的就是他的“饭量”。村里男人们比较力气的时候常常看谁能够把门前的那个“大石滚”搬起来,我母亲不看这些,她看谁的饭量大,谁就有力量。我母亲的这个体检标准使我后来有意无意地吃了很多饭,这个习惯也影响了我现在的饮食风格。我太太是北方人,原本是不善于做饭做菜的,最初都是我做菜。有一天她到厨房做了一次饭菜,没想到我竟然把她做的饭菜全部吃光,她一高兴,就从此养成了做饭的习惯,我也从此离开那可爱的厨房。有些事情想起来实在有些懊恼。我在小学遇到一位瞧不起我的老师,我在家里又遇到这么一位瞧不起我的祖父。每次在小学语文课里遇到关于“压迫”、“阶级”、“束缚”、“解放”、“自由”、“平等”、“革命”这个词语时,我就很动感情。但无论我心里如何思想,我祖父对我总之是不屑一顾,坚持认为我只能种田(我那时已经能够熟练地做割谷、插秧这些事情)。这和我母亲形成巨大反差:我母亲认为她儿子是天才,将来必有出息。她专门找人算过命,说我“志在远方,能做官”。我时常想:要是没有我母亲的宠爱和期望,光有我祖父的贬低和训斥,我大概就真的只能种田,不会做其他任何事情。我从来没有听我祖父夸奖过我,我已经习惯了被他训斥的生活。有一件事,可能也导致祖父小看我:我小时侯一直和祖父睡一张床,我有尿床的毛病。每次尿床之后,第二天早晨起来我在他面前就暂时抬不起头来。 那段时间经常做噩梦。梦见被人追杀,我不得不让自己离开地面,飞到屋脊上去。后面的人追赶过来,我又飞到屋后的树林里。我站在树梢上摇摇欲坠,赶紧攀附到另一棵树上。后面还是有人赶来,我就再次降落到地面奔跑。跑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没有人赶过来了,就赶紧寻找能够小便的地方。等到终于全身放松时,我就立刻感觉我已经尿床了。尿床的习惯和做噩梦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小学高年级才终于自动消失。我确信这件事对祖父影响较大。影响了他的睡眠习惯,也影响了他对我的整体评价。后来总算有件事,让他开始改变对我的态度。就在我和祖父吵架之后的那年暑假,我第一次听祖父在别人面前夸奖我。那几天我躲过家里人,拿了父亲的锯条、锤子、凿子、钉子,在屋后的树林里做了一把椅子。我的“手艺”一般,但对木工有激情。我的愿望是:如果考不上大学,我就做木匠。我相信我要是做了木匠,我的手艺至少可以和村里著名的“张师傅”比肩。我读“西方教育史”,发现杜威的“实验学校”有木工、金工、缝纫、烹调等课程,心里想着我要是实验学校的学生,一定是那里的“三好学生”;后来我谈论“身体教育学”时,发现“手工”这门课程潜藏了重要的“身体教育学”的意义,它甚至比“体育”更有意义。现代教育制度设计了“劳动课”或者“劳动技术课”,后来又有“通用技术课”,实际上,这些课程的原型不过是“手工劳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中国教育界兴起的“教育革命”做了很多过度激烈的实验,但在这些过度激烈的实验中,隐含了正当的教育种籽,比如,它让“劳动”成为教育的基本形式。其实那天我做的椅子已经不是我的第一件木工作品。但在祖父看来,那是很奇特的产品。那天晚上祖父拿着这把椅子对过路的邻居说:“您看啊,这把椅子是良华自己做的,您说,这伢还是有点名堂啊?”那邻居赶紧说:“什么有点名堂啊?您才知道啊?良华是谁啊?他是我们村里最有出息的伢。他做椅子算什么,他准能考上大学。”这话显然比较夸赞,但自从背上“地主”的名声后,我祖父长久没有听旁人如此浓烈地夸奖自己家里的人。他整个晚上都处于兴奋状态,我们在屋前的空地上乘凉时,祖父就神神秘秘地发表他的生活信条:“你们都听我说啊,你们可要记住了——田要种少;屋要住小;书可读,不可进考。” 这几句话我早听祖父议论过。他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遭受拷打和恐吓,于是总结出了这么几句顺口溜。那天他特意叮嘱我:良华,记住了没有?我还没来得及回应,我母亲就开口驳斥他:“您这几句鬼话是老皇历了!”我和我父亲交换眼神,我们是明白祖父的意思的。他嘴上说“书可读,不可进考”,心里却极度渴望我考上大学。他自认为他是村里的知识分子,如果我能考上大学,就说明是“书香门第”的传统,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没想到后来我真的考上了大学,很遗憾,村里少了一个卓越的木匠。在高考之前,祖父忽一日向全家人公布:这伢要是有本事考上大学,我请人唱三天皮影戏。我考上大学后,祖父真的请来皮影戏班。那几天晚上门前很热闹。我一直热爱皮影戏,但那几天没心思看,心情很复杂。每次遇到比较大型的考试,祖父几乎都不在家里。我参加“中考”那年,他在很遥远的地方帮人“开山”。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在一家建筑队帮人“做饭”。湖北人身上保留了“楚国”风度,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帮人打工。祖父身上有少爷遗风,他常常给我吹牛,说他年轻时过生日,屋前屋后有卫兵站岗;结婚时身上是绸罗彩缎,骑高头大马。他常告诫我“不要为他人做嫁衣裳”。但祖父向来好赌,一日身上没有细软碎银,便坐立不安。为了改变处境,他想过很多办法:早些时候做过“鱼贩子”,后来做“开山”的劳工,再后来贩卖鸡蛋、贩卖甘蔗(村里人称之为“高粱”,有一年春节初一我陪他一起“穿乡”去“卖高粱”)、贩卖冰棍(有一日晚上我陪他在露天电影院卖过冰棍)。我读高中那几年,他年事已高,体力下降,开始改行为建筑队“做饭”,“做饭”的月工资是30元。我祖父有一个生活理论:“笑贫不笑娼”。他对这个说法一带而过,怕解释多了“影响不好”。 他还有一个说法:“君子固穷,穷斯滥矣”。这是他经常说的话。他同情穷人,但鄙视甘于贫穷的人。只要他自己有饭吃,他就会慷慨地拿米给门前那些要饭的人。但要是觉得哪个家里的人属于甘于贫穷的类型,他就会对他全家人显出一脸的不屑与鄙夷。他给我们讲的经典案例是某一年春节(大年三十的下午),家里的米缸空空,颗粒不剩。母亲坐在房间不出来,父亲低头不语。祖父大喊一声:“去挖胡萝卜!”全家人就跟在他后面去挖胡萝卜,那年整个春节我们都有胡萝卜吃。他说“君子固穷,穷斯滥矣”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后来我在《论语》里找到了孔子的这句话,原文是: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其实这个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都病了,爬不起来。他的一个叫子路的学生就调侃孔子说:“老师,像你这样的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啊?”孔子回答说:“君子穷困的时候仍然坚持着,小人穷困的时候就会乱来。”可是,我祖父对“君子固穷,穷斯滥矣”的解释大致是:贫穷的人都是自己的性格造成的。如果这个人固守穷困,他就一直穷,穷到滥的程度。祖父的这个解释显示出他的“学术功底”实在是比较单薄。祖母嘲笑他“读了十年长学但经常逃课”看来是名不虚传。在祖母看来,祖父学问太差,只会做一些粗活,比较适合给人家打工。祖母一直对祖父不满,尤其对祖父帮人做饭比较反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骑车到很远的地方(镇道湖)请祖父回家。我在一个排水闸附近的一家建筑队询问这里有没有一个帮人做饭的老年人。那人指着正在河边提水的老人说:是不是那个驼背老头?那里的确有一个驼背老头,但那不是我祖父。我祖父素来注重形象,他一直保持身子硬朗、顶天立地的样子。等到那老人向我这边走过来时,我就开始浑身颤动。他的腰像是被人折叠了似的,成90度。我很愤怒。我问:“怎么驼成这样了?”他说:“可能是灶台太低了。弯腰时间太长,不就成这样了?”我问:“怎样不让他们把灶台加高一点?” 他反问:“像你说得那么容易?”我让他跟我回家,他不干,让我骑车先走。我回家后,向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一直沉默不语。第二天几乎到了深夜,这个腰弯得几乎成90度的老人悄悄地走进村里。回家后祖父坚持请皮影戏班,请戏班大概要花50元。我知道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元。那几个晚上我觉得那老头子既固执又愚蠢(我不是存心要骂我祖父,村里人若骂某人愚蠢,常常是恨爱交加的状态)。自从进了大学,祖父就开始变换自己的角色。他一直说他“完成了使命”。他的原话是:那年何书记把门前的那块“地主牌”摘掉了,是他的“第一次解放”;孙子考上大学,是他的“第二次解放”。“第二次解放”之后,他一个人离开村庄,到镇(峰口镇)上租了一间房子。在那里,他加入了新行业:上午“贩卖油条”,下午聚众赌博(打麻将),后者其实是他的老本行。祖父上年纪了,偏不服气,总找年轻人打麻将。祖父嫌他身边的那些老人罗嗦、动作缓慢。可他实在不是年轻人的对手,几乎每次打麻将都输钱,延续他的“输的钱可以用箩筐装”的传统。我提醒他麻将桌上有太多的“老千”和“玄机”。他直不信,说见得多了,历数做假种种招式,好像没人能够在他眼皮底下弄虚作假。就我所知,他的那些想象纯属过时的“知识”,他根本不知道新时代麻将桌上的“新知识”和“新经济”。果然,我那年寒假回家时,发现祖父还没有从镇上回来。母亲说祖父在那里输了很多钱,交不出房租,“被人扣住了”。我赶紧带钱到镇上去找他。祖父已经是镇上的名人,我随便找个修鞋的人问“知不知道一个卖油条的老人住在哪里”,那人就准确地告诉了我“住址”和“活动场所”。我见到祖父的时候,他一脸的自嘲式的微笑。我故意问他:“准备什么时候回家过春节啊?”他说“不知道啊。等一段时间再说。” 我就直接问:“是不是欠了人家的赌资,被扣在这里了?”他说:“这伢,话说得这么难听。”我问他:“您要是需要,我这里有一些。”他满脸疑问:“至少要40块。你有那么多吗?”我说有,他就很开心地跟在我后面,我们一起回家了。那年春节他一直很和善地望着我,那样子实在好玩。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瞧不起我”的“爹爹”了,成了一个老顽童。大学二年级时,发生了“学潮”事件。那时整个村里都没有电话,通讯很不方便。村里流传说很多大学生都被镇压了。有几次父母急得哭起来,全家人都没有主意,乱了阵脚。我祖父忽然大喊一声:“我去!”我父母急问:“去哪里?”祖父说:“去学校把他找回来。”祖父为我们这个家做了那么多事,我母亲从来没有像这次对我祖父充满感激。我母亲不识字,又晕车,父亲识字也不多,几乎没有出过远门。在他们的想象中,武汉、黄石这些地方和美国、阿拉伯一样遥远而充满艰难险阻。那年五月底,祖父只身一人坐汽车、坐轮船、坐火车赶到我的学校。他到学校时,只有一个姓任的同学在寝室。我们其他同学都离开了学校,离开了那个城市。我回了洪湖。3天后,我祖父也回了洪湖。祖父回来后,邻居很多人都来看他,请他讲述在路上的见闻。祖父接连几天都很有耐心地给不同的人讲述他“闯荡江湖”的故事,讲到后来,他的故事有点像《三国演义》里面的“千里走单骑”。这个老头子的一生充满悲剧感,这种悲剧感全部隐含在“地主”这个词语中。可他的“读过十年长学但经常逃学”的经历和他“好赌”的性情使他的悲剧感里面渗透了大量喜剧的成分。在他的亦悲亦喜的一生中,我为他流过三次泪,也为他做过三件事。第一次流泪是在我和他吵架后被他的故事搞感动的那天下午。他常给我们讲《三国演义》的故事,那天他的故事比《三国演义》更精彩; 第二次流泪是在排水闸附近的建筑工地上看到他的腰已经弯成90度的当下;第三次流泪是在他去世(1923年10月16日—2004年2月8日)之后村里为他举办的“追悼会”上。那天我历数他的“自强不息”(但缺乏“厚德载物”的修炼)的经历,在场的人皆痛哭或流泪。村干部“正式”地为他“平反”,称“刘老先生在土地改革时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受尽了苦难,忍受了委屈,让自己一生的才学失去了用武之地,改革开放后才得到公正的待遇。刘老先生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深厚、勤扒苦做、吃苦耐劳、对人真诚、不留余力、为人正派、克己为人、奋斗不息……”。这些溢美之词固不可信,却也大体符合实事。相比之下,那天挽联上的说法较有信度:“秉性刚强,博闻饱学,称羡一方,胸藏丘壑,遇时不当,和睦邻里,远近称扬……”我仔细想过究竟为他做过什么。我所能想到的大致只有三件比较卑微的事情:第一件事是为他筹集赌资,把他从镇上取回来。第二件事是在他临终前赶回去看望他,特意买了一把电动剃须刀,亲自为他剃胡须。他那时四肢已经几乎不能移动,但我给他剃完胡须后,他努力地移动右手,摸了摸下巴,再努力地用模糊不清的语言说:“好——好——”。这老头子一生都重视自己的形象。第三件事是在2006年元旦前后为他写了这篇文章。 赛埔评论:1.评:我“爹爹”(下),2006-01-0317:15,许鸿慧读着您这一段,我似乎看到一个年少者在多年以后,其中的轻狂已渐渐抹去,但一个老者无私的、默默的关怀和牵挂会伴随他一生。您的爹爹虽说古板些,但仍然透露着潜沉渊深。他的含蓄蕴意也许只有我们宁静下来,以一种近乎老年的心情才能感受、体会。虽然,对一个老者,我们不宜过分愚孝,但是,透过对老者接触,我们或许才能了解中国人的根源。 2.评:我“爹爹”(下),2006-01-0423:01,子墨 就写作而言,范本确实很重要,良华君正努力做着这样的工作,同时也就是从范本意义上而言,我希望对小说的阅读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的需要,怎么说呢?其实我希望我们每天能腾出一点时间来读小说,文学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理解人的命运、处境,同时培养我们良好的语言感觉,我的意思是可以更有助教育写作。 3.评:我“爹爹”(下)——致子墨老师,2006-01-0502:01,刘良华感谢子墨老师的鼓励。虽不一定是提供范本,但我确实不愿意整天呼喊叙事研究而自己却不带头写叙事研究的文章。或者也不是带头,是自己往前走。 4.评:我的“爹爹”(下),2006-01-0521:33,心翔如风随着年龄的增加,曾经疼爱着我的长辈,一个接一个地开始离开我,离开这个世界,有时候也很想写点儿什么,可是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曾经在博客上为我的父亲写下了一些文字,但是也没有写完,写到最后终是不忍了,写不下去。或许随着年纪的继续增加,会慢慢写下去的,只是有时候会怀疑,时过境迁之后写出来的,还是否会是当初的本来面目呢? 5.评:我的“爹爹”(下),2006-01-0521:40,刘良华我个人的体会是,叙事研究有时需要“时过境迁”之后再写出来。那样写出来的故事可能与当初的本来面目有些出入,但只要有所节制,我们都可以既发挥想象又保持真实。  1.3我“喇妈”[⑧]  我“喇妈”就是我的奶奶。湖北荆洲地区的乡村称奶奶为“喇妈”,估计是由“老妈妈”演变过来。在我的印象中,我“喇妈”一直住在伯伯家里,我祖父住在我们家里。那时我们家和伯伯家关系不和,尤其是我妈妈和我伯母这两个人相互敌视,重复了中国社会“妯娌是天敌”的传统。我祖母站在我伯母的一边,我祖父站在我母亲的一边,他们各为其“主”(家庭“主”妇),就分居了。祖父有“少爷”脾气,注重穿着,爱整洁,他时常嘲笑邻居的老人不讲究卫生。可是,祖母比祖父更多“名门闺秀”的气质(据祖母说,她们家在当地是望族,她哥哥是黄埔军校的学员),更讲穿着,更爱整洁。在我的印象中,祖母一直使用比较高级的床单,一年四季皆光洁如新。要是家里来了客人,有时需要午休,就需要找床铺临时躺一躺。可是,祖母的床是不允许别人借用的,除非来了重要客人,而且是年轻的重要客人,比如我姐夫,祖母才有可能建议说:“要是想休息,到我的床上去躺一躺”。要是得到这样的允许,那客人就知道那是获得了祖母最高的礼遇。祖母一生注重自己的形象,无论农闲还是农忙季节,一律穿整洁、正式的衣服。她的身材好像比我祖父稍微高一些,而且“正直”,至今80多岁,走路做事仍然工工整整,绝不像我祖父那样“驼背”。祖母有三个最“拿手”的本事,这三个本事均赛过我祖父。第一是擅长做菜,可以称为“烹饪技术”,无论做日常菜、大型酒席以及做酱菜,她都有讲究。村里要是有大型的宴席,就邀请她去做菜,后来她把这门“手艺”传给我伯母。第二是擅长照料小孩,可以称为教育技术,至少可以算是婴儿护理技术。他对小孩的生活习性比较有研究,能说出很多如何照料小孩的细节和理由。我伯母和婶婶的几个孩子都是由她负责照料的,我堂兄和堂弟的孩子也是由她负责照料的。第三是擅长讲故事,可以称为“语言技术”。她的这个特长与祖父类似,但我祖父只能讲《三国演义》,除《三国演义》之外,几乎不讲别的故事。我祖母讲的故事纯属“民间故事”。 祖母所讲的故事有一部分是祖母自己的经历。她比较善于收集和整理她身边的故事,然后像“说评书”那样带着我们身临其境似地感受那些经历。还有一部分是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祖母把这些故事从她的娘家传播到我们的村里。她先讲给我伯母、我婶婶和我妈妈她们听,然后我妈妈又把这些故事讲给我们听。在祖母传播的民间故事中,最流行的是“乖媳妇和笨公公”的系列故事:有一个老头很笨,经常在外面闯祸。但他有几个媳妇很有“才学”,无论他惹了什么祸,无论谁找上门来,这几个媳妇都有办法把别人打发走。第一次惹祸是把人家的母鸡吓跑了。老头到邻居家去串门,进门的时候,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受了惊吓,从鸡窝里逃走了。那家女主人听到母鸡咯、咯、咯地叫,就威胁这个老头说:“我的公鸡正在下蛋,你把我的公鸡吓跑了,我要你赔我鸡蛋。”老头说:“好啦,我赔你一个鸡蛋就是了。”可是那女主人说:“你们家的鸡蛋都是母鸡下的蛋,我要你赔我一只公鸡下的蛋。”这老头第一次听说公鸡还可以下蛋,很害怕,赶紧回家。回家后,老头一直闷闷不乐。大媳妇问他有什么事。老头就给她讲了公鸡下蛋的事情。大媳妇说:“您不用操心,如果她来要鸡蛋,您就躲起来,我自有办法对付她。”第二天,那女主人来要鸡蛋,大媳妇接待。女主人问:“你公公呢?”大媳妇说:“我公公正在生小孩。”女主人很吃惊:“你公公是男的,他怎么能生小孩呢?”大媳妇就说:“那你家的公鸡怎么能下蛋呢?”那女主人一听,赶紧逃走。第二次惹祸是把人家的话题打断了。老头闲来无事,就找别人聊天。他看到衙门口有几个衙役在讨论问题,就跑过去问“你们在讨论什么事呢?”那几个衙役很愤怒,就骂他:“你这个老家伙,你把我们的‘话把’打断了,你要赔我们的‘话把’。”这老头一听到赔偿就害怕,赶紧逃回家里。他的二媳妇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说“我把衙役的‘话把’打断了,他们要找我赔他们的话把。”二媳妇说:“你躲起来,我来对付他们。”衙役赶过来,问“你家公公到哪里去了?”二媳妇说:“他找‘雾气根’去了。”衙役很奇怪,问:“雾怎么会有根呢?”二媳妇反问:“雾没有根,话怎么会有‘把’呢?”衙役一听,知道遇到了高手,赶紧离开。 第三次惹祸是侵犯了人家的隐私。老头听说有一个家里的新媳妇“小产”了,就跑去问人家:“听说你们家的媳妇小产了,是真的吗?”那家人很愤怒,就威胁他说:“你要赔偿我们的名誉损失。你要为我们找三样东西,要是做不到,我们就去拆你家的房屋。”老头很害怕,问是“哪三样东西”。那家人说:一是“红心萝卜勾勾菜”;二是“无脚团鱼当街卖”;三是“一个鸡蛋做九个菜”。老头回家后很苦闷,就问他的三媳妇到哪里可以找到这三样东西。三媳妇说:“这很简单啊,红心萝卜就是咸蛋,勾勾菜就是豆芽菜,无脚团鱼就是包子,一个鸡蛋做九个菜就是韭菜炒鸡蛋。”老头大喜,买了咸蛋、豆芽菜、包子和韭菜炒鸡蛋送给那家,果然解决问题。祖母讲这些故事当然是从她的娘家听来的,但我估计她有所加工和改造。我怀疑祖母是借这些故事来嘲笑我祖父。这个系列故事与我们家的情况比较吻合:一是有一个比较笨的公公,在我祖母看来,我祖父是比较笨的;二是有三个媳妇。我伯母、我婶婶和我母亲正好三个。 赛埔评论:1.评:我“喇妈”,2006-02-2021:10,子虚民间故事中,总有些“理”是可以讲的,“理”成为胜利的利器。孩子们听了这种故事,自然产生对智慧的崇尚,因为,故事告诉他们,智慧是有用的。长大后,即使遇到一个很不讲理的世界,孩子们还能抵挡很久很久。 2.评:我“喇妈”,2006-02-2021:16,王贤灿看了刘老师的这篇文章,想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每个人的童年中都会有几个长辈是对你影响很深的人。 3.评:我“喇妈”,2006-02-2021:22,何洁维这些民间故事包含了很多睿智和生活经验,是教育小朋友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比任何大道理都受用。 4.评:我“喇妈”,2006-02-2100:39,吴玉妃 学生时代曾经天真地以为好文章是靠华丽的辞藻支撑的,大学毕业那年喜欢上张爱玲,开始崇尚用淡淡的文字描述浓郁的情怀。我喜欢来老师的网站是因为总能从文章里看到生活的真实。 5.评:我“喇妈”,2006-04-1100:58,刘良华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同时也在想念我的外婆。我小时侯的成长,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外婆家度过。那是家里穷,时常没有饭吃。每次离开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就偷偷地从米缸里拿米给我带回去。现在只要想起我的外婆,我就提醒我自己:像外婆那样做一个善良和仁爱的好人。   2.我的父亲母亲 2.1做人要厚道[⑨] 我一出生就被抛掷到一个充满矛盾、争执的家庭。我祖父是个耿直而要强的人,他自己要强,也希望他的子孙要强。可是他的儿子(我父亲)和孙子都不太像他。我母亲也是个耿直而要强的人,她自己要强,也希望她的丈夫和儿女要强,可是她的丈夫和四个子女都比较“善”(“善”在家乡的语言中有“软”的意思,比如“手善”就是“手软”;“这个比较善”几乎就是“这个人比较软弱”),不像她那么强硬。 祖父一向瞧不起我,有一天我被人差使去帮人插秧,回家后,他骂我: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你这个孱头。(后来我看鲁迅的书时,发现鲁迅也喜欢骂人是“孱头”,这使我常常想起祖父的形象。在没有看鲁迅的照片前,我一直是用祖父的形象来想象鲁迅的长相。)母亲也很瞧不起“懦弱”的人,但她很瞧得起我,对我充满期望。她教育我说:“老实人就是吃亏。要是别人踢你一脚,你就踢他两脚。听见了没有?”我说“听见了”,但母亲这个办法我基本上没有试过。在我的记忆中,至少有两个人打过我,我都没有还手。(我也很想还手,但力量对比悬殊太大,无法还手。)一次是我和五六个同伴一起到村里很远的地方玩,经过一家姓童的菜园时,我们中有几个人很整齐地大声喊那家男主人的姓名。一个男人的姓名被一帮小孩叫喊,这是犯忌的,被认为是窝囊而“童叟可欺”。于是那男人从家里像个火球(那个人一年四季都是红红的脸)一般冲出来,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逃跑的时候,他已经降落到我的面前。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么多人中间,他就看我不顺,给了我一记耳光,然后恨恨地回去了。这个人短而粗壮,出手很有力量,后来我的左耳接连几天都嗡嗡地响。其实,我们一群人中好像就只有我没有喊他的姓名,我不明白,他就偏偏只打我。别的人喊了他的姓名,他却“不知好歹”。那天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委屈,因为远远的,那个男人无法辨认谁喊了,谁没有喊。我只是觉得对不住我的祖父,也对不住我母亲。那天回家后,我一直轮流地观察我祖父和我母亲,觉得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不屑和鄙夷。另一次我和几个伙伴一起到一户姓曾的人家看人玩扑克,赌钱。这家的大儿子(比我大概长1岁或2岁)输了钱,很愤怒,忽然从赌博的人群中挤出来,冲我吼叫:“吵什么吵?!”我说:“我没吵,输了钱怪我啊?”于是,他扬起手狠狠地打给我一记耳光。(同第一次一样,这次又是打我的左脸,我的右脸几乎没被人打过。后来上海的一位朋友跟我一起照相时,说我的右脸长得比较漂亮。我就跟她讲小时侯别人光打我的左脸,被打变形了。后来我照相时,常常身体稍稍“左倾”,让别人照右脸) 我站在那里,愤怒地望着他,脸火辣辣地疼。我迅速地看了一下周围的人,可是,没有人帮助我“除暴安良”。我只好一个人很懊悔地离开。从那家走出来,看着那家的屋脊(那年他们家新建了房子),我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报复。当然,后来也没有报复。后来这家的大儿子用他自己“无所作为”的行动证明了他的无能,我就更没有了报复他的勇气。那天回家后,只有父亲在家里,我没有见到祖父,祖父好像出远门帮别人打工(采石)去了。父亲肯定不知道我挨打的事,这事不可能那么快就传到家里。可是那天他一直跟我讲“做老实人”的道理,讲得我心惊肉跳、诚惶诚恐,总怀疑他已经知道我挨打的事。那天他像个牧师,他很肯定地说:“老实人吃小亏,占大便宜。聪明人占小便宜,吃大亏。”他追问“听见了没有?”我说“听见了。”这次是真的听得很明白。要是平时他跟我讲这些道理,我是不会明白的。那时我还没到理解这些道理的年龄。但那天他给我讲这些道理时,我对这些道理心领神会,而且满怀感激。那天晚上我感觉自己好像忽然长大成人,知道自己明天要去干什么,知道自己将要往哪个方向走。就在那天晚上,我借助灯光模仿徐悲鸿的奔马图,在书房的墙壁上画了一匹“奔马”。在“奔马”的前方,写了一行字:“不用扬鞭自奋蹄”。现在这幅画和那几个字依然在书房的墙上。我母亲曾经想把旧房子拆了,重新建房,我立即阻止。母亲问“为什么”。我说:“这间房以后会成为名人故居的。”母亲虽嗤之以鼻,但从此不敢再提建房的事。我父亲是典型的“老实人”。他总是一脸的淡淡的笑,很少见他生气。有时家里遇到比较苦闷的事情,母亲就焦虑、着急。父亲却喜欢说一些“四言八句”的顺口溜来逗母亲开心。“四言八句”这个词语是母亲对父亲的顺口溜的概括,比如,母亲生气时,父亲会说:“世界太小,事情不少,有人生气,有人烦恼”。比如父亲赌博输钱了,母亲就骂他,他就逗母亲开心:“赌博不该,输钱也不该,不用生气,消财免灾。”母亲开心了,就质问:“你哪来的那么多四言八句啊?”父亲就说:“你要愿意听,我还有。” 有时家里遇到有人“欺负”,比如邻居在种田时挤占了我们家的田地,这时母亲就一定出场与他们“争吵”或者“痛骂”。母亲一开口就骂“该死的”、“砍脑壳的”、“不凭良心的”,直骂得那人不说话才肯收兵;祖父虽不会亲自出马,却在家里“忿忿不平”,骂这些人“野蛮”而“不顾天理”,“不讲仁义”。这时候父亲一般坐在家里,可能显得比较不高兴,却绝不愤怒。既不像母亲那样开口骂人,也不像祖父那样以“天理”和“仁义”斥之。母亲在外面和别人“吵架”辛苦了,回到家里就骂父亲“别人家里都是男人出面,你呢?”父亲就说“你没看见啦,一个家里只能派一个代表。”每遇到这样的场面,我就在旁边观察,我观察的结论是:祖父要强;父亲幽默;母亲豪爽。我呢?我欣赏父亲的“黑色幽默”。父亲常年坚守他的朴素的幽默,这种幽默与“智慧”不见得有太大的关系,却与“厚道”有关联,它是一种“厚道”的日常心情和生活姿态。父亲的厚道与幽默让他自己的生活一直过得很轻松。在我们家里,祖父和母亲两个人都很要强,于是他们常常吵架。父亲不说话,只静观。母亲和祖父常常是在吃早餐(实际上是午餐,乡村一天只吃两餐,早餐和午餐是合起来的)的时候吵架。祖父要是太愤怒了,就会摔碗,猛地把碗翻过来,使劲地扣在桌子上。即便如此,父亲照样吃饭,照样吃菜。母亲质问“你怎么还吃得下去呢?”父亲就反驳:“吃不言,睡不语,你不知道?”“吃不言,睡不语”这话其实是祖父经常给我们讲的道理,父亲这样说时,我怀疑这是父亲用祖父的话来回答我母亲的质问,也顺便讽刺祖父。在我眼里,父亲不那么要强,却是个化解矛盾和苦闷的高人。我对祖父一直很敬畏,他的话也几乎都是对的。比如我很难反驳“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道理。我对我母亲也一直很欣赏,她是个爽快人,心里不高兴了她就骂人,心里高兴了她就开怀大笑。她一旦笑起来,全村的人几乎都可以听到。可是,在处理生活中的障碍与苦闷时,我常常愿意选择父亲的方案:“静观”、“调侃”、“黑色幽默”、“老实人吃小亏,占大便宜”。不过,祖父虽然生活偏激,却懂中庸的道理。读中学的时候,他教了我三句话,加上后面的三句话,实际上是教了我六句话:第一句话:酒是穿肠毒药; 第二句话:色是刮骨钢刀;第三句话:气是惹祸的根苗。接下来还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无酒不成礼仪;第二句话:无色路断人稀;第三句话:无气反被人欺。不是不复仇,而是复仇有度。有度、中庸,这是中国民间的“美德”。不复仇,实际上是把珍贵的时间留给自己。尤其当仇敌人格卑下而不置一提的时候,不复仇实际上是鄙视、鄙夷仇敌。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珍贵的时间浪费在仇敌身上,那样几乎是故意让仇敌不战而胜。真正乐观、智慧的人,他多少总有些复仇的冲动,但绝不以复仇为生活的目的。有一个说法,是《资治通鉴》里讲的:“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中国民间有另一种说法,说得很简单:“如果狗咬了你一口,你千万不要回头咬狗一口。” 赛埔评论:1.评:做人要厚道,2005-07-2022:43,林洪图做人要厚道,这一点与各人的本性有关,有些人天生就是很刻薄的。厚道是学不来的。我不刻薄,总是不想去争一些东西,在师范念书时,班主任总给我指点着“男人应该懂得去争取一些,不要太让了,这样会给别人以为是软弱的。”是的,我很是凶捍外表之下,总是表现着不太一致的和气甚至有些懦弱。这一点是与遗传有一点关系的。通过刘老师的自述,我慢慢地理解到了刘老师的幽默轻松宽容的秉性很大一部份是从他的父亲那里来的。 2.评:做人要厚道,2005-09-0823:28,周云 我也觉得刘老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个“厚道”的人,为什么第一节课老师要用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表情与语气面对我们这群久仰你很久的“牛犊”呢?如果不是你当天晚上在选修课上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神情,让我释怀,我想我会对你的课有些许抵触情绪!之后的事实证明,这老师是有个性的人。 3.评:做人要厚道,2005-10-2419:17,胡秀丽“做人要厚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几个人能真正坚守这种情操。“功利”“物欲”让太多人迷失自我,做人不那么“厚道”。文章没有严肃的说教,却让读者体会到严肃的做人道理,做人应该“厚道”。 4.评:做人要厚道,2006-03-1212:01,刘良华看到周云的评论,有些惭愧。我要是给某个班级的学生第一次上课,往往会比较严肃而面目可憎。一半是故意的,我想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严肃的事;还有一半是紧张,总想有一个宏大的开局,不知道能够把学生带到哪里。显然,我的本性不会让我严肃太久。大概第二次上课时,就会春意盎然,得意忘形,像个好人。 5.评:做人要厚道,2006-03-2321:35,曾翠芳“老实人吃小亏,占大便宜”。我的一位很亲近的人对我说过:吃亏就是赚便宜。而他身边的人也经常赞他:“肯吃亏”。看来,真的是愿意吃亏、懂退让、勤于付出的人才能有收获。  2.2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⑩]  自从我读研究生,我爸就一直迷惑不解,总想问我是研究什么的。他小学二年级没读完就毕业了,没什么学问,所以从来不愿意跟我谈专业上的事。他看我的通知书上写着“教学论”,误以为我是研究“数学论”的,觉得这是很高深的学问,更加不愿意跟我谈专业知识。后来我告诉他,我的专业是“教学论”,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的。他很自信地说,“哦,其他我不懂,教育,我懂。”父亲是不是真的懂教育学,我不好说。他对教育持一种民间的立场和民间的理解。我和父亲交往最多的时候,是在我读中学的每年的寒暑假。中学以前他很少理我,中学以后他想理我,我没时间理他了。上了大学以后,我就很少回家。在中学的六个年头的寒暑假里,我们有很多交往。高考结束后,我知道我会考上大学。在家里没事做,我想学画画。在高中三年级的历史课上,有一次我临摹马克思像,被教历史的杨老师痛骂一顿。杨老师的意思是说:“都火烧眉毛了,竟不知死活。”我很气愤,等他走出教室后,我在世界历史课本上画了10个马克思像。我从小就气量小,睚眦必报,可见一斑。后来给中小学老师做讲座时,我一再提倡“做人要厚道”、“做人要宽容”,我怀疑是与我自己缺乏厚道和宽容的秉性有关。一般而言,自己缺什么,就提倡什么。现在毕业了,我想画画。我向我爸要20块钱。20块钱意味着什么?那时也实在不懂事,我只是心里想着,20块钱大概可以买两本绘画的书。其实,20块钱对我父亲来说,这意味着他必须在门前的藕池里浸泡整整1天的时间。那段时间为了筹集我的学费,他经常只穿一条短裤,在藕池里用脚和手“采藕”。那样一天大概可以“采”到一篮子莲藕。第二天拿到街上去卖,大约可以卖20块钱。我爸问:要钱干什么?我说:“买画画的书。” 他说:“干那没用的事情干什么?”在我父亲看来,只要一件事没用,就没有做的价值。他好像不知道,有些事情如果是“有趣”的,这就比“有用”更重要。后来我为这事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叫《什么知识最有力量》。我特别谈到了“有趣的知识最有力量”。记得当时我很生气。我都高中毕业了,都长大了,在这个家里说话一点地位都没有。当时我们俩正在剥黄豆,准备晚上做“黄豆炒辣椒”。那时进入秋天了,湖北乡村的夏天有很多菜吃,但到了秋天,可吃的菜就很少。那年秋天我们经常吃“黄豆炒辣椒”,到今天我都喜欢吃。我想威胁一下我的父亲。当时我们剥黄豆时,把黄豆放到一个小塑料盆里。我用脚轻轻地踢了一下那个塑料盆。我威胁说“给不给啊?”结果没控制好力度,用力过猛,把盆踢翻掉了。那时家里穷,地上是泥土,很多灰尘。新鲜的黄豆在地上滚动,黄豆裹上了灰尘,很难看。我父亲腾地一下站起来。满脸怒气。我估计他要揍我了。我父亲很少打我,只有一次我骂我妈,他不能容忍有人骂他的太太,于是动手狠狠地揍了我一顿。但他那天没揍我。他弯下腰,拿了塑料盆,一颗一颗地把黄豆重新拣回来,放到盆里。我父亲很高大,很高。我长得矮,是因为我母亲矮。那么高的个子,弯着腰,低头,一颗一颗地拣很小的黄豆。我很难过,觉得对不住他。想帮他,但一帮他,就是认错,我不愿意认错。我只承认踢塑料盆是不对的,但不愿意承认要20元钱是不对的。我要是帮他拣黄豆,就差不多承认我全错了。等到他把最后一颗黄豆拣回塑料盆里。我感到绝望了,连补偿改正的机会都没了。他端着盆,不理我,转身往厨房的方向走。 我忍不住了。冲着我爸,猛喊了一声。你知道我喊什么了吗?我讲这个故事时,讲到这里我就问在场的老师。有小学老师说:“你肯定是喊:爸,我错了。”还有小学老师说:“爸,我再也不那样了。”其实,我只是使劲地冲着我爸吼叫:“我不要钱了!”小学老师是很幸福的,因为与孩子长时间在一起,她们的思维有时也像孩子一样可爱。有一次我做完讲座后,校长问老师们:“刘博士的讲座好不好啊——?”老师们很整齐地回答“好——!”校长再问老师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啊——?”老师们就很整齐地拍手并整齐地喊“棒、棒、棒,你真棒!”小学老师真幸福,她们有童心,她们好象不愿意长大。不像有些人,长大了,也俗气了。我记得当时我父亲听了我的吼叫,他回头看着我,两眼充满了感激。我爸用拣黄豆的方式关心并帮助我,这是一种教育。我觉得我用“吼叫”的方式关心并帮助我的父亲。这也是一种教育。 赛埔评论:1.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2005-05-3101:45,妄想的鱼祝贺刘老师博客开张!听刘老师讲述着教育故事,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平实的文字和淡淡的乡音里,透着的是率直、坦城、细腻和深沉……大家都被这样一种叙事深深地感动,报告结束后仍在久久地兴奋和回味。 2.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2005-08-0423:28,何琬瑜 这篇文章应该让家长们看看,教育孩子并不能只靠吼!某位健谈的学生的家长曾请我多照顾他那内向寡言的儿子,我深感意外。当我探问学生其父子的相处情况得知他父亲每次开口就是教训,儿子一听就把嘴拉上拉链。现在想来真应该让这位家长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实话实说。 3.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2005-08-0821:10,梁健玲从题目来看,这似乎应该是一篇头头是道的议论文。但教育自传类型的文章就是有一种魅力,它能把硬邦邦的大道理以动听的故事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它能让读者愿意往下看并且欲罢不能;它能令读者在震撼和感动中自然而然地认同文中的条条道理。 4.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2005-10-0619:05,呵呵,我不说依我看来,教育是入心入肺的。关心并帮助有时候是一种长鞭效应,轻轻的举动引起终端最大的震撼。教训也是不可少的。教训是雷霆一击,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达到一种长期的效果,是一种负激励。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所谓因材施教。引“当头棒喝”效应论,此必是于非常事非常人。窃以为,非常人多是那些顽劣之徒,可成长为创造性之大才,此一类人颇有灵气,而又颇为自负,适以棒喝导之,或有效果。而平时循规蹈矩之人,或有能隐忍之人,但多惯受限制性因素影响,难以脱离其桎梏,长成后可为事务性人才,此类人多心灵较为脆弱,应诱导之。仅就中小学教育而论。 5.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2005-10-0701:48,刘良华第一次看到“轻轻的举动引起终端最大的震撼”这样有趣的句子。在中小学教育中如何发生“当头棒喝”效应,的确是可以考虑的问题。   2.3母亲的性格[11] 我母亲对我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她的爱心和赏识,我大概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自信。她是个善良的好人,但她的性情别具一格:不高兴的时候就吵架,甚至动手打人,高兴的时候就放声大笑。小时侯经常遇到我母亲和我祖父吵架(中国家庭纠纷比较经典的样式是婆媳之间的吵闹。我祖母住在我伯伯家,所以我母亲和我祖父吵架实际上是婆媳吵架的变形)。我很讨厌家里人吵架(这影响了我后来寻找妻子的标准,“不喜欢吵架”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在吵架进入高峰时我偶尔会站出来说话。我常常是对祖父不满,这点母亲是知道的。母亲知道我总是站在她的一边。但我站出来说话时,却总是对我母亲大吼一声:“吵什么吵!”我的吼叫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但至少有一个效果:只要我站出来说话了,吵架就进入尾声。久之,家里逐渐形成一个环状的格局:我祖父有些怕我妈,我妈有些怕我,我怕我父亲,我父亲怕我的祖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权力环。除了和祖父吵架之外,母亲也会和邻居和村里的其他人吵架,这些事情一年四季随时都可能发生。村里有一条“机沟埂子”(抽水机抽上来的水经过一条水沟流到四处的水稻田,人们将水沟两边的坝子称为“机沟埂子”),如果有人偷了我们家的苎麻、南瓜或者西瓜,有人挤占了我们家的田地,母亲就到机沟埂子那里去指桑骂槐地骂那些“强盗”。也不是我母亲喜欢吵架,在村里,吵架几乎是妇女们的必修课程。一个女人要是不善于和他人吵架,会被认为是言语笨拙、任人宰割的弱者。从外面嫁过来的新媳妇第一次和邻居吵架时还怯生生的,但不到一年,春夏秋冬都经历了一遍之后,这些新媳妇往往会修炼出一副吵架的金嗓子和有专业水平的吵架话语。 母亲除了善于和别人吵架,她还有一个特点是纵声大笑。高兴的时候总是有的,她一旦高兴,她就会毫无顾及地发出笑声。她一旦笑起来,全村的人都可以听得到。她的嗓音大,声音有强劲的穿透力。小学以前我总喜欢到外面找同伴玩,到了傍晚,母亲做好饭后,她会到门前冲着天空大喊一声“良华——!”无论我跑多远,只要她在门前大喊一声,根本不需要重复喊第二遍,我就会从远处赶回来。她身体看上去很结实,膀阔腰圆,干活的时候总喜欢逞能,热气腾腾,可以打老虎。可是,她三十多岁时,医生就说她有心脏病,不能干重活。自那以后,除了洗衣做饭之外,她较少做事,比较喜欢赌博。她的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现在。心脏病在农村是经典的“富贵病”,有心脏病作为理由,就可以免除一系列插秧割谷的重活。母亲不做重活、粗活显然有充盈的理由,但她这个人也并不见得因此就愿意做细活或者轻活。那时做鞋子、穿鞋子在乡村是一件大事,很少能够买到成品布鞋,更看不到皮鞋。我们姊妹四人穿的鞋子都是几个姨妈轮流负责,好像没有一双是母亲做的。母亲做事总是显得大手大脚,对针线活比较疏远。母亲不做针线活也就罢了,令我比较遗憾的是她不善于做酱菜。在湖北乡村,春夏两季的蔬菜比较丰富,剩下将近有半年的时间尤其是冬天和初春需要吃酱菜。我母亲和我伯母关系一直不好,时常吵架(我估计中国社会至少有两类人互为天敌:一是婆媳之间,二是妯娌之间)。母亲和伯母吵架的时候,我当然在站在母亲这边,但吵架结束之后,我比较偏向伯母那边,总觉得伯母是懂道理的人。我对伯母的好印象主要是因为我发现伯母是做酱菜的高手。有时到伯母家去玩,看到伯母家的红辣椒酱那么鲜美,看到伯母家的杂酱那么黄灿灿的,心里就觉得伯母一定是“通情达理”的人。要不是这样,伯母怎么会做出那么好的酱菜来呢?在小学以前,我们家和伯母家关系一直紧张,伯母从来没有邀请我到她家去吃饭。但有几次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我偷吃过她家的杂酱和红辣椒。一个人要是较少做事,她就会追求休闲娱乐。我估计这大概是古希腊“自由教育”的初始形态。 我母亲休闲的方式主要是“打牌”,最初是玩“上、大、人、邱、乙、己”之类的“纸牌”,后来转换主题,开始打麻将。她几乎不识字,硬是凭她自己刻苦学习、不懈训练的精神在短时间内成为“打牌”的高手。从“课程与教学论”的原理来看,她之所以能够克服不识字的障碍而在短时间内成为“打牌”的高手,很可能是因为她采用了有效的学习方式。我初步认定她学习打牌的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也可以看作是以观察、实际操作、游戏为基础的“体验学习”。我母亲“打牌”时赢多输少,据她说,我上大学时家里给我寄的学费和生活费,常常是她的“打牌”业绩。我母亲有那么多的缺点,但她仍然用她的方式影响了我的生长。她曾经怂恿我偷邻居的扁豆丝瓜做菜吃(有一年秋天家里实在是没有菜吃,当然也是因为我母亲在春天疏于播种),按照历史的古训,这样的母亲往往会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走向监狱的强盗。我没有成为强盗,这与母亲另外的性格相关。她这个人的性情比较复杂:虽有缺憾,但也有优点。她的优点如此丰厚,几乎淹没了她的缺憾。我母亲的第一个优点是讲究“义气”,她见到有好感的人就“自来亲”,广交朋友。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周围人的好感。我姨妈较多(母亲有8姊妹),有几个姨妈嫁到另外的乡镇。我母亲去几个姨妈家玩的时候,往往会交接一帮朋友。姨妈的村里有几个人跟我姨妈较少来往,却跟我母亲是很好的朋友。我母亲由此偶尔会炫耀说,她的朋友跨越了几个乡镇。去年我母亲从湖北到广州来玩,住在我家里。后来在我家里住不习惯,我嫌她讲话声音太大,影响了邻居的休息。她受不了限制,发怒说“我不到你家住了”,就临时住到我妹妹那里。我有空的时候就过去看望她。不到两个月,她在那里竟然已经拉帮结派,团结了一帮人,玩得不亦乐乎。母亲自己讲义气,也由此而重视我的伙伴。小时侯我经常在周末和几个不怎么爱上课的伙伴经常到镇上去玩。我们在镇上一般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看电影。5分钱一张电影票。一般星期天才有电影,或者隔一个星期有一场电影。第二件事是看娃娃书。那时的梦想是:像镇上的老婆婆、老爷爷那样,做一个娃娃书的看守者,把天下所有娃娃书看完。第三件事是打“康乐球”。那是后来出现的“桌球”的原型。我对那类游戏不太感兴趣,但偶尔也会玩几次。 这三件事的费用加在一起往往要花1毛钱。那时1毛钱对家里来说并不容易。为了解决我的资金问题,她有时需要克服一些困难。母亲的理论是:人穷志短,不能让我儿子在朋友面前没志气。她首先得尽量瞒过我父亲和祖父,因为他们不准许我到镇上去玩。然后她得想办法弄到足够的钱。要是实在拿不出钱来,她就拿一个小布袋到米缸去装半袋米交给我,她说“拿这些米到粮店去,就可以换钱”。有一段时间我祖父经常抱怨家里米吃得太快了,要省着吃。他不知道有一部分米是我母亲给我拿到镇上的粮店卖掉了。有几次我祖父骂我“不是土匪,就是流氓”,我怀疑与这事有关系。现在看来,我对朋友的热情和看娃娃书的习惯,实际上是受了母亲的鼓励。要不是她的怂恿和暗中资助,我看娃娃书的兴趣大概不会有这样深刻,我对朋友的热情大概也不会有那么持久。母亲的第二个优点是富含同情心。家里虽然一直困难,但她依然保持乐善好施的习惯。我们一直提醒她说,有些乞丐是骗子,她不听。直到有几次上当受骗之后,乐善好施的冲动虽有所克制,但总体上不改其志。所谓克制,主要是我姐姐经常调侃她,提醒她那些上当受骗的故事:有一天傍晚,一个乞丐请求到我家住一个晚上。我母亲给他提供一个床铺,让他在我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我母亲起床时,发现家里的米缸少了很多米,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肉也无影无踪,更可气的是,家里的菜刀不见了。要是在平时发生这类事情,我母亲会立刻跳起来骂邻居。那次她怕我们笑话,她一声不吭,只是不断自我调侃:我看他很面善,哪知道会出这种事呢?另一个故事是:那天早晨我母亲在门前遇到一个妇女,满面流泪,说孩子病了,就住在镇上的医院里。现在欠了医院的钱,不得不变卖孩子的银项链。那么贵重的银项链,至少值1000元,现在只卖500元。我母亲见那人流泪,顾不上辨认真假,立刻拿钱给了那人。等那人收到钱后急匆匆离开时,我母亲就察觉到受骗了。我姐姐很生气,把那个“银项链”扔进了门前的水塘。此后只要我母亲在我们面前嘲笑某某人太笨、某某人太糊涂时,我们就给她讲这个故事。只要我们给她讲这个故事,她就立刻变得谦虚起来,她会说:“那个鬼人哭得那么伤心,谁知道那是假的呢?” 我母亲的第三个优点是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她喜欢看戏,属轻度戏迷,在村里有名气。如果有戏剧演出,只要在她能够走动的范围,她都会亲临现场。可惜她人太胖,不会骑车,别人也不敢轻易让她坐在自行车的后面。有一次我骑车出去,她很费劲地坐在我的车上,没想到摔到地上,仰面朝天,再不敢坐车。要是她能够借助交通工具,她看戏的范围还会扩大。有一次她去另一个乡镇去看戏,中途遇到一条水沟,她很胖,无法跳过去。后面有人过来,看她那么胖,以为是孕妇,很小心地帮她越过了那条水沟。她为此一直很得意,几次炫耀说:“别的老人一看就知道是老人,我呢,看上去像孕妇。”每次看戏回来后,母亲就趁在门前洗衣服的机会,给邻居讲戏剧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情节里面隐藏的道理。她经常嘲笑别人都是外行,他们不懂,外行看热闹。她是内行,是能够看出门道的。除了看戏和讲戏剧故事,她更喜欢调查新闻和给别人讲述新闻故事。她消息灵通,如果哪个地方有重大事件发生,她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那里,亲自取证。1996年春节初四的晚上,她听到门前有急促的跑动声,怀疑是公安局有人抓赌场。她赶紧披衣起床,赶到现场。在那么寒冷的晚上,她竟然在那里站了将近两个小时。第二天她给我们讲抓赌场的事件:派出所来了哪些人,赌场里的哪些人逃跑了,哪些人被关押到派出所去了,她清清楚楚。她为什么喜欢做这些没意义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作为“知识分子”,我曾经对她的这种好奇心比较反感。尤其读了鲁迅的文章之后,总觉得喜欢“扎堆”和“看热闹”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可是,后来,想想她为了讲故事而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做田野调查,想想她有那么多活力那么多的好奇心,从不显得懒散、面目呆滞,实属不易。 赛埔评论:1.评:母亲的性格,2006-02-0511:07,卓瑞青读了这篇文章,我几次笑出声来:第一次笑是当我读到“我估计当前中国社会有两大类天敌:一类是婆媳之间,一类妯娌之间”而笑,我觉得您的估计真贴切!第二次笑是当我读到您趁伯母不注意的时候,偷吃了她家的杂酱和辣椒而笑.我仿佛看到一个可爱而顽皮的小孩子形象!第三次笑是母亲怂恿您去偷邻居的扁豆丝瓜,而您竟然成为博士!在笑的同时佩服您母亲的伟大而可爱的一面! 2.评:母亲的性格,2006-02-0700:29,李伟如 真羡慕你有这么一个可爱、善良、勇敢、爽直、懂得休闲生活情趣的母亲,曾几何时我也希望有个这样的母亲,每个母亲也有不同的优、缺点,我母亲虽然没有你母亲的勇敢、爽直、懂得休闲生活,但我母亲有时无知得可爱,关心得无聊,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得离谱,我还是觉得我母亲最好! 3.评:母亲的性格,2006-02-0700:39,刘良华看了李伟如老师的评论,我忽然想起为什么我母亲能够“懂得休闲生活情趣”。我能想到的理由是:她三十多岁就患心脏病,可以因此而不做重活。现在看来,这不只是祸福相倚的问题那么简单,我相信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之所以能够把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位在非功利的那一边,也主要是因为接受教育的人根本不需要担心衣食生活的问题,那些事情都有奴隶去完成。一个人的情趣生活,总是以另一个人的劳作生活甚至奴隶般的劳作生活为前提。这是传统的自由教育的基本起点。如果考察现代自由教育何以可能,那么,可能的起点或前提条件是:一个人的情趣生活必以他本人的劳作生活为前提。否则,情趣生活就必然为功利化的劳作所淹没。 4.评:母亲的性格,2006-02-2322:22,邓健林直面母亲的缺点与优点,目前我还做不到。还原生活本身,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5.评:母亲的性格——致邓健林老师,2006-02-2322:45,刘良华如果我们的母亲不愿意我们和她开玩笑,我觉得最好不要轻易写母亲的优缺点。那样会惊扰母亲安静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和我母亲经常相互调侃,所以,我可以写一些我的感受。当我把我的写的文章交给我母亲时,比较轻松。   3.我的兄弟姐妹 3.1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12] 我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比较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那时村里有一帮正在发育且将近成熟的十一、二岁的“大姑娘”。在我的印象中,我一出生,她们就是正在发育而且将近成熟的十一、二岁的“大姑娘”。她们几乎都不上学,都在家里做家务。村里的大人们忙于“公社”的农活,没时间管理这群“大姑娘”,于是,这帮人就成了留守在家里专门负责做饭、扫地、洗衣的女工。农村向来看重男孩,可实际上那时村里男孩几乎没有什么势力。大人们在公社的稻田棉花田里谈论、炫耀的主题,尽是些我们家那丫头,做的饭香喷喷的、扫的地干净净的、洗的衣服清爽爽的。那丫头在晒衣服前都知道要先把衣服使劲地抖一下。她还知道天黑前把衣服收回来叠好。她叠衣服的时候是对着缝的,“讲究”得很。也没人教她啊,真不知道那丫头是从哪里学会的。最初是那些在田间“恭腰驼背”地做活的妇女们在同伴之间传播自己家的姑娘如何如何,后来有些做父亲的男人们忍不住了,也开始加入这些话题的讨论。要是谁家里只有儿子没有姑娘,这家的男人心里痒痒,回家之后就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打扮成姑娘的样子。要是谁家的姑娘没有学会做饭、扫地洗衣服,这家的大人们就羞愧得很,从“生产队”回家后必用谁家的姑娘如何如何来贬斥他们的女儿。那样的贬斥几乎没有例外地总是很有效用。几天后,这家的姑娘们也就开始努力把地扫得快要能够舔得起盐来了,把饭做得快要能够送给“何书记”(从外地来到我们村蹲点的书记)吃了,把衣服洗得像用米汤“浆”了似的。 为了能够增进自己做饭做菜的手艺,这帮“大姑娘”也开始谨慎地相互串门,交流她们的经验,以便她们不至于把饭做糊了把菜做得太咸了。有时也从邻居那里借一勺子食盐借两勺子菜油,借东西或者还东西的时候她们都会一半调侃一半认真地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她们之间原本是有竞赛的,各家各户都在比较谁家的姑娘最有出息。但她们并不用担心自己的技术被邻居的同伴偷学了会影响她们在村里的地位,她们之间的竞赛主要是大人们的比较,她们本人只知道谁的技术好谁的性格爽快就找她交往找她做朋友。串门的结果当然是做饭炒菜的技术越来越好,但还有另外一个效果:她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在村里上窜下跳,拉帮结派,逐渐发展成了村里的新势力。村里要是哪个地方发出了清脆爽快的笑声,这里必有一帮聚会的十一、二岁的正在发育而且将近成熟的姑娘。要是哪一天忽然出现了一种新布料、新样式的裤子,那一定是某个姑娘带头购买了布料然后掀起一阵与时尚有关的行动。那时,我姐姐也差不多十一、二岁。我只有一个姐姐,另有两个妹妹,姊妹四人。姐姐比我大3岁,性格温和,脾气好,从没见她剧烈地生气也没听她大声和谁大声地吵架。她这样的姐姐当然不具有领导我和两个妹妹的威望。但她实际上还是做了我们姊妹中的领头人,直到她出嫁。她是1987年秋天出嫁的。姐姐之所以能够领导我们,主要是因为她是我们家唯一够资格参与那帮“大姑娘”时尚行动的人。所谓时尚,也主要只限于穿衣服和过生日之类,这些事情使村里偶尔出现仪式或节日效果。所谓穿衣服,也只限于穿什么样子的裤子,她们之间流行“男人看上装,女人看下装”的说法。那时我和妹妹并不在乎自己穿什么衣服,可姐姐在乎。有一阵子村里的“大姑娘”们流行穿一种带花纹的裤子,她为了要买一块类似的花纹布料,坐在母亲的床前哭了老半天。后来母亲给了姐姐一些钱,她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买,她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后来她总算拿出勇气,让我陪着她,步行到很远的镇上去寻找布料。布料买回来后,母亲看来看去,觉得那块布料太新鲜,又用染料染成了灰色。那时我和妹妹(小妹除外)也不怎么在乎自己的生日,但姐姐在乎得很。村里的“大姑娘”之间有时会谈论谁过生日时母亲特别做了什么菜吃或父亲特别买了什么衣服送给她。那时家里穷,姐姐并不要求有特别的饭菜,也不要求有特别的礼物,她最恨的事情就是每次过生日的时候,总是遇到“扯棉梗”的季节。如果生日那天扯棉梗,她就认为是苦命。 姐姐对衣服和生日的看重实际上代表了村里“先进的文化”,这让我们觉得她是大人,我们只是小孩,有些事情就听她的安排了。她的安排其实很简单:经常是做一些简单的分工,然后她带头做,我和妹妹各自去完成我们自己的事情。姐姐的管理办法是从学校老师那里学来的,也可能是从公社生产队里学来的:把当天的家务逐个排列,然后按家务的难易程度来记分。比如去小卖部买盐或买洗衣粉3分,到水塘取水3分,洗衣服10分,扫地5分。如果遇到比较重的家务,就把这个比较重的家务再细分成更小的家务,比如把做饭分成淘米(1分)、刷锅(1分)、到菜园扯菜(2分)、到水塘去洗菜(2分)、炒菜(2分)、给炉灶添柴(2分),等等。有时衣服多了,也把洗衣服分几份:洗一条裤子2分;洗一件衬衫1分;洗一双鞋2分。如果在做的过程中感觉不公平了,就临时加分或者减分。为了争工分,姐姐带着我们四姊妹在屋里屋外到处找可以做的事情。实在找不出要做的事情来时,就把本来不需要洗的鞋子也拿到水塘去冲洗。要是还找不出要做的事情,就向房子外面的事情延伸:比如拣拾一筐牛粪10分;拣拾一捆柴禾10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情,姐姐本人也拿不定主意:比如究竟可不可以把鸡蛋拿去换洗衣粉?究竟要不要把菜园里的菜拔得更稀松一些(只听说菜如果稀松一些会长得更好)?遇到这些事情时,姐姐一般会等祖父、父母回来后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后来,姐姐好像知道了祖父、父母的心思,直接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我们一般在祖父、父亲、母亲快要从“生产队”收工回来之前做完当天的家务。做完家务后,我们就等待他们回来给我们做评价。父亲母亲对我们的表现往往满意,只有祖父一直持挑剔的态度。后来姐姐发现祖父这个人不地道,就暗自想办法对付祖父。一次祖父教训我们姊妹要早起,三番五次地重申“早睡早起身体好”,又给我们讲村里的鱼家祖传几代都有早起的习惯。姐姐忽然提高嗓门反驳祖父:“您知道他们家为什么祖传几代都有红眼病吗?” 我们大笑,因为鱼家的确有很多人是有红眼病的。祖父闻言大惊,赶紧咳嗽、正色,训我们:“人家跟你们说正事,你们尽想一些歪门邪道的事情。”祖父此后不再催促我们早起。当然我们后来也还是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赛埔评论:1.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2005-10-2723:04,凌苑玲我在写《教育学原理》的作业“我的受教育经历”时就写到童年时所受的教育。那时,对我们这些农村“攻入”城里的人来说,劳动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就在这里发生,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教育。现在留在农村的几乎都是那些挺满足现状的人。他们的儿女几乎不用干活,学习也通常很糟,一般初中毕业就会来珠江三角洲打工。我觉得这些孩子都给那些不思考的农民父母害了啊。他们不知道,对农村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是让他们劳动。 2.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2005-10-2723:05,刘良华就我所知,凡是小时侯做过很多家务的人,长大以后别的品质不好说,至少他们有责任感。《大学》这本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把“齐家”放在“修身”和“治国”的中间?我认为这里面隐含了一个很重要的秘密:不“齐家”的人,既无个人“私德”,也不会有社会“公德”。“齐家”的通常解释是管理家务,好象是说一个成年人成家之后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可我认为,“齐家”里面隐含了“小孩子做家务”的意思。 3.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2005-10-2822:50,行人飘过去是自然教育,现在是框架教育。过去的孩子做家务辛苦,但玩耍自由;现在的孩子哪个会做家务的?学习也不自觉,健康的玩耍也不多。  4.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2005-10-2900:33,井健我也是崇尚“主动做事”的人,可是,我的这种理想在我的那个工作单位似乎变成了一种好大喜功好表现好出风头的代名词。不过,我仍然会坚持这条原则的。我在中学教书的时候,希望孩子们获得第一个社会意识就是责任感。希望我们的成长都是健康的。刘老师判断人的方法很独特:就我所知,凡是小时侯做过很多家务的人,长大以后别的品质不好说,至少他们有责任感。但愿这样说是可靠的。 5.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2005-12-2721:02,盘笑丹看完后感到很惭愧。因为父母从小就以学习为理由可以不参加家务劳动。没能够从做家务中炼成“主动做事”的习惯。是需要好好反省了!  3.2家族相似[13] 在做日常家务的那几年,我们姊妹养成了主动做事的习惯和对家庭负责的想法。姐姐把这个习惯带到她的婆家,但后来有些放松了。我把这个习惯一直带到我所就读的学校。我的床铺、被子、枕头向来是干净、整齐的。我的这个特点给高师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惜结婚后逐渐变节了。 我的大妹把这个习惯比较完整地带到她的婆家,而且一直完整地保持到今天。在我们家里,真正具有领袖风格的是我大妹妹。姐姐出嫁后,大妹妹几乎掌握了家里“种田”(那时已经开始“责任田”制度)的决策权。这与以前做家务很类似,但难度加大了很多。秧苗或者棉苗什么时候要施肥什么时候要施药,大妹妹有决策权,而且她的决策往往是对的。她的决策能力当时在村里是有名气的。她做事干净利落而且少抱怨。那时我在读高中,为了让我补充营养,她亲自骑车把鸡蛋送到我读书的学校(洪湖二中)。她出现在我们教室门口时,整个班里的男女同学都惊奇地望着她。她的个子比我略高,有一双乌黑的辫子,垂到膝盖以下。那年暑假有一个男同学一直想到我家去玩,我估计那厮是想看我的大妹妹。后来大妹妹告诉我,那次送鸡蛋时她在镇里的街道上骑车与人相撞,她从车上重重地摔到地上。她左手受伤,右手提着的一袋鸡蛋竟然神奇地完好无损。她那只受伤的左手留下后遗症,现在每遇到闷热将要下雨的天气,她左手就隐隐地疼痛。只有我那个小妹妹变化比较大。她小我4岁,小时侯吃饭时总是用最快的速度把最好吃的菜迅速吃掉。我们遇到好吃的菜都尽量克制,小妹妹却趁我们不注意时突然下手。我直生闷气,却不便说出来。我有时令小妹妹去叠被子,但她叠过的被子一定不会平整,要么就是枕头皱巴巴的。我看不过去时,就会亲自动手再重新整理一遍。小妹妹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在村里到处玩,像个男孩。她不玩到累了饿了就绝不回家,回家后就给我们讲一些村里最近发生的新闻故事。祖父称她为“百知”,村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知道。但这个小妹妹长大后,有了变化,她出嫁时我建议她对婆婆公公要好。她说“我知道该怎样做。”她后来果然知道该怎样做,她对婆婆公公的孝顺成为她所在的那个村里的所有媳妇的榜样。不只是孝顺,她逐渐显示出她的能干。她和她的丈夫让她的那个家庭很快脱贫致富。这使我对她所有的不满逐渐转化为欣赏和钦佩。现在看来,我们姊秭妹四人各自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我们四姊妹每次聚拢到一起聊天时,我们都能察觉到我们彼此的“家族相似”。这种“家族相似”的核心部分是我们小时候做家务时炼成的“主动做事”的习惯。美国人哈伯德写过一篇文章:《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了他的这篇文章后,很多人都在寻找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也寻找这样的人,只是寻找的目标有些不同,我寻找的是小时侯喜欢做家务的人。我相信:一个孩子如果小时侯喜欢做家务,这孩子长大之后必有一种“主动做事”的美德和相关的“责任感”。照我看,“主动性”的邻近处是“责任感”(或“责任意识”)。 我对“主动做事”这个词语一直有好感,后来我听我的老师讲她的教育理想时,我发现,“主动性”这个词语是她所有教育理想的关键词。她的教育理想至少有两个说法: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二是“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实这两句话都在说一个词语,就是“主动性”。 赛埔评论:1.评:家族相似,2005-10-3101:41,井健照我看,“主动性”的邻近处是“责任感”(或“责任意识”)。我来这里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炼生活的智慧。这个算一个。 2.评:家族相似,2005-12-2400:29,林淑文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老师和姐姐妹妹的感情很好.我也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小时候会经常打架,不过遇到"集体任务"时还是会自觉分工合作.我觉得主动性来源于责任感,而责任感来源于热爱.如果没有对自己家庭/家人的热爱,没有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很多行动都不会启动. 3.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2005-10-2723:11,刘良华星期一晚上我和刘朝晖老师(我们一起开设《教育叙事研究》,每周一晚上讲课)在课后就讨论“劳动”的教育价值问题。那天我们放了一部电影:《反叛的理由》,里面讲了一帮没有责任感的孩子的故事。我的基本观点是:没有责任感的青年,往往是那些在小时侯没有参与家庭劳动和家庭决策的孩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教育界很看重劳动,甚至把拯救中国教育的唯一希望托付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条道路。虽然实践上有变形和夸张,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是对的。大概永远是对的。  4.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2005-10-2816:21,飘零刘老师的故事让人想起了这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父亲以前在外面工作,家里就我和母亲,什么事情都要我和母亲来处理,小的时候经常因为羡慕别的孩子可以自由的玩而被母亲指责,现在想来真是不懂事啊! 5.评:家族相似,2006-02-1417:39,何婵兴看完后觉得深有体会,虽然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但我还是体会过小时候要做家务的过程。小时候的劳动确实培养了我一些很好的品质,如做事很有责任感,喜欢干活、整洁……我记得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家里还有田。父母都盼望我放假回家帮忙,虽然家活不多,但父母还是希望我回家帮忙。由于我近视的缘故,同村的人看到我戴着眼镜下田收割,老是笑我。笑我怎么堂堂一个大学生还下田干活,我一听到他们说我脸就红了。这些情景我现在还回味无穷呢。  3.3 长大不容易[14]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曾讨论一个主题:“长大不容易”。这个主题看来对所有人都有意义。我在“长大”之前,主要做三件事情:偷东西、撒谎、打架。(1)偷东西我小时侯偷过邻居篱笆上的扁豆。理由是:那时候家里没有菜吃,我妈妈虽然不怂恿,但默认了。我妈妈安慰我说:他们经常偷我们家的菜。我记得总共只偷过1次扁豆,因为邻居篱笆上的扁豆很有限,偷1次就几乎偷完了。我小时侯偷过邻居家的西瓜。理由是:他们家有很多西瓜,我们家一个也没有。总共只偷了一次,后来再也没有偷西瓜了,因为那次当场抓获,那人很给面子,问“是不是想买西瓜?”我说“是的”。他说“这个西瓜太小,送给你了。”我惭愧得再也不愿意去偷那家的西瓜了。 后来上大学时到青山湖偷过一次竹子。竹子没偷到手,被人抓住了。前后加起来,共作案三次。现在要是有中小学老师告诉我说:“某某同学有小偷的习惯”,我就对那个小偷比较同情。我的想象:没准他以后会有出息的。我这样想的理由是:我不知道小时侯从来没有偷过东西从来没有撒谎的孩子,是不是正常的孩子。(2)撒谎除了偷东西,比较喜欢做的事就是撒谎。最恶劣的一次撒谎是给母亲讲“黄南叔叔卖金鸡”的故事。黄南是村里的困难户,说话语速缓慢,常受人调侃。但他出身好(贫农),娶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妻子。为了照顾他,村里安排他在我们学校做临时工。那天(大概在小学三年级)上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地主藏钱”的故事,说解放后很多地主把“金元宝”和“金鸡”埋藏到房屋的地窖里,后来房子被拆了,地窖也找不到了,那些“金元宝”和“金鸡”就一直埋在地下,谁也找不到了。我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觉得是在讲我们家的事情。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黄南在和邻居吵架。他们在吵什么呢?我不知道。我一路上都在猜想这件事,他们究竟在吵什么呢?我忽然怀疑黄南可能发现了“金鸡”,邻居说那“金鸡”是他们家的,黄南坚决不肯归还。于是就吵架了。回家后,一进屋,我就对母亲宣布:妈,黄南在耕田的时候,耕出了金鸡。我母亲大吃一惊。追问“在那里找到的呢?”我说:“在田里找到的啊,他耕田的时候,被一个东西卡住了,他蹲下去一看,是一个坛子。他把坛子刨出来,抱起来的时候,不小心摔到地上了。坛子摔破了。里面跑出两只小金鸡。金鸡发出霍霍霍的响声。”我母亲说:“对啊,金鸡碰撞了,就会发出响声。后来呢?”我说:“后来黄南就把金鸡抱回家了。” 我母亲着急了,再问:“后来呢?”我说:“后来他把金鸡卖了。”“卖给谁了?”我说:“卖给队长了。”“卖了多少钱?”我说:“卖了50块钱。”我母亲开心了,她感叹说:“啊,这下黄南的日子好过了。再没人敢小看他了。”我母亲是“传播学”的高手,她顾不上吃饭,就跑出去给邻居传播好消息。我的故事经母亲加工之后,那故事就很迷人了。很快在她的周围聚拢一堆人,那些人离开后再到另外的地方聚拢一堆人。后来我们家族的一位小姑子来了,她听了我母亲讲的故事之后,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母亲说:“是我儿子告诉我的。”小姑子问:“他怎么知道的?”我母亲说:“他放学的时候看到的。”小姑子说:“我刚才经过那里,黄南坐在家里,怎么没任何动静?”我母亲说:“怎么会呢?”小姑子说:“不信你去看看。”我母亲不高兴了,赶紧跑回来问我“怎么回事”。我说“这是老师讲故事讲给我们听的”。我母亲很吃惊:“是老师编的故事?”我说:“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我改了一下。”自此以后,凡是我给母亲讲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就先调侃我:“又是小金鸡的故事?”我只要说:“不是,这回是真的。”于是,母亲就又相信了。(3)暴力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儿童都有暴力倾向,我知道,我有。我小时侯做得最残暴的事情就是捉青蛙,捉到青蛙后就把青蛙杀了,拿青蛙的大腿做菜吃。青蛙的大腿很好吃。这种暴力倾向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忽然有一天,我不敢杀青蛙了,然后怂恿我小妹妹杀青蛙。小妹妹比我更厉害,她动作麻利,很快就能解决问题。但忽然有一天,她也不干了。我问“为什么”,她说“怕”。 我后来得出一条结论:小时侯杀青蛙可以原谅,如果长大了,你还无所顾忌地杀青蛙,那么,长大之后,你不是一个杀青蛙的专业户,就是一个贪官。不杀青蛙了,但残暴倾向仍然在延续,那时很喜欢跟同学打架。只要意见不一致,就用武力摆平。我在小学有留级的经历,和同年级的其他同学相比,我身材高大(做早操的时候总是站在最后,到中学时逐渐站到前面去了),打架的时候,赢多输少。最激烈的一次对抗是和一位同学摔交。我把对方扑倒之后,压在他身上长时间不让他翻身。直到他后来一动不动了,示意服输,我就让他起来。他起来后很恼怒,用钢笔戳我的手背。他戳我一下,我就拿钢笔回戳他一下。然后他再戳我一下,我就再戳他一下。如此往来经过多次回合,被钢笔的笔尖戳过的地方,就慢慢溢出“黑血”。可能是我下手重了,这位同学忽然哭起来。他到外面去找哥来报复我。他哥踢了我一脚,踢到我的膝盖上。我蹲到地上,随手拣起一块砖头,一路追赶。他哥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我们围着学校跑了大概三圈,他哥跑不动了,停下来。我赶过去,想砸他的时候,他哥哥夺过我手中的砖头,拿砖头砸我的头部。那天下午放学之后,我不敢回家,因为头部一直在流血。等头部停止流血后,我在河边用清水把头部洗干净,才回家。(4)“长大”之后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农村向来重男轻女,我理所当然地备受母亲的偏爱。父亲虽一脸的不在乎,但从他让谁去上学和让谁过早地辍学的态度上看,也明朗地显示出他的偏心。我读中学时家里条件不好,饭桌上很少见到肉菜或者鸡蛋,几乎吃素。每次我从学校回家,母亲会做一些肉菜,而且只让我一个人吃。我抗议说:“都吃”,母亲往往会说:“她们在平时都吃过了,你自己吃。”我看看姐姐和妹妹,最初感觉很尴尬,后来竟然慢慢适应了这种比较残忍的家庭偏爱。但祖父对这种偏爱好像比较警惕,在我接受父母的偏爱的同时,也不断承受来自祖父的鄙夷和嘲弄。我一直觉得我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与我的祖父有关。 虽然自卑,可是在与外人交往时,明显地露出好斗、不可一世、热情、精力充沛的样式。有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哪个是我的真实状态。只有当有人邀请我去参加什么聚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一个喜欢孤独,喜欢宁愿一个在孤灯下看书也不愿意频繁地聚众喝酒的人(独处几天后又时常有聚众喝酒的冲动)。小时侯一直喜欢赌博尤其喜欢打麻将,后来也可能因为厌烦群居,渐渐也对那些事情丧失了激情。我的自我评价是:既自卑,又能够站在讲台上热情洋溢地讲课;反之,经常显得热情洋溢,可是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上午显得自信满满,下午忽然降到零度。既喜欢在公共场合充当好斗的形象,又喜欢离群索居;个子那么矮小,居然会显得精力充沛。内心深处有“暴力倾向”,如果遇到看不惯的人,就心里想着要是揍他一顿,那时多么美好的事。我的乒乓球技术水平一般,可是一旦进入状态,喉声震天动地,一般人就不再是对手。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乒乓球比赛时,对手是一位美男,他的拉拉队很庞大,都是女性。她们对我提出严重抗议,说我以吼声取胜,属于违规操作。现在到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打球,一位姓王的心理学老师一再抗议我“只能在击球之后发出吼声”。对于这些,我较少理会。后来,我总结出一个结论:这是A型血比较典型的几条症状。这些症状总体上显示为“敏感”。英国人罗素谈论教育目的时,对“敏感”比较重视,认为它是对“勇气”的补充与和解。若这样看来,A型气质是比较优良的品种。但愿这个结论不至于引起A型血的老师一片骂声。如果您说我说的不对,我也不怕。我讲课时向学生一再重申:我讲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A型血性格,而不是医学意义上的A型血性格。可是,当时就有学生问我:“教育学意义上的A型血与医学意义上的A型血有没有关系?”这比较难回答。我当时说:“有点关系,但属于不同的分析技术。” 其实我知道,这是敷衍的说法。我的真实想法是:如果您觉得我说的结论“真对”,那么,我所说的就是医学意义上的分析。(我曾认真地读过几本医学书。)如果您觉得我说的结论是“胡闹”,那么,我就会说,我所说的不是医学意义上的分析,是教育学的分析技术。 赛埔评论:1.评: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2005-11-2001:42,anne哈哈!好不容易和刘老师有一点共同点,我也是“A”型!既是医学意义上的,也是心理学上的。我以一个医学学士和教育硕士(准)的名义保证,刘老师的分析是有普遍性的。 2.评: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2005-11-2002:41,senny我庆幸自己是AB型,一方面有些与人相通的地方,便于交流,另一方面,有B型独有的特质,不至混同。我原以为只有血统论,没想这儿还出了血型论,有人甚至有人要拿来做毕业论文,真有意思。是我孤陋寡闻! 3.评: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2005-11-2022:39,陈颖颖上一星期听刘老师的课,第一次听到教育学意义上的血型,很有意思。正如刘老师课上说的,(大概是这样)“不管是哪一种血型,只要稍微往前走一步都有自己的优点”,不管自己是什么血型,那都没有关系啊。 4.评: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2005-11-2023:36,林淑文那天上刘老师的课,听老师在属于分析教育学意义上的A型血的人的性格,我旁边有两位同学猛盯着我看,后来还有同学跟我说,老师好像在说你一样。当时我自己也觉得好像“中招”。往前走一步就是优点,可是不小心往后走就成了缺点了。  5.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2005-11-2522:54,Liqiongfeng我和你同是A型血,别人对我经常的体会是“在冰山下的火山”,“阳光灿烂下的暴雨”。最好的朋友在毕业留言上写着:“才拉着你递过来的温暖的手,又要提防你踹一脚过来。”  4.关于爱人 4.1高师妹[15] 高师妹是我的研究生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太太。再后来,她又成了我同学。1998年我到上海“读书”,1999年她也到那里去“读书”。1998那年,我经常给她写信。信封上收信人就写“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高师妹”收。我们两个人有很多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我是矮个子,高师妹也是矮个子。我担心我们的小孩身材会受影响,所以迟迟不敢要小孩。也许还有一点我们是比较一致的:我们两个人对选择“同伴”的标准都比较奇怪。她的要求是只要这个人愿意陪她逛街。我说,这好办,我就喜欢干这事;我的标准是只要这个人不喜欢吵架,因为我小时侯光听家里人吵架,我有心里障碍。她说这事也好办,因为她长这么大几乎没有跟人吵架。于是我们两个人一拍即合。高师妹是河北人,语言规范,说话字正腔圆。我们在重庆读书的时候,她最初几乎听不懂重庆话。熊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满口方言,他特意问:“我说话你们懂得起嘛?”我们都说“懂得起。”熊老师就感叹:“都是嘛,重庆话和湖北话是一个语系的,以前湖广填四川,就有了重庆话。我们说的话本来就是官话。”高师妹大概只听懂了最后那句话,下课后她就问我:“还官话呢?我怎么听不懂?”我问她“你不是说你懂得起吗?”她就说“以后可能会懂。” 离开重庆之前,高师妹真的能听懂重庆话了。离开重庆之后,她一直怀念重庆话。其实,我猜她是怀念那个地方。在那个地方,高师妹比较喜欢的树是铁树。西师(即西南师范大学,现在已经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成为“西南大学”)的办公楼和图书馆周围有很多铁树。她为什么喜欢铁树啊?真是搞不懂。她比较喜欢的格局是西师正门的花园,那里有毛主席的雕像,雕像的周围是花草树木。在傍晚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常常在那里聚会。她比较喜欢的娱乐是爬山。西师校园里面就有两坐山,我们把东面(我们感觉是东面,其实不见得是东面)的山叫做“东山”;把西面的山叫做“西山”。我们经常在东山散步,在西山搞野炊。那天野炊的时候,管理者发现了我们,他告诉我们“那样多么多么危险”。高师妹拉着我赶快逃跑,她后来想起这事就心惊肉跳。她比较喜欢的休闲是织毛衣。她在重庆给我织过一件毛衣,一条围巾(她称之为“围脖”,后来我发现字典上真的有“围脖”这个词,太奇怪了)。那条毛衣我弄丢了(在一家小餐馆),那条“围脖”至今还保存在衣柜里。在广州生活虽然少用“围脖”,但每次拿出来亮相的时候,我发现那的确是我所见到的最美好的“围脖”。高师妹比较显著的生活信念是追求“简单”而不慕“虚荣”。结婚(领结婚证)的那天下午,我送给她一束玫瑰,为了让她的房间经常有玫瑰,我到新港东路的一家瓷器店买了一只花瓶。进门的时候,高师妹看到那么大一束玫瑰花,也看到那只花瓶。我看着她,等她说话。没想到她说:“买这干什么?”我说:“这很重要,俺一生只结一次婚。”高师妹问:“花瓶多少钱?”我说:“一百多块”。她拿了花瓶去装水。装水之后,她发现花瓶有一个地方漏水。高师妹问“花瓶在哪买的?可以换吗。”我说“可以。”她问:“可以换成盘子和碗吗?”我很吃惊,问“为什么?”她说:“盘子和碗实用。一百多块钱可以换很多盘子和碗。”我估计瓷器店老板不会同意:“花瓶漏水可以换另一个花瓶,不能用花瓶换盘子和碗。”高师妹不愿意,坚持要把花瓶换成盘子和碗。那天晚上,我们赶到新港中路的瓷器店,用那只美好的花瓶换回了一堆盘子和碗。高师妹是对的。那些盘子和碗直到今天还在发挥它们的实用价值。 高师妹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主要是因为她对任何人都很少挑剔。偶尔她也会说:“你要是像人家叶茂林那样会挣钱就好了”、“你要是像人家周可桢那样有耐心就好了”。我知道这些话她本人并不当真,她不在乎这个。她最在乎的一句话是:要是有人像你一样能够那么有热情陪我逛街,我就可以换一个老公。她这话我也不怕,因为到现在为止,她和我都没有发现那样有热情的人。高师妹写得最感人的一篇文章是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前言。在前言里,她回忆了陆有铨老师和她交往的一些细节:论文的选题与基本观点是在导师给我们开课的过程中产生的。导师为我们开设了几门专业课程,规定了要交“作业”。在所做的“家庭作业”中,有一份是《变化与返回:找寻基础教育的“基础”之谜》,还有一份是《自由教育的传统及其流变》。这两份作业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的雏形。导师很注意给我们开课。其中有些课是由导师系统讲授的;有些课以学生“自学”和“讨论”为主。当导师系统讲授时,听课的学生很多,是夸美纽斯式的“大班教学”。导师的讲课旁征博引并充满激情,听课的学生都称“有收获”。这使我在学位论文中倡导“研究性学习”时,不断地提醒自己“教师讲—学生听”原本是极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只是当它成为“唯一”的接受学习方式而不与“研究性学习”保持某种联系时,会发生相关的危机。不少人误以为“教师讲—学生听”导致了“接受学习”。但好教师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时,何以能使学生称“有收获”?其中的缘由有多种。比如说,教师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时,他是以学生在课前已经“自学”(或“亲自探究”)和在课后愿意“自学”(或“亲自探究”)为前提的;或者,教师在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讲课时,并不直接教给学生“答案”(或“简单规则”),而是把多种不同的观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判断。这样,“教师讲—学生听”就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系列建议”,它为学生提供的是富有人格魅力和生命激情的“声音文本”,这样的“教师讲—学生听”实际上构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部分。由此看来,好教师的讲课最终是引导学生亲自寻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 当然,更直接的“研究性学习”是那些以学生“自学”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我们这一届博士研究生共三个人,在以“自学”和“讨论”为主的教学中,每次由一位学生将两个星期或三个星期以来的“自学”体验写成厚厚的几页纸的“论文”并做“主题发言”。然后导师与其他同学一起对“主题发言”提出追问、质疑或批判。导师对学生要求比较严,当学生的发言没有明朗的观点时,他会很严肃地提出批评。这使我感到有压力。轮到我做“主题发言”时,另两位同学也会“动真格”地提出“关于某某观点的批评意见”。我后来把这种讨论称为“智慧实验”,对主题发言者和其他在场者都是一种“智慧挑战”。每次智慧实验总是显得严肃却丰富。现在想起文科大楼的那间朴素无华的小教室,还有一种心向往之又敬畏之的感觉。记得我们三人除了“轮流”做主题发言,还“轮流”负责为导师提一壶开水到教室,导师有喝茶的习惯。文科大楼15楼的教室算是“上层建筑”,可以坐电梯上去。导师喜欢锻炼,有几次步行上去,令我们私下佩服了好长一段时间。三个星期轮流一次的“主题发言”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种逼迫。为了应对“主题发言”,我寻找和阅读了不少书,做了真正的“读书人”,在紧张、焦虑和兴奋、欣喜中度过了一年。现在对专业外文资料和对哲学史的阅读兴趣以及对问题的追究意识,是在那一年中正式地培养起来的。很有趣,第一次轮到我做“主题发言”时,我选择了《找寻基础教育的“基础”之谜》这个主题。有一个很偶然的因素起了作用:我在学校图书馆四楼的外文阅览室里随意地阅读了一本叫做《TheGreatDebate:WhichWayforAmericanEducation?》的书,其中提到有关“基础”的争论,我对这个问题有些兴趣,就选做了发言的主题。我上课时提到这本书,导师问:“是不是封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令我很惊讶,因为那本书的封面上的确有一个苹果的图案。导师的博学使我感受了一股被推动的力量。当然这个主题与我以前的“教学论”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这几年参与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经历有关。当时之所以选择了导师的“教育哲学”专业,已经感到我个人所做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几乎进入了一个无法“深入”的高原状况,急切想获得“教育哲学”方面的支持。 导师的系统讲课以及那几次的“主题发言”的确使我获得了这种支持。我记得每一次“主题发言”之后,常感到自己对某个问题有了更多的理解。   三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活在忙碌、兴奋和思考中度过。从一年级开始,每一次主题发言都感受了紧张而兴奋。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发愣”、惊异一直伴随左右。感谢导师无数次地为我指点迷津。导师的智慧和他特有的提问方式常让我在迷惘中清醒。三年来,我很庆幸自己对教育哲学问题越来越有兴趣,这是陆老师赐予我的财富。 赛埔评论:1.评:高师妹,2006-01-1412:46,长征我是高老师的学生。她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时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我姓高,但个子并不高”。你看,多幽默!她的课生动有趣,内容充实。看的刘老师的这篇介绍太太的文章我真为这世上幸福的一对感动。 2.评:高师妹,2006-01-1418:15,吉普赛人我听过刘老师的课,我的听课笔记本上写的是:如果一个男人只对自己的母亲好而对太太不好,这男人必无出息;可是,如果一个男人只对太太好而对自己的母亲不好,这男人更无出息。他讲前面那句话的时候,教室里的女生全部为之欢呼。他讲后面那句话的时候,教室里的男生又为之欢呼。 3.评:高师妹,2006-01-1500:43,刘良华比较失望的时候是计划要去买一件某种类型的外套或者皮鞋,可是逛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什么都没有买到。后来改变了策略,在回家之前无论如何要买点东西带回家,否则进门之后就会后悔。  4.评:高师妹,2006-01-1600:24,卓然独秀我发现,敢这样把家人,尤其是夫妻之间的伴随着琐事和感情在内的生活点滴亮相示人的很少;可以用这样平和诙谐甚至有些幽默调侃的口气说自己另一半的人很少;可以把夫妻之间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真实记录在博客这样一个空间中的人很少。而你在这样做。这样做的前提是源于自信,源于真切。 5.评:高师妹——致楼上诸位,2006-01-1612:11,刘良华比一般人想象得好一些,但没文章里公布的消息那么好。文字总有一种文过饰非的效果。总体上,高师妹本人对这篇文章是认可的。  4.2挤牙膏的故事[16] 家庭生活幸福是比较困难的。各家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很多家庭的不幸并不是因为房子太小,挣钱太少,而是因为不宽容。就我所知,有些家庭竟然因为“挤牙膏”的问题而不断发生争吵。挤牙膏有规则吗?比如,从牙膏的后半部往上挤,牙膏会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好的体形。如果拿起来就捏牙膏的中间呢?——牙膏会变得皱皱巴巴,比较难看。于是,太太就不断提醒丈夫:你怎么老是忘记了,为什么就不能从下面往上面挤呢。 做丈夫的真可怜,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老是忘记了。但他心里最想说的是: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大学时有一位老师就经常给我们讲述他的太太如何每天都盯着他挤牙膏的事情。照他的说法,每次挤牙膏时总担心背后有人盯着你,弄得提心吊胆的。这实在值得同情,我当时就发誓,结婚后,我一定买两支牙膏。可是我结婚后也只买了一支。我们家里的牙膏一般不会皱皱巴巴的。我观察过我们家里人挤牙膏的方式:我太太挤牙膏的习惯是拿起牙膏就往中间捏,这一捏牙膏肯定会变形。我挤牙膏是从下面往上面捏。我曾经提醒过太太,告诉她挤牙膏的正确姿势,可是太太并不当一回事。所幸,我们家的牙膏的体形一直保持得比较好,因为每天几乎是我太太先起床,她先挤牙膏。我有熬夜的习惯,总是后起床。我挤牙膏时顺便使牙膏恢复体形。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出差,每次出差回来挤牙膏时,我都会认真地整理牙膏的形状。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这样做法实在无聊,我才放弃我的做法。为什么一定要看到牙膏符合我的审美标准了,心里才觉得舒坦呢?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别人的生活习惯呢?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习惯生活,只要这种生活习惯不影响他人。如果你总想改变他人的某些习惯,你可能犯了第一个错误:不宽容。如果你成功地改变他人的某些习惯,你就紧接着犯了第二个错误:残忍。给别人自由生活的权力,不轻易地想着要改变别人的生活习惯,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品质。这个品质叫“宽容”。“正如不挑食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忌食过多则是生命力衰微的征兆;宽容是人格强健的确证,而不宽容则是人格萎缩的表征。”[17]我建议:如果你的丈夫喜欢抽一点小烟,喝一点小酒,打一点小麻将,你最好不要轻易地取消他的爱好。你想,他就这么一些爱好,多不容易,人就为自己的爱好而活着。你要是一门心思地取消他的爱好,他就渴望离开你,不跟你玩了。有些女士很自信:谈恋爱的时候发现男人总体上不错,就是有一些小缺点,于是在心里发誓,“走着瞧,等结婚后看我如何把你改造过来。”可惜,等到结婚后,她发现并不容易。究竟谁改造谁,也难说。  赛埔评论:1.评:挤牙膏的故事,2005-07-0814:16,吴秋敏宽容实在太重要了,让小学老师学会宽容更重要,也更艰难。昨天聆听了刘老师的讲座,今天再细读您的文章,字里行间,让我感到一种坦率与真诚。不是专家惯有的豪言壮语或语重深长,但我似乎明白了您的话是真话。我是个黑白分明的人,所以容易得罪人,但我又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我经常感到很矛盾。我也读论语,已看三四年了,我也看厚黑学,可悟性太低。希望以后得到您的指导。 2.挤牙膏的故事,2005-07-0814:28,刘良华写文章有时是一种忏悔。有时是因为我自己过得不好,就说出来,希望自己也希望所有人都过得好一些。 3.评:挤牙膏的故事,2005-10-2020:39,张春花刘老师,您说得很有道理。我本来准备今晚上和爱人打个电话,主要是围绕他今天中午在电话中说的某句话展开对他的批判(也是可能开战),看完您的这篇文章后,觉得“松”了一口气,想还是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哪怕是有触犯自己的时候,也不必太计较的,“人不知而不愠”嘛。不过人要做到凡事宽容是不容易的,所以常常需要别人的“倾听”和开导啊。 4.评:挤牙膏的故事,2005-10-2317:26,胡柳姬读刘老师的文章和上您的课让我感到很快乐和轻松。我也有与文中挤牙膏一样的经历,做法也惊人的相似(我的丈夫总是从中间挤,弄得牙膏很难看,我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他,可总改变不了,偏偏我又是个完美主义者,曾几何时弄得我好upset)后来,我也开始反思,何必总是把自己摆在裁判的位置上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方式,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就大可不必斤斤计较。在生活中人人都是队员,这样,你才会在生活中获得多一点快乐。  5.评:挤牙膏的故事,2006-04-0810:46,刘良华现在市场上的牙膏已经由原来的金属软管包装改换为塑料软管包装了。这种塑料软管包装有一个好处:你无论怎样挤牙膏,它立刻会恢复原形,不会皱皱巴巴的。我估计塑料软管包装的出现,可以减少很多家庭纠纷,拯救很多充满争执的家庭。  4.3美好的O型气质[18] 血型与人的气质或性格究竟有多大的牵连,现在还很难说。从高师妹的日常行为和追求来看,有一种关于O型的描述,大体接近高师妹的气质:(1)具有敏锐的直觉和感受性,能清楚地分辨敌人或伙伴。不断寻找一个可遵循的典范。比较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对奇异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相信机遇,事实上,幸福之神也的确常常奇迹般地出现在他面前。(2)是典型现实主义者,绝对不会产生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想法。尽管感情很丰富,却不会流于空洞的理想主义,倒可能倾向于实利主义。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适应能力甚佳,绝不会反抗现实情况。当现实生活情况改变,个人也会随之改变;如果现实生活没变,个人也不会想主动改变现状。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因环境产生变化,而感无所适从。(3)遵守世俗的观念和传统的生活形态,自愿选择比较保守的生存方式。一般而言,即使有部分的思想会改变,仍然不会走在时代尖端,趋附潮流。(4)对势力范围的界限,区分得一清二楚,很讨厌别人闯入自己的生活领域中,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的生活领域规划出来,自己就成为这个范围内的主宰。对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亲友相当照顾,但是对于范围外的人,则显得异常冷淡,不轻易付出自己的感情。待人的方式全是基于敌人及伙伴的分别。 (5)多半体态丰满。对异性非常有包容力及耐心,婚姻比较坚固。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喜欢顺从的人。寻求安定环境的观念很强,而这种观念表现在家庭里,就成了爱护家庭的顾家型。绝对不会做出破坏家庭的行为,即使夫妻双方发生难以沟通的纠纷,也不会轻易地离婚。(6)贤妻良母型,这是不变的定律。擅长理家,是典型家事天才的人。往往是别人羡慕的对象,辛苦所建立的家庭,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模范家庭,洋溢着幸福。具有浓厚的家庭主义,把家庭作为自我中心的精神堡垒,而自己则是这座城堡的主人。(7)本身就具备了对任何环境的适应性及通融性,所以对任何职业都具有广阔的适应能力。较适合做有关衣、食、住的职业,适合从事和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职业,最适合担任总务及会计工作。换句话说,不适合从事脱离现实的学术研究工作。(8)天生对不动产有特别的好运,与其说很会赚钱,倒不如说对金钱运用得当。对于钱财具有强烈的洞察力,对于人却没有如此的能力,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过分信赖别人,甚至委托别人管理金钱,因此,常有受骗的可能。投机性的事业,最好少碰为妙。对O型性格的忠告:甜言蜜语背后必有陷阱。后记:我其实对血型没什么研究,但我比较重视“相书”、“血型”、“星座”之类的“专著”或文章。我并不相信“相书”、“血型”、“星座”,但我相信那些专著或文章里面所隐含的某种对“人性”的理解。我不会简单地相信那些专著的所有说法,要不我就是头脑简单而且轻易迷信的人。我只相信那些专著和文章里面所隐藏的对“人性”的假设、估计和类型分析。就某个具体的血型而言,那些假设、估计、类型分析是错的,但我把它转换之后,那些假设、估计、类型分析就几乎是对的。我既然在文章里面写我太太,最初我故意给她提供一篇描述“O型”的文章,她立刻说“那不对,全是错的”。我再把这篇经过我加工的文章提供给她。她立刻说:“啊,太对了。几乎全是对的。”这说明什么? 这就是我所谓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血型分析和“医学”意义上的血型分析的分别,实际上是借助相关说法来描述我所“看到”和“体验”到的某个案例。如果“医学”(那些血型分析往往借“医学”的名义,并非真正的“医学”)上的说法不合我看到和体验到的个案特点,我就删掉、放弃。也就是说:我所做的分析只是借用医学的语言但立足于真实的个案研究。 赛埔评论:1.评:美好的O型气质,2006-01-1408:39,周淑华我是O型血,觉得上述好象跟我自己不怎么像,特别是关于家庭那个,而且我不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是一个爱幻想的人。我觉得刘老师的区分,更像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几类典型的人,这几类不同的人群有着其不同特色的性格和气质。 2.评:美好的O型气质,2006-01-1414:17,徐莉血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刘老师存心要“飘扬”他的“高师妹”。所以我看着一阵大笑,终于在点击了后面的资料链接后笑翻在地。 3.评:美好的O型气质,2006-01-1422:51,蔡丽儿确实是一篇有趣的文章,以前曾在心理学学过,气质是天生的,没有好坏之分,但我觉得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但我自己还不知道是哪一类血型,不过现在看来有点像O型哦! 4.评:美好的O型气质,2006-01-1423:17,刘良华感谢楼上诸位的关注和各种相关的解释。我不相信“血型”说,但我比较重视有关“相书”、“血型”、“星座”的文章对人性的“解释”方式。  5.评:美好的O型气质,2006-02-2117:59,谭小颖大家看完了这篇文章后大部分的人都用自己相比较。有与之相同的,也有与之不同的。不同的人仅仅是其他因素影响得更甚,例如环境、教育。我也是o型血的!很多方面与我都相似。不管我的性格气质是否一样,但是却是我的奋斗方向。这篇文章像是一种心理的暗示。  5.关于孩子 5.1儿子与干爸[19] 我在网上发了一篇关于小孩的文章,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心里很感激。其实我一直避免讲自己的女儿,无论讲课还是在网上写文章,都尽量避免。我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说,“如果你想在同事面前夸赞你的孩子如何天才如何漂亮,还不如夸奖你家里的小猫小狗如何可爱。”今天给学生讲课时,我讲了避免讲自己的小孩的另外一条原因:我有一个朋友。我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儿子”。因为这位朋友每次讲课时,不会讲别的,开口闭口就讲他的儿子如何如何。有一天他讲:“我儿子今年三岁,已经能够写诗了。”我问写了什么诗。他说他买了一串葡萄回家,没想到他儿子吃葡萄的时候说出几句诗词来:远看像葡萄,近看像葡萄,吃起来还是葡萄。在他看来,他儿子就是天才。 后来,我就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儿子”。有时远远地看见他走过来,我们就高声喊:“儿子,过来!”这位朋友很恼火,几次红着脸抗议,不允许我们叫他“儿子”。经过几次抗议后,我们妥协了,改口叫“干爸”。为什么叫“干爸”呢?因为这位朋友自从不讲他的儿子了,他讲课就只剩下“干巴巴”的。“干爸”是“干巴巴”的简称。 赛埔评论:1.评:儿子与干爸,2005-12-1423:17,胡皆侃在华师这几年,发现我们的老师很难避免谈起自己的子女或家庭,特别是女老师。可能是跟我们所学的专业有关吧,老师谈起教育中的现象时,总是很喜欢用自己的子女来举例子。我们好象已经见惯不怪了。 2.评:儿子与干爸,2005-12-1423:40,沈旎笑,这外号够绝的。笑完后赶快检讨。 3.评:儿子与干爸,2005-12-1509:43,shiwei我觉得刘 老师说得很对,我很赞成。还是不讲家里人最好,虽然我还没资格谈论子女问题,但是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上课时或同事谈论时,说两句,就会谈到儿子和老公,我们几乎都会背,听她讲话很难受,很痛苦。另一个女同事,就不一样了,她的女儿三岁,长得很漂亮,而且很有教养,真的好漂亮,我还没见过那么漂亮的小女孩,大家每次见到她,第一句话就会说,呀,某某你好漂亮啊!两次之后,在办公室里,当着大家的面,很认真很诚恳告诉我们,以后在小区见到自己的女儿,再也不要说她漂亮了,这样对小孩的心理影响不好,她说,她在家里只夸女儿乖巧、聪明、能干、努力。大家听完深思一下,都表示好,一定。 4.评:儿子与干爸,2005-12-1510:09,谢易一次上课讲到婴儿教育问题,老师说凡是刚生下来不到七斤的婴儿最好别养了。引起全班学员(绝大多数是已婚女学员)哗然,赶紧追问老师的小孩出生时有多重,答曰“九斤”。于是课堂马上陷入空前热烈的讨论中,使得老师不得不再三整理纪律:下课再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继续上课。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再丑再笨也是个宝。“儿子与干爸”,是刻薄了点,但确实值得好好反省。有人说:你想获得他人的认可,那么引他谈他的孩子,并赞美他的孩子;你想得到别人的指责,那么先指责他的孩子,能把他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那恭喜你,你获得了一个敌人。 5.评:儿子与干爸,2005-12-1622:34,gaoxy谈论孩子几乎是所有家长的通病,而且每每谈起自己的孩子总希望能够说出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不同之处。一次上课时,发现电脑桌面自己女儿的照片被换成别人孩子的照片,十分不悦,心想这怎么能做桌面呢,奇怪!  5.2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20] 小孩出生以后,高师妹每天都写观察日记。我看过高师妹的日记,里面主要记录了可可每天如何“捣乱”、“折腾”的事件: 她会把所有的柜子都拉出来,然后把抽屉里的发票、证件、相片、钉子、锤子……全部泼洒到地上。为了防止她翻箱捣柜,高师妹把所有的柜子都上了锁,无法上锁的柜子就用绳子围困住,打了疙瘩。为了不让可可解开疙瘩,高师妹把绳子打了死结。绳子约束了小孩,也限制了大人。每次我从衣柜或抽屉领取器物时,就比较着急。她会把那么沉重的椅子像蚂蚁搬家那样拖到另外的地方。然后借助椅子爬到桌子上去,再把桌子作为跳板,爬窗台上去晒太阳。为了防止她摔倒,高师妹不得不挪动餐桌,把餐桌搬到另外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那样虽然破坏了家庭装修的结构,但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值得的。她会跟着她妈妈一起去洗碗,她一定是认为她有权参与所有的家庭事务,你不让她洗碗是不合理的。她不仅要参与洗碗活动,她还坚持按照她自己的方式洗碗。用很小的手捏拿一只大碗在水池里面抖动。等到拿起来的时候,她就很可能要把碗摔到地上。高师妹的理论是:小孩不摔碗是长不大的。再摔碎几只碗,她就长大了。她会拿彩色画笔在墙上、椅子上、桌子上乱画。比较要命的是在洁白的床单上乱画。据说儿童的涂鸦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和美学意义,高师妹不敢阻拦,我也不敢轻易制止。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她长大之后就不会胡闹了。高师妹看了龙应台的文章之后,发展出一套不着急的幼儿理论。龙应台的说法是:“孩子,你慢慢来”。和所有小孩一样,她会胡闹,完全没有秩序感和制度感,全全不理会所谓的传统、习惯和规则。她吃饭的时候,有时喜欢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只要她愿意张开小嘴巴,大人就可以把饭菜送到她嘴里。据说靠喂饭长大的孩子没有独立性和责任感,后来就调整办法:如果她不想吃,就不让她吃,等到她想吃了,就由她“亲自”拿筷子吃或用手抓饭。她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习惯:她愿意把两盘菜放到一个盘子里,她愿意把鱼汤和红烧肉搅拌在一起。大人这时不免会很气愤,但你得忍住。据说孩子有孩子的逻辑,只是成人暂时还不那么理解她的逻辑。不就是把两盘菜放到一个盘子里吗?那么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么冷,我们都已经穿上厚厚的棉袄,厚厚的袜子,严严实实的皮鞋,但她坚持光着小脚在冰冷的地上走动。天啊,那么冷,她就赤脚,不生病才怪。但她已经那样光着脚好几天了,依然没有生病。后来光着脚过了一个冬天,也没有感冒或发烧。你能说什么呢?当然也就算了。 那么冷的晚上,我们睡觉时盖上了两层棉被,她就只要盖一层薄薄的毛巾被。毛巾被不保暖,但要那么保暖干什么呢?我很好奇,一直在观察到底她能够坚持多久?终于有一天,她病了,高烧,嗓子哑了。赶紧送她到医院去打吊针。等她病好之后,我们总结经验,再不能让她着凉。可是,她还是不愿意盖厚被子。怎么办?那还能有什么办法?也只好由着她那样。我常常觉得对小孩不能过于纵容,不能过于迁就,不能趴在地上吃饭,不能在冷天赤脚走路,不能养成坏习惯……高师妹就立刻嘲笑我:你不是提倡自由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吗?那么多不能,那么多禁止,孩子哪还有成长的自由?我赶紧去找《西游记》,里面有一段话: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赛埔评论:1.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2006-03-0123:10,潘潘我同意小孩子长大过程是需要有独立的空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小孩子必须得懂得按规则办事,大人也必须要坚持原则。“自然”、“自由”状态中长大的孩子,最终要回到小学中去,目前,乃至将来很多年,我们的小学管理体制都会让那些“自然”、“自由”的孩子接受改造。到了那个时候,要么孩子变得适应班级管理,要么父母经常被老师责备,要么父母自编教材,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像郑渊洁一样。 2.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2006-03-0210:03,动人心璇一直以来,都想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总是在管与不管、约束与自由间寻找平衡,但很难。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当然这个对错往往是由大人来定夺的),一味地任其自由,就会习惯成自然。我觉得该对孩子说“不”时就要说。  3.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2006-03-0218:18,刘良华您是对的,但也可以考虑:孩子他自己是知道冷暖的。如果的确冷,他自己会想办法要求保暖,如果她感觉不冷,你教训她,她可能会听您的,但她不一定感觉舒服。有一则故事:一对中国夫妇和美国夫妇一起去看球赛。中国夫妇不断提醒孩子多穿衣服。美国夫妇感觉很奇怪地说:他们冷或者不冷他们自己知道啊,为什么一定要勉强他们呢?我觉得这个故事可能有一些道理。当然,这也只是一则故事。 4.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2006-03-0219:01,沈旎边读边笑,真真一个小悟空,可爱之极!当然,这是旁人来看,我想您一定被折腾的够戗,您也会乐呵呵地望着她。说宽容但不纵容,关爱但不溺爱,这话好说,度却难得把握。我家孩子幼时也有这毛病,到处乱画,后来有一面专门的墙给他涂鸦,并告诉他:你在其它地方画妈妈会洗得很辛苦。孩子能够接受,只是偶尔再犯。 5.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2006-03-0220:08,卓然独秀以一个家长的名义提供一点意见:为孩子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固然必要和应该,但有几条底线不可违背:第一,自由以安全为前提。这里的安全主要是生命安全,因为孩子是不知道危险的,什么都敢去尝试,什么都想去尝试,而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认识并避开危险,这是成长的前提。例如爬阳台一定是危险的,特别是住在高层,那就必须把所有可能孩子借助于此爬上阳台的工具尽可能搬离,以保护孩子。并且要反复告诉孩子其危险性。 第二,自由以快乐为目的。人在追求某方面自由的过程中必定伴随着对其结果的要求。但是,孩子也许只看到眼前的过程,对结果也许没有预计,可能会导致不良的结果,甚至也许会影响到未来。例如小孩子可能喜欢喝可乐,如果家长任由孩子一天一瓶地喝下去,眼前快乐了,长远就可能带来胖墩一生的自卑和减肥的艰辛。仅供参考。  5.3我对孩子的态度[21] 研究教育学的人,很可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常有的事。我整天看教育学的书,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教育的秘密。可是,我并不怎么理睬我的孩子。不理睬孩子当然有我的理由,比如太忙。还有一个理由是:孩子有自己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向,孩子并不需要大人盯着她。你看,植树人哪会整天盯着树看它是如何长高的呢?园丁哪会整天整夜地盯着花看它是如何开放的呢?孩子睡着了,我就喜欢看她睡觉的样子。你想象过“天使”是如何睡觉的吗?你去看你的孩子睡觉的姿态,你就知道了。尽管如此,我不可以长时间看我孩子睡觉的样子。你想想,你在睡觉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盯着(stareat)你,那样是不是很可怕?孩子睡觉了,可她会有感应的,你不可以那样看着她。你是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你就是不可以长时间地看着她。母亲啊,你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这是真的。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生吗?她“出”生,是她想出来、出走、出场、出动、出发、出航、出海、出击、出任、出手、出头、出逃、出现、出息、出行、出巡、出征、出众、出阵、出轨、出格……出生之后,她不愿意受你的控制,甚至不愿意受你的过度看护。 孩子离开了父亲母亲,孩子没有了安全感。做父亲或母亲的人,需要守望你的孩子,这是你的责任。可是,你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守望,你不可以走得太远,也不可以走得太近。走得太近了,她会感到受挤压,甚至感到受压迫。她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她有了安全感,她安全地居住在她的大地上。你不可以高举“看护”或者“爱”的名义,做干涉她自由生活的事情。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很高贵的情绪。只是,你想过没有,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多少罪恶,恰恰以爱的名义。孩子为什么会变得不愿意主动做事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懒散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没有了好奇心没有了读书的兴趣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没有责任感了?她的背后,难道不是有一个一直深爱着她的母亲、父亲或爷爷、奶奶?孩子在客厅里玩,那样子实在可爱,我想跑过去把她抱起来。我知道,我不可以那样。孩子愿意一个人在客厅里玩,她很投入,全心全意地摆弄属于她的玩具。你怎么可以跑过去,把她抱起来?那样对她不好。比较困难的事情是:孩子2岁了,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饭。她不想吃饭,那怎么办?孩子的母亲就去喂给她吃。孩子逃跑,母亲就追着孩子喂给她吃。怎么可以这样?我经常出差,很少看管孩子,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但这事我打算干涉:如果孩子到了已经能够自己吃饭的年龄,父母不可以给孩子喂饭。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她不想吃饭,就像罗素暗示的那样:“当我们要他吃午饭时,他拒绝吃他的那份布丁。于是我们就把布丁端走。后来,他又要求将布丁取回,但那块布丁已经被厨子吃光了。听毕他怔在那里,此后不再对我们装模作样了。”[22]有一种教育学理论说:母亲要经常抱着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那样孩子可以听到母亲心脏的跳动,那样孩子有安全感。你当然可以信奉这些说法,我不信。我只相信:无论是猴子、鹰,还是孩子,最高贵的品质是“独立”。她可以依恋她的母亲或者依恋她的父亲,以后她还可以依恋她的恋人。可是,她得知道,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陪伴她一辈子。这世界上谁都不那么可靠,最可靠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她自己。心理学上讲有一种疾病叫做“自闭症”。我对“自闭症”倒不那么忧虑。如果我的孩子太倚赖他人,离开了他人她就过不了日子,我就忧虑。孩子独立之后,她独自地面对这个世界,她独自地承担她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人必须经历的一个状态。这不是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孤独,也不是说她来到这个世界唯一的使命就是为了承担所谓的“责任”。 比“责任”更重要的,是“开心”。人出世的唯一目的大概就是为了开心。独自承担之所以能够忍受,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为她提供了足以让她开心的事与物。这些事与物就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令她开心的事与物。她要是对那些事与物不感兴趣不喜欢怎么办?这几乎不用你操心,她会拥有她的兴致。除非你干涉太多,她天生就对那些事与物有好奇心。孩子不像我们这些成人。成人看起来有了知识,但丢失了好奇心。没有了这些高贵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与物就没有了兴致。就凭这一点,孩子就能够做人类的父亲,孩子可以为那些成人提供教育。那些成人啊,怎么尽说一些“这没有用”、“这不礼貌”、“那不对”、“那很坏”之类的话?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个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只要做父母的不过度看护,孩子就可能显示出追求独立的天性。我的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不允许她的母亲或父亲牵着她的手。我们那时住在没有电梯的9楼,几乎每天都爬楼梯。那样陡峭的楼梯,我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一个人独自在楼梯上行走。我不放心,拉着她,她摆脱,抗议说“我是大姑娘了,大姑娘不拉手”。在大街上,人来人往,那是多么危险的事。我抱着我孩子,她呼喊“下来吧下来吧”。我就让她下来,她自己在穿行在拥挤的街道上。我担心,牵着她,她还是摆脱,她愿意一个人在前面走,她愿意在前面为我们引路,呼吁我们跟上她。只要做父母的不用所谓的规则过度限制孩子的自由,孩子就可能显示出充沛而奇妙的好奇心。“像一只猫被人带到一个陌生房间后就开始西闻闻,东嗅嗅,不放过每个角落和每件家具。这就是正当而纯朴的好奇心。你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这种冲动。例如,当平时锁着的抽屉或橱柜一旦打开给孩子们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正当的好奇心。动物、机器、雷雨,以及各种手工劳动均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能使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惭愧。”([英]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既有独立性,又有了好奇心。这孩子就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如果既败坏了独立性,又丢失了好奇心,这孩子就成为一个意志侏儒、精神残疾。  赛埔评论:1.评:我对孩子的态度,2006-02-2321:38,从微笑开始深有感触。可惜我看这篇文章晚了十二年。只是最近这两三年才想到对孩子干预太多,太多的“这不行”“那不对”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以至于他现在成了个太听话的孩子。即使现在想放手,也不知到底哪些该放,哪些不能。可怜我的孩子了。 2.评:我对孩子的态度,2006-02-2322:48,徐树焕关于培养孩子自己按时吃饭的习惯,我听过最好的是我的一个同事对她女儿的方法。她本来是某县机关幼儿园的副园长,她对她的女儿的培养一直都很有方法,所以现在她的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她从小就跟她女儿讲道理,很多时说到做到。在她女儿两三岁的一天,中午放学了,她回家做饭,女儿就到邻居家玩,并和她约定:12:15分前必须回家吃饭,不然就没饭吃了。结果那天她女儿偏偏就玩过了时间,12:30后才回家。她就真的将所有饭菜都倒到了垃圾桶,并且拉女儿到垃圾桶前,告诉她,因为她回来迟了,她的饭菜都倒掉了,今天中午就没饭吃了。并且虽然孩子的奶奶骂她狠心,她也坚持不给零食她吃,饿了一顿,晚上才一起吃饭。从此以后,她女儿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外面玩到不知道回家的事,也不会吃饭不正经了。 3.评:我对孩子的态度,2006-02-2322:49,袁敏燕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刘老师如是说: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生吗?她“出”生,是她想出来、出走、出场、出动、出发、出航、出海、出击、出任、出手、出头、出逃、出现、出息、出行、出巡、出征、出众、出阵、出轨、出格……我有点难以理解,因为里面有几个贬义词,希望刘老师能解一下我的迷惑。上文的观点我很赞同,倘若家长们都能遵循一下自然教育的规律,代沟也就不存在了。  4.评:我对孩子的态度,2006-02-2323:12,刘良华您所说的贬义词其实很可能是我们看不惯,您想想,是不是有很多所谓出格、出轨、出逃的人,原本也是正常或正义的人。我之所以采纳这些词语,也是想给出一个暗示:有时哪怕出格一点、出轨一点,对小孩子来说,没那么严重。 5.评:我对孩子的态度,2006-02-2406:25,沈旎对,不是看护,而是守望,人与人之间应该有身体上的距离,对孩子也是这样。守望的距离,是在孩子感觉到需要时,回过头,能发现你在不远处,安静地守候,“有一种基本承诺,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在这儿,你可以相信我。”(范梅兰)前天朋友来电说,天使不一定会睡着,但睡着的人更像是天使。  我做学生的故事  6.小学的故事  6.1“赏识”还是“训斥”[23] 教师的不同态度,演绎出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学业成绩,甚至决定了学生不同的生存状况。看过一本书:《不过如此》。书里面有一个故事,很类似我所经历的小学生活:[24]  王老师教语文,也是班主任。(我曾经追究过这个现象:为什么小学语文老师往往是班主任,而数学老师很少做班主任?暂时的结论是:“管理学”和“语言文学”有某种亲近的因缘关系。管理智慧有时就是一种语言智慧。)(括弧里的话由刘良华批注,以下同)我的第一篇作文被王老师大加赞赏,她尤其欣赏这一句: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我小学写作文时,老师最欣赏的句子是:“忽然,门前传来救命的呼喊声,我三步并作两步,飞也似的跑过去。”老师说:啊,用词高级,语法地道。我的老师不知道,所谓“飞也似地跑过去”,其实是我祖父教我的句子。)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个套路而已。但是如果不是赞扬,而是一顿批评呢?孩子的自信心通常是被夸奖出来的。(尽管我相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句话,但我更相信:没有赏识和夸奖,就没有健全的人格。如果教室里没有赏识和夸奖,那么,这个教室里的学生没有健全的人格,这个教室里的老师也可能没有健全的人格。)……王老师教了我一年,移交给下一任老师时,她的评语是,该生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缺点。(这个评语也实在太高了一点。但我更看重的是这个评语背后蕴涵的教师的个性和教师对学生抑制不住的骄傲)这为下一任老师修理我,留下了把柄。这位年轻力壮的女老师一接手,就咬着牙根对我说,听说你红得发紫,这回我给你正正颜色。(我不知道为什么,女老师曾经是面带微笑的人间天使,现在似乎普遍形象不佳,皆呈现气势汹汹的脸谱。华南师范大学有一位讲授《教育学》的教授。他的孩子小的时候,总听他的孩子讲他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小家碧玉式的美女。这位教授心中暗自高兴,一直想见识这位美女老师。终于有一天教授接到那位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说“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教授赶过去,进办公室,发现那位班主任果然是小家碧玉式的美女老师。可是,没想到这位美女老师杏眼圆睁,满面怒气,痛斥这位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教授:“你搞什么搞,你的孩子习惯那么差劲,亏你还是研究教育学的教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这位教授从班主任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一脸的无辜和委屈。) 我倒也配合,大概是到了发育的年龄,我整天想入非非,经常盯着黑板发愣。数学老师把教鞭指向右边又指向左边,全班同学的头都左右摇摆,只有我岿然不动。于是他掰了一小段粉笔,准确无误地砸在我脸上。(我在小学时也遇到类似是一位数学老师。他好像从来不注意我,可是呢,一旦我开小差,他就很高兴,拿一段粉笔扔过来。几乎每次都正好砸在我的鼻梁上。这位老师比较幽默,每次砸到我的鼻梁之后,他就会一脸严肃地感叹:啊,很准!)数学老师说,你把全班学生的脸都丢尽了。嗷,全班一片欢呼,几个后进生张开双臂,欢迎我加入他们的队伍。从此我数学一落千张,患上数学恐怖症。高考结束,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从此再不和数学打交道了。38岁生日前一天,我从噩梦中醒来,心狂跳不止,刚才又梦见数学考试了。水池有一个进水管,5小时可注满,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可以放完满池的水。如果同时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呸,神经吧,你到底想注水还是想放水?(我的同龄人几乎都受过这个难题的折磨。可气的是,我们越是害怕这道题,我们的数学老师越喜欢拿它来做公开课的主题。公开课本来就紧张,遇到这样的题目就立刻有眩晕感。我头晕的原因不是担心注水还是放水的问题,无论注水还是放水我都同意,我只是不知道老师说“一个水池里的水可以用1来表示”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道题我到现在也不会解答,我也不知道现在我的同龄人有多少人能够解答这道题。我曾经问过北京大学的一位朋友怎样解这道题。他说:这还不简单?1/5减1/8不就可以了么?我当时很惭愧,那么简单的问题,竟然折磨了我20多年的时间。可是,回家之后,我忽然发现1/5减1/8不对劲,凭直觉就知道那个答案不对。后来再请教某个数学老师,他告诉我,1/5减1/8只对了一半,还差一个步骤。这道题看来并不简单。) 有一天我去自由市场买西瓜,人们用手指指点点,这不是《实话实说》吗。我停在一个西瓜摊前,小贩乐得眉开眼笑,崔哥,我给你挑一个大的。一共是7斤6两4,一斤是1块1毛5,崔哥,你说是多少钱?(这道题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这个崔哥没有学过“新课程”。传统的数学无一例外地追求严密、精确;“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强调大众数学、生活数学并由此而重视“估算”。你看,把7斤6两4看作8斤,把1块1毛5看作1块1,不就是8块8左右嘛。福建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跟我抱怨说“最烦到菜市场去买菜”。我问为什么,他说“算不清楚。总担心被小商贩骗了”。我说我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他说“我现在也不担心了,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我问题有什么好办法。他竟然说:“每次我冲进菜市场,一边走一边喊:萝卜1斤,白菜1斤,排骨1斤。然后再倒回来给他们钱。”我问:“为什么都买1斤?”这位教授说:“好算帐!”我很惊讶,我知道我是不会用他的这个办法的。我买菜的时候问:“白菜怎么卖?”那人说“1块9。”我就再问:“能不能2块钱1斤?”那些卖白菜的人总是像观看神经病人似的看着我,然后说“可以!”)我忽然失去控制,大吼一声,少废话!抱歉!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股骨头坏死,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当数学是灾难时,它什么都是,就不是数学。所以我请求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 另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数学“精英”的早期受教育的“惊险”旅程(参见凌志军著:《成长》,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页。): 有时候一个细节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大历史。“那个老师不经意地表扬了我一次,我就很受鼓舞,信心足了。”沈国斌说。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沈国斌的数学非常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满分。还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别人问他如何能够学好数学,他说很简单,“喜欢数学老师,就喜欢这门课。” 到了初二,他喜欢的数学老师考上师范大专,走了。班里来的新老师,给沈国斌的“第一个感觉就很不好”,满脸阴沉,说话严厉,开口就问“谁是数学课代表”。沈国斌心里发怵,也不起身响应。老师连问了好几声,见下面还是一片沉默,不禁怒容满面,沈国斌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躲避,战战兢兢的起身迎接老师的目光,接着就有一阵训斥劈头盖脸而来。“第一次见面我就不喜欢这个老师,”沈国斌说,“后来我的数学就下来了。”老师批评他,说他的数学不行,当数学课代表是徒有虚名。这让他更加沮丧。沮丧的结果是数学成绩更差。如此一来就成了恶性循环。有一次数学考试只得了40分,还牵连其他课程也不如从前。就这样到了初三。有一天又是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是一个平面几何题,让大家回答。班里有个同学数学第一,平时总是他抢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这一次,也许是题目太难,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当时好一阵沉默,无人应答。恰在这时,沈国斌脑子里灵光一闪冒出答案,又鬼使神差地举了手,结果证明他是对的,而且解题方法特别巧妙。老师看他举手,已经有些意外,现在看了他的答案,很惊讶地望着他,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很好,很聪明的方法。”“在这之前我的平面几何一直很差,就是这一句话,我大受鼓舞,信心一下子就足了。”以后的一个月里,沈国斌把全部精力都投在平面几何上。从此以后直到博士毕业,数学都是他的长项。“真的就是那一句话,我就有了动力。”他说,“我不是学不会,只是觉得老师好,才有动力去学,否则就没有兴趣。” 当教师的行为显示为“赞扬”、“鼓励”、“关心”时,学生就开始亲近老师,亲近他的课程,由此而提升这门课程的成绩。当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某种冷漠或者轻视、训斥时,这个学生多半会对这个老师“怀恨在心”,连同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也会使他“反感”。如果学生长时间地生活在反感中,他的学业成绩往往好不到哪里去。也有相反的情况。如果某个老师对某个学生“不好”,这个学生受了刺激之后,却发狠要拿出自己的实力来“证明给老师看”,很有些“卧薪尝胆”的悲壮感。这算是教师行为在学生那里所引起的“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的第一种状态呈现为“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站起来”。不少“教育传记”讲述了学生受了老师的“轻视”、“小看”之后,反而“奋发向上”的故事(下面这份“教育传记”由邓永红女士提供): 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活中,学校里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我曾经被老师认为“好极了”,也曾经被老师认为“太差了”。这是两位老师和我说过的话。一位是小学认识的邱老师,一位是初中教了我三年的陈老师。前者为我打开了生命里的一扇窗,而后者却将我的另一扇半开的窗关上了。邱老师是我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但是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他了。他一直都是我很怀念的一位老师。想起他,总会想起他很瘦弱的身影与满头的白发。但是,在四年前的这个季节,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是三年级,我第一次学写作文。期中考试的作文题目就是按图写作。那时候的试卷是各个年级交叉着批改的。邱老师刚好批改的就是我们年级的试卷。那天发试卷了,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个大大的“好”字,我原来不以为然,可能全班的都有这样的评语。课间,我和小伙伴们在教室外跳橡皮筋,一位老师走过来问我:“你是邓红吗?”我很奇怪,他不是我的科任老师,怎么也认识我?我停下来好奇地看着他。他说:“我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你们期中考试的试卷是我批改的。你的那篇作文写得好极了,我想借去读给我们班的学生听,他们五年级了,都还没有你这个水平……你平时很喜欢看书吧,一些词语在书上学到的吧……”可以想象,一个刚学作文的小学生听到这般赞扬会是如何一种欢喜!我的语文老师从来还没有说过我的作文好。我跑进教室拿了卷子给邱老师,他还告诉我准备哪节课读,叫我去听。那天放学,我是一路小跑着回家的,还没有回到家就在门外大喊:“妈!”我迫不及待地向母亲说了邱老师的一番话,母亲也很高兴,特意给我做了一个荷包蛋。后来,我不敢去五年级的教室听邱老师读我的作文,只是悄悄地在后门外站了一会,一听到邱老师的声音就跑了。但是心里却欢喜得很。 从这时候起,我更喜欢看书了,除了将自己的书认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经常借别人的书看。而且常常有意记住一些成语和句子,写作文的时候,一旦用上了,就开心到不得了。同时,也更喜欢写作文了,当周围的同学在抱怨不知道写什么好的时候,我正在享受写作的乐趣与成就感。我当时很想快点到五年级,让邱老师来当我的语文老师,改我的作文。但是在我升上五年级的那一年,邱老师就刚好退休了,我为此遗憾了很久。不过,他当时对我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写作,同时,也看了很多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不仅仅让我在知识方面有所增长,也让我在人生的信念方面有所增长。如果这就是人们说的“赏识教育”,我以后也要让我的学生享受“赏识教育”。因为孩子的兴趣开始是很广泛的,如果在某一个方面有成就感,那么就会更喜欢哪个方面。“太差了”是陈老师的话。陈老师是我初一到初三的数学老师,居然教了我三年的数学。现在想来才发觉太不可思议了,学校的安排也太不合理了。陈老师在当时是以严格出名的。她的课上得很好,总能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些难题。刚上初中,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是一般般的。第一个学期开家长会,母亲回家来和我说:“其他老师对你的评价都不错,但是数学老师说你的脑筋不够灵活,数学学得不好。”我听了觉得很冤枉,说:“不是我脑筋不灵活,我一定要学好给她看!”母亲点点头:“是啊,我女儿是很聪明的,可以学得很好的。”我用在学数学的时间多了。我的成绩提高得很快。到了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在班里排在第二。我满以为这次陈老师不会说我“脑筋不灵活”了。但是,开家长会那天,当母亲走进教师办公室的时候,我特意从窗外偷听了。老师们一个接一个地说我的表现。到陈老师时,我的心跳得特别快。但是我很失望,她还是说:“你女儿还是很勤奋的,所以这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女孩儿,怎么说,脑筋都不是那么灵活,想像男孩儿那样就很难啦……” 我还是不甘心,我并不觉得我的脑筋不灵活,我一样可以像班里最好的男生一样。有一次数学测验,班里最高分的两个都是男生,陈老师大大地表扬了他们。我想,我下次也要拿个第一,证明我并不比别人差。果然,后来的测验,我得了第一,但是陈老师一点反应也没有,发完卷子什么也没说就评讲了。既然这次她忘了,她不会每次都忘的。我下次再考第一提醒她。当我再次考第一,陈老师也没有任何表扬我的意思时,我彻底地失望了。再后来,有一次,陈老师叫我上讲台做练习,我做错了,她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我。她的评价是“太差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从此,我对数学就真的没有什么兴趣了,尽管成绩一直不错。到了高中,整天盼望着分文理科,我开始很幼稚地以为文科班是不用学数学的。因为高考,我不得不学数学,成绩也还是不错,心里却很冷淡。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幼稚,学好某一科,不是为了那个科任老师,而是为了自己。但那时还是“孩子”,孩子总是需要有一些鼓励和肯定的。 “反向作用”的第二种状态呈现为“在一个地方跌倒,在另一个地方站起来”。这种“反向作用”在教育史上也不乏“先例”: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奥尔波特(Allport,G.)一生对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反感。这种心情与弗洛伊德(他心目中的老师)对他的态度相关[25]:  作为一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他在访问维也纳的时候给弗洛伊德写了一封信,说他本人就在城里,想见一见他。弗洛伊德非常大度地接待了他,可是一声不响地坐着,等他开口说话。奥尔波特试图想个话题来开头,就提起说,来弗洛伊德办公室的路上,他听到一个4岁的小孩告诉他母亲说,他想避开一些很脏的东西,显示出了对赃物的真正的恐惧。奥尔波特描述说,那位母亲穿戴整齐,衣领浆过,气势不凡。他认为这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弗洛伊德用他那双仁慈的、治病救人的眼神看着他,忽然问:那个小男孩子是否就是你?奥尔波特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只好转换话题。这次经历令奥尔波特坚定一个想法:“深度”心理学如果挖掘过深,可能忽略了人的实际生存状况。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人格特质的探讨。 在学校生活中,“在一个地方跌倒,在另一个地方站起来”的日常现象往往显示为如果某个学生从语文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喜欢数学;如果某个学生在数学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会喜欢英语;如果这个学生在所有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喜欢学校围墙外面的社会,选择逃学。教师其实是一个高危职业。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谈话,一次作业评语,一次拒绝或者帮助,既可能成全学生的一生,也可能毁坏学生的一生。 赛埔评论:1.评:“赏识”还是“训斥”,2005-06-0516:14,谢彩华老师的文章引起我的共鸣。我也是因为害怕数学所以才走向文科的道路。想来经历和老师的差不多,可见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语言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现在我已经是另外一些孩子的老师了,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我就在心中为自己立誓:要当一个帮助学生成长的老师。 2.评:“赏识”还是“训斥”,2005-07-2200:33,叶淑华我高一的语文教师也姓王,然而我没有崔永元幸运。王老师的无端质疑,改变了我对语文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所以,为人师后,我尽可能多常识、少训斥,因为我深知“教师的不同态度,演绎出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学业成绩,甚至决定了学生不同的生存状况。”当然,要真正做到,有点难。 3.评:“赏识”还是“训斥”,2005-08-1821:48,向庆忠 真的,这篇文章讲的与我读书时的经历一样,也与我现在教书的经历丝毫不差。正所谓“爱屋及乌”吧,学生一旦喜欢你这位老师,那你教的那门课程他(她)肯定学得不差。在我以后的教学管理及教学工作中,我会充分地实现这一观点。 4.评:“赏识”还是“训斥”,2005-09-0516:57,万彬他人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或许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永远也离不开家长的表扬和老师的褒奖。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发掘孩子身上哪怕是十分微弱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更加的自信和乐观。但是,教师与家长在对孩子积极赞赏和“竖大拇指”时,应该做到适度适量,以帮助孩子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定位和评价。过于泛滥的奖励和夸大其词的赞扬只会使孩子变得自负和无知。我们提倡赏识,但是,对孩子的赏识应该做到适度和理智。 5.评:“赏识”还是“训斥”,2005-10-2122:42,丁立至今我还记得初一那时班主任给我下的评语:“纪律散漫”。这是我整个求学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气最重的一个评价,而且这个评语是写在学生手册上的。我从来都以为:学生手册就是档案,是要跟我一辈子的(老师们常这样“恐吓”学生),因而看了评语后真是非常沮丧。我认为这个老师不好,他不公平,他小题大作。还好,初二我们换班主任了,真是谢天谢地。现在,我也是一名老师,我清楚一个评价对学生的意义,不管那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因此,我不对学生下负面的评语,因为我还要留给他改正的机会。   6.2狮子的性格[26] 南湘源是我的小学和中学同学。他父亲是湖南岳阳人,据说是“没落贵族”出身。听村里的老人讲,他父亲由于犯了什么“事”(失手打死了一个人),为了逃避官司,就以“做生意”的名义坐“渡船”到了湖北。他流浪到我们村,和村长的女儿结了婚,就永远住在我们村了。南湘源出生时,他父亲仍然对湖南的老家恋恋不忘,所以给儿子娶名叫“湘源”。南湘源和他父亲一样,喜欢说“我们湖南人”如何如何,得意时就会指点自己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后来我们从历史小说中知道有一个叫耶律楚才的人,每当南湘源每次指点自己“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时,我们就大喊“耶律楚才”。后来“耶律楚才”就成了南湘源的外号。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南子”,南湘源最初很喜欢这个外号,可是后来他不知道从哪得到消息,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妓女叫“南子”,就再也不许我们叫他“南子”了。谁要是喊他“南子”,他就让谁“吃钉果”(把中指和食指蜷起来,使劲地敲打人的“脑壳”,村里人把它叫“吃钉果”)。南湘源比我大一岁,读小学时他高我一个年级。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开始正式建交。他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时说,“这兄弟很仗义”。于是我就“入伙”了。“入伙”的见面礼是买一包香烟(那时流行“大公鸡”品牌,7分钱一包,相当于一个鸡蛋的价格)给大家抽。我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和同伴一起抽烟,后来同伴逐渐散伙了,就戒了。“入伙”后,我从南湘源那里学了很多知识,包括读书的知识、戏剧的知识、打架的知识、赌博的知识和穿衣服的知识。南湘源的知识和爱好我几乎都有,只是没他那么熟练或深刻: 他的第一个爱好是喜欢读书,主要是喜欢看小说,或者听“评书”(单田芳是南湘源的早期偶像,南湘源说话的语气很多是从单田芳的评书里模仿来的。南湘源后来的精神偶像是曹操)。他做这些事情时很勤奋,看了好多小说。因为有些小说与历史有关,比如《三国演义》、《岳飞传》、《隋唐演义》,等等,后来他就迷上看历史书。在小学五年级时他就开始读《史记》,初中时他读了《东周列国志》。后来他说他读过“资治通鉴”,我一直有些怀疑,因为我在他的家里从来没有发现这本书。他经常说读历史书是伟人的习惯,他说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有读历史书的爱好。南湘源喜欢把自己比作某个伟人,这是他的习惯。村里人有“说大话”的习惯,南湘源也有这个“说大话”的习惯(村里人其实是用“说大话”的方式来制造幽默和调侃的效果,外地人如果不了解,还以为这是恶意的“吹嘘”)。他的第二个爱好是喜欢看戏。那时村里流行两种戏剧,一是“皮影戏”;二是“大戏”(村里人把“戏剧”称为“大戏”或“老戏”,把“看戏”称为“看大戏”或“看老戏”),这两种戏剧南湘源都喜欢。只要听说村里或邻村有“皮影戏”或“大戏”,不管路途如何遥远,他都愿意跋山涉水赶去看戏。他读初中二年级时,镇上流行一种介于“皮影戏”和“大戏”之间的戏种,当时叫“肉皮影戏”。我那时在读小学五年级(本来他只高我一个年级,可是后来我小学三年级留级一年,他就高我两个年级了),他下午从镇上回来,晚上带我溜进戏院去看“肉皮影戏”,深夜再送我回家。他的第三个爱好是穿“好衣服”。他家里有钱,尤其他祖父家和外祖父家都有钱,父母亲又宠他,因此他总能买“好衣服”穿。那时我们很多伙伴的衣服都由母亲负责买布料,然后请村里的董师傅(裁缝师)加工。一年四季都一件衣服,等到衣服破烂了,缝补之后再穿一段时间。村里人流行的说法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样算起来,一件衣服要穿9年。南湘源不同,他经常买新衣服,而且只买成品的衣服。他买的衣服以黑色居多。他不仅挑剔颜色,还讲究细节,比如衣服的扣子怎样与衣服的颜色搭配;上衣要稍微长一点,他说那样比较有“领袖气派”、“贵族气质”。他的第四个爱好是打架,尤其喜欢指挥同伴“打群架”。他很熟练地指挥我们上场,他本人也绝不偷懒,总是身先士卒。如果村里晚上放电影或者看大戏,就一定有邻村的年轻人来凑热闹。一旦遇到有邻村的年轻人出现,南湘源就带着我们按事先约定好的方案袭击那些人。南湘源其实个头比较大,长得又比较“猛烈”,有“野性”,打架很“死心”(这个词在村里人的语言系统里大致是“狠心”的意思)。他告诫我们,打人时“出手要快”,要“死心”。村里的大人、小人都惧怕他,都知道他打人很“死心”。他最喜欢形容的场面是“关公温酒斩华雄”、“关公过五关斩六将”(他只说“关公”,从不说“关羽”,这也是他的语言习惯)。 他的第五个爱好是赌博。他在初中时,偶尔掌握了扑克(纸牌)的一个秘密,发现绝大部分扑克的背面都有天然的记号,所以他赌博时总能赢钱。他赢了同学的钱(或者菜票)后,再把钱(或者菜票)还给同学。于是,所有同学都选他当班长,都服从他的“命令”。南湘源的第一个爱好(看书)一直保留下来,因为这个爱好得到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的肯定。他喜欢看历史书,带动了周围一些同学也喜欢看历史,这在学校是少有的事件,所以历史老师对南湘源一直另眼相看,有时就请他给同学讲历史故事。南湘源很得意,称自己是历史老师的“宠臣”和“爱卿”;南湘源喜欢在他的作文里卖弄历史典故和历史事件,后来逐渐引起语文老师的注意。再后来,南湘源的作文就成了语文老师给全班学生读的“范文”。南湘源的第二个爱好(看戏)也大致保存下来。他说湖北人(他总是想象自己是湖南人的“后裔”)也算是有文化的地方,他这样说的根据就是湖北荆州地区的乡村戏剧很发达。我们大学毕业后,有一次聚会时他又提到这个观点,他说荆州地区的乡村文化全部隐藏在“皮影戏”里,隐藏在“老戏”里。这里的农民就是靠“皮影戏”和“老戏”来领会人生的。后来电影来了,人们开始看电影,看皮影戏和老戏的人少了一层;再后来电视来了,人们开始守在电视机前面,看“皮影戏”和“老戏”的人更少了。他说:“现在家乡的戏剧文化已经大不如从前。”我有次问他回老家时最想做什么,他说,“打麻将”,后来又改口说,“看皮影戏”。南湘源的第三个爱好(穿好衣服)很完整地延续下来。这对他来说比较好办,只要有办法弄到足够的钱,就能够保持这个生活习惯。小时侯我祖父对南湘源的父亲说:“这样惯(‘惯’在村里的语言中有“宠爱”的意思)孩子,他不知道钱来的不容易,对他没好处。”可是南湘源长大了,总是有办法弄到够用的钱。他甚至在我面前“说大话”:其他事情可能不容易,挣钱是最容易的。 南湘源的第四个爱好(打架)是他最得意的特长。从小学一直到中学一直喜欢打架,上了大学后仍然保留了打架的习惯,只是改变了打架的风格。在中学时他和别人打架,总是“拳打脚踢”或者“舞枪弄棒”的,在大学时他和别人打架,逐渐转换为“先声夺人”,以气势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据他说,他在大学二年级时和同寝室的同学打过一次架。那次几乎不动手脚,只是怒目圆睁,大吼一声,从床上跳下来,像“关公骑赤兔马”似的冲到对方面前,对方就立刻退缩了。这故事听起来有点像“张翼德大闹长板坡”的局面。大学三年级时,我的“哲学课”不及格,教哲学的潘老师给了我59分,这意味着我需要补考。我很恼怒,总觉得是该死的潘老师在故意报复我,恨我不去听他的课(这位潘老师讲课时,喜欢用黄色笑话来解释哲学道理。最初同学们很喜欢听,后来很多人感到恶心,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出于气愤,再也不听他讲课了)。我说与南湘源听,向他打听补救的办法。没想到南湘源说:把他拉出来揍一顿,他就再不敢报复学生了。我听了大吃一惊。但事后想起那件事,我还真想揍那个姓潘的老师一顿,那样的老师是大学教师中的败类、渣滓。我没听从南湘源的建议,只是因为不愿惹出另外的事端。南湘源的第五个爱好后来虽然没有完全被“消灭”,但发生了变化。据他说,有一次周末(星期六)的晚上,校长回家探亲去了,他就召集校长的侄子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到校长的寝室去赌博。没想到校长在路上忽然想起有件事情没有及时处理,中途又折回学校。校长拿钥匙打开自己的寝室,发现了南湘源他们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赌博。校长气得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两天之后,在星期一的下午,就召开全校师生“公判”大会。南湘源和其他几个赌博的人被带到主席台,校长让他们“跪下”。他们就跪在主席台上。南湘源说当时“跪了将近1个小时”,把他所有的光荣和骄傲“全跪没了”。当天班主任就宣布撤消南湘源的班长职务。可是,初中二年级时,因为“民众的呼声”(这是南湘源使用的词语)太高,班主任又让南湘源恢复了班长的职务。初中三年级上学期临近暑假时,长江“发大水”,家乡的东荆河也跟着涨水,村里的男女老幼都在河堤上防汛。有一天中午,南湘源带着同学去东荆河堤岸“看热闹”(学校离东荆河堤岸不远),有两个同学下水游泳了。回校后,学校校长知道了这件事,在学校教师会议上点名批判了班主任“管理不严”、“纵容学生”。班主任很恼怒,冲到教室就宣布撤消南湘源的班长职务。可是过了不到三个月,原班主任因为“作风问题”,调到外校去了,新来的班主任让南湘源再度出任班长。因为初中一直当班长,到了高中,班主任就自作主张,沿用他做班长。南湘源好像生来就是做班长的材料,但一旦做了班长,他又总得惹出点事情和风波来,总得弄出点沉浮的经历。在高中做班长总算比较平稳,只有一次例外。那天下午南湘源号召全班同学去镇上的电影院看《成吉思汗》的电影。他鼓动同学说:“那是活的历史知识,看电影也是学习”。然后他向政治课老师和外语 老师请假,外语老师不置可否,只是说“只要有学生在教室,我就上课;如果同学们都去看电影,我就不上课”;可是政治课老师(由学校副校长兼任)不同意,认为“这是胡闹”。南湘源并不理会政治课老师的警告,依然发动同学去看《成吉思汗》。那天下午大家看完电影回学校后,就听到有同学传言:副校长进教室后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在教室,勃然大怒,要严厉惩罚;并且质问:“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当班长?”据南湘源说:那天下午他有些后悔,但决不退缩。他发动几位同学在第二天的班会课上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的主题就是《血,总是热的》。邀请政治课老师(那位副校长)、外语课老师和班主任参加。演讲很成功,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被感动。演讲结束后,副校长表态:这次原谅你们,下不为例。风波于是平息。这是南湘源最得意的一段经历。他经常夸耀自己曾经“宦海沉浮”,“见得多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能当校长,他就反问我:你记不记得我读初中时“宦海沉浮”的故事?我虽将信将疑,但也有所领会。我们都喜欢读小说,尤其喜欢读《三国演义》,时常在一起交流读小说的感觉。他问我“三国”中最喜欢谁,我说“常山赵子龙”。他问为什么,我就跟他讲这是我祖父最喜欢的人物,我受他的影响。读中学时,常听祖父讲《三国演义》。他最喜欢的情节是“赵子龙大战长板坡”。后来我读《三国演义》,书上的标题不是“赵子龙大战长板坡”,而是“赵子龙单骑救主”。祖父讲《三国演义》时常常有加工,有时甚至出现一些错别字,比如他把诸葛亮火烧“博望坡”讲成诸葛亮火烧“傅望坡”。祖父还有一个习惯,他很少称“赵云”,总是讲“赵子龙”或“常山赵子龙”。祖父经常带着敬仰的口气说:“赵子龙死的时候身无寸伤!”他有时看我父亲比较懒散,就训我父亲:“你看你这个样子,赵子龙在你这个年龄,正是挺枪跃马的汉子!”南湘源呢?他自然最喜欢的是曹操,我和我的同学都知道这个秘密。他也到处宣扬他的精神偶像,似乎要全地球的人都知道。他说:曹操怎么了?哈,曹操杀杨修,那是杨修该杀。我要是曹操,我也把杨修杀了。他尤其喜欢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感觉。他曾经几次在我面前详细地复述“煮酒论英雄”的情境:曹操问刘备当今世界,谁是英雄。刘备有几个提名,曹操都不屑一顾。刘备说,“除了这些人,我就不知道谁是英雄了。”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先指刘备,后指自己,然后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因为我们各自崇拜的人物不同,有时见面了,他就调侃我“赵子龙大战长板坡”,我就调侃他“惟使君与操耳”。 我们两人不同的性格几乎成就了我们两个的职业和职业习惯。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做老师,以“读书”、“教书”为业。我曾经做过两年的管理工作,但不成功,及时退出来,又重新回到教师的位置。南湘源大学毕业后(1992年)做了两年的中学老师就任学校的副教导主任;再两年(1994年),任学校副校长;三年后(1997年),他任学校校长。任校长期间,他一如既往地保留了他的五个爱好:看书、看戏、穿“好衣服”、打架、赌博。“看书”也仍然以看小说为主,但阅读兴趣已经由原来的“历史小说”转向“武侠小说”。他认为“武侠小说”充满人生的玄机,读之使人“智慧而有仁义”。除武侠小说之外,他也会读一些专业书籍。在所有专业书中,他最看重的“学问”是李宗吾的学问。我对李宗吾的研究实际上是受了南湘源的推动,并由此而把老子看得比孔子更重。我的这一路“学问”显然受了南湘源的很多影响。与他这样的人交往,不受他的影响几乎不太可能,他天生就是一副影响别人的长相和气势。他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手势,就是要影响你,如果他发现你受了他的影响,他就很快乐。如果他发现他没有成功地影响你,他就生气。他不是一个有民主精神的人,但他绝对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看戏”现在比较困难,因为戏剧市场本身就不发达。南湘源很无奈地以看电影代替看戏。他经常抱怨现在的电影不如从前好看,但也还是保持了看电影的习惯。我一直希望对“教育电影”做系列的叙事研究,南湘源在里面是起了作用的。我本来是想要专门研究湖北家乡的戏剧对村里人的生活观念的影响,后来考虑到主题过于复杂,无法下手,才暂时放弃了做研究的念头。也许,南湘源在某个时候和我见面了,谈到家乡的戏剧文化,又会激起我做相关研究的冲动。这些事情很难说。穿“好衣服”对他来说从来就不成为困难,因为他和他太太都属于高收入者,又源源不断地受他祖父和外祖父的资助。他做了校长后,穿衣服的风格有所变化,常常穿一套灰色的品牌西服,配一条绣花的绿色丝绸领带。他得意时会跟我炫耀:我这条领带是我太太旅游时从瑞典买的;这套西服是我旅游时从法国买的,这双皮鞋是在意大利买的。我抱怨他庸俗,他就反问:“就俗,怎么啦?”我就说“我要拯救你。”可是对他这样的人,我想拯救他,几乎没有希望。他拯救我比较容易,我要想拯救他,就比较困难。 “打架”有损校长的形象,可南湘源好像并不怎么在意这件事。遇到纠缠不清的人时,他依然会动手,至少会摆出动手的架势。据他讲:学校制定了教师不迟到的课堂教学制度。学校有一位姓张的老师上课时迟到了一刻钟,学校管理人员将张老师的姓名写在学校校门口的“批评栏”中。张老师不服气,破口大骂学校制度。学校保安出面制止,张老师愈骂愈勇。南湘源挺身而出,喝退学校保安,一副打手形象,吓得张老师赶紧“收声”,躲藏到办公室半天不出来。南湘源很得意自己的这个“粗人”、“匹夫”形象,也因此得罪学校某些教师。南湘源的办学理念是“学校以人为本”,但他自己的私人理念是“害怕得罪人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他的另一句“名言”是:“只有孤独的人才有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赌博”自然会折损校长的精神气质,南湘源却不愿意轻易地取消他的这个习惯。他说“如果不当校长,就当赌王”。初中“下跪事件”发生后他虽然不再赌钱,可是他依然积极钻研玩牌的技艺,包括玩扑克和玩麻将的技艺。他认为这里面充满创造的欢乐。做了教师和校长后,南湘源经常和同事玩扑克或麻将,以“谁输了谁请喝酒”为赌注,节假日时经常会通宵达旦。现在见面了,我们时常在一起打麻将,照例谁输了谁就请客喝酒。他不免有时会嘲笑我“书生形象”,只适合做老师,“做不了大事”,不能“开创局面”。我虽不觉得做老师有什么不好,但心里明摆着羡慕他的生存方式和他的语言风格。他说话咄咄逼人,这是他的风格。他的另一个语言风格是“用名言说话”。他有几句备用的名言:他的第一句名言是“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其实这是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里面的一句话,他做了加工。“消灭”是南湘源最喜欢说的词语之一,有段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打球时遇到了高手,他就喜欢说:“消灭他!”或者说“我要把你消灭了!”他的第二句名言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这是《三国演义》里关公在曹操面前赞誉张飞的话。他说这话时,好像自己就是张飞,要么就是关公。 他的第三句名言是“彼可取而代之”。这是《史记》里记载的项羽和他父亲一起观看秦始皇出游时说的一句话。南湘源遇到“对手”尤其是“高手”时,就莫名地兴奋,踌躇满志。这时他就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彼可取而代之”。我总认为,这样说话很容易让人感觉受到威胁,与他这样的人在一起没什么安全感。以他这样的性格,我不知道他的上司是否会感觉有“引狼入室”、“养虎伤身”的不良感觉。可是他总是说他父亲就喜欢他这样的性格,他说他原来的老校长也喜欢他这样的性格。这在他那里好像是不成什么问题的。以我的性格和想象力,我大概永远不会领会他的处世方式。我们两人显然在性格有很多不同。我比较喜欢骆驼的样子,但南湘源是狮子的性格。我在村里有“尊老爱幼”的好名声,他在家乡的名声显然不太好,至少属于有争议性的人物。南湘源并不看重这些,他似乎不在乎家乡的人对他的评价。他和我都属于背井离乡的人。离开家乡久了,就会有“思乡情绪”,但他好像没有。他偶尔会出入村里,偶尔会帮助家乡的人办事,也偶尔会痛斥家乡人的某种行为。他无论在哪里都愿意保持他的富有争议性的人格,他有自己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敌人。狮子似乎从一生下来就有了自己的敌人。狮子在与敌人对峙的交锋中成全了自己的权力和意志。我生性安静,“怕麻烦”,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会比较长时间地闷闷不乐。南湘源不同,他不断会遇到挫折,或者灾难,甚至有些挫折和灾难是他自己亲手制造的。但他总会不断寻找新的提示,并随时打算重新出发。他有比较好的消化能力和受挫能力。尼采说:“一口好牙,和一个健康的胃,这就是我对你的全部期待”(尼采:《快乐的科学》,这句话有很多译文,就我所知,只有周国平的翻译比较有味道)。我不知道,南湘源是不是已经接近这个期待? 赛埔评论:1.评:狮子的性格,2005-06-2712:12,潘潘这篇文章很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刘老师能遇到南湘源这样的同学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人生能遇到一位能深深影响自己的人不容易。 作为女性,不知为什么我喜欢南湘源的一些性格和品质。男人应该是有男人特质的,男人的特质表现越突出,女人的特质就会随之凸现。当今的中国大陆,经常感到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男人失去刚毅、坚强、坚韧、智慧,总之失去的是男人的特质,就会失去民族精神的。我真的担忧,深深的为这些独生子女的男孩子担忧,我担心将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会消失在他们手中。 2.致潘潘,2005-06-2714:14,刘良华潘潘说得很对。我写这篇文章时,感到很安静、很幸福。这篇文章隐含了太多的两难处境,完全可以做成一篇很深沉的教育论文,我只是把它用另外的方式说出来而已。 3.评:狮子的性格,2005-06-2717:07,潘潘这篇文章在讲故事的笔调中揭示的是中华民族更深层次的东西。男、女性格特质的体现,实际上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在民族精神的体现中,我个人认为男性的性格特质显得尤为重要。我是个很要强的女性,经过多年的人生阅历体验,尽管不情愿承认,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男性在很多方面确实是主宰着这个世界的主流。当班主任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在班风的建设过程中,关键是抓紧班上男孩子的引导和教育,男孩子动起来了,女孩子自然动起来,男孩子往哪个方面走,女孩子自然往哪个方面走,你说谁影响谁呢?我觉得当今中国教育中有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男、女孩子经过多年的正规学校教育,关心他们学业成绩学得如何,关心他们常规道德品质形成如何,没多少人关心这些少男少女性别特质能表现多少? 4.评:狮子的性格,2005-06-2921:31,青衣男性应该有狮子一样性格!阴柔是女性的特征,阳刚是男性的标志!温婉如水的女子与伟岸如山的男子是两性中的两极。正因为存在这明显的差异,所以才有异性相吸的美丽,世界才富有生机和活力! 不可否认,我们身处一个瞬息万变、竞争和压力并存的时代,而且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下去。要生存,就要适应;要适应,就要能力!在生存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当今的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都在培养人的能力,希望男女个个都有性格互补,合而为一的秉性,足以面对未来的竞争和压力。因为生存平等!然而从本能的审美观点来看:具有狮子一样性格的男性渐少,像狮子一样的女子却比比皆是了。想像一下,若所有的男女都人为地训养成中性化的人,再无彼此的性情互补和两情相悦,纵然拥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又有何意义呢?所以我喜欢具有王者风范的男性气概! 5.评:狮子的性格,2005-09-0622:56,盘笑丹首先就被尼采的这句话吸引住了,我非常喜欢!说得太有个性拉!看到之前的评论也让我想说两句。我一直很喜欢有个性的人,但现在的社会中似乎不自觉地就把人们都同化了,有个性的人越来越难遇到。我觉得学校里的某些教育方法就是不让人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就好像工厂里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统一规格,统一型号,有例外者则是不合格的产品了。  6.3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上)[27] 每个人的成长,总会受他人的影响。有些人的影响不怎么重要,是不怎么重要的他人;有些人的影响很重要,是“重要他人”。“重要他人”可能是自己的父母、爱人或朋友,也可能是一个或几个老师。就老师来说,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发生积极的重要影响的,往往是那些善于鼓励、赏识、宽容学生的老师。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重要他人”。尤其在我遭遇“成长危险”的时候,这些“重要他人”把我从艰难中“拯救”出来。以前我母亲喜欢找算命的先生为我预算前程。据说,在我的人生的某个阶段,会遇到某些危难,但“在危难时有贵人相助”。母亲为此很感慨,很浓重地酬谢了算命的先生。我不信算命先生的话语,但我知道,在我的经历中,确实总是有人帮助我度过难关。小学的胡老师,是第一位帮助我的贵人。小学三年级以前,我的成绩很糟糕,属于老师心目中的四个笨蛋之一。我在小学三年级读了两年。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留级,也是最后一次留级。被通知“留级”的感觉很糟,在周围的同学看来,几乎就是被“判刑”。后来看到报纸上报道某人被“判刑”一年,我立刻就想起“留级”这个词。好像是在“散学典礼”后,一位姓赵的老师通知我“留级”;也可能是放假一个星期后,接到“成绩单”时,上面显示的结论是“留级”。有些细节我忘记了,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得到通知的那天下很大的雨。那年夏天家乡连续下雨,四处都是雨水。那天我是淋着雨水回家的。别的同学都把凳子搬回家了,我没有拿我的凳子。大概是因为心情不好,没心思去搬那张凳子。(后来一位朋友提醒我说:你怎么也那么俗气,你心情不好,天就开始下雨。我申辩说那天真的下雨了啊。他不信。现在电影、电视里面下雨的场景多了,弄得真下雨也成假的了。)那张凳子是由一个大树桩做成的,用油漆漆成黄色,很结实。大树桩是父亲在屋后的菜园里挖出来的,然后拿到村里的张师傅(村里最有名的木匠)家请他做成凳子。在一个割麦子的季节,父亲从张师傅家里搬回那张凳子。我走过去,凳子差不多齐我的肩膀。父亲说:“你下次上学时,就用这张凳子。”那张凳子显然是全校最漂亮的凳子。我父亲知道我在学校地位不高,属“差生”。家里“成分”不好,整个家庭在村里的地位就很低,父亲由此差不多就可以判断我在学校的日子不会好过。我猜想父亲大概是希望用一张漂亮的凳子来提高他的儿子在学校的地位。 可惜,那张凳子我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那年“留级”时,我把那张凳子也一同留在了那间教室。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那张凳子了。我回家后,父亲虽然没怎么骂我,但那年我一直有一种很沉重的失败感。直到第二个三年级的某一天,我忽然成了班上的英雄人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那天我们的数学老师去了亲戚家,学校的胡老师临时作为代课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里。胡老师是我的邻居。我们两家关系说不上好,但好像也不怎么差。在那节课上,胡老师猛烈地鼓励我、赞赏我。(这可能是湖北人的毛病:湖北人一旦喜欢某个人,就猛烈地喜欢他。)我呢?就开始猛烈地喜欢胡老师的样子,喜欢胡老师的数学课。那天放学后,胡老师让我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凡是经过我检查合格的,就可以回家。如果不合格,就留下来更正(你知道什么叫做“农奴翻身”吗)。那天晚上我把很多同学留在了教室(这叫“小人得志便猖狂”)。几个星期后,胡老师推荐我参加全镇小学生数学竞赛。事先我并不知道这事,那天早晨我上学迟到了,没赶上出发的时间。远远地看见胡老师骑车带着两个学生离开了村庄。当时听说胡老师推荐了我,因为等不及了,才临时换了一个人。我心里虽然将信将疑,但莫名其妙地兴奋了整整一天。直到今天我都坚持:所谓好老师,就是能够让他的学生莫名其妙地兴奋整整一天的人;所谓坏老师,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总是让他的学生莫名其妙地痛苦整整一天的人。自从遇上了胡老师,我后来的小学生活一路阳光雨露。考上大学后,每年回湖北老家,我都想去拜访胡老师。当然,至今也没怎么去拜访。后来总结出一条教育口号:你要是觉得哪个人对你好,你应该在第一时间勇敢地表达你对他的感激。哪怕是肉麻,也让他去麻吧。我相信:当学生陷入自卑的深渊时,教育要么成为折磨虐待、落井下石的别名,要么成为拯救落难、维护尊严的义举。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胡老师是拯救、维护过我的人。 长期以来,我对胡老师一直心怀感激。直到今天,只要遇到姓胡的人,我立刻就有好感。后来我喜欢读胡适的书,敬仰胡适的人格魅力,可能潜意识里与胡老师有关。我一直认为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以来,鲁迅和胡适是两个可以并列的值得后人尊敬的学者和思想家。我曾经在北京大学校园看到过鲁迅的雕像,但四处寻找之后,找不到胡适的雕像。很失望。 赛埔评论:1.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5-08-0511:09,王成文章很好,但解决不了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这篇文章。 2.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5-08-0519:21,凌月婵“当学生陷入自卑的深渊时,教育要么成为折磨虐待、落井下石的别名,要么成为拯救落难、维护尊严的义举。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胡老师是拯救、维护过我的人”。我很欣赏这句话,读您的文章会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共鸣。 3.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5-09-1323:31,陈颖颖能让学生记住的两种老师,一种就是折磨人的老师,不能为人师表,不能传道授业。我就遇到过,她完全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在班上发脾气,不会保护学生的自尊,而且身为老师甚至可以跟隔壁班的班主任吵架,她因此在整个年段的学生中赫赫有名。另一种则相反,他不仅仅是在教学,更是在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刘良华老师就是后一种,虽然我才上过他的几节课,虽然有些观点我不能完全的认同,(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我比较不愿意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我相信世界是友善的没那么残酷),但是,重要的是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4.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5-09-1521:02,冯达姬 还没上大学读教育的时候,我就明白到有些老师真的可以令人一生难忘:一种是学生心中的良师;一种是伤害过学生的凶手。这两种老师我都遇到过,还被“凶手”伤过,七年之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他伤我时的每一句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想: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伤害了别人。 5.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5-10-1413:02,佘慧敏没有哪个老师对我有过多么大的影响,也没有哪个老师让我特别敬仰,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让我尊重不让我怀念。即便到了今天我为人师,我也不希望自己对哪个学生有特别重要大的影响,教书育人,职责而已,为人必须称职。教师不过是花朵,学生必须如蜜蜂,花朵不过出于本性向蜜蜂贡献自己的蜜露,蜜蜂最好采百花之精华,方能酿就自己的好果实。所以,我感谢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  7.初中的故事  7.1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下)[28] 小学毕业后,我进了镇上的中学(施家港中学)。在中学,我遇到一位姓王的女老师。她教我们英语。王老师中师毕业(那时中师是最好的“大学”,优秀的初中生考中师,成绩一般初中生读高中然后再考大学),常给我们讲她在中师时,总是早起,然后躲在操场外边的芦苇丛里读英语。在我的印象中,大学就是一个长芦苇的地方。1988年我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去找芦苇,可惜没找到。王 老师本人大概也没有想到,她说了那么一句话,竟然会成为我们考大学的原始推动力。她随意地讲那么一个生活事件,我们却当真。我的想象是:有那么一个大学,有那么一个大操场,不像我们中学是一个小操场。操场外面是一大片芦苇丛,一阵风吹过来,就可以看到有一群美女躲在芦苇丛里面读英语。这意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否则就什么也看不到。王老师很漂亮,准确地说,是很有女性的魅力。我坚信:能够拯救中国教育的一条基本的道路,是让很多美女当老师。我的这个想法其实是受了拉伯雷的启示,拉伯雷在《巨人传》里面就透露了修道院的规定:凡入修道院的人,均是容貌端丽、身材适度、秉性温良的女子和气宇轩昂、体格魁梧、秉性温良的男人。由此看来我这样说其实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比较遗憾的问题是,现在还有多少美女在当老师?有些女老师看上去像个老板娘,就不像老师;有些男老师看上去像个“暴发户”。一个老师是否美丽,其实也不在于肉体的可观,而在于他/她的精神气质是否动人。有些人看上去比较“华丽”,可实际上不过是一堆美丽的能够移动的肉;有些人看去上其貌不扬,却有精神气质。你一眼望去,就可以断定那是一个好人。至少在我们的眼里,王老师是好老师。那时我们班里一帮男生都自不量力地暗地里喜欢她。自信一些的男生总是找借口往王老师的办公室里跑,比如问一个英语语法问题;去交作业;或者问她明天英语学什么内容。王老师人长得飘飘然样子,教学却严谨。要是谁没有完成作业,她会生气。她的口头禅是“你们这帮鬼人!”她这样的女老师一旦生气,往往比男老师更有威力。于是我们班没有不按时完成她的作业的。既暗地里喜欢老师,又明摆着充满敬畏。这里面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总是超出别的班级一大截。后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们班很多同学报考了外语系。这里面自然有王老师的原因。不过,除了王老师,还有另外一位很特别的老师也起了作用。这位老师姓涂,男的。王老师之后,我们的英语老师是涂老师(涂老师走后,我们的英语老师是闵老师。我们很多同学现在还记得闵老师费了很多周折到仙桃市为我们购买听英语磁带的耳机)。涂老师长得上齐下齐,粗脖子,圆腰,整个身子象个吹足了气的塑料袋。他的左腿好像有点毛病,走路总是一高一低的波动。班上有几个男生一致认为绝不是他的腿有问题,而是路不平。所以背后叫他“路老师”。 涂老师身体长得太圆满了,说话也就不灵巧,简直就笨嘴笨舌(他的嘴唇很厚,感觉比正常的比例大了一号)。这样的人竟然教我们英语,你说是不是很滑稽?最初他一开口说英语,我们在下面就偷偷地笑。凡是我们笑的时候,他就很高兴,认为是他自己讲课幽默的效应。他为什么自我感觉那么好,我们好长一段时间没弄明白。但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班上几乎每个同学都喜欢上这位白白胖胖的“路老师”了。这是事实。事情也很简单。这位涂老师对我们好。也说不上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可是全班同学分明都感觉涂老师对我们好。比如,如果哪位同学上课开小差了,他会拿出一脸的治病救人的样子,说:“哎——我讲得这么好,你不听,就有点可惜了嘛。”比如,班上有位同学上课总喜欢打瞌睡,他会走到他的身边,使劲地带着我们读英语。等到他醒了,涂老师就很满脸善良地怂恿他:“快,我们正在读这一段了,跟上!”作为一个男老师,人又长得如此的厚重,对他的学生竟然如此的宽容。我们喜欢他。换了你,你如何能够不喜欢他? 赛埔评论:1.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5-10-3011:49,吕华丽“影响我的重要他人”这样一个词语让我在坚硬的日子里看见的是阳光透过窗隙照见心底柔软的部分。我想,我应该象感谢日月星辰一样感激在这个世界里给予我影响的“重要他人”。我知道我更应该心怀感恩,感谢一切从我生命中走过却是我“生命的故人”的“重要他人”。感谢他们,让灵魂可以更加芬芳。 2.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5-10-3023:23,刘良华 写教育自传有很多好处,它至少为感恩留出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写“影响自己的重要他人”这类教育自传,就更容易心怀感激。 3.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5-11-0512:07,吕华丽谢谢老师的再次启醒!从老师您的课堂上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思想的震撼,更重要的是您让我看见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透出的光亮,让我明白一个老师应该有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找到更为真实、坚实的存在方式的追求。2004年曾经在深圳的一所小学听过老师您的关于开发校本课程的报告,并且也赏读了您的这篇文章。当时的想法就是终于明白自己在庸庸碌碌的日子里该做点什么了。差不多一年之后再来读它,虽有了不同的体味,但那时的想法在今天仍然如是。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像老师您一样把镌藏在心里脑里的形象形之于清晰可感的文字并坚持下来。 4.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6-01-1820:05,0101046但愿自己也能成为影响他人的“重要他人”。 5.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2006-02-0801:10,郭锦峰每个人在生长中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现在想起自己的学习生涯中,确实有值得我们去思考。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学生的重要他人呢?是不是只是做一个好老师就行了吗?  7.2“特级教师”的绝招[29] 我读中学(施港初级中学)时,遇到过一位姓颜的老师。这个老师有一个嗜好:他喜欢打学生,而且往死里打。 有一天早晨他来照看我们早读。他在走廊穿梭时,有一位男同学趁他转身的那一刻在他的背后做了一个拳击的动作。颜老师察觉到背后有人做了动作,转身厉声追问:“是谁?”我们都看书,不说话。他愤怒了,大声吼叫:“到底是谁?你们要是不说出来,你们这两个组的所有人都跪到讲台上去!”我们比较害怕了,但还是没有人说出真相。颜老师忽然转换口气,他诱导我们说:“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谁做了动作请主动承认。你要是主动承认了,我不打你。要是别人揭发出来了,我打死你!”颜老师承诺了“我不打你”之后,那位做拳击动作的同学战战兢兢地站起来。颜老师问:“是你做的动作吗?”那位同学说:“是的。”颜老师喊:“你站出来”。那位同学移到走廊,颜老师突然挥动右掌,“啪”的一下狠狠地打了那位同学的左脸。那位男同学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委屈地喊:“你说话不算数,你说我要是主动承认了你就不打我的,我主动承认了你为什么还是打我?”颜老师怒气未消,口中骂:“你还争辩?”再抬起脚朝那位同学的膝盖踢过去。那位可怜的同学被踢到墙角,赶紧拿手捂住,再也不出声。他的这个办法看来比较有效。自那以后,我们班再没人敢在他背后做怪动作。我们全班同学尽可能按照他的意志循规蹈矩。可是,后来还是有一件事惹他生气了。那天早晨吃饭后(早自习后住校的学生吃早饭,米饭装在一个大饭盆里,大概四个人分吃一盆饭),负责洗饭盆的“值日”秩序搞混乱了,不知道那天该谁“值日”,六七个饭盆散乱地堆在讲桌上。第一节课是王老师的英语课。王老师向来对我们好,我们不怎么怕她。她走进教室后发现那么多饭盆堆在讲桌上,她比较生气,一言不发,退出教室,回去了。大概十分钟后,颜老师(他是我们的班主任)来到教室。颜老师问:“今天是谁值日?”没人应声。颜老师又问:“谁把这些饭盒拿去洗了!”我那时是班长,赶紧站起来,走到讲台那里去收拾那些饭盒。颜 老师压低音量发出吼声:“今天在教室里吃饭的男同学都站到讲台上来!”等我拿着那些饭盒要离开教室时,忽然听到颜老师大喊一声:“跪下!”那几个可怜的男同学犹豫了几秒钟之后,羞愧地跪在讲台上。那时并不知道老师不可以体罚学生的道理,也没人敢跟颜老师讲道理。老实说,我们并不恨他,我们只是惧怕他。只要他出现在教室门口,教室里所有同学立刻肃静。我们惧怕他,并几乎原谅了他的粗暴,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颜老师有两个绝招:颜老师的第一个绝招是他能够写一手好字。在我们看来,他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是我们所见到的最好的艺术。他曾专门辅导过一位姓谢的同学练钢笔字,那位姓谢的同学钢笔字后来在全校颇有名气。他专门辅导过一位姓万的同学练毛笔字。那位姓万的同学有一幅书法作品悬挂到镇“文化站”的展览室。那幅作品只有四个字:风华正茂。这四个字实际上也就是颜老师教我们书法时惯用的例子。颜老师教我们练书法历时四个多月,可总共只教了五个字。除了“风华正茂”之外,还有一个“永”字。后来我进了高中、大学,见到有人练书法,我就拿起毛笔来写“风华正茂”这四个字。我的毛笔字水平一般,但这四个字偶尔能唬住周围的某些人。颜老师的第二个绝招是他有神奇的记忆力。这个人上课时从不拿课本进教室。他进教室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诸位(那时只有他一个人这样称呼我们,我们总觉得“诸位”与“猪位”同音,是骂人的词语,后来竟然慢慢地对这个词有特别的感情),今天我们学《石钟山记》。然后就开始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抬头挺胸地背诵课文。我们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能够背诵整篇课文的老师。每次遇到颜老师背诵课文,我们就很紧张:赶紧把书打开,紧紧地盯住课本,看他哪个地方背诵错了。如果哪个地方错了一个字,我们就很开心。心里想着“啊,你也有今天”。这样持续了一个学期,颜老师背诵课文很少出错,只有一次例外:他背到中间,卡住了。他红着脸看我们,我们故意看书本,不理他。他满脸通红,顿失威严,但后来又接着上去了。这个人比较奇怪,有文人才气,却没有文人的长相。身子魁梧,满脸白肉,与一般教师的样式绝然不同。他比较符合陶行知期望的标准:骨骼硬朗,力气大,有“农夫的身手”。一次颜老师在学校的一个土坡上教我们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扔铅球,被路过的青年农民看到。那青年摇头说:“扔那玩意还讲究什么姿势,甩出去不就行了?”颜 老师挑战说:“我们比比?”那青年走下土坡,抓起那只铅球,大喊大叫地将铅球甩出去。轮到颜老师,他并不用足够的力气,轻轻地将铅球旋转到很远的地带。那青年见状,说了一句话:“你是老师,还是老师厉害!”颜老师确实比较厉害,他有绝招。我所理解的“特级教师”,是那些有绝招(有特殊本领)的老师。这样的教师不见得能够赢得所有学生、所有家长、所有同事和所有校长的认同,但他一定身怀绝技,有教育绝招。颜老师教了我们一个学期的课。后来他调到镇上的另外一个学校去了。他走的那天晚上,我在学校食堂发现他和另外一个语文老师(那是我们初中的第一任语文老师)在一起喝酒。我进食堂的时候,正遇到他们两人猛烈地争吵。远远地,我听见颜老师大声喊:“你跟我斗?你信不信,我把你拧起来,扔到窗户外面去?”颜老师走后,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另外一个男老师。一年后,据说因为“桃色”事件,那个男老师又调走了。那个“桃色”老师走后,我们的语文老师由以前教我们政治课的老师接任。你看,我在初中一共遇到四位语文老师。在这些语文老师中,颜老师教我们的时间最短,也最特别。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调走。我估计,像这样特别的老师,在一个地方总不会呆得太久。如果你看过《死亡诗社》(DeadPoetsSociaty)这部电影,你就知道为什么这样的老师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地停留。后来我听崔健的歌,最喜欢听他唱《假行僧》: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假如你看我有点累就请你给我倒碗水假如你已经爱上我就请你吻我的嘴我有这双脚我有这双腿 我有这千山和万水我要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要爱上我就别怕后悔总有一天我要远走高飞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也不想有人跟随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我只想看到你长得美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泪我不愿相信真的有魔鬼也不愿与任何人作对你别想知道我到底是谁也别想看到我的虚伪嘞嘞…… 赛埔评论: 1.评:“特级教师”的绝招,2006-02-2718:36,谢蔚涵只要不是打人、伤人、害人的“绝招”,我们希望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些“绝招”。朗诵、背诵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绝招”之一,我以为。起码,学生应该朗诵、背诵的篇目,语文教师没有任何理由读不好或背不好。写作也应该是语文教师的“绝招”,起码能给学生写范文。当然,在我们周围,这样的老师太少了,要不怎么叫“绝招”,是吗?不是吗? 2.评:“特级教师”的绝招,2006-02-2720:34,刘良华我并非想说打人的老师就是特级教师。我至今对这位老师的粗暴打人感到不满。我的本意是:人是复杂的,好老师和坏老师都是复杂的。我之所以写颜老师,实在是对这样的老师有特殊的感情,有敬畏的感觉。我的看法是:颜老师是一个有缺点的优秀教师。他的缺点不在于他打学生,而在于他远离了“人不知而不愠”的古典智慧。一个人有才气之后,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急于得到他人的承认。如果感觉他人不承认他的才气和权威,他就愤怒并征服或出走。颜老师后来的生活也只能显示为愤怒、征服和出走。 3.评:“特级教师”的绝招,2006-02-2723:26,尹巧宁我想知道,在那些被打的学生的心目中,颜老师是不是个好老师呢? 4.评:“特级教师”的绝招,2006-02-2723:44,刘良华尹巧宁老师的提问确实很重要。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可能会原谅老师那样的残忍和粗暴。但如果作为一个“被打的学生”,可能他永远不会原谅老师对他的侮辱和伤害。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偶尔会有那么几个“被打的学生”长大之后,认为惩罚和严厉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青流老师的说法看来比较符合事实:“他们的牛气其实是有底气的。不过我还是不喜欢这样的老师。有时他们过于自尊进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5.评:“特级教师”的绝招,2006-02-2800:31,沈旎人是复杂的,好老师和坏老师都是复杂的。举手赞同,好人与坏人同此理,把复杂的东西过去简单化,会让我们失去对真实的信任。   7.3我的成长仪式[30]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离家出走和反抗家长的经历,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渴望离家出走和反抗家长。我曾经认为反抗家长、离家出走是邪恶的念头,后来读了一些“成长小说”之后,发现反抗家长和离家出走几乎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仪式。我的第一次正式地“离家出走”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从读初中开始,就成为学校的“住校生”,此后形成惯例,整个初中和高中生活一直过独立的生活。其实我读初中时,学校原本离我们家并不远,村里其他很多同学都选择了“走读”。但我迫切希望离开家。我向母亲说:“老师建议住校”(老师的原话是“可以住校,也可以走读”)。母亲知道我心里是想离家过自由的生活。她并不犹豫,当天上午就为我准备了很体面的“铺盖行李”和一罐头“酱菜”,下午我就成为学校很少的几个住校生之一。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隐约还有一种想法:好像我一旦成为“住校生”,就成为正式的“读书人”,延续了祖父的传统。我知道我母亲一直希望我延续祖父的传统。虽然我祖父每次三言两语地讲儒家伦理道德尤其讲“三从四德”的妇道时,她就反感,但她心里一直敬畏读书人,这是不用怀疑的。我用“住校”的方式实现了我“离家出走”的愿望。这次离家出走对我影响很大。我的独立生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独立学习习惯几乎在“住校”期间养成。当然,我跟伙伴们“赌博”的习惯、“打架”的习惯、到街头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到江边看“洪水”的习惯也在这个时候养成的。自从离家之后,就迅速地学会了独当一面、独立决策。可是,“离家出走”之后,总得回来。一旦重新返回家里,又成为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小孩”。可见光有“离家出走”不足以构成“成长仪式”。完整的“成长仪式”除了离家出走之外,往往伴随着“反抗父亲”。我并不需要反抗父亲,因为我父亲在家里几乎不掌权,家政大权由祖父掌管。后来我看电视剧《大宅门》,每日追踪收看,这里面有一部分热情来自对“大宅门”里面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权力关系的好奇与迷恋。这种权力关系导致我和父亲一直和平相处,却和祖父一直敌对。那次和祖父吵架之后,我大体完成了我的成长仪式。所谓成长仪式,往往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权力移交”。我们村里还有另外的权力移交方式,比如忽然有一天儿子和父亲发生严重的争执,儿子出手把父亲揍一顿。第二天父亲就一半是不满,一半是骄傲地向邻居宣布:妈的,儿子昨天把我揍了一顿,这个家我没法管了。以后,邻居有事要相互商量时,就去征求那家儿子的意见。比较和平的权力移交是用吵架的方式“闹翻”。有一个古老的闹翻的场面在村里不断重复:父亲大喊:“你想造反?”儿子喊声更大:“没想造反!你就是错了!你糊涂!”一个家长都老得让儿子感觉“糊涂”了,也就逐步放手,让儿子当家去。 在我们家,祖父一直给我们讲“忠孝廉耻”,也讲“父不慈,子不爱;兄不友,弟不恭”。他读了很多儒家的书,是村里的读书较多的人。所以我们“后人”(“后人”是祖父喜欢使用的词)虽然偶尔对他不满,但也不愿意成为不孝的“后人”,落一个可耻的骂名。这些因素可能起了作用,我的“反抗家长”的仪式于是显得内刚而外柔。既“反抗家长”,又“离家出走”,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雾都孤儿”。独立之后,我遇到的难题不再是面对“家长”,而是面对“世界”,而且不得不独自地面对“世界”。在“住校”的那个“世界”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关系,表面上是“同学”、“同窗”,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军事意义”的完整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冲突,也大体按照“国际交往”规则和“国际冲突”模型展开。最大的冲突,也还是“谁说了算”的权力问题。学生的权力(相当于“政治地位”)常常来自“考试实力”(相当于“经济实力”)和“身体力量”(相当于“军事实力”)两者的换算与折合(偶尔也有家庭因素)。我因在小学有留级的经历,在初中时明显有身体上的优势,所以迅速成为班长。可是我成绩时好时坏,不那么稳定,后来班上又多了几个留级的插班生。这导致我在班上的地位经常受到冲击。我在中学与同学发生过几次斗殴事件,均与此相关。为了赢得支持,我的身边开始聚拢一帮朋友。我的朋友最初呈现为身体力量上的“盟友”。再后来,我不再参与班级的权力之争,我的朋友逐渐转换为“同伴文化”意义上的君子之交。我个人的理解是:就“成长”而言,在“反抗家长”、“离家出走”之后,“朋友”是影响我的成长的关键元素。每个孩子的成长,迟早都会发生“反抗家长”和“离家出走”的事件。“反抗家长”和“离家出走”并不可怕,它原本属于正常的“成长事件”和“成长仪式”。可是,“反抗家长”和“离家出走”之后,接下来孩子遇到什么样的“同伴”和“朋友”,这就成为另一个重要的事件。孩子离开了父母意味着暂时离开了那个“家庭文化”。失去了“家庭文化”的影响之后,孩子将遇到什么样的“同伴文化”,就成为“成长”的关键链条。 赛埔评论:1.评:我的成长仪式,2006-01-1817:51,青流 昨天在《南京零距离》看到一件真事:一个孩子出走了,可他已经三十岁了。父母对他要求很严,都是三十岁人了,还要求他每天八点钟回来。他们认为社会太复杂,必须要让他少走弯路。结果,孩子无法承受,离家出走。母亲已经卧床不起,父亲也流下悔恨的泪水。他们最应该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的人生道路是不可复制,也不可能是父母代替的。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长。人生是没有草稿的! 2.评:我的成长仪式,2006-01-1819:02,谢世国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包含有“离家出走”的经历,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却少不了“反抗精神”,要敢于对自己不认同的观念说“不”,对权威说“不”。我就是从小缺乏这种“反抗精神”,现在想改变一下自己都那么难。 3.评:我的成长仪式,2006-01-1822:23,徐莉以“住读”为契机,我也算“离家出走”过了。而且这一离家我就再也没有回去。四处奔波劳碌,我从不在父母面前抱怨什么。快乐也罢、痛苦也罢,从那以后都是我自己的事情了。对自己负责,感觉很好。有时也会羡慕有人有家可回,但我仍坚持让自己的精神永远流浪。 4.评:我的成长仪式,2006-01-1913:44,沈旎第一,我们如果把离家出走作为成长的一种仪式,我想这指的是广义的“离家出走”,即公开的“离开家独立生活”,于是便引出了“住校”是“离家出走”的形式,再往前延伸,“结婚”恐怕也会另一种“离家出走”的形式。我想最后,我们都会离开“肉体”这个家出走了,这一下,意思就广得有点不着边际了。第二,狭义的“离家出走”指的是隐蔽地、负气地,不负责任的离开家,当然其中也有争取独立成长的意思,但却是鲁莽的令家人担忧的举动,可能会带来比较危险的结果,这个过程代价是比较大的,谁都都会担心。 第三,我想刘老师文中的“离家出走”不是狭义的,尽管我们需要从孩子的离家出走中看到他成长的足迹,感受到其中的正面的教育意义,但这毕竟是一种值得预防和反思的现象,所以,感觉两者不宜混在一起讨论。一点谬论,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批评指正。 5.评:我的成长仪式,2006-01-2023:37,胡卫华我也有“离家出走”的经历,可没你幸运。高考填报志愿时,填的都是离家很远的学校,诸如白求恩医科大学之类的。但没走成,我的第一、二志愿落选了,因为是服从分配,被调配到本地的一所大学,学了一个冷门的工程类专业。在家门口读书,自然没有住校的理由,第一次“离家出走”失败了。毕业前,到珠海找工作未果,被分配到母亲所在的单位教书,第二次“离家出走”失败。一次偶然机会嫁到了海南,费尽周折,第三次“离家出走”才终于宣告成功。年轻时,身边的同学没有说愿意留在父母身边的,很想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谁能“离家出走”越远,谁名声就越高,班上屈指可数的几位女学生,竟有三分之一冲出国门。“离家出走”成功,遂了自己的心愿,遇事可以自己拿主意,这种“权力”的快感自然不言而喻。一路风雨走来,昔日的稚气和幻想渐渐消退,这大概就是成长吧。   8.高中的故事 8.1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31] 在中学,我遇到一些同学和朋友(同学既可能进化为朋友,也可能退化为背景)。在这些同伴和朋友中,有一位叫姚明的同学对我影响、帮助最大。 我也帮助过很多人,在这点上我和姚明是一致的。但事实上我很少帮姚明做过什么事。姚明帮助过我,我帮助别人,只有一次例外。那年春节期间,姚明不在家,我代替他去谢仁乡(我家属于施港乡)看望他年迈的父母。姚明对我的影响与几个词语相关。第一个词语是“过河”。在湖北的乡村,春末夏初是割麦插禾的季节,那时往往阴雨天和晴天交替,雨水很多。那个周末我和姚明一起回家,然后一起返校。在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因暴雨而涨水的水沟,需要卷起裤管涉水过河。我前几天右脚受伤,不能下水。姚明动作快,他先下水,建议我不必脱鞋,他背我过去。第二天他先到我家,然后我们一起返校,途中他复制前一天的做法,背我过河。自此,“过河”这个词语和情境对我来说有了独特的意义。后来我到中小学听课时,对中小学课本中有关“过河”(包括“小马过河”)的情境一直比较敏感。第二个词语是“磁带”。高中一年级时他从他哥哥(他哥哥是军)家里拿来几盘“鹦鹉牌”的空白磁带作为我的生日礼物送给我,让我复制英语课本的录音。我第一次见到空白磁带,视若珍宝。后来他又到商店买回几盘空白磁带。事实上这些磁带当时并没什么用处,因为我可以直接借用英语老师的原版磁带,不需要复制。可是等到高中三年级时,这些磁带派上了用场。那年闵老师从仙桃市买来一批耳机(他克服了一些障碍和非议,“自费”乘车去买那些耳机),从我们班挑出一帮人天天听录音,准备报考“外语专业”。据说那年报考外语专业时要求有“听力测试”作为参考分。别的同学只是听老师提供的录音,我因为有空白磁带,翻录了另外的资料。这对我后来报考外语系起了作用。第三个词语是“呕吐”。高中毕业后,姚明进了湖北中医学院针灸系,我到了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寒暑假回家时,我往往会到他的学校住一个晚上。那天在车上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一路寒风,到他那里时已经很晚。他先带我去吃夜宵,炒了一盘虾,喝啤酒,然后回到他的宿舍睡觉。可能那盘虾有些问题,半夜时,感觉胃痛,剧烈呕吐。姚明的寝室里共住6个人,他的床铺是上铺。从上铺往下喷射式地呕吐,整个寝室立刻弥漫难闻的气味。姚明翻身起床,赶紧收拾。我很快入睡,第二天早晨起床时,寝室已经恢复原先的秩序。我只发现我鞋子湿了,经过了冲洗。 第四个词语是“寄钱”。大学毕业后我到西南师范大学继续“读书”,姚明到一家油田医院工作。那时他的工资不多,大概每月300元。他不定期地给我寄钱。有一次寄了400元,他说是医院下发的奖金。那年我回家过春节,他到我家,亲手给了一百多元(面额为十元的崭新的纸币)。几天后我带着这些钱到镇上把祖父取回来。祖父打麻将输了钱,欠了别人的赌资和房租。第五个词语是“中医”。他的专业是“中医学”,每次聚在一起,他都会给我讲一些浅近的中医学知识和他所崇拜的老子哲学。他带我进入过他们学校的解剖室,让我观察那些已经被解剖的尸体。他带我去听过中医学的课,我一直向往那样的课堂和那样的主题。姚明说我适合学医,他是对的,我每次在他的学校都不想离开,我自己知道我是那样的迷恋医学。有一年暑假我把他的《中医学》课本借来阅读。整个暑假我都在读那本书,我阅读后做了详细的笔记。后来我到中山医科大学大学工作,这与姚明对我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第六个词语是“数感”。我到广州工作后,给姚明寄了1千元。后来我到了上海“读书”,忽然有一天我收到姚明的来信,他说最近遇到一点麻烦,希望我再寄给他1千元。他补充说:“曾经收到你寄来1千元,但我以前给你寄的钱好像是2千元。”我很震惊,我那次给他寄钱时,估计他以前给我邮寄的那些钱大约共计1千元。但我知道,很可能是我估计错了。姚明貌若粗犷,实际上他直觉发达,而且“数感”良好。我对数字向来不敏感,至今做教育研究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躲避“量化研究”。我赶紧给他寄去1千元。补充说:“非常抱歉,我弄错了。如果以后有困难,请一定告诉我。” 赛埔评论:1.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2006-02-0907:08,徐莉日记常常有选择。提醒幸福是一种心态,提醒痛苦又是一种心态。痛苦的确能令人清醒,能提高人的感受力,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方式。有个故事说,朋友对他的好他会刻在石头上,永远铭记;朋友对他的不好他会写在沙地上,任风吹走。所以我喜欢被感动的我,常常期待被阳光感动。  2.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2006-02-0912:23,李沁梅朋友不需要天天见面日日诉说,朋友是珍藏在心底.朋友犹如陈年老酒,不因时间而失味,反而越葳越芬芳!我也有一个这样的朋友,虽然从小学毕业,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但她一直帮助着我,鼓舞着我。现在天各一方,保持着淡如水之交,但见了面或者需要帮助时,就是好姐妹。 3.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2006-02-0922:39,吉普赛看到前五个词语,我非常感动:真是一个伟大的朋友;看到第六个词语,我感到很吃惊:姚明原来是在借钱给刘老师用。更觉得他是一位可爱而耿直的朋友:当自己需要钱时,不是理所当然地要,而只是想要回当初给你的钱。 4.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2006-02-1009:40,余雅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友谊已经不多了。人们在利欲熏天的世界中逐渐迷失了那份纯纯的感情。友谊多是过去的、曾经的、失去的。似乎人们在贫穷的时候更能体现这份感情。而现在,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外乎君子之交淡如水,已经没有那么浓、那么单纯、那么深厚的情感了。很羡慕这样的友谊,很羡慕曾经拥有的过去。 5.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2006-02-2011:10,张晓煜赞成徐莉老师提倡的“朋友对他的好他会刻在石头上,永远铭记;朋友对他的不好他会写在沙地上,任风吹走。”事实上,这是一种较难达到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努力。同样,我也赞成吉普赛老师的理解和诠释,真正直率的人才会感受到朋友的直率之美!   8.2数学的猜想[32]  高中期间,语文和英语是我比较喜欢的学科,数学是我的噩梦。其实我语文成绩并没有优势,只是比较喜欢看课外书,喜欢讲故事,所以一直对语文有好感。高一下学期班主任陈老师让我们自愿报名讲故事,我第一个上讲台讲《头大哥和阴到底》的故事,很风光了一段时间。后来陈老师留下在“成绩单”上的评语是:“该生酷爱读书,语言幽默”。我祖父看到评语后狠狠地用怀疑的眼光望着我。因为我在他面前长期不怎么读书且面无表情。因为受了初中王老师的影响,进了高中后,我的英语成绩在班上长期是数一数二。有一次期末英语考试全年级第一,这个特别的荣誉使我的高中生活充满光彩和莫名其妙的自信。后来我把这个办法迁移到所有学习上:比如先重点学一种球类运动(大学时重点学排球,经常和隔壁寝室的曹宗平风雨无阻地练排球),然后带动其他球类的学习(后来练过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比如先重点学一个画种(大学时重点学水粉画),然后学其他画种(后来练过素描、水彩画、油画);比如先重点学一首歌(郑均的“回到拉萨”),然后学其他的歌曲(至今只会唱9首左右的歌),等等。从高一到高二,我长时期受数学的折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往往会开小差,几乎没有完整地听过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通知下个星期考数学,我一定会接连几天做噩梦。对我来说,最痛苦的日子就感觉数学考试的日子一天天在逼近。现在只要遇到比较麻烦的事情,当天晚上就很容易做一种怪梦:我玩得比较开心,日子过得比较体面,但老师在讲数学课,我坐在教室里,显然不想听这样的课。我在数学课上看小说或者历史。同学们好像都在为数学考试做准备,我不做准备,我无法做准备。我怎么办呢?考场纪律可能会很严,我又不能偷看同学的答案,我怎么度过这场劫难呢?做那样的梦实在太痛苦了。梦醒之后,我发现原本没有数学考试,一切都可以由我做主,不需要被逼迫参加那样的数学考试了。这时候,我就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感觉自己实在是幸福的人。于是,接下来睡觉的时候,像过感恩节一样满怀感激。有时候会想:从现在开始,我要做慈善事业。 要不是在高三遇到一位善于归纳的金老师,我一定入不了大学。这位金老师是我们班主任的太太。学校安排她来教我们数学,我们班有几位同学一直不怎么服气,总觉得那样优雅的一位女士只适合“织毛衣”或者做一些买菜做饭之类的事情,她哪会解数学题呢?现在想起来,金老师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她告诉我们说:数学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母题”。所有的高考数学题都是这些“母题”的变化形式。你参加考试的时候,你遇到任何一道数学题,你就要立刻反应:这道题是由哪个母题变来的?于是,整个高中三年级,我们都在和那些数学母题打交道。以前上数学课时,往往是一节课解一道数学例题。金老师也是差不多是这样,一节课只解一道“母题”。但在接下来的那几天里,她会给我们提供大量的关于这个“母题”的变化试题。她给我们解释:这个母题改变了一个条件,变成了1985年的高考数学题,这个母题改变了另一个条件,又变成了1987年的高考数学题。如果数学真的像她说得那样简单,那数学还有什么可怕呢?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是否喜欢金老师的这个办法,我知道,我喜欢。1988年我参加高考时数学成绩意外地获得高分,固然是因为那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出奇地简单。但是,我敢说,即使那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不那么简单,我的数学考试成绩也不会太低。(至于后来我为什么还是做数学考试的噩梦,我估计与心理学上说的“童年记忆”有关。)后来,我看到一本数学教育的专著,是美国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我觉得金老师的办法和波利亚的想法很接近。[33]在这本书中,波利亚提出了一个“怎样解题表”。按照我的理解,波利亚的“怎样解题”的秘密是“猜想”(plausiblereasoning,也译为“合情推理”),也因此波利亚在发表《怎样解题》之后再次以《数学与猜想》为主题专门讨论了“怎样解题”的问题。遗憾的是,现在人们在提倡学生解题时,很容易丢掉“猜想”。有效的“猜想”是寻找题型之间的相似性,波利亚有时称之为“类比”(analogy)。反过来说,“猜想”就是用“类比”的方式寻找题型之间的相似性。“类比”是思考“怎样解题”的关键。[34] “类比”作为一个关键词,实际上已经隐含在波利亚设计的著名的“怎样解题表”中(括号里的文字是我的理解和体会,以下同):[35]第一,理解题目。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有可能满足吗?条件是否足以确定未知量?或者它不够充分?或者多余?或者矛盾?画一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画图”、“引入符号”的目的是让“新问题”成为自己“熟悉”的问题。)将条件的不同部分分开。你能把它们写出来吗?第二,拟订方案。找出已知数据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如果找不到直接的联系,你也许不得不去考虑辅助题目。(“考虑辅助题目”是为了通过“辅助题目”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你以前见过它吗?(一旦见过,也就属于“同类”了)或者你见过同样的题目以一种稍有不同的形式出现吗?(仍然是“同类”,只是“稍有不同”)你知道一道与它有关的题目吗?(“有关的题目”即可以“类似”的题目)你知道一条可能有用的定理吗?观察未知量!并尽量想出一道你所熟悉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量的题目。(“熟悉”、“相同”、“相似”的,也就是可“类比”的)这里有一道题目和你的题目有关而且以前解过。(“有关”且“以前解过”,也就是“同类”的)你能利用它吗?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为了有可能利用它,它是否应该引入某个辅助元素?(“引入某个辅助元素”的典型例子是做几何题的“画辅助线”。一旦画出了适当的“辅助线”,也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其中的秘密也在于,一旦画出了适当的辅助线,辅助线将使“新问题”成为自己过去认识的、同类的问题。)你能重新叙述这道题目吗?你还能以不同的方式叙述它吗?(如果解题者“能不同的方式叙述它”,说明解题者已经将这个“新问题”叙述成为自己经历过的问题)回到定义去。 如果你不能解所提的题目,先尝试去解某道有关的题目。你能否想到一道更容易着手的相关题目?一道更普遍化的题目?一道更特殊化的题目?一道类似的题目?(“某道有关的题目”、“更容易着手的相关题目”、“更普遍化的题目”、“更特殊化的题目”、“类似的题目”,这些说法都建议将“新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或与之类似的问题)你能解出这道题的一部分吗?只保留条件的一部分,而丢掉其他部分,那么,未知量可以确定到什么程度?它能怎样变化?你能从已知数据中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你能想到其他合适的已知数据来确定该未知量吗?你能改变未知量或已知数据,或者有必要的话,把两者都改变,从而使新的未知数和新的已知数据彼此更接近吗?你用到所有的已知数据了吗?你用到全部的条件了吗?你把题目中所有关键的概念都考虑到了吗?第三,执行方案。执行你的解题方案,检查每一个步骤。你能清楚地看出这个步骤是正确的吗?你能否证明它是正确的?第四,回顾。你能检查这个结果吗?你能检查这个论证吗?你能以不同的方式推导这个结果吗?你能一眼就看出它来吗?你能在别的什么题目中利用这个结果或这种方法吗? 这张表看起来并不简洁明了,有些地方甚至显得重复罗嗦,但它却道出了《怎样解题》整本书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类比”。“类比”的基本方式是寻找题型之间的“相似性”或“归类”。对于某个正在解题的学生来说,“如果他能把他的问题归类,识别其类型,把它列入他的课本中的某一章中,他就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使他可以回忆自己已经学过的解这类问题的方法。”波利亚认为,“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将有助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问题的类型能提示解法的类型”。[36]也有研究者认为“领悟和运用类比是数学创造的主要机制。类比在数学学习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学校里很少实际使用。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各种活动引向对给定情境所作的特定的类比,引向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的类比而被理解的情境过渡,引向一般化,引向假设,引向新的问题等。”[37]后来我和广东教育学院的施铁如先生一起到番禺做行动研究,施 教授专门做过有关“问题类型”的辨认实验研究。他的实验研究结果是:“能否顺利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能正确辨认问题的模式。”“解代数方程应用题先要从问题中看出某种熟悉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模式的特定关系或结构,然后以此为索引,唤起相应的解题方法,作出解答。辨认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所提取的方法合适与否,从而也决定着解题结果的正确与否。”当然,类型辨认(模式辨认)的训练“不应该是内容单一的题目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注意题目的变式。因为解决问题主要依赖于对课题结构关系的掌握,而不是对具体情境的了解。只有经常变换课题的具体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同一结构关系,学生才不会被具体情境所迷惑。”[38]人们在谈论“新旧知识的关系”时,习惯于将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作为某种总体性的知识结构,学习就是“新知识”与这种“总体结构”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发生联系。这样解释并不完全错误,但实际上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新知识”并不直接与“总体结构”发生联系,更多的是直接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的“类型结构”发生联系,并与原有的“类型结构”之间发生“同化”或“顺应”(尽管也间接地与“总体结构”发生联系)。如果说以前人们对“学习”的定义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同化或者顺应”,那么波利亚所强调的“类比”重新将“学习”定义为“新知识与原有的某类知识之间发生同化或顺应”。看来“类比”在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整个“怎样解题”的体系中,波利亚热忱地倡导“类比”(以及以之相关的“合情推理”或“猜想”),呼吁并亲自实践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及与之相关的“探索法”),这使“怎样解题”体系具有经典性意义,“波利亚风格”、“波利亚方法”在美国一度流行。按照我的理解,“金老师办法”与“波利亚方法”,大体是一致的。 赛埔评论:1.评:数学的猜想,2006-03-0319:12,沈旎我是1987年参加高考的,学的是文科,在数学方面比较懒散,到最后也会急得在梦中解题。可惜没遇到会讲母题的老师,高考数学考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我把前面的都做了,而且能确保正确无误。于是主动放弃后面几个大题,第一个交卷出教室。于是,为那一时的懒散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乐!  2.评:数学的猜想,2006-03-0320:01,徐莉我畏惧考试,于是选择了保送。我害怕数学,于是选择了文科班。左挪右闪,到了今天。 3.评:数学的猜想,2006-03-0322:27,谢荏桐关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这本书,我和它有一些缘分。前年在华师图书馆发现1981年版的中文译著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兴奋得不得了,就拿书到外面影印。我发现,一些好书好得找不到了,唯有影印是非常好的办法。这本书现在就在我旁边呢,是一本终身受用的良师益友,当然,这样的书还有《什么是数学》,《数学的猜想》等。可惜现在很难再有办法进入这么好的图书馆了。我也认为是存在所谓的“母题”。这样的观点比较好,无论应试不应试都有好处。我也会寻找这样的母题,也把这样的思想传给学生。 4.评:数学的猜想,2006-03-0500:38,wanglijun我没有读过《怎样解题》,也没有读过《数学与猜想》,但我是数学老师,我反复读了您这篇文章几遍,对照您所列出的“怎样解题表”认真的想了想,的确在我们的教学中就是这样做的,如“考虑辅助题目”我们称为找“中间条件”。很多人的数学成绩为什么不好,怕数学,在我看来,主要是:大量不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达不到学生认知水平题目让学生无法理解。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的应用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感受过,不解题意不会做,但在我不改变题目结构的前提下,换成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就很容易解决,我经常就用牛肉丸面来换。如果理解应用题象读“天书”那样难,题意不解又何来“猜想”?谁还会把数学书捧在手里,学好数学?用可标来解释就是所学的都不是“生活中的数学”。 我想说:“什么一个水塔打开上面的水龙头X小时可以装满,打开下面的水龙头Y小时可以放空,问如果同时打开多少小时可以装满?”这道题崔永元也曾写过,令他恶梦连连。我想说的是,其实这道题的母题就是工程问题“一件工作,甲队X天完成,乙队Y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只是从出题的角度来看它不符合实际,又出水又进水的,为了出题而出题。但从出题的目的来看是一道很好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题。至于菜市卖菜的阿姨很快算出钱来,就像有很多的木工不懂勾股定理能很快算出斜边是多少(我家装修时我曾和一位师父研究过),我只能说这是他们的基本功。 5.评:数学的猜想——致wanglijun老师,2006-03-0500:45,刘良华比较赞成您的说法:其实这道题的母题就是工程问题“一件工作,甲队X天完成,乙队Y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只是从出题的角度来看它不符合实际,又出水又进水的,为了出题而出题。但从出题的目的来看是一道很好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题。我觉得数学问题有一部分是生活数学,还有一部分是形式化数学,几乎属于纯逻辑问题,不见得一定与真实的生活有关系。比如楼上老师说的“买3张电影票不就完了”,好像还不能那么说。   8.3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39] 我数学不太好,长期害怕数学考试。数学老师说,中考和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难。考试前数学老师总是提醒我们:“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数学考试一年比一年难”。 我母亲知道我的焦虑,中考和高考前她就在灶神爷那里祈祷:“菩萨保佑,保佑我儿子考好,考好后我一定为菩萨进香”(事实上我考好后,她就忘记向她的菩萨进香了)。我对母亲的做法充满鄙夷。可是呢,奇怪得很,只要有我参加考试,那年的数学试题就立刻变得比较简单。我1985年参加中考,那年中考的数学试题忽然变得简单了,那年我的数学成绩是91分,总分是100分。我1988年参加高考,那年的数学试题不仅变简单了,而且好像是专门为我这样的人准备的一份礼物:让平时数学基础较差的人考高分,让平时数学成绩很霸道的人考低分。那年我的数学考试成绩是118分,总分是120分,只丢了2分。平时数学成绩很出色的那些同学很多人只获得100分左右,有些甚至在100分以下。不少老师和学生痛骂当年数学高考试卷的命题者,抱怨那份数学试卷没有没有“区分度”,没有“效度”,没有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区分开来。我不骂命题者,私自得意,满怀感激。那份试卷确实没有显示出它的效度和区分度,这的确对其他同学不公平。但我感激的理由是:中国并不需要所有的高中生都成为数学专家。是否有一种可能:一个人的数学成绩不好,但他仍然可以成为别的领域的人才?经过了两次大型考试的特殊艳遇,我对后来的考试就不再焦虑。以前数学考试时我尚只是浑水摸鱼,投机取巧;后来参加考试时,我变得浑身是胆,愈战愈勇。可惜,那年我的语文考试获得59分,总分是120分。那年的作文题是《习惯》。我甚至不知道究竟应该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说“要注意审题”。我审题之后,做出结论:“写成议论文”。我在作文纸上写的第一句话是:“习惯成自然。”第二句话是:“为什么?”后面写了什么,我不记得了。总之是洋洋洒洒,比较长,然后趾高气扬地交卷。在我看来,语文成绩59分,这不是可耻的事,是愤怒。不知是哪个判卷老师,他/她竟然对我的作文不满意,那个该死的。 为了缓解心中的仇恨,那年暑假,我只身一人闯到县城,我打算到县教育局去核查试卷。那天早晨出发,到镇上时已经是中午。在镇上坐“班车”到县城,可是,乘坐的汽车在半路上抛锚了,到县城时已经是傍晚。我摸索到县教育局,那里的职员已经下班。门卫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找周局长”。他问“找周局长干什么”,我说“我是他亲戚”。我说的是真话,据说是“远房”亲戚。镇上的另一位亲戚告诉我的。门卫说:“周局长出差了,很晚才回来。”他让我第二天上午再来。我当天就住在县教育局的招待所。招待所有一位服务员告诉我“周局长就住在隔壁楼房里”。第二天很早就起来,直接到“隔壁楼房”。等到楼上有人下楼梯时,我就问“周局长家是几楼”,那人告诉了具体的门牌。周局长是个儒雅的中年人,说话慢条斯理。我说明我的来意,他说:“改卷是有人校对的,不可能出错。”我说:“一定是错了。我的语文成绩向来是很好的。”他说:“很多考生都像你这样说。”我说:“我不一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差别太大了。”他说:“差别太大了也是正常的,你没有理由查试卷。我要出门了。”我说:“你不让我查试卷我就不走。”他说:“你不走也可以。我要关门了。”我说:“那我就天天站在你的门口。”他忽然很真诚地对我说:“同学,你知道吗?我也想帮你去查试卷,可是我也没有权力查试卷。试卷根本就不在洪湖县。”我问他:“试卷在哪里?”他说:“在省里。你可以到武汉去。”我说:“哦,那就算了。”这个周局长也真是的,早告诉我试卷在哪里不就“结束谈话”了?我一直以为试卷就在县城,因为我是在那里参加考试的。从来没想到试卷是在省城。一想起武汉那个地方,我就觉得很遥远,而且又没有路费。即使到了武汉,去找谁呢?我一直羡慕那些闯荡江湖的人,看来我可以闯荡的江湖仅限于洪湖。我转身就从周局长家里跑出来。后来就跑到了湖北师范学院。那地方也蛮好的。  赛埔评论:1.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2006-02-2814:47,潘潘考试从来就不是开心的事情。考试永远不是自己愿意的事情。人生又不得不参加一个又一个考试。浑水摸鱼也好,浑身是胆也好,都不过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做的事情。人,如果是为了开心而活着,那么,就不要参加什么考试。 2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2006-02-2820:57,子虚小小年纪,“摸索到县教育局”的勇气,的确可嘉!我们乡下有句话——宁可叫撞死,不能被吓死。是之谓也! 3.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2006-03-0111:51,陆洁雯昨天看了甘地的电影,佩服他的坚持与理想。我们是甘于不平等还是追求平等?平等是奢望,但是我们更没有勇气去争取。争取的路上挫折实在太多了,许多人畏缩了。有多少人能像甘地一样不怕生命危险而争取世人的幸福呢?因此,他的名字载入史册,成为人们心中的尊敬! 4.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2006-03-0119:49,梁恺之 我总觉得成绩能代表什么?其实一个人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岂是一张小小的卷子能反映得出来的?!高考状元有多少个能成为社会上某个专业某个领域的专家?而考上一般大学的人或考不上大学的人难道就都不能做出一番成就?而且,有些学科你可以考查他的知识水平,有些学科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难道小小一张试卷也能考查得出来?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鄙视考试!至今,我仍然认为,高考是中国教育改革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也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说一件可笑的事,不少人都知道,课改推行了一段时间,初高中教材的编写者总是叫我们胆子大一点,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可是他们从来不敢正面回答:中考、高考的命题者们是否有新的课程理念。经过若干年,人们已经定势地以成绩去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这样情况下谁敢轻松应考。这也就是为什么补课屡禁不止,反而越演越烈……呵呵,说着说着,有点跑题了,不好意思,各位。 5.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2006-03-0120:07,潘丽瑜对于考试我从来都是认为要脚踏实地的,浑水摸鱼的做法也曾是我所厌恶的,认为那是对广大考生极不公平的事情。但试问人生之中又有多少事情是公平的呢,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怨天尤人。如果每个人都抱着侥幸的心理参加考试的话,那么世界将面临的是一个悲剧……其实,我最佩服的还是作者的“浑身是胆”。如果发现生活中有亏待我们的地方时,我们就应该敢于站出来争取属于我们自己的权益。也许我过去甘于忍受生活中的不平,以此来息事宁人,但现在才发现你的忍气吞声只会让别人更加的瞧不起你。突然间发现自己的胆子也大了,呵呵。  9.大学的故事  9.1君子坦荡荡,小人斤斤计较[40] 我大学学的专业是“英语教育”。我喜欢学英语。高考结束后,我最开心的是:好了,从此解放了,以后可以不学那个讨厌的数学了,可以学我最喜欢的英语了。我高中时最喜欢英语、语文和历史。我一直害怕数学,小学三年级时遇到一位胡老师,他让我对数学有些好感,这种感觉后来又遗失了。高三时遇到一位金 老师,她很善于“归纳”,高考前,我相信数学考试不会超出她归纳的模式,这使我对数学不再那么焦虑,但我对数学仍然没有什么兴趣。我所有的兴趣,几乎都与“语言和文学”有关:语文自然是语言和文学,外语也是语言和文学,历史在我看来也还是语言和文学,像小说。拿了大学入学通知书,去大学报到的时候,我什么书都不带,就拿了一本《新英汉词典》。我的理想是,把《新英汉词典》弄明白了,就能够成为外语系一流的学生。直到今天我都喜欢看词典,里面有经典的、地道的句子。比如在解释work这个词语时,词典举的例子是AllworkandnoplaymakesJackadullboy(参见《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1629页。)我真的这样做了。在大学,我比较勤奋。因为我喜欢,所以也不觉得辛苦。上了大学后,我仍然像高中那样“勤奋”,却不一定是“刻苦”的类型。这里面好像有一些差别:一个人如果对某个事情感兴趣,他自然而然会努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那叫“勤奋”。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努力,就叫“刻苦”。一个人在中小学“刻苦学习”,还算是“情有可原”。到了大学,都“成人”了,竟然还“刻苦学习”,恐怕就没多少出息。所以,我相信最容易使人误入歧途的教育格言是“学海无崖苦作舟”,真正有力量的教育格言是“书山有路勤为径”。还有一句教育格言也很有力量,就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学生把这句话作为《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很难得有这样理解老师的学生。孔子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挑明“学海无崖乐作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实在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不仅学习开心,还可以顺便拿奖学金。快要评奖学金的时候,我估计我能拿一等奖学金,我等待着拿一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是250元;二等奖学金是125元。可是,我只拿了二等奖学金。我很不满。晚上我去班主任家里。我说:“不公平。”她说:“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是一等奖,那就公平啦?”我说:“那是!”她跟我做了一些解释。我慢慢地不那么生气了。然后她送我出门,离开的时候,她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我一直很瞧得起你,你知道吗?”我说,“知道”。第二句话:“今晚我很瞧不起你,你知道吗?”我说,“基本上知道”。 第三句话:“做大事的人从不斤斤计较,只有小人才斤斤计较,小气。以后不要做斤斤计较的小人,做一个大气的君子,知道吗?”我答应说:“That’sallright!知道了!”我遵守我的“答应”。从那以后,我没有为小恩小惠和别人争吵过,直到参加工作了,我从来没有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论文”之类的评比计较过什么。有些人也真没什么出息,就那么一快小小的蛋糕,那么多人像苍蝇似的围着它嗡嗡嗡地转来转去。要真有出息,自己到另外的地方买一块大蛋糕回来,一个人享用。我相信“不竞争”经济学原理,愿意用“不竞争”的方式来与人“竞争”。我不计较什么,可是,有时候我的同学或同事竟然愿意把有些荣誉给我。(你给我,我当然要啦)。到目前为止,我总觉得我得到了很多。但我敢保证,我没有主动争取过什么荣誉。我敢保证,以后我也不会争取什么。是不是越想得到,越斤斤计较,人家越不给你;你越超脱,越不在乎,人家倒愿意拱手相让? 赛埔评论:1.评:君子坦荡荡,小人斤斤计较,2005-07-1921:53,黄君海厚道的人应该是在乎什么的人,也应该是会计较什么的人,如果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计较,那人还有什么主见,还有什么发展可言?人生还有什么奔头呀?如果厚道人是这样的话,那厚道就成了无出息的代言人了,我宁愿不做。当然厚道人是不会太在乎什么的人,更不是斤斤计较什么的人。这说明:要学会做一个会在乎,会计较的厚道人。我愿做这么样的一个人。 2.评:君子坦荡荡,小人斤斤计较,2005-10-1518:44,心翔如风写下我的故事,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或者说是内心的一种想法,但可能是因为一直受很多事情的干扰,一直未能付诸于行动。 从今天开始,我准备动笔梳理我记忆中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的连绵不断,所承载的是我失去了的时间,我有一种“寻找失去了的时间”的冲动。我不知道我从记忆的深井里打捞起来的是不是就是我曾经拥有过的那些已经失去了时间,也不知道再经我的思想和文字叙述出来的,是否能还我的过去一个本来的面目。我甚至不知道,当我在叙述的时候,是否可以忠实于我的生活忠实于我的记忆甚至忠实于我的情感。但我知道的一点是,我未必可能做得真实地再现我的过去,我不会奢望,经我的回忆和文字加工之后的东西能够成为我的过去的翻版。 3评:君子坦荡荡,小人斤斤计较,2005-10-1519:59,卓然独秀很有意义的尝试。个人生活史就是这样的吧。其实,写作的过程也是自我清思的过程。虽然所描述的过去可能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原始状态,但是,回溯正是一种自我的批判。它需要勇气,尤其需要正视自我。如同卢梭的《忏悔录》。 4.评:君子坦荡荡,小人斤斤计较,2005-10-2021:42,周明听刘老师在课堂上宣读他的文章比起单单在电脑上看要有意思多了,看着他在课上眉飞色舞、声情并茂地朗读,让我们一下子仿佛置身其中。课后细细回味,令人感慨万千。我的父亲也是个厚道的人,很多人都真心的对我说:你爸爸是个大好人!尽管有时候我觉得他对别人实在是好得过了头。不过,做他的女儿,我感到非常幸福!只要父母过得开心快乐,做子女的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5.评:君子坦荡荡,小人斤斤计较,2006-03-1211:55,刘良华一直记得有一位老师提到过“寻找逝去的时间”这个话题,今天打开这篇文章,发现这个话题在心翔如风老师的评论中。写自传,实在是在做一种类似“寻找逝去的时间”的事情。因为时间已经过去,寻找就成为一种自由回忆。 心翔如风老师担心这种寻找是否会“忠实于我的生活忠实于我的记忆甚至忠实于我的情感”,我的感觉是:自传永远只在“忠实”的近处,不可能完全忠实。类似绘画在生活的近处,它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复制生活。这种差别也决定了绘画与摄影各自的价值。  9.2Peter这个人[41] 我在湖北师范学院读书时,学校的学生大概只有3500人,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学。我对学校期望原本不高,“无论在哪里,一切靠自己”,这是我祖父传给我的基本精神。那时学校办学条件显然不好(去年我回去时,发现那里已经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外语系设在一个比较破旧的小楼里。唯一能够提醒我们“这是外语系”的标志是:学校为我们这个年级聘请了一位优秀的外籍教师Debbie。并不是所有的外籍教师都是优秀的,但Debbie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Debbie教我们“口语”。她给我们推荐的教材是蓝色封面的“走遍美国”。里面大量地介绍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与节日风情。在Debbie的课堂上,我们开始养成“准时到达”、“兑现承诺”、早晨见面一定要说“早上好”,向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自己犯错之后一定要说“对不起”、别人送来礼物时要“当面拆开”等等习惯。我们寝室几乎每个男生都敬畏Debbie。我们对Debbie有那么多的好感并不是因为她是外籍教师,真实的原因是:Debbie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几乎在所有行为细节上显示出“师德高尚”的精神气质。在我们班上,Debbie比较喜欢的人是Peter(熊比得)。据我观察,那是因为Peter在班上最厚道。在这点上Debbie和所有中国人(尤其是湖北人)几乎相同:越是自以为是的人,就越喜欢别人厚道。在我们班上,Peter是最厚道同学,Debbie最喜欢他,我也最喜欢他。我曾经反思我为什么最喜欢Peter,我的结论是:我是自以为是的人,Peter不是,他厚道。 后来Debbie做了一件事情“得罪”了我们,我们很失落。有一段时间有一个男青年到我们班上来听Debbie上课,几个月后Debbie就宣布和这个男青年恋爱了。我们班很多同学一度为此事愤怒,至少我们寝室的男生好长一段时间不怎么谈论Debbie。一年之后,Debbie带着那个男青年去美国了。Debbie走了,Peter还在。Peter在我看来是个“义人”。他家里比较困难,但他好象从来不为钱的问题操心。倒是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他就拿出钱来请我喝啤酒。他可以拿钱很大方地帮助朋友,但他自己吃饭、穿衣一律简单。毕业那年,我们寝室很多同学都买了正式的“西服”,为实习做准备。Peter花30元也买了一件西服。可是,买回来之后,他穿了几次,总觉得那件西服穿在身上不自在,想退回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该用父母的钱买这么贵重的西服。”我问“有多贵重?30元钱的西服是最便宜的。”他厉声宣布:“30元也太贵了。”他让我陪他去退衣服,我恨恨地拒绝,他一个人拿去退了。临近毕业的一天晚上,Peter很神秘地带我去萧然老师家,叮嘱我“穿上胶鞋”。我问“干什么”,他说“你去了就知道了。”进屋后,萧然老师说:“我们去青山湖砍竹子。怕不怕?”我对这些事情比较感兴趣,立刻表态“不怕”。我和Peter各自拿一把砍刀,萧然老师拿着一支长长的手电筒,走进青山湖。青山湖就在湖北师范学院的边上(后来划归学校了)。山里死沉沉的安静,薄薄的雾气在树干之间穿动,像是神出鬼没的地方。周围完全漆黑,手电筒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萧然老师自己有些害怕了,他拿手电筒不断往上空和远处照射。这个萧然老师也太笨了,当他拿手电筒四处晃动的时候,忽然有人大喊一声:“你们干什么?站住!”我们赶紧站住。萧然老师熄了手电筒,将我和Peter手中的砍刀藏到杂草丛里。那些人走过来,都穿着制服,他们说是“青山湖保安室”的人。他们问:“你们来这干什么?”萧然老师说:“来跳舞。”我和Peter赶紧跟着说:“对,来跳舞的。” 他们问:“舞场早就结束了,这么晚来跳什么舞?”萧然老师说:“我们不知道已经结束了。”他们看我穿着胶鞋,指着我问:“有穿胶鞋跳舞的吗?”萧然老师说“他就喜欢穿胶鞋跳舞。”那些人比较生气,就押送我们到保安室。保安室有很多人,他们把我们三个人分开,每人一间屋子,隔离审查。负责审问我的是两个人,一胖一瘦。胖子负责审问,瘦子只是旁观。胖子问:“你哪个单位的?”我说:“没单位。”胖子问:“你们来这干什么?”我说:“跳舞。”胖子再问“你真的是来跳舞的?”我说:“真的是来跳舞的。”其实我很想承认“我是来偷竹子的”,偷竹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我的信念是:“既然萧然老师不承认,我无论如何不能说出真相。不然对不住朋友。”胖子看我的态度,估计是不太可能问出真相的了。他开始使用他们的专业策略。他说:“坦白从宽,如果你坦白了,如果你揭发你的同伙,可以减轻对你的惩罚,如果你不坦白,如果你的同伙揭发了你,会加倍惩罚你。”他的这个道理我懂,很多书里面讨论过这个“囚徒困境”。我对付这个困境的办法很简单:即使加倍惩罚,我也不说。不过是偷竹子,无论加多少倍,惩罚也不过是写检讨或者罚款。胖子看出我死不认帐的决心,他放弃了审查,喝令我“转过去,对着墙,两手抬起来”。我不知道“两手抬起来”意味着什么,他做出两手抬起来的动作给我做示范。那个动作我在介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书里面看到过,达芬奇的“人体比例草图”就是这个样子。我无法做出那样标准的动作,那胖子就过来踢我一脚。我还是无法做出那样的动作,他就过来又踢我一脚。我不怕他踢。我只担心Peter是不是也在被人用脚踢。Peter是个老实人,要是有人踢他,我担心他会惧怕,他会哭起来。我多么渴望萧然老师承认“我们是来偷竹子的”。这个萧然老师实在是不厚道。我所能想到的承认偷竹子的后果不过就是“罚款”或者只是“写检讨”。这没什么,我小学时写过很多检查,初中时也因为参与赌博写过一次检查。这种事很快就可以完成。 果然,大概一个小时后,萧然老师从另外的房间情绪激动地跑过来。他冲着我喊“说吧,我都承认了,告诉他们。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去带他们找砍刀。”当然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眉飞色舞地把真相全告诉他们了。胖子写字的速度慢,不断提醒“慢点说,慢点说”。我说“你就快点记吧”,然后故意说得越来越快,情到深处,忽然说“就这些”。胖子问:“就这些?”我说:“你还想知道什么?”胖子说:“再说说你以前还偷过什么?”我说:“以前没偷过,这是第一次。”胖子说:“不可能,你这个样子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我冲他大喊一声:“你才不像好人?!”胖子大概没想到我的变化会这么快,已经完全不是刚才低眉顺眼的样子。他不知道,既然我亮出了身份,我就不会怕他。刚才是“嫌疑犯”,现在我是“大学生”。虽然是“偷竹子”的大学生,但咱在同学和老师中也算是有“威望”的人。胖子着急了,他威胁说:“你要是不说出你以前偷过什么,今天晚上你就别想离开这里。”我赶紧说:“好,你记录吧。我以前偷过邻居的西瓜。”胖子很开心:“还偷过什么?”我盯着胖子说:“你以前偷过邻居的西瓜吗?”胖子很生气,他说:“我邻居没有西瓜。”然后,他让我在“竹子”、“西瓜”等词语上面按手印。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感觉有点委屈和惭愧。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人牵着手按手印。按了手印之后,胖子带我出去,让我上车回去。湖北师范学院保安处派了一辆漂亮的小车来接我们三人回学校。坐那么漂亮的小车,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在车上,我问Peter:“他们打你了吗?”Peter说:“打了。”我问:“他们怎么打你?”Peter说:“他们踢我。” 赛埔评论: 1.评:Peter这个人,2006-01-2509:50,邓健林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充满了这样的转折吧。一件事,一本书,一句话都可能是契机。然而之前的一切都沉淀为生命里的养份了。 2.评:Peter这个人,2006-01-2516:20,陆桂娇Debbie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几乎在所有行为细节上显示出“师德高尚”的精神气质。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记下的一句话:细节决定素质,细节决定形象,细节决定成败…… 3.评:Peter这个人,2006-01-2516:21,陆桂娇我希望做“Debbie”式教师。 4.评:Peter这个人,2006-01-2521:22,徐莉很喜欢这篇。所以说点题外话:画画是一种表达方式。一个痴迷于纯表达的人的确容易忘乎所以、自我膨胀。我也很喜欢画画,保持在业余爱好,在选择专业时慎重地没有选择兴趣所在,如果拙劣的技巧必须成为谋生的手段我想一定是痛苦的。读书是一种积累方式。处在积累的状态中的确容易感觉卑微、焦虑。对那种在焦虑中有某种不可遏止的冲动和使命感我非常熟悉。喜欢文章中洋溢的自信、激情,觉得很难得,从中汲取一种力量和信念。 5.评:Peter这个人,2006-03-2212:05,刘良华上个星期Peter来我这里聚会。他走后,我觉得有很多话还没来得及说。于是,今天上午就写出这个故事。希望Peter和他的爱人能够看到这个故事。 我曾经对Peter的爱人说:“Peter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相信他的爱人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明白我们为什么是朋友。     9.3我是怎样对教育学发生兴趣的?[42] 其实在早些时候,我已经不那么喜欢英语了。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我就开始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画画。那时学校没有美术系,我和几位同学常到黄石工艺美术学校找老乡学画画。在那年,用于学画画的时间,远远超过学英语的时间。到三年级时,学校组织大学生艺术节,我提交的水粉画获“学生绘画作品一等奖”(实际上是一位老乡起了作用)。那时湖北师范学院没有美术系,山中无虎,猴子称王。后来学校成立了绘画班,我任班长。自此绘画热情高涨,整天关在画室,有时请同学做模特画头像,或者约几位同学到“江北”(学校在长江的南岸)的稀水县的乡村去写生(那天与戴学辉师弟到江北写生时,遇到一帮敲诈勒索的小青年。师弟回到学校后到处宣传我如何勇敢而智慧地与小流氓周旋的故事)。那段时间很安静地阅读了《西洋美术史》、《艺术:迷人的领域》等书和相关的文章,看徐悲鸿、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凡高、高更的传记或评论。对徐悲鸿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那句话印象较深。那是在大学比较美好的日子,常常做画家的美梦。 半年后,有一位师弟到画室来看我们画画。他站立良久,等到我们要离开时,他问:“我可不可以到这里画画?”我看他不像有艺术气质的人,威胁他:“先拿一幅作品来给我看看,如果有基础,就可以进入绘画班。”那位师弟比较自信,他问:“我可不可以借你的工具用一下?”我不太情愿,但还是把画笔递给他。他坐下来,整理一下画布,查看桌上的陶罐和苹果,忽然挥动画笔,几分钟之后,就隐隐约约出现一幅光彩照人的图案。我们很多人都围在他的身边看他画画。等他结束之后,我说:“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来做绘画班的班长,我不干了。”从那以后,我较少去画室,基本放弃了绘画。我一直觉得我是气量狭窄的人,看到别人的绘画水平比我高超,就再拿不出画画的激情。多年以来一直感觉自己有画画的天分,中途又受过一些老师的激励,在同学中也曾经小有名气,做过“业余画家”的美梦。自从遇到那位师弟之后,发现那才是画画的气象,自己几乎没有入门。从画室走出来后,我开始重操旧业,加紧学习英语。那段时间学校新图书馆落成,我经常往图书馆跑。图书馆与画室是两个世界。在画室,我曾经自我膨胀,得意忘形。也许艺术这东西原本就隐藏了一种使人自以为是、自我张扬的元素。在图书馆,我感觉卑微、焦虑,在焦虑中有某种不可遏止的冲动和使命感。所有不可遏止的冲动和使命感,其实是从读了一本不起眼的书开始。那天晚上我在图书馆的阅览室偶尔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那本书已经发黄而破旧,上面已经有很多人不守规则地做了笔记。整个晚上我就读那本书,直到图书馆熄灯、关门。第二天上午我没有去听专业外语课,直奔图书馆,把那本书(上、下)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另外一本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借出来。我花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去阅读那两本书。阅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让我不断想象我“做教师”的生活;阅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使我开始想象“做研究”的生活。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无论做一个“教师”,还是做一个“研究者”,都是一种美妙的生活。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中,他讲了他亲手培育的“快乐学校”的故事,里面有一段文字,尤其美好:[43]  初秋,当清澈的大气中能清晰地听到每一种声响时,一到傍晚时刻我就和小朋友坐在碧绿的草地上,我让他们听了H.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苏丹王的故事》中的《野蜂飞舞》的旋律。音乐引起了孩子们情感上的反响。他们说:“野蜂一会儿近了,一会儿又远了。还能听见小鸟在叫……”我们又听了一遍旋律。然后去到正在开花的含蜜草地。孩子们听到蜜蜂的竖琴在演奏,雄蜂嗡嗡地叫个不休。这里就是那个毛茸茸的大雄蜂,时而在花上飞舞,时而落在花上。孩子们听了很高兴:这差不多就是录在唱片上的那个旋律,但是音乐作品里有一种特殊的美,这是作曲家从大自然中听来而又表现给我们听的。孩子们还想再听一听唱片上的旋律。过了一天,我们清早又到繁花似锦的蜜源地段去。孩子们倾听蜜蜂的演奏,竭力想捕捉雄蜂的嗡嗡声,在此之前他们觉得很平常的东西,现在显示出美来了——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我挑选来供欣赏的乐曲都是以儿童所能理解的那些鲜明形象来表现他们在周围经常听到的那些声响:小鸟啾啾、树叶飒飒、雷声隆隆、流水潺潺、狂风呼啸等。同时我还防止他们感受过多的印象。我要再说一遍,音乐形象过多,对儿童有害无益;它可能使心绪惶惶不安,继而则使情绪反响迟钝起来。我在一个月内使用的乐曲不超过两首,但是配合每首曲子都要做大量的教育工作,目的是唤起孩子希望一再听那支乐曲的愿望,并做到让孩子每次都能在作品中发现新的美。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聆听那些在掌握初步音乐素养中具有特定作用的乐曲之间不要夹杂任何自发的,杂乱无章的印象。听过乐曲之后,孩子们应当细细听听宁静的原野,并在接受两首乐曲之间去认识大自然的美。有一天,我们去橡树林。这是初秋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下的树木绚丽多姿,秋天的小鸟在歌唱,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雁群在清澈的碧空中列队南归。我们聆听了柴可夫斯基的《秋歌·十月》。乐曲帮助孩子去感受在此之前未察觉到的周围自然界中无与伦比的美——橡树的黄叶在微微颤动,清新的空气发出馨香,道边野菊在凋谢。 孩子们情绪很高,心情很愉快,但是欢乐的曲子也引起了淡淡的愁意。孩子们已预感到秋雨绵绵的连阴天、寒风呼啸的暴风雪、夜长黄昏早的日子又快来临了。根据音乐曲调的印象,他们谈到了夏日的美好,谈到金色的初秋季节。每个人都记住了一些鲜明突出的东西,这时他们意识中的夏季和秋季的形象已是十分优美的了。如拉丽萨就说:“我跟爸爸去峡谷,山坡上是一堵大绿墙——树林、树林、尽是树林,到处都有阳光普照。不知哪里还有一只斑鸠在咕咕地叫。树林子里真美,真美……真想走啊走,让太阳总是那么明亮地照着。斑鸠咕咕叫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好像都静下来在倾听。”舒拉回忆道:“妈妈带我到地里去过。她跟着康拜因干活。我跟康拜因手叔叔坐在上面。后来我困了,妈妈把我抱上了新麦秸垛。我仰望蓝天,一会儿我觉着麦秸垛飘了起来,飘得很高很高。我一会儿来到一只小鸟跟前——可是小鸟还是在天上飞着——一会儿又离它远了。小蚂蚱也跟着一起飞——它们成群地唱着,迎着小鸟飞去。我就这样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小鸟还在天上飞着,小蚂蚱唱得更响了。”我们又欣赏了一遍柴可夫斯基的乐曲。我觉察到孩子们已经能从曲子中听出他们记忆中感到亲切的那些不可忘怀的盛夏和中秋美的景象。孩子们还听出了新近的情景。“我跟着父亲拉了一车干草。我躺在干草上,满天星星在眨眼。旷野里只有鹌鹑在叫。星星变得那么近,好像伸手就能摘到,像小灯笼一样。”这是尼娜的回忆。我听着这女孩的追述感到万分惊喜。要知道,尼娜向来默不作声,很难让她说上一句话。可是现在音乐,使她开口了。真令人高兴,音乐使得情绪反应更加敏锐了,它唤起了由音乐形象美所引起的想像。真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的影响下去想像,去幻想。音乐能增强儿童天性中诗情的和想像的成分,这是多好的事。使我高兴的是,不论是柯利亚还是托利亚,听了塔尼娅和拉丽萨兴奋的讲述后也在那里沉思起来——他们也在回忆着什么。音乐——这是强大的思想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使儿童得到长足的智力发展。音乐的最初本源不仅仅是周围世界,还有人本身,他的精神世界、思想和言语。音乐形象按新的方式向人们揭示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孩子像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音乐从另一种角度展现在他面前的那些事物和现象上,于是他的思想便描绘出一幅鲜明的图画;这幅图画又要求用语言来描述。孩子从世间为新的想像和思考摄取素材,并用语言进行创作。 音乐——想像——幻想——童话——创作,孩子就是按照这样一条途径发展他的精神力量的。音乐旋律能唤起孩子一些鲜明的表象。它是培养理智创造力的无与伦比的手段。孩子们一面听着,格里格的乐曲,一面在自己的想像中描绘神奇的山洞、茂密的森林以及善良和凶恶的人物。最不爱说话的也想说话了;孩子把手伸向了笔和画本,要把童话形象留在纸上。音乐甚至把最消极的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激发起来了。似乎音乐给思维物质的细胞注入了一种能产生奇效的力量。我认为音乐影响下的这种智力高涨,就是思维的情感源泉。 读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让人有“仿效”、“跟随”的冲动。我到图书馆(那时没有研究生处,招生简章放在图书馆)找来研究生招生简章。我对西南师范大学招生简章中的“中外近现代教学改革研究”这个方向感兴趣,就按照招生简章上的地址,给熊明安老师写信。那封信很简短,大致是说:我想成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后来海南的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忘了自己过去的幼稚”。我的那封信充分地显示了我“过去的幼稚”。好在熊明安老师宽容了我的幼稚。据我观察,这位老先生对我的这种幼稚的冲动和使命感不但不那么反感,反而击节赞叹。他的回信很简单,大意是说:“好,你来吧!”后来我就真的到了西南师范大学。 赛埔评论:1.评:我是怎样对教育学发生兴趣的,2006-01-2509:42,小鱼儿我是受一位老师的影响,而对教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把这个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事业,不离不弃。 2.评:我是怎样对教育学发生兴趣的,2006-01-2518:08,何聪燕 真正接触教育学是在师范的时候,那时所学的知识都比较皮毛,自己也不能说是感兴趣,只是不得已而已.为了考试、拿优秀。后来,在华师读大专的时候也学了教育学,是哪位老师教的我已没什么印象了。今天,读本科了,第一门功课就是教育学,说实话,基于以前的经验,刚开始我觉得这也还是“睡觉”混时间的,但是,经过四天的听讲,我不但没有厌倦情绪,反而觉得学到了不少有用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对自己学习的态度重新定位。学好教育学,甚至其他学科,在教育岗位上做出成绩,当然,前提是能遇上一位好老师。 3.评:我是怎样对教育学发生兴趣的,2006-02-0300:39,李洁巧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爱不爱教育学,可能教育学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定位了——沉闷。所以我很迷惘。为了追上社会的要求,我来到华师。听了课,我觉得很兴奋,因为这次短暂的学习给我带来了新的冲激,我很想把它立即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很想让我的学生分享我的学习快乐(我这人没什么好,就是有一副好心肠,希望别人跟我一样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现在再问我怎样对教育学发生兴趣,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样回答,因为太深奥了,我还要深入学习才行! 4.产生不了兴趣,2006-02-0821:38,微粒可能中学教改成效不大显著,工作五年了,中学办学的弊端不断浮现:德育、择校、改变教学计划的补课、升学率、公办民用学校……太多太多了。穷人家的孩子难以分享到平等的教育资源。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家庭条件的原因我真的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到现在也是。但是,我想转行了,我不能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总可以。 5.评:我是怎样对教育学发生兴趣的——致微粒老师,2006-02-0823:05,刘良华感谢您的坦诚。其实我们这些人并不能改变中国教育。那些问题事关政治,而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可是,我们还是可以在一些教育细节上面做出一些改变。我对这些比较乐观,也因此而坚持在博客上鼓励老师们有所思考和行动。 10.硕士研究生的故事   10.1由博返约[44] 熊明安先生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这个人外部儒雅,待人谦和,可是内心激情澎湃,独树一帜。他的外部儒雅,待人谦和对我影响不大;他的激情澎湃和独树一帜对我比较有影响。所谓内心“激情澎湃”,主要是指“由博返约,独树一帜”。他给我“口述”过他的“教育自传”: 我早年受父亲的影响,阅读各种小说和《药性四百位》、《医学三字经》等医学资料。曾经在《北京中医学杂志》上发表《诸疾原候论》(那是处女作)。在大学期间最感兴趣的是心理学,推崇巴甫洛夫,在同学中一度有“巴甫洛夫教授”绰号。毕业留校(那时学校名称是“西南师范学院”)后在教务处工作了24年。其间,我的阅读兴趣逐渐转向历史,贪看历史书,学校曾经建议我到历史系工作(我的绰号由“巴甫洛夫教授”转换为“基辛格博士”)。再后来,我越来越感觉读书太杂,决意“由博返约”,选择了教育史学作为我的研究领域。我写过一首诗,作为“由博返约”的宣言书:教育史学志终身,鼫鼠之戒明于心。[45]夙兴夜寐苦耕耘,何愁五谷不丰登。 按照熊先生的说法,他在教育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受益于“由博返约”。遗憾的是,早年兴趣太杂太多,“由博返约”的转换太迟。若转换得早一些,他说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所谓“独树一帜”,既指他的研究领域,也指他的研究方法。 就研究方法而言,他的办法比较奇特,可称为“不写文章不看书”“不写文章不看书”大体可以这样解释:只有在写文章的时候,才去看书;如果不写文章,就几乎不看书。“不写文章不看书”当然也不会这么简单。在很多时候,即使不写文章,也还是需要读一些书的。如果仅仅为了写文章而读一些有限的“专题文献”,而不是大量地泛观博览,那么,这个人的读书的格局就比较小气。但是,“由博返约”之后,熊老师的办法是把“写作”看得比“读书”更重要。他的理由是:只有在写作的时候,只有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把书读明白,才有可能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有深刻的印记,才有可能珍惜、领会书中的只言片语。“不写文章不看书”意味着读书的时候不只是简单地“旁观”,而是深入书本的内部与作者展开一场深度汇谈。汇谈的结果常常显示为“参考”、“引用”作者的观点。而所谓“参考”、“引用”,实际上就是“使用”、“操办”。你不只是跟在作者后面亦步亦趋,而是让作者跟着你走。你在前面走,作者在后面呼喊。这就是“不写文章不看书”的状态。这种读书状态当然也需要理解作者、理解文本,但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理解”。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理解”是“我注六经”,我战战兢兢地去参与别人的话题;“不写文章不看书”的阅读立场是“六经注我”,让作者参与我的话题,甚至逼着作者说出书中的“言外之意”。让作者参与我的话题,实际上就是“以写带读”。我与熊先生见面的第一天,他就建议:多写文章,写多了你就会读书了。我曾经专门和熊先生讨论他的“读书法”。我称之为“投石击水法”。我的理解是:读书大概有两类办法:一类是“微风吹水”,就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阵微风显然也可能使湖水发生波动,但波动的力度往往有限,只能引起表面的变化,甚至可能出现“水波不兴”的尴尬,不能发生深度的影响。另一类是“投石击水”,就是往湖里投下一块石子,石子击水的时候会以石子为中心,荡起一轮一轮的涟漪。这样看起来好像影响的面不够广泛,但它有深度。“微风吹水”的办法比较重视整体和系统,但它缺乏足够的深度。它的效果可能是“一米宽,一尺深”。 “投石击水”的办法虽然影响的范围有限,不够全面,但如果往湖里多投入几块石子,就可能引发整个湖水比较持久的动荡。它的效果可能是“一尺宽,一米深”。如果一个人追求系统学习,他宁愿选择“一米宽,一尺深”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如果一个人追求“问题解决”、“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那么,他可能更愿意选择“一尺宽,一米深”的阅读方式。我选择后者。 赛埔评论:1.评:不写文章不看书,2006-03-0523:47,心翔如风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就我的体会,于我个人而言确实是这样的。这段时间读书读得挺苦,确实是在“读书”,可是更让我苦的是合上书本之后留在头脑当中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在与同学聊天时总会谈到这些问题。彼此共同的感觉即是这样的:只有在写作的时候,只有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把书读明白,才有可能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有深刻的印记,才有可能珍惜、领会书中的只言片语。 2.评:不写文章不看书,2006-03-0600:21,kredarmy“微风吹水”和“投石击水”确实是两种常见的读书方法,前者是“一米宽,一尺深”,后者是“一尺宽,一米深”。在我看来,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叫作“打水漂”——用得好的人在石头击水之后“落点”可以连成一串,功夫越深,串得越长,最后会沉入水底,把书读“深”。 3.评:不写文章不看书,2006-03-0609:28,3梁怡这样的读书方法,对于勤奋好学的人来说,比较有效。我认为除了刘老师提到的两类阅读方式(一类是“微风吹水”;另一类是“投石击水”)外,还有一类,即第三类读书方法,也可称“不写文章不看书”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得间法,即从阅读别人的文章中,寻找不成熟的观点或说破绽,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写出有独到见解的文章。  4.评:不写文章不看书,2006-03-0621:16,青流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就这点来说看书也应该是这样.有人说看小说就看《红楼梦》,看历史书就看《史记》……如果为写而看书,角度和深度肯定会与看闲书不一样。但看闲书就像欣赏浮雕,浏览是很快乐的。 5.评:不写文章不看书,2006-03-0622:58,聂林凤我觉得还有一种读书写作的方法往往是在看了某些文章某些书的时候,受了启发或产生怀疑或批判反驳,才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和力量.就象我们现在的这些回帖也是因为读了文章而发表议论甚至写成文章.读书与写作之间的距离,相隔的就是思考和怀疑!这就是我的观点!   10.2“力行”教育学[46] 在熊老师的鼓动和怂恿下,我开始进入“以写带看”的读书生活。我写的第一篇文章是《论“力行”之于教学理论研究》。这篇文章原文很长,由于版面原因,发表时被压缩成一份“论文摘要”。虽然只是“论文摘要”,但也还是表达了我对“力行教育学”(或称之为“实践教育学”)的基本期待。我后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追求,几乎全部隐含在这份论文摘要式的“处女作”中。这篇文章是我研究教育的起点,也许将成为我研究教育的终点。敝帚自珍,抄录如下:[47]  我国近十年教学理论研究在取得可观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研究者少了“力行”的工夫。与之相关的还有研究者自身的素质及对环境的态度。一、教学理论研究者必须身体力行,至少需要分出一部分人去“力行”所谓“力行”,这里是指理论研究者较长时期地留在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上,或参与更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实践。真正的教育家,应该是身体力行的教育改革家。他必须有坚实广博的教育科学理论;又有躬行改革的直接经验。既博学之,又笃行之。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看,指望中小学广大教师相信、掌握教学理论,则理论研究者必须“到群众中去”,自己在前面示范、实验,去作宣传解释,主动去推销自己的理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事实证明了理论的实用、有效,基层广东教师才形而从之。当然,教学理论是可有一定超前性的。但理论的第一任务,毕竟是指导当前的教学实践。二、理论研究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是建构流畅的认知结构。理论研究者需要以教学理论为中心,旁参博采心理学、哲学、历史、文学及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泛观博览,以期融会贯通。其次是发展意志品质。研究者需要以精诚为志,强力而不返。要努力克服障碍,有迎拒“力行”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的心理准备,有韧性的反抗。既致知,又诚意,此二者是研究者“力行”的动力。三、研究者必须正确认识个人努力与政策鼓励的关系我国现行的教育科研政策是强调论文形式的科研成果,并以此作为教学理论研究者的职称评定及享受其它待遇的主要指标。由于采用“力行式”较之采用“历史式”的方法去研究教学理论在劳动量上艰苦得多,做成论文也要缓慢得多,因此一些研究者为了较快地做出“职称论文”而不得不更多地选择了“历史式”的研究。显然,对“历史式”与“力行式”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应给予区别对待,这是我国教育科研政策目前改革的责任之一。但是,研究者个人的主动努力,自下而上地形成群众的需要,这是教育科研政策改革的原动力。研究者把不“力行”的责任完全推给政策的不鼓励,而自己不主动先行,这是不客观的,也是消极的。  赛埔评论:1.评:“力行”教育学,2006-03-0923:10,周萍我们总是在慨叹教育界的“代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力行”的方式可以架设桥梁,沟通鸿沟,您总是走在前面。 2.评:“力行”教育学,2006-03-1008:48,招巧宜请恕我问一句:刘教授您是理论研究者吗?你较长时期地留在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上了吗?您是参与了更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实践,还是指导了教学改革实践?您以什么指导教学改革实践? 3.评:“力行”教育学,2006-03-1012:55,苏兴丽看了很感慨。很希望有多一些这样的先生。人总是望着社会走的,我们也许本来是有这力行的决心的,但由于被美丽的东西所吸引了,就把最原本的愿望给忘记了。然后当回头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我们是偏离了轨道。是的,我们需要,渴望力行的先生,但有的东西是强求不来的,我们做的只能是宣传我们的理想,希望能在最大程度上去吸引人,同时引起共鸣。让他感觉到我们的好。对于力行这个观点,我是支持的,我也希望在这个队伍里面去,毕竟,它所代表的是正确的。但,当生活与此形成矛盾时,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我不敢说我个人的看法,但是,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屈服生活的,这就叫生活所逼。 4.评:“力行”教育学,2006-03-1016:20,叶薏杜威和陶行知是力行教育学的典范,然而现代社会是个文化泛滥的时代,今天当学生,明天当老师,后天当教授,有多少人思考过身体力行这四个字?即便有过力行教育学的意识,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真正做到了?力行教育学,任重而道远!如何让星火之势,成为燎原?  5.评:“力行”教育学——致招巧宜老师,2006-03-1021:54,刘良华您的追问让我感到紧张和窘迫。我算是理论研究者,我没有较长时期地留在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上;我参与了一些教学改革实践,偶尔也指导教学改革实践;有时候,发现自己无法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谈论我的理想。但愿有一天我能够事我的理想。  10.3从“述评”到“批判”[48] 继《论“力行”之于教学理论研究》之后,我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到两个主题上:一是“自学辅导”;二是“行动研究”。在“读硕士”期间,共发表文章30余篇: 1.   《我国学导式教学实验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教育科学》1995年第4期。如果说“力行”或“行动研究”是我找到的关于“教育改革”的一个途径或研究方法,那么,这篇文章则是我找到的关于“教育改革”的一个目的和主题:教育改革的基本目的或终极使命乃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精神。由此,我将“自学辅导教学”或“学导式教学”定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出路。“行动研究”与“自学辅导”一起构成我所理解的教育改革的“关键词”。2.   《行动研究兴衰的启示》,《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1期。受李臣之博士的影响,我开始关注行动研究的问题。这是《论“力行”之于教学理论研究》的延续。我在《校本行动研究》的前言中详细叙述了我和李臣之博士合作思考“行动研究”的故事。这篇文章后来成为我的博士论文的一个重要部分。 3.   《行动研究若干问题探讨》,《教育科学论坛》,1995年第5期。这篇文章对“行动研究”的不同类型做了比较完整的解释,文章的部分观点后来成为我的博士论文的基本立场。4.   《怎样认识行动研究》,《教育导报》,1994年第39期。这篇文章讨论行动研究中的一些争议和分歧。对相关问题的解释直接导致我们开始思考“教研相长”的主题。5.   《“教研相长”刍议》,《基础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李臣之博士由“教学相长”和“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两个教育口号“合成”这个主题。我只是做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6.   《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在思考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这个问题时,我开始注意到“终身教育思潮”。这篇文章是有关“终身教育思潮”的思考。7.   《美国学生活动种种》,《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年第5期。李臣之博士在华东师范大学复印了相关的英文材料,我们将这些材料翻译和整理成为“美国学生活动种种”。李臣之博士将它作为“活动课程”的基本材料,我将它作为中国“教学改革”的备择方案。8.   《当今中小学教学实验的四大主题》,《教学与管理》,1996年第1期。熊先生建议我系统思考和整理“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历史经验,这篇文章大体是关于“中国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历史研究报告或历史调查报告。9.   《民国前期教育思潮的演进》,《教育史研究》,1994年第3期。这篇文章大体是关于“中国近代教学改革”的一份历史研究报告或历史调查报告。10.《卢作孚教育思想述评》,载杨光彦主编:《卢作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当时西南师范大学召开“卢作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研讨会,这篇文章是我和熊先生合作的一篇会议交流论文。11.《特殊效应在教学中的影响与对策》,《教师之友》,1995年第6期。这是学习了张大均老师主讲的《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之后提交的一份课程作业。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比较有限,至今仅仅停留在这篇文章的思考上。 12.《情绪不好怎么办?》,《心理世界》,1994年第3期。这是我和张金福师兄合作翻译的一篇文章,英文材料是《研究生英语》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发表后,我们两人摩拳擦掌,打算继续合作,合作的主题是系统研究“艺术家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关于“艺术家自杀”问题。可惜这个计划后来因师兄提前毕业而终止。13.《马卡连柯论惩罚之分析》,《教育管理》,1995年第4期。在思考“教育改革”尤其是“快乐教育”、“愉快教育”这个主题时,我感觉人们对“惩罚”教育有某种误解和偏见。这篇文章的初衷是重新伸张“惩罚”教育的价值。我个人对这个主题一直怀有热情,也许以后会做相关的专题研究。14.《行动研究在幼教科研中的应用》,《四川幼教》,1995年第11期。这篇文章纯粹是为了满足发表的欲望。15.《关于幼儿活动的论争》,《四川幼教》,1996年第3期。这是学习了任一明老师主讲的《外国教育史》这门课程之后提交的一份课程作业。我感觉教育的秘密隐藏在幼儿教育那个地方,而且良好的“教育理论”隐藏在“幼儿教育理论”那个地方。由此,我重点研究了福禄贝尔、爱伦·凯和蒙台梭利三个人的教育思想。从这三个人的身上,我分别找到“游戏”、“生活”、“工作”三个关键词。这篇文章写成之后,我曾经集中精力关注“幼儿教育学”的问题。1996年打算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幼儿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并拿到准考证。后来急于工作,放弃了考试。1998年再次报考时,改换为“教育学原理”专业。16.《课程与教学之关系探讨》,《教育科学论坛》,1994年第6期。这篇文章主要由李臣之博士完成。我们当时处于合作的兴奋时期,偶尔相互挂名。17.《影响教育实验有效性的因素及其控制》,《异步教学研究》,1994年第6期。这是我学习了刘电芝老师主讲的《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之后提交的一份课程作业。由我和高师妹俩人合作完成。1996年高师妹到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找工作,那里要求她试讲,高师妹试讲的主题就是“影响教育实验有效性的因素及其控制”。试讲之后,立刻签约。据说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的施铁如教授对这个主题很有兴趣。)18.《对异步教学实验影响的归因分析》,《异步教学研究》,1994年第3期。 这是我学习了沈小碚老师主讲的《教学论》这门课程之后提交的一份课程作业。我1992年做中学老师时,试用过“异步教学法”,主要采用了其中“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的教学程序。我后来重点阅读了黎世法先生的专著《异步教学法》以及相关文章,对此项实验研究的推广和“传播”方式有较深的印象。这篇文章是从“行动研究”的视角来讨论“实验研究”的个案。)19.《形成性评价在异步教学中的应用》,《异步教学研究》,1994年第5期。这是我选修了刘克兰老师主讲的《现代教学论》这门课程之后提交的一份课程作业。当时重点参考了步卢姆等人的《教育评价》[49]这本书。当时很兴奋,对布卢姆的“目标教学”及其“形成性评价”比较感兴趣。20.《我国目标教学实验述评》,《教育论坛》,1995年第3期。这是第一次正式思考中国现代教学改革中“目标教学”的经验与问题。当时对“单元矫正”策略比较感兴趣,但对有些说法如“目标之外的不教,非目标范围内的不学”并不看好。21.《目标教学实验的几个问题》,《湖南教育报》,1995年10月13日。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目标分类”和“R-D-D模式”等问题提出质疑。22.《合理编排座位》,《湖南教育报》,1995年2月18日。这篇文章原文较长,发表时被压缩。主要讨论如何“使学生座位有利于学生自学”。23.《我国“自学辅导教学”的源与流》,《教育导报》,1995年5月26日。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希望将“自学辅导教学”理解为一种常恒的教育历史现象,将“自学辅导教学”确立为“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24.《论“准个别化教学”及其两难选择》,《教育导报》,1995年6月14日。这篇文章也还是对“自学辅导教学”这个主题的系列思考之一。我所理解的“自学辅导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准个别化教学”。25.《也谈紧张与考试》,《教育导报》,1995年12月8日。 这篇文章更多地显示为一种生活信念:我鄙夷庸懒的生活方式,对“紧张”这个词语有好感。这篇文章重点讨论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保持“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状态。实际上这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论紧张的智力活动》的一个部分。我写出毕业论文的初稿之后,请当时教我们教育学的杨炎轩老师指导。杨老师对这个主题感兴趣,邀请我给外语系八九级学生和中文系八九级学生做讲座。我讲的主题就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讲,我演讲的自信也从那里开始诞生。从杨炎轩老师这里我学到三个教训:第一,要相信年轻人;第二,请他人做事后应该提供报酬。他那次给了我20元讲课费,我觉得惭愧,只收了10元。为了表达我的感激,我毕业离校时,送给杨老师一本《中国教育史》[50]。第三,如果学生给你写信,要及时回信。我给杨老师写过两次信,他竟然不理我,至今也没有音信。26.《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几点思考》,《教育导报》,1995年8月18日。这篇文章讨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与可能。27.《教学的语音、语调与节奏》,《湖北教育报》,1995年10月10日。这是当时思考“教学艺术”问题时的一份习作,与吴涛合作。28.《课程范式简论》,《西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1996年第1期。这是学习靳玉乐老师主讲的《现代课程论》这门课程之后提交的一份课程作业。29.《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实验述评》,《西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1996年第2期。这是“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的系列研究之一。30.《王阳明的课程理论初探》,《西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1995年第4期。这是学习《中国教育史》这门课程后提交的一份课程作业。受熊先生的启发,我对中国教育史上“孟子—陆九渊—王阳明”这一支脉比较感兴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王阳明的课程理论称为“减损课程论”,与朱熹的“增补课程论”相对应。后来,我将王阳明视为“明心论”教学流派的三大关键人物之一。另两位是孟子和陆九渊。[51] 在所有这些文章中,有一个词语大体透露了我当时写文章的基本状态,这个词语就是“述评”。 所谓“述评”,一是叙述,二是评价。既叙述又评价,这是我所理解的做研究的两道门槛。第一道门槛是“别人说了什么”(或“别人做了什么”)。这需要有基本的文献阅读,需要做一些历史研究和调查研究。你最好将自己读到的文章或看到的事实叙述出来,叙述自己读到的文章可以叫做“读书报告”(某个专题的读书报告可以叫做“文献综述”);叙述自己看到的事实可以叫做“调查报告”(亲自观察和访问的调查报告可以叫做“考察报告”)。这时,你的读书状态或调查状态大体显示为某种“欣赏”的态度。你的读书报告是你对某些文章的欣赏;你的调查报告是你对某些现象的欣赏。第二道门槛是“别人说得怎么样”(或“别人做得怎么样”)。如果说第一道槛需要的是欣赏的态度,那么,第二道槛需要的是怀疑的态度。你应该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提出怀疑或反驳,你应该对现实中的某些现象提出批评或质问。欣赏是怀疑的前提。如果你一开始就怀疑而不是欣赏,那么,你可能因先入为主而误解别人,你可能“根本没有听别人把话说清楚”就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倾听是质问的前提,如果你缺乏基本的倾听态度,你的错误不止是不尊重他人,你的错误很可能是“妄加指责”、“断章取义”。看来“欣赏”的态度是重要的。这是做研究需要跨越的第一道槛。可是,无论“欣赏”多么重要,你还需要继续往前走,你需要有基本的“怀疑”态度。真正的怀疑需要勇气甚至冒险,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于无疑处有疑”,相当于胡适所说的“大胆假设”。如果你只有欣赏而没有怀疑,你就可能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你可能被别人的文章误导而执迷不悟。你所看到的任何事情或事物都值得怀疑,你可能看到了“事情”和“事物”,但你并没有看到“事实”。你如果简单地相信“眼见为实”,你就可能被你的眼睛所蒙蔽。放眼望去,你会发现美妙的“天圆地方”状态,你会发现太阳在不知疲倦地围绕地球转动,你会发现中学生守则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你会发现小学课本完全就是你想要教的内容。你会发现很多这类事情,但你没有发现事实和真相。 不只是“事物”、“制度”是可疑的,所有的“观念”、“信息”都值得怀疑。你读了某一篇文章、某一本专著,你听了某一场讲座,看了某一部电影,你可能被感动了,你觉得那个说法那个场面太有道理了,于是,你就相信了。实际上,你只是接受了一些“信息”,你并没有获得“知识”。你如果简单地以为,只要“被感动”,就可以相信,你就很可能把“劝说”误解为“真理”。你虽然“信以为真”,实际上你被你的“同情心”欺骗了。我不是教你抵制信仰(包括宗教信仰和科学信仰),我的建议是:亲自思考,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二手货”(兰德语)[52]的储藏室和他人观点的“跑马场”(叔本华语)。为什么怀疑?古希腊哲学家说“哲学始于惊异”,这是对的;克尔凯郭尔说“哲学始于怀疑”,“怀疑时我们就站到了哲学的开端处”,[53]这也是对的。“怀疑是思想的免疫系统,它保持着思想的主权,即保持着思想自主这一绝对性,使思想免于仅仅成为心理活动甚至仅仅成为生理活动。”[54]怀疑论者的说法是:怀疑起源于对宁静的期望:“人们曾经被事物中矛盾所纷扰,被他们到底应当相信两种对立观点中的哪一个所困扰。一个哲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东西,另一个哲学家告诉我们正好与之相反的东西。因此,根据怀疑论学派的看法,如果他们能够通过研究排除错误确定真理,那么他们也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宁静。”[55]据说,历史上已经出现四代怀疑论者:第一代是古希腊的怀疑论者,他们怀疑的是关于世界本质的知识;第二代是休谟对归纳法和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的知识;第三代是维特根斯坦对规则和制度的怀疑;第四代是“后现代”对所有知识、理想、制度、伟大理想等“宏大叙事”的不信任。[56]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所谓的“怀疑主义派”,整个哲学史也并非克尔凯郭尔说想象的那样惟有“近代哲学始于怀疑”[57]。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是怀疑论者。皮浪是早期的怀疑论者,贝克莱和休谟是怀疑论,康德和胡塞尔更直接地显示为怀疑论者。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几乎就是“我怀疑故我在”;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其实就是“怀疑一切价值”。所有的怀疑论者都是对“独断论”的不信任和质疑。当这种不信任与质疑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哲学就分化为古代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或后现代哲学。怀疑何以可能? 任何一种存在,必有一种相反的存在。存在是合理的,相反的存在也可能是合理的。按怀疑论者的说法:“每个命题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命题”。“相互反对的论证似乎同样有力”。[58]儿童中心是一种存在,社会中心是相反的存在;个性是一种存在,社会化是一种相反的存在;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存在,塑造主义教育是相反的存在。你能说儿童中心、个性、自然主义完全错了,社会中心、社会化、塑造主义就完全对了?生活课程是一种存在,知识课程是相反的存在;人文课程是一种存在,科学课程是一种相反的存在;综合课程是一种存在,学科课程是一种相反的存在。你能够简单地说,生活课程、人文课程、综合课程就是原始的课程而知识课程、科学课程、分科课程就是现代的课程?接受学习是一种存在,发现学习是相反的存在;班级教学是一种存在,个别化学习是相反的存在;惩罚教育是一种存在,赏识教育是相反的存在。你能简单地说,接受学习、班级教学、惩罚教育是保守的而发现学习、个别化学习、赏识教育就是进步的?如果存在是合理的,相反存在也可能是合理的,那么,这就容易把人们带到一个虚无的没有任何安全感的地方。权威没了,标准没了,你没有了依靠,你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你怀疑,然后暂时停止判断,悬置判断,提醒自己不要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此似乎是对的,彼也似乎是对的。你怎么办?这说明怀疑的意义是有限的,怀疑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不能表明你的立场。怀疑只是一种对你面对的现象、事实、制度、观念或知识等等表达你的“不信任”。也就是说,你可以怀疑,这是你的权力,一个心智健康的人都有怀疑的权力。但是,你不能满足于怀疑,你需要从怀疑走向批判。怀疑是暂时停止判断,但你不能永远放弃判断。悬置判断的目的是做出自己的个人化的思考和整理。你终究还是要做出判断和选择。您的判断和选择对他人来说也是值得怀疑的,他人同样必须不断地怀疑和探索。但对你来说,你亲自思考了,你亲自经历了,你的判断和选择对你来说是建立在你自己的理智判断之上,你就比较“心安理得”、比较“接近真相”。 如果说“叙述”是做研究的第一道槛,你需要以“欣赏”的态度探察“别人说了什么”,如果说“评价”是做研究的第二道槛,你需要以“怀疑”的不信任态度查明“别人说得怎么样”,那么,“论说”则是做研究的第三道槛,你需要以“批判”的姿态表明“我有话要说”。大体可以说,如果越过了第一道槛和第二道槛,你就已经是一个“学习者”、“学者”(包括“初学者”如吾辈和“饱学者”如钱钟书)或所谓“专家”(专门研究某个领域的家伙)。如果越过了第三道槛,你就已经是一个“论者”、“思想者”。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应该进入第三道门槛,你完全可以只做一个“学者”、“学术家”、“专家”,成为一个“学者”、“学术家”、“专家”也不容易。只是在“学者”、“学术家”、“专家”之外,还有另一种做研究的态度和境界,可以称之为“政论家”、“思想者”或“思想家”。“政论者”、“思想者”或“思想家”就是专门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的家伙。“政论者”、“思想者”、“思想家”当然需要经过“叙述”的第一道门槛,也需要经过“评价”的第二道门槛,但他可能不会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门槛那里做长时间的停留。思想者、思想家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于“论说”(或“我有话要说”)。比如,梁启超虽然发表过《少年中国》之类的激情飞扬的思想,但他的主要兴趣在于做《清代学术概论》之类的学术研究。比如,康有为虽然做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之类的“学术”研究,但康有为的学术研究主要用于托古言志,用来表达他的理想。名义上是学者,实质是思想家。当然,也有“学者”兼“思想家”的人物,比如鲁迅、陈独秀(偏于思想家)、胡适、蔡元培(偏于学者或历史学家)。这些人既愿意花时间谈论“别人说了什么”、“别人说得怎么样”,也愿意站出来像马丁·路德·金那样振臂高呼“我有一个梦”(“我有话要说”)。从“欣赏”(叙述)到“怀疑”(评价)再到“批判”(论说、申论),这是做研究的三道门槛、三个境界。其中比较困难的是从“怀疑”到“批判”过渡和转换。 怀疑和批判是有区别的。怀疑只是一种疑神疑鬼的“不信任”的心情,你并不见得有自己的立场。你对眼前的事情不那么信任,但你并不知道正确的答案在哪里。批判却不同,批判的前提是你已经有自己的标准和答案,你已经有自己的赞成甚至有自己具体的方案。你是用那个标准或那个方案去反对这个标准或这个方案。真相往往在儿童中心与社会中心之间,在生活课程与知识课程之间,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真理在“之间”,这里面有足够怀疑的空间,但你只能走“中庸”的道路。英国人罗素说:“中庸之道是一种乏味的学说,我记得当我还年轻时曾对此拒不接受,并报之以轻蔑和愤慨,因为那时候我崇拜英雄式的极端。”但真理并非总是有趣的,“中庸之道或许是一种乏味的学说,但在许多方面却是真理。”[59]“中庸”不是平庸,中庸不是庸俗。真正有力量的中庸是“叩问两端”、“极高明”,对“两极”有充分的理解,然后你根据现实条件和现实可能去选择你的立场。你一旦选择了你的立场,就意味着你对另外的立场提出你的批判。经过了“叩问两端”、“极高明”而且充分考虑了现实条件之后的“中庸”,并不见得落实在“1/2”的处所,而往往在0.618附近。0.618显示出你偏向一方,任何批判总是偏向一方反对另一方。如果不是偏向自然主义教育,就是偏向了塑造主义教育;如果不是偏向生活课程,就是偏向了知识课程;如果不是偏向发现学习,就是偏向了接受学习。你总得有一个基本的态度,你的态度不明显,你没有提出你的批判,你犹犹豫豫、你吞吞吐吐、你唯唯诺诺,你就无法行动,别人更不会根据你的态度做出行动。这样看来,所谓怀疑与批判,其实一种学术的立场和学术的态度。如果你选择了学术的生活,你就得有怀疑眼光和批判精神。学术精神会影响学术者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影响制度和实践的改造。一个有怀疑精神的学者,他很可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他人也保持某种怀疑态度,他是一个多疑的人。但是,学术和日常生活毕竟是两类活动。你可以反对某个人的观念,但你可以相信这个人的人格;你可以质疑这个人的学术意见,但你完全可以维护他说话的权力。 做学术需要怀疑,于无疑处有疑,保持疑神疑鬼地的心态;做人需要信任,于有疑处不疑。做学术需要批判,对观点甚至对制度对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提出严正的批判;做人需要宽容,对人的弱点对人的习惯对人的不作为现象保持温和的宽容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不作为的权力。你需要原谅他人的弱点,因为每个人都曾经幼稚过;你需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他就喜欢那样的生活方式,你没有权力改变他人的生活方式;你需要同情他人的不作为的态度,他可以选择作为,他也可以选择不作为,这是他的自由。你不能勉强、强迫他人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 赛埔评论:1.评:从怀疑到批判,2006-03-3006:48,徐莉从怀疑到批判是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即试图找到自己的立足点0.618处,找准“两极”之间的平衡点,然后在0.618处明确了自己的立场。读这篇感觉酣畅! 2评:从怀疑到批判,2006-03-3010:25,大熊让人感受很深,这篇文章对我看待和认识事物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不过,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想做一篇题为《从相信到热爱》的文章,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怀疑父母,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的生活、怀疑老师,认为老师工作不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怀疑课本,认为课本上的历史事实和科学依据是不是真的。造成一些青少年不热爱父母、不热爱学校、不热爱学习…… 3.评:从怀疑到批判——致大熊老师,2006-03-3014:27,刘良华您是对的。欣赏也是重要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过欣赏与怀疑的关系:欣赏是怀疑的前提。如果你一开始就怀疑而不是欣赏,那么,你可能因先入为主而误解别人,你可能“根本没有听别人把话说清楚”就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倾听是质问的前提,如果你缺乏基本的倾听态度,你的错误不止是不尊重他人,你的错误很可能是“妄加指责”、“断章取义”。这说明“欣赏”的态度是重要的。这是做研究需要跨越的第一道槛。可是,无论“欣赏”多么重要,你还需要继续往前走,你需要有基本的“怀疑”态度。真正的怀疑需要勇气甚至冒险,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于无疑处有疑”,相当于胡适所说的“大胆假设”。如果你只有欣赏而没有怀疑,你就可能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你可能被别人的文章误导而执迷不悟。如果你过于迷信“眼见为实”,你就有可能被眼前的表象所欺骗,比如你可能会混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我知道,您说的“从相信到热爱”有另外的意思。 4.评:从怀疑到批判,2006-03-3019:41,沈旎一个事物的判断是否可能投射于更多的方向,而非两极,是否存在更为复杂的多极,那么叩问的可能就不是两极,而0.618显示出的可能不是偏向于哪一方,而是创造出新的一方。 5.评:从怀疑到批判,2006-03-3023:27,卓然独秀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喜欢它的主张和建议,也喜欢这样的叙述方式——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叙述,这在论文写作中似不多见。从内容来说,对研究生尤为有益。因为许多研究生都谈到过这样的困惑:每看一本书就觉得说得真好,很有道理,然后就没有自我了。因此,学会怀疑是一种学术的要求,也是学术的本质。这正是一位研究者的成长轨迹。通过这些细节,可以看到关注焦点的变化、研究成熟度的变化、研究思路的变化……但有一点,对教育研究的热情不变,对自己作为研究者的定位不变,对自己通过研究而实现发展的目标追求不变。正是有了这样的设定,才有了今日的进步。    11.博士研究生的故事  11.1回到“教育经典”[60] 199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开始在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工作了两年。1998年,重新开始读书生活。上海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叶澜老师给我提的建议是:多读书,少写文章,写读书报告比发表文章更重要。我印象较深的另外几条建议是:(1)说话不要偏激,不要以为偏激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重建,就不要把墙推倒;(2)如果不具备商榷的环境,最好不要写商榷的文章。要是真有本事,就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3)不要吵架。叶老师说她不愿意看到别人吵架。我一直觉得她的这个特点与她的一次经历相关:有一次我送她回家,在长风公园附近她看见有人牵着一条庞大的宠物狗。叶老师说“快走”。我问为什么,她说“那里有一条狗”。她解释说,在西藏工作的时候,有一天傍晚在路上行走,忽然冲过来一条狗。那条狗跑的时候并不叫喊,冲到跟前时才猛烈地嚎叫。叶老师说,那次虽然没有受伤,但从此就不喜欢狗。2004年我去拜访叶老师,叶老师住的地方是一个很别致的小花园。我问叶老师住新房子的感受,叶老师说:就有一点不好,这地方很多人喜欢养狗。按照叶老师的建议,我开始写“读书报告”。第一年我所读的书主要是杜威的《哲学的改造》、《人的问题》、《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学会生存》等几本书。第二年主要阅读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书。第三年主要阅读有关“教育行动研究”的资料。我的“读后感”是:所谓“教育学”,其实是“教育学史”。而所谓“教育学史”,其实是对“教育学经典”(“教育学名著”)的解释史。人们对教育学经典有多种解释。你不能说那些解释是错的,但你也不必认为那些解释都是有意义的。那么多人提出了那么多解释,这些解释甚至相互冲突,你究竟相信谁的解释? 也许谁的解释都不可信,按照“现象学”的办法,你可以将那些解释用括弧括起来,把那些解释放进括弧里。括起来之后,你没有了依靠,就剩下自己。这时候,你成为孑然一身的孤儿,你没有了依傍,你不得不亲自去面对经典。这种思路差不多构成了我的博士研究生的全部生活。在上海,最大的收获是回到经典。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中就有一道试题:“永恒主义是复古主义吗?”这道题目实际上已经暗示了我的博士研究生的读书状况。阅读名著或阅读经典可以视为一条永恒主义的路线。那几年的读书生活大体可以由第一年的两份“读书报告”显示出来: 1.“哲学的改造”与“人的问题”:我的读书报告(1998年10月)两个月来主要在看杜威的作品。9月份看的是《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10月份看《人的问题》(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现在已转入《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因为以前读过陈亚军著的《哲学的改造:从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和罗蒂著的《哲学和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7年版),所以再回过头来阅读杜威的《哲学的改造》时,比较容易理解。杜威在《哲学的改造》中提出的观点,在今日的哲学界尤其是今日中国的哲学界很有现实意义。在谈到哲学界的转向问题时,杜威的《哲学的改造》是一部不可回避的经典著作。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书,但它表达了当代哲学的理想。《哲学的改造》首先讨论了哲学的起源极其变化的经过。由于受宗教的影响,传统哲学将世界划分为“实在世界”和“现象世界”,并妄自以论证超经验的实在为己任。杜威对此很不满意,建议哲学“舍弃关于终极的绝对的实在的研究”,转向“讨论人类生活的理想和人类理智的活动所应指向的目标”。 接下来杜威回顾了自培根以来哲学领域中发生的四个新趋势:(1)人们的兴趣从永恒的、普遍的转向变化的、特殊的、具体的事物;从注意来世转向关心现世;(2)注重自然研究甚于盲从权威,以经验中的起源和经验中的利害得失做标准而判定原理和所谓的真理日益增加,而以超乎日常经验和独立于经验结果的高远的来源做标准日益减少;(3)进步的观念大受尊重,到处都有新的可能召唤我们;(4)实验的自然研究成为进步的唯一方法。在“理想与现实的已变的意义”中杜威再次提出,哲学应从“无用的形而上学和无效的认识论”转向“关心社会问题”。他所期望的是建立一种科学的人道主义理想。《人的问题》读得慢一些,特别是在读第三部分“价值与思维”时感到杜威是在谈论类似罗素的形式逻辑的问题(其中有杜威与罗素的对话,包括商榷和不满)时,不那么容易理解。其他的内容与《哲学的改造》的主题是一致的。杜威的在《人的问题》一书的序言“人的问题与哲学的现状”中提出,“忽视迫切的论点和过分重视对人生事务无关系的论点的结果是:哲学逐渐为一般民众所不信任”。(杜威著,傅统先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2页。)“哲学应打扫其房屋并重新予以装备”。所以他建议对传统的哲学进行“改造”,改造的主要方向是从“绝对主义到试验主义”(杜威于1930年发表《从绝对主义到试验主义》一文),即从“实在的终极关怀”转向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改善社会和人生的事务。下面主要谈杜威对“哲学的改造”及几点启示:(1)“科学人文化”:杜威的理想杜威的基本信仰可以概括为“使科学人文化(tohumanizescience)”(参见“民主信仰与教育”,第23页)。“科学人文化”的含义大致是:第一,把科学的方法“推广应用到社会的和人生的事务上去”(参见序言部分:“人的问题与哲学的现状”,第7页);杜威相信“民主主义的成功的维持,严格要求利用最有效的方法去求得和我们的物质知识大抵相称的社会知识,并去发明与利用和我们关于物质事物的技术能力大抵相称的社会工程的形式。”这里的“最有效的方法”显然是指科学的方法,利用科学来维持民主的成功。 第二,“科学的人文化”是以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精神来处理人文的问题。杜威在“对自由思想的挑战”一文中提出设问:“在道德中的原理和一般真理和科学中的是不是一样的——即这些暂行假设是不是一样的:它们一方面把过去不断经验与探究的结果集中起来而另一方面指导着进一步有效的探究,而这种探究的结论又转过来检验和发展所已用的暂行原理以便进一步加以运用?”这说明他是希望将科学探究的方法应用于道德问题的解决。接着他又解释说,“政治民主的核心是用讨论和交换意见的办法来裁决社会上的差别。这个方法大致接近于用实验探究与检验的手段来影响变化的方法;即科学的方法。民主程序的基础就是使社会改变依赖于实验的结果;它是一种实验程序,它受暂行的原理做指导,而这种暂行的原理又在这种行动的尝试过程中得到检验与发展。”(第126页)可见,杜威的“科学的人文化”的理想实质是用科学中“实验的”、“探究的”的方法。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可以理解为“暗示—问题—假设—退路—检验”等“反省思维”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如杜威在“对道德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条件”一文中所言:“从平常的思想态度转变成为科学的思想态度就是不再去理所当然地承认事物而去采取一种批判的,或探究的和实验的态度。”(第172页)第三,杜威的“科学人文化”似可以称之为“科学的民主主义”或“科学的人道主义”(如果可以这样称呼的话)。《学会生存》一书倡议“科学的人道主义”,杜威的“科学人文化”与“科学的人道主义”似乎是一致的思路。(2)民主及其教育上的意义《人的问题》其实是科学与民主的问题,整本书都在谈民主与科学两件事。又因为杜威倡导科学是为了改善民主,即“科学人文化”,所以人的问题又可以视为“民主的问题”一件事(后来杜威将他的教育哲学著作称为“民主主义与教育”而不是象赫胥黎那样称为“科学与教育”,由此也可见杜威的心中是以民主为第一件事)。在杜威那里,民主就是询问他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意见。即“必须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征询每一个人的意见,使每一个人本身成为权威过程和社会支配过程的一部分;必须使每人的需要与欲望有被记录下来的机会,使其在社会政策的决定上起着作用。当然,与此同时,实现民主主义的另一必要的特点是:相互讨论与相互咨询。并通过综合和归纳一切人的观念与欲望的表现而达到社会支配。”(参见“今日世界中的民主与教育”,第26页) 由于杜威认为民主是教育的原则,而教育又是民主的“首要工具”,所以他始终对教育问题怀有很大的热情。杜威认为,如果没有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最审慎的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任何社会团体所珍视的价值,其所欲实现的目标,都被分配和提供给个人,让其思考、观察、判断和选择。”(第27页)又由于民主的内容是发展的,因而应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并担负起“改造社会”的使命。杜威认为“民主主义的性质和本质并不是可由某一人传给另一人或某一代人传给下一代的东西,而是要根据我们逐年参预的和逐年变化极剧烈的社会生活之需要、问题与情况,去重新创造的东西。”(第29页)“民主主义的观念本身,民主主义的意义,必须不断地加以重新探究;必须不断地发掘它,重新发掘它,改造它和改组它;同时,体现民主主义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制度必须加以改造和改组,以适应由于人们所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新资源的发展所引起的种种变化。”(第35页)正因为民主主义的观念是变化的(整个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有一个“民主对教育的挑战”问题。杜威提出,“只有当学校使青年了解(杜威用了解一词来区别传闻的知识)社会势力的运动与方向,了解社会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所能用的资源的时候,学校才能迎接民主主义的挑战。”(参见“民主对教育的挑战”,第36页)这里给出了两个教育的假设:一是学校应与社会联系。杜威特别强调让学生了解社会,而不是光靠书本知识,他称之为“传闻的知识(原文为information,即信息)”。在他看来,变化的社会要求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以便学生“了解”社会种种势力极其发展方向。二是学校主动承担改造社会的使命。杜威对学校在“改造社会”的使命问题上一直很热心,这点在后来的改造主义者布拉梅尔德等人那里得到发展。(3)域外也有“科玄之战” 中国在1920年代发生了一场很有意义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而从杜威的抱怨来看,美国文化界也曾经有过“科学与人生观”的不同声音,而且分歧似乎还很大,反对用科学方法改进人生事务的论调也比较强劲,以致杜威大为不满。另外,从杜威所反对的观点来看,在域外发生的学科应用问题的分歧与中国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杜威指出,“在战争的浩劫、经济的不安全、民主制度的被威胁都证明有必要使道德的和理智的态度去习惯去适应于世界的改变了的形势以后,竟发生一个确定的运动,使科学态度成为现在祸害的‘替罪羊’,并认为回到科学和技术发展前的时期之信仰与实践,乃是我们的救世之路。”(见第19页)“它断言,象新近大战这样的种种灾祸是人们对于科学方法和结论的信仰之结果。”(第20页)杜威曾不满地反问:“在自然科学中通行一种方法而在道德问题方面我们将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法吗?”(第124页)这与张君劢的“欧战终后,有结算二三百年之总帐者,对于物质文明,不胜务外逐物之感”;“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惟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等类似。(《科学有人生观》,第39、38页。)从中也可见张君劢所谓国外有人对此“厌恶之论已屡见不一见矣”是有根据的。(4)唯心主义实质是理想主义杜威的书中经常出现Idealism的字眼,傅统先先生将它翻译为“理想主义”(在另外的地方也翻译为“唯心主义者”)。如“在从前的时代里,并非一切人都是理想主义者”。(第18页)而与Idealism相应的另一种翻译语词是“唯心主义”。这暗示人们所谓“唯心主义”,实质就是理想主义,因为它太重理想,对现实的障碍与条件一般不那么顾忌,所以容易脱离现实,故有“唯心”的意味。看来向来使中小学生谈虎色变的“唯心主义”,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比一般人更珍视自己的理想。而在很多时候,多一点所谓“唯心”式的理想不完全是一桩坏事(在英语国家中,说某人是唯心主义可能还有些褒奖的成分,而说某人是唯物主义者,贬义的成分可能就更多一些)。我们应该走出“唯心主义”的封条模式,不要因为某学者曾经被认为是唯心主义者就轻视他的学术价值,也不必因为某某学者曾经被认为是唯物主义者就轻易地相信他的学术结论。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者由于他们是理想主义的,所以他们的学术思想往往更有创造性,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更能理解生命的意义,对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可能更有启发意义。(5)教育哲学是一般哲学的穷亲戚吗杜威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教育的基础”一文中指出,“教育哲学并不是一般哲学的一个穷亲戚,即使哲学家们时常这样地对待它。”(第133页)我所感兴趣的是美国的哲学家们把教育哲学视为一般哲学的穷亲戚是有道理的。至少在中国的情形大致是如此。所谓“穷亲戚(apoor relation)”,说明教育哲学经常从一般哲学那里无所顾忌地借用思想和术语,而一般哲学很少从教育哲学这里得到什么。其实教育哲学是可以对一般哲学作出贡献的,因为教育学科是专门研究“人的问题”的,而人与社会的问题恰恰是一般哲学的当代使命。现在人们喜欢讲“哲学的终结”,也就是指这种从“终极实在的关怀”转向人的问题与政治、道德事务的研究。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研究教育哲学的学者努力,象孔子、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雷佩鸿等人,以及国外的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斯宾塞、杜威、皮亚杰、罗素等人那样,成为哲学的“富有的亲戚”而不是“穷亲戚”,那么,教育哲学研究不但可以使一般哲学对它刮目相看,而且可以取代“第一哲学”的地位。若果真如此,教育学就可能象中国学者李泽厚发出的宣言那样,“成为二十世纪的中心学科”。(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提出“教育学将是未来的中心学科”,并指出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以及《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共产主义远景的展望,有此类似的想法。但由于当时革命的需要,马克思以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没有发展这个方面,但今天和下个世纪却应该是开始发展的时候了。参见李泽厚著:《批判哲学批判》附录:“我的哲学提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10页。另,可在批判一书中找到原话。) 2.“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读书报告(1998年12月)这个月好象比前几个月收获大一些。在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时偶尔也翻动其它一些关于“民主”、“自由主义”、“公正”、“平等”、胡塞尔的“本质还原”、“哲学解释学”、“新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资料,且尽量将这些资料与杜威的种种“建议”联系起来;而在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时,常由杜威的某些观点和思维路向而引起一种想写点东西的冲动。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对传统的教育做了整体的、创造性的现代转换。在使教育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时,杜威选择了“民主”作为他的整个理论基调,以杜威自己的话说,就是“把适合于民主社会发展的教育,作为进一步更加详尽地对教育进行分析的标准。”为了表达他的“民主”的理想,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启用了“连续性”概念(据说这个概念是从黑格尔那里接过来),以“连续性”挑战传统哲学和传统教育中的“二元论”倾向。“民主”的理想与“连续性”辩护一起构成了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自始至终地以“民主”和“连续性”为标准来检视传统教育的病理成分,同时指明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可行性。有一点我很感兴趣:杜威在该书中谨慎地考察了“正规教育”及其“教材”的本原状态,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了“学校即社会”,“做中学”(在其他一些书中他进一步做了阐明)等现代教育的经典性口号。这种“返朴归真”的思维方式可以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连续性”。它是“连续性”的另一种暗示,即通过探讨教育的原初起源来为传统教育的现代性转换寻求发展的动力和根据。杜威的用意在于披露被“遮蔽”了的社会生活与教育之间的纽带,使两者“松散”了的关系重新结盟,解放那些“冷漠的和死板的”教学,使之返回“亲切的、有生气的”童年特性。换言之,就是使所谓正规的教育“返朴归真”:关照非正规教育的某些原初性特征和精神,使一度被放逐了的学校教育回头审视社会生活的合理性因素,恢复那些隐匿在黑色的文字符号背后的本原的生活意义。 杜威的建议开启了存封已久的“返朴归真”的酒坛,自19世纪末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教育改革,一直散发着以“回到生活”为表征的“返朴归真”的清香。后来的“走向复杂”、“回到真实”、“探索复杂性”、“在尝试错误中学习”、“让学生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解决真实的问题”、“返回生活世界”等等,似乎都与这股“返朴归真”的清香一脉相承(包括无意识地暗合,如勃朗斯福特在提出他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时他并未受杜威的影响,他来华东师大做报告和演示他们制作的“课件”时,我曾问他的理论和演示的“课件”与杜威和后来的“设计教学”有无联系,他似乎并不知道杜威或克伯屈)。人们经历了大量的尝试之后,终于认识到“复杂的文明过分复杂,不能全部吸收。……我们称作学校的社会机构的首要职责就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选择一个相当基本并能为青少年反应的种种特征。然后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秩序,利用先学会的因素作为领会比较复杂的因素的手段。”但是,当正规教育满怀信心、一往无前地使教材迈向“简化”和“理想化”时,原来复杂的情景和真实的生活所具有的积极的教育性因素也随之渐渐丢失和蜕化。由此,整个二十世纪历次“进步的”现代教育改革(“进步的”特指由教育内部发起的改革而非受政治因素或战争因素引发的改革)才轮番倡导“回到生活”(暂时作为一个假设,待查阅《学会生存》与《学习:内在的财富》等文献中的有关“建议”),努力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作为一个真实的、复杂的人去解决一些尽可能真实的、复杂的来自生活的问题。近年来勃朗斯福特等人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支撑学习(AnchoredLearning)”理论以及中国学者当前对它的热情介绍和讨论,也无意之中表达了“返朴归真”的情结。历来的研究者在倡导“返回生活”时都清楚“返回生活”只是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保持某种联系,并不是使当前的学校教育向后撤退,回到完全的原汁原味的自然状态或社会生活。但是,在进退之间,保持平衡实在不易。尽管杜威明确地提出了返回的标准,认定“在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在偶然的和有意识的教育模式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但历来希冀使教育接近生活的研究者,包括杜威本人,在将自己的理想交付实践使用时总是很难使自己避免处于“失衡”的尴尬境地。走出尴尬的出路之一是引进“新教育技术”。在“新教育技术”产生以前,“学校即社会”、“回到复杂而真实的生活”等口号多少有些空想的性质。“新教育技术”的产生和相关的“教育课件”的不断开发将为杜威在一个世纪以前提出的理想提供某些可行的技术支持。杜威设计的“学校即社会”、“学校本身成为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形式,一个雏形的社会”(第377页),将由于“虚拟网络”的出现而使学校成为虚拟的社会,“学校即社会”部分地得到实现。但在使用“新教育技术”之后,又有了新的危机:“新教育技术”在使学生坐在电脑面前恣意赏玩、纵情“冲浪”时,存在一种被汪洋大海般的信息淹没的危险。多变的声音符号和彩色的图象符号一起构成“虚拟”的“多媒体”将取代单调的黑色文字符号再次对教育与生活的亲缘关系构成威胁。“虚拟”网络毕竟不是真实的生活,至多只是一种相对于文字符号的“虚拟的真实”,它代替不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人对物的直接控制和改造。就此而论,“虚拟社会”尚不如杜威设计的以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活动构成的“雏形社会”。对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清楚。只是对“返朴归真”和“新教育技术”以及将“返朴归真”与“新教育技术”结合的可能性感兴趣。这段时间的读书生活自然是以看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主,我以前从未这样读过书。但因我忍不住贪看杂书,所以与杜威的“对话”还是过于匆忙甚至有些慌张。以后如果有可能,我会在读《学会生存》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时与《民主主义与教育》联系起来思考一些问题。 在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时我隐约感到杜威象海德格尔和宋明理家学那样,也有一种想回家的怀乡情结(当然不一定对),所以我把它整理成《关于教育的反朴归真:与杜威对话》。 赛埔评论:1.评:回到“教育经典”,2006-03-1100:15,kredarmy读经典能有超过“以一当十”的收获,甚至可谓“一劳永逸”,所以倡导阅读经典,是读书人的明智之举。此外,我有两个想法:第一,“教育经典”与“教育学经典”这两个概念应当区分开来;第二读经典如登泰山,一是说它难,二是可以“一览众山小”,尽管如此,还需要把自己升至太空,可“一览地球小”。对教育基本问题或特殊时代及阶段特有的重大教育问题进行学理深厚的系统思考的著作即可称为教育学经典,可以说没有经典的教育学,但不能否认有教育学经典!教育学经典绝不只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的甚至跟教学经验总结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2.评:回到“教育经典”,2006-03-1100:32,许锡良良华兄提倡读经典,我十分赞同,而且要推广普及。多谢! 3.评:回到“教育经典”,2006-03-1100:46,心翔如风我认为读书就是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人会纠结出现在字里行间,其实是出现在自己的意识当中。最直观的是与作者对话,与作者所生活和描述的那个时代对话,与作者那不可捉摸的思想对话。但最深层最实质的是与自己对话。我谨记我刚进入南师的时候,我的导师告诉我:读书其实是在读自己。“迷失自己”远比“自恋”更可怕。所以,“括起来之后,你没有了依靠,就剩下自己。这时候,你成为孑然一身的孤儿,你没有了依傍,你不得不亲自去面对经典”的方法,这种将那些大师级的思想先“悬置”起来的方法,其实质,在我看来是在找寻自己的方法。  4.评:回到“教育经典”,2006-03-1114:32,吉普赛当我想重新寻找自己、返回自己的时候,就是我渴望读书的时候。经典——包括所有人类文化的经典,在我看来是我们人类精神的故乡,我们需要时时返回,在那里憩息、游荡、寻找……然后又带着童年的梦想、带着新生的力量重新出发。 5.评:回到“教育经典”,2006-03-1208:54,徐莉我比较害怕写读后感,首先不大有勇气告诉别人自己读了些什么书,其次对这些文字的感受也担心失之客观公允。不过看了您的读后感觉得有启发,也许我也可以尝试一下写阅读日志。  11.2“身体教育学”的道路[61] 阅读杜威作品的直接感受是“反朴归真”。后来读《学会生存》这本书时,对其中有关“原始社会”的教育描述尤其感兴趣:[62]  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是复杂的和连续的。这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美诗,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这种自然的、非制度化的学习方式在世界广大地区内一直流行到今天;这种学习方式至今仍是为千百万人提供教育的唯一形式。而且如果我们初看一下当代学校林立的社会,就可以发现情况并没有多么大的差别,因为实际上,儿童,乃至成年,都是在他们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地、现成地吸取经验,从而获得他们大部分的教育的。这种获取的知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种知识乃是一个人能否接受学校教育的先决条件,而学校教育又反过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能把经验中得来的知识系统化和概念化。这些观念已经长期被一种说教的、学究式的教育学弄得模糊不清了。这些观念是我们的主题思想——自觉的学习化社会这个概念的基本要素。 这是一条向教育的原始形态返回的途径,我将这条途径视为“身体教育学”的道路。“古代教育学”的基本形态显示为亲身感觉、亲身感受和身体力行。后来由于人类对自己的“亲身感觉”、“亲身感受”发生无休止的怀疑,转而追逐“多”样的现象背后的“一般”和“本质”,导致“身体教育学”逐步向“知识教育学”大规模迁移。(1)“身体教育学”的沦陷以及“近代教育学”的标志性事件基始的、初始的教育实践原本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大量地显示为亲身感受、以自己的身体与野兽搏斗、以自己的身体与自然对抗等“身体活动”。与之相应的教育观念可称为“古代教育学”。这种“古代教育学”的核心精神是以重视身体“感觉”的“身体教育学”。人类所居住的世界总是充满多样性、丰富性。原始人群对这个多样的、丰富的居住环境并不发生怀疑和厌恶,原始人群凭自己的“感觉”安然地、诗意地居住在一个变化多样、多灾多难、反复无常、不确定、不平稳、不安逸的世界中。可是,在长久地与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打交道(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与自然打交道”的活动)的过程中,人类逐渐发觉自己的渺小、软弱与无能为力。这种发现导致人类在整体上产生两类“自我意识”:一是“自卑感”,感觉自己渺小、卑微、软弱;二是“羞耻感”,感觉自己无能为力、陷入迷茫、看不到现象背后的本质。人类的“自卑感”迫使人类向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谋求妥协。人类由此而不得不向变化的反复无常的世界(主要自然世界)投诚,主动自觉地“言语祷告”和“食物进贡”。作为呼应,教育实践往往会增加与“祈祷”或“信仰”相关的宗教课程。 人类的“羞耻感”迫使人类开始“思考”、“追问”、“解释”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渴望透过这个“多样”(现象、杂乱)的背后窥见世界的“一般”(规律、本质)。人类如此地看重从“多样”中寻找“一般”,由此演化为人类永久性的寻找“一般”、追求“本质”、贬斥“感觉”的“知识冲动”。人类的所有知识活动,几乎都与这种寻找“一般”、追求“本质”、贬斥“感觉”的“冲动冲动”相关。这种“知识冲动”导致教育实践大量地减少与“感觉”相关的想象、意志力、体力以及与之相关的体育、音乐、绘画、诗歌等课程,大规模地增加“科学”、“逻辑学”等课程。“知识教育学”的流行和昌盛,一直伴随着科学知识、逻辑学知识的积累、增长,同时也导致了人类“感觉”的弱化、衰退。在历届“新课程运动”中,与“感觉”的亲疏关系决定了不同课程门类的取舍命运和尊卑地位。唯一例外的是,在历届“新课程运动”中,哲学似乎一直在干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这个事件几乎成为后来“知识分子”的一个隐喻):它因为贬低“感觉”、崇尚“本质”而成功地策划了历届“新课程运动”,但胜利之后的“新课程”制度反而倾向于把哲学驱逐出境,原因是哲学并不能像“科学”那样帮助人们从“多”样的现“象”背后寻找世界的“一般”的本质。哲学好像也不太在乎自己的命运,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并由此顺便引导教育实践和教育观念的改革和转换。在哲学(实际上只是轻视“感觉”的一个分支哲学)的暗示下,“身体教育学”逐步将自己的合法地盘让渡给“知识教育学”。从“身体教育学”到“知识教育学”的转换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教育大事件”。这个“教育大事件”在知识形态上显示为“知识教育学”,在时间显示为“近代教育学”。所谓“近代教育学”,它与近代经济学或近代政治学并不见得完全同步,它只考虑知识的形态。哪个地方开始出现“知识教育学”的萌芽和开端,就意味着这个地方已经有“近代教育学”的发生。哪个地方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身体教育学”的实践制度和“身体教育学”的观念,就意味着这个地方仍然维持了“古代教育学”的局势。 “近代教育学”的标志性事件是“哥白尼革命”(准确地说是“哥白尼-伽利略事件”。伽利略在这件事上起了重要作业,以至于后来胡塞尔讨论“欧洲科学的危机”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伽里略)。“哥白尼革命”首次对人类的“感觉”给予无情的、颠覆性的打击,以至于“哥白尼革命”成为后来哲学和科学领域所有具有颠覆性的新发现的代名词。“哥白尼革命”曾经给人类的“感觉”带来沉重的打击,可是后来那些为“感觉”平反昭雪的人(比如康德、达尔文、弗洛伊德、杜威等)也被人们称为“哥白尼革命”。其实,“哥白尼革命”不过是古典的柏拉图“洞穴隐喻”的一次近代“演习”和近代“操练”。柏拉图坚持认为人类的“感觉”以及“感觉”所看到的“现象”不过是系列“假像”和“影像”。柏拉图建议人们想象这样一个洞穴:它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可让亮光照进来。有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除了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之外,“囚徒”什么都看不到。这些囚徒把各种事物的“影像”当做事物的本质。在柏拉图看来,所谓“感觉”,所谓“现象”,其实不过是囚徒所看到的事物的虚假的“影像”而非真实的“本质”。人类的感觉总是为事物的假象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人只有从“感觉”中挣脱出来,才能获得事物的本质,获得真正的知识。“洞穴隐喻”和“哥白尼革命”成为“知识教育学”的经典故事和辉煌案例:只有走出感觉的洞穴来到理性的太阳下面,人才能看到那照亮万物的光源和被它照亮的一切真实的事物。经过“洞穴隐喻”的暗示并经受了“哥白尼革命”的打击之后,人类对自己的“感觉”发生深刻的怀疑,“感觉”的地位自此一蹶不振,甚至自甘沉沦。“哥白尼革命”给人类的“感觉”以及相关的“身体教育学”带来致命的打击似乎仅仅在于它更正了地球与太阳究竟“谁围绕谁转”这样一个知识问题。实际上,“哥白尼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打击远不止这些。它使人类“感觉”以及与之相关的“身体教育学”陷入永久的灾难:人所居住的地球不过是一个围绕太阳转动的比较渺小的星星,像这样的星星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沙子。虽然人类可以借助“一沙一世界”来安慰自己,但这种安慰本身已经使人类承受“自卑感”和“羞耻感”的双重折磨。在这种“双重折磨”的打压生活中,“身体教育学”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身体教育学长久地沉默、沉沦之后,人类竟然以为教育的使命,不过就是为了从“多样”的现象背后追寻“一般”的本质。也正是在这种迷恋“一般”而抵制“多样”的乐观主义情绪中,人类的教育学开始一步一步由生意盎然的“身体教育学”演化为机械僵死的“知识教育学”。 在这种“知识教育学”或“近代教育学”的格局中,“科学”几乎成为“知识”的的别名。近代科学家培根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差不多是说“科学知识最有力量”。近代哲学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论证了科学知识优于古典学科的各种价值后,得出了一条经典的具有“近代教育学”意义的结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这是从所有各方面得来的结论。为了直接保全自己或是维护生命和健康,最重要的知识是科学。为了那个叫作谋生的间接保全自己,有最大价值的知识是科学。为了正当地完成父母的职责,有最大价值的知识是科学。为了解释过去和现在的国家生活,使每个公民能合理地调节他的行为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钥匙是科学。同样,为了各种艺术的完美创作和最高欣赏所需要的准备也是科学。而为了智慧、道德、宗教训练的目的,最有效的学习还是科学。”[63]如果说“身体教育学”主要显示为“感觉教育学”,那么,“知识教育学”则更多地显示为“理性教育学”。“知识教育学”以“理性”的名义借助于“科学”的威力雄霸整个近代教育领域。不过,“知识教育学”虽有“理性”以及“科学”为之撑腰,后来的事实却证明它似乎过于乐观,失之盲目。(2)“身体教育学”的复兴以及“现代教育学”的标志性事件凡“知识教育学”流行的地方,“身体教育学”就悄悄地隐匿自己的身份,收藏起自己的声音。整个“近代教育学”几乎就是“知识教育学”的地盘,“身体教育学”处于弱势,韬光养晦,但蓄势待发。等到“知识教育学”内部发生裂变,“身体教育学”便再次浮出水面,卷土重来,成为缓解“知识教育学”危机的一个基本议案。“知识教育学”曾经因为“哥白尼革命”而奠定了“近代教育学”的宏大体系,也再次因为“近代教育学”的内部连续发生三场另类的“哥白尼革命”而催促了“现代教育学”的诞生和“身体教育学”的复兴。三场另类的“哥白尼革命”成为“身体教育学”复兴运动的标志性事件。第一场另类的“哥白尼革命”由卢梭挑起事端,尔后由杜威完成。卢梭一生漂泊不定,在40岁才意外成功,当时他参与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征文的题目是:艺术和科学的复兴究竟有助于敦风化俗还是伤风败俗? 卢梭在获奖的论文中坚持人类的文明被骄奢淫逸、矫揉造作的艺术生活所败坏,人类的真诚随着生活方式变得精致文雅而丧失。由此,卢梭提出“返回自然”以此作为克服矫揉造作的法宝。他赞扬斯巴达人式的勇敢,认为“诚实的农民要比谄媚的朝臣好得多”、没有过多“书本知识”的人要比学者好得多。[64]按照这个思路,艺术与科学的复兴非但没有给人类生活带来进步,倒是败坏了人类的文明。拯救文明的基本道路是返回乡村,返回感觉,返回身体。这篇获奖征文的基调成为卢梭本人谈论教育的一贯主题。他用独有的浪漫笔法写了一本以“返回乡村”、“返回身体劳动”的教育小说《爱弥儿》,这本小说对“知识教育学”构成了举重若轻的嘲弄和打击,整个教育界为之惊动。在卢梭看来,传统的教育实践糟蹋了人的自然本性,破坏了人的身体感觉。“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我恳求你,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因为你善于避开这条大路,而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使它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棵幼树,给它浇浇水,使它不至于死亡;它的果实将有一天会使你感到喜悦。”[65]卢梭几乎成为欧洲的“新教育”运动和美洲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一个“先知”。整个欧洲的“新教育”运动和美洲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大体成为适合“爱弥儿”生长的“感觉教育之家”。凡“新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波及的地方,无一不重视“手工劳动”、“感觉经验”。一些标榜“新教育”的学校甚至将校园从城市的中心迁移荒郊野外,目的就在于让儿童在亲自动手建设校园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觉和经验。 受卢梭的影响,杜威在教育学词典中重新拣起“感觉”、“经验”、“感觉经验”这些意味深长的词语,认真地把“经验”(或“感觉”)与“教育”连接起来,相信教育不过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单是凭对“感觉”和“经验”的重申这个细节上,杜威就可以尊为“身体教育学”复兴运动的领袖。不过,如果把“身体教育学”复兴运动的功劳全部聚集到杜威的身上,也不见得仗义。杜威究竟从卢梭那里获得了多少改造“知识教育学”的勇气和智慧,尚难估计。遗憾的是,后来人们几乎普遍记住了杜威在“现代教育学”中的领袖气质,而忘记了卢梭在“现代教育学”中的教父形象。第二场另类的“哥白尼革命”由达尔文和弗洛伊德在各自的领域发起并完成。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那些一度自负高傲的人群自此不再炫耀自己的“高贵血统”,使那些凭借“理性”的力量而夸耀“人类是万物之灵”的人因此而不得不“善待动物”、“敬畏生命”。如果说“感觉”是“动物”的基本生存方式,那么,人类也不可避免地只能像动物那样在“感觉”中过日子。后来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这在达尔文这里差不多已经被公布出来:“猴子先于人类”、“感觉先于理性”。达尔文的“进化论”给“知识教育学”带来的另外一个震撼还在于:它迫使人接受世界的真相,这个真相说白了就是“变化多样”。人类可以害怕“变化”,但不得不接受“变化”这个基本的事实。就此而言,“知识教育学”拒绝“变化”、“多样”而追求“一般”和“确定性”,就显得有些徒劳和痴狂。“现代教育学”的精神领袖杜威正式从达尔文的“进化论”那里获得一个重要的启示,杜威重新拣起变化、多样这些具有“感觉”意味的词语,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interaction)及其“感觉”(杜威称之为“经验”)的教育学意义。如果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从“物种的起源”的意义上使人类向“动物”返回和下降,那么,弗洛伊德的《释梦》及其开创的“精神分析”技术则进一步使人类的种种行为及其相关的“知识”、“理性”降落到“性欲”这个原始冲动的源头。弗洛伊德惯常使用的词语包括“性冲动”、“家庭”、“梦”、“爱欲”。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特意从“民间文学”、“神话传说”中找到人类的“原型”。如果卢梭找到的原型是“爱弥儿”、达尔文找到的原型是“猴子”,那么弗洛伊德找到的原型乃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这个原型对“知识教育学”来说构成一次重创,对“身体教育学”来说却带来重建的转机。弗洛伊德假定:男性儿童早在两岁的时候就可能对他的母亲产生性依恋心理,对父亲心怀嫉妒,并由此引起种种并发症。 如果儿童的发展真的像弗洛伊德所设想的那样一直受“俄狄浦斯情结”的折磨,人们只要想起“俄狄浦斯情结”,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教育秘密原本隐藏在“身体教育学”那里。由此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现代教育学”的未来进展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力量,人们需要经常回到儿童的身体那里去寻找教育的隐秘出路。在这条路上,“儿童早恋”问题将获得某种暗示。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实际上隐含了“性爱与文明”的关系。“性爱与文明”使人们获得重审自己“身体”的眼光,并由此认可“感觉”的巨大而潜在的意义。它使那些一度装扮“得体”的人群自此不敢公开摆出虚饰的“体面感”。当然,弗洛伊德对“知识教育学”的警示也还不止于这些。弗洛伊德以近于诗人或疯子般的想象力对人类发出种种提醒和警告,这些提醒和警告对“知识教育学”就意味着:人类所洋洋自得的那些“理性”并不足以解释和理解人类自身的秘密。人类之所以能够这样或者那样与世界打交道,主要在于“身体”的某些“潜意识”如“爱欲”、“性欲”、“本能”在起作用。这些一直被人压制、压抑的“爱欲”、“性欲”或其他种种“本能冲动”悄悄地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人的日常行为。“潜意识”的影响所及当然也包括儿童的学习行为。相比之下,“知识教育学”所倚重的“知识”、“科学”或“理性”不过是影响人的行为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的庞大躯干并非“知识”或“理性”,而是“爱欲”、“性欲”或其他种种“本能冲动”。当这些“本能冲动”被正统的“知识教育学”所压抑或压制之后,它就会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或干扰人类的日常生活。如果事情真的如弗洛伊德所想象的那样:人类种种美好的“理性”(“超我”状态)实际上根植于人的“动物”式的“本能冲动”(“自我”状态),那么,“知识教育学”就不得不承认:良好的“理性”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感觉”之上,这些感觉甚至包括儿童的早年“性经验”。显然,这是“身体教育学”所愿意看到的结论。第三场另类的“哥白尼革命”自叔本华开启在尼采那里草草完工(“草草完工”是说尼采的思想经伯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的持久努力而延续至今,一直处于“未完成”状态)。叔本华和尼采都是“理性”的反叛者和捣乱者,但他们并非头脑发热的“理性”的简单破坏。在他们两人之间,叔本华比较幸运地成为“反理性”的思想先锋(也有人愿意把“思想先锋”这个荣誉颁发给尼采),他为后人提交了“意志”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关键词。叔本华宣布:“在有意识的理智的下面,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意志。这是一种进去的坚韧的活力,一种恣意强求的意志。”[66]这个说法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如出一辙。 叔本华的“生命是意志而不是理性”的观点浸透在尼采的系列思想中。[67]相比之下,尼采虽没有像叔本华那样抢占“原创”的先机,但他在“意志”这个关键词的发挥上比叔本华更有激情、更有想象力。尼采的激情和想象力成就了尼采本人的魅力,也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理性”的反叛者。据说弗洛伊德也“深受尼采的影响”,尽管弗洛伊德只比尼采小12岁。[68]后来重视“感觉”的思想者如伯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无一不从尼采这里获得灵感和启示。当然,尼采本人也受他人的影响,据说“1864年,他在读叔本华的文章时也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与弗洛伊德类似,尼采也找到了一个“原型”——“狄奥尼索斯”(“酒神”)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尼采推出的“狄奥尼索斯”与弗洛伊德推出的“俄狄浦斯”这两个“原型”在“身体”本能上有惊人的相似,但“狄奥尼索斯”更直接地表达对“知识”以及相关“道德”的抵制并对其进行重新估价,也由此更直接地表达了对“身体”以及相关的“权力意志”的热切渴望。如果说“知识教育学”的故乡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那么,在尼采看来,苏格拉底恰恰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从苏格拉底这里开始,知识就高傲地凌驾于身体之上,知识成为身体的主宰。“从苏格拉底开始,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程序就被尊崇为在其他一切能力之上的最高级的活动和最堪赞叹的天赋。甚至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同情、牺牲、英雄主义的冲动,以及被日神的希腊人称作‘睿智’的那种难能可贵的灵魂的宁静,在苏格拉底及其志同道合的现代后继者们看来,都可由知识辩证法推导出来。”[69]在尼采看来,苏格拉底不仅使“身体”开始遭受“知识”的奴役,而且“知识”又衍生出一系列虚假“道德”来蹂躏“身体”。尼采发现,传统的“道德”违背了“身体”的自然本性,毁灭了生活,“阉割”了人性。西方人并不像中国的宫廷那样推行“太监文化”,但他们发明虚假的“道德”(主要是“基督教”)来束缚强者的手脚,“它摧毁强者”,主张禁欲主义。尼采由此而建议“重估一切价值”,重新确认身体与灵魂(知识)的关系。在苏格拉底那里,灵魂与身体是二分的,而且灵魂总是高于身体,灵魂是根本,身体是附庸;灵魂是主宰,身体是工具。尼采反驳:灵魂与身体是不可分的,灵魂并不高于身体;相反,灵魂是身体的工具。身体不仅是美德的起源,而且是一切知识和真理的起源。因此,应该“消灭道德,以便解放生命”。 哥白尼曾经站出来说话,恢复了“地球与太阳谁围绕谁转”的真实顺序。尼采站出来说话,恢复了“身体与知识谁是根本谁是工具”的真实地位。“尼采也许是哲学史上第一个赋予身体以基础意义的哲学家。”[70]当然,也有人认为,“在西方思想史上,尤其是哲学史上,一直就是排斥、贬低、忽视身体。但是到了梅洛-庞蒂这儿,身体的纯思想含义就被发现了,被突出出来了。哲学史上对于身体欠了两千多年的债,脑袋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小。这么一个畸形的西方哲学,到了梅洛-庞蒂这儿,对身体作了一次赔偿。”[71]这样说也许有些理由,但在梅洛-庞蒂之前,尼采显然已经使这个知识界“对身体作了一次赔偿”。从尼采开始,“身体”上升,“知识”下沉。“知识教育学”由此失去往日的骄傲,“身体教育学”开始筹划盛大的复兴运动。复兴之后的现代意义上的“身体教育学”既向原始的“身体教育学”返回,比如关注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同时也开发出一些新的宣言。从人类教育历史实践来看,现代意义上的身体教育学至少在以下几个地方与“知识教育学”拉开距离:如果说“知识教育学”可能制造一些“粗脖子”、病态的、畸形的、扭曲的所谓“人才”,现代意义上的“身体教育学”意味着关注整个身体的发展,而不只是关注脑袋的发展。如果把人才的素质瓜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要素,那么,“知识教育学”几乎只负责“智育”,“身体教育学”并不拒绝智育,但更加关照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身体教育学”的期待中,德育意味着“精神教育”或“人格教育”,德育的实质是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不倦地、永不放弃地、勇敢甚至不惜冒险地追求;体育意味着身体的力量感、意志力、野性和优美,诚如西方历史中的“投掷铅球”和“投掷标枪”的雕塑所隐含的身体形象;美育既意味着身体的健康与和谐,也意味着头脑的想象力与浪漫精神。劳动教育意味着雷厉风行的实践和高高地扬起铁锤砸碎石块的劳作。这样看来,“身体教育学”的基本宣言大体可以概括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与之相关的课程结构至少显示为文学与运动的整合:文学的文明与优雅加上体育的野性与激情,一起致力于有“活力”的“身体教育学”。 比较紧迫的问题是:现实的文学教育可能显得比较粗俗,现实的体育却显得意外地文静;文学课堂上可能看不出优雅、文明、文质彬彬,体育课堂上又看不见膂力、干劲、流汗、野性、疯狂。在这个时候,教育一定是出了问题。 赛埔评论:1.评:“身体教育学”的沦陷,2005-12-2521:45,沈旎第一,人的感觉一点点被剔除,人们耻于感觉,不屑于感觉,希望被指为理性的人,我们被什么占领了?答案是具有共性的知识,虽然它是冷冰冰的,但它给人强烈的控制欲,扩张了人类的伟大,能满足人急功近利的需要。第二,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一脸坏笑。上帝笑什么,当初为了防止人类建成通天塔,把语言的的魔盒交给了人类,而人类籍它开始了自己的思考,结果人类把自己弄丢了,还自鸣得意。第三,如何回到以人为本,从关注人的感觉始。如何回到以生为本,从关注学生的身体感觉开始。第四,尊从于自己感觉的人是诚实的,一个人千万不能欺骗自己,要听从内心的意旨。第五,身体教育学和知识教育学缺了谁也不行。不过,当前知识教育学过于强势,我们更期待身体教育学的回归。教育叙事或叙事研究关注的正是个人教育教学的体验与感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身体教育学的实践形式。 2.评:“身体教育学”的沦陷,2005-12-2522:01,谢荏桐“身体教育学”并没有沦陷,它正在卷土重来,借着一个名为“教育叙事研究”的躯体。从感觉意义的“身体教育学”到理性意义的“知识教育学”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也将会持续下去,方式是“交替地”。比如“从理性意义的‘知识教育学’到感觉意义的‘身体教育学’是一种必然”,也可以想象两者融合也将是一个必然。当教育再次蒙受悲情,“教育学”便到了不得不改写的时候:古代教育学=“身体教育学”;近代教育学=“知识教育学”;现代教育学=“身体教育学”+“知识教育学”。  3.评:“身体教育学”的沦陷,2005-12-2601:14,郭元祥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人与机器的分野,一直是教育理论纷争的两端。“身体教育学”的意义在于:理解人的真实存在,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展开教育活动体系。 4.评:“身体教育学”的复兴,2005-12-2721:19,徐莉第一,是否能将您的倡导归结为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一次摆动?第二,您是否希望将教育的终结点从为政权服务转变为既为政权服务又尽可能地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需求?或者干脆就是倡导将教育为人自身的发展服务做为唯一归宿点?第三,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必然会带来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学校文化等许多领域重大的变革,这样的结果到底是社会发展之福还是社会动荡之祸? 5.评:“身体教育学”的复兴——致徐莉老师,2005-12-2722:41,刘良华第一,准确地说是“返回”。我比较喜欢“返回”这个词语。我现在一直想回老家看看,一直公务在身,对“返回”这个词语就更加珍惜。第二,人的异化不只是服务于政权,还服务于自己的理性,很多人为理性为体面而活着,而不是为自己的身体而活着。第三,大家都觉醒之后,就会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而制订“社会契约”,大家按照契约来过日子。   11.3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72]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是《行动研究的史与思》。在考虑“行动研究向何处去”这个问题时,我开始关注“现象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叙事研究”的问题。当时的思路是:行动研究的基本出路是教师与历史对话或理论阅读:[73] 教师的“与历史对话”或“理论阅读”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本”并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文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建议教师既可以阅读并制作哲学文本式的教育理论,也可以阅读并制作艺术文本式的“教育理论”如以教育传记、教育个案、人种志教育报告、教育小说、教育散文或教育诗等等。 所谓“教育传记、教育个案、人种志教育报告、教育小说、教育散文或教育诗”,实际上是一种“现象学”的追求。1994年,我开始接触“现象学”。那年我在西南师范大学。有一位同学,叫赵哲。赵哲身体强壮,喜欢看哲学书,偶尔写一些诸如“毕业后我们都会走散,我去找你时,你不要逃走,做一条光身子的鱼”之类的歪诗。我以为喜欢看哲学书喜欢写诗的人身体都比较弱小,赵哲是一个例外。在我们那一届,赵哲是聪明、好学而剽悍的学生,我们视之为“老怪物”。他也有弱点,就是不善于和女人打交道。他一遇到他喜欢的女孩子就使劲地跟她谈论哲学和诗歌,把女孩一个一个吓得都远远地躲着他。从星期一到星期五,赵哲在西南师范大学杏园(研究生宿舍在杏园)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到了星期五的晚上,他常常会黯然伤神。他说他平生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在他还没有找到如意女郎的时候他的同寝室的那个人竟然把女朋友带到寝室来谈天说地而且那个男的如此猥琐那个女的竟然什么都不在乎。他黯然伤神的时候,就有可能拐到我的寝室来找成就感。他其实并不了解我,只是因为我经常对他不以为然,说他“不懂装懂”又说“你懂的我都懂”,他就一定要找我来证明他的实力。有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他特意拿来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他说我随便找一句海德格尔的话,就把你弄糊涂了,你信不信?我当然说不信。他就说不信你就试试看?我说你把书合上然后随便打开一页指定一行看你如何能把我弄糊涂? 他真的把书合上然后随意打开一页找出一行:“存在是自明的概念。在一切认识中、一切命题中,在对存在者的一切关联行止中,在对自己本身的一切关联行止中,都用得着存在。”[74]他问:“你说海德格尔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说:“这还不明白,这句话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说存在是一个自明性的概念。既然是自明性的概念,就不必解释,本身已经很明白。海德格尔自己都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话,不需要解释,你竟然还要我解释这句话,海德格尔要是知道了你这样胡闹,他会骂死你。”他很生气,发誓不再跟我谈海德格尔。等他走后,我就开始一个人安静地读《存在与时间》,并做了一大堆零碎的阅读笔记。书是读了但没有读完,笔记也做了但经常被海德格尔的奇特的话语方式弄得晕晕忽忽的。我对《存在与时间》有很多好感,这符合我的“好感”标准,凡是得不到的总会有很多好感。但当时感觉海德格尔的话语无法用到我的专业研究上。后来就几乎放弃了对这本书的阅读。毕业之后,由于经常做一些事务性的、很现实的工作,比如拿发票到财务处报帐,拿电脑到设备处登记“固定资产”等等,感觉生活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想象”。人好像有一种本性:做“有用”的事情太多了就想做一些“无用”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太长久了就希望过一种“想象”的生活;听“日常”的话听得太厌烦了就想听一些“陌生”的词语。于是忽然有一天开始怀念起海德格尔的书来。海德格尔的书可能没什么用,但正因为“无用”才让人感觉自由;海德格尔的建议可能太过于想象,可是人只有凭借想象才有可能把自己从现实的无聊中拯救出来;海德格尔的话语可能太新奇太喜欢炫耀甚至有些自恋,但正因为新奇才让人重新有陌生感。当天晚上就到中山大学西门口的“学而优书店”买了一本《存在与时间》。买回来之后也没有读多少,但感觉自己的灵魂好像重新恢复了自由,感觉自己的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有了一个交界的地带。 1998年,我再次进入学生生活。在上海的那几年有事没事就去逛书店,书店里不断推出有关现象学的书,我的书架上也开始有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伽达默尔等人的译本。我再次开始阅读《存在与时间》,那段时间老师要求我们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阅读《存在与时间》上。听杜威谈《民主主义与教育》时,感觉杜威说了一堆大白话。听海德格尔谈《存在与时间》时,感觉就很不一样。因为看海德格尔的书,也就很自然地开始看他的老师胡塞尔的书。读胡塞尔的书,比读海德格尔的书更容易让人震撼。我甚至不知道胡塞尔究竟说了些什么,反正从一开始就感觉受到震撼。我一直想:要么胡塞尔是天才,要么胡塞尔的书是“皇帝的新装”。在没有看明白之前,我宁愿胡塞尔是天才。具有天才气质的人,常常有“怀疑”的精神。胡塞尔显然有这个精神。他比笛卡儿更加有“怀疑精神”。具有天才气质的人,常常会引导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曾经引导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今次胡塞尔的气势是再次引导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我关心的问题是:胡塞尔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究竟是什么?具有天才气质的人,常常有“怀疑”的精神。胡塞尔显然有这个精神。他比笛卡儿更加有“怀疑精神”。具有天才气质的人,常常会引导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曾经引导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今次胡塞尔的气势是再次引导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我关心的问题是:胡塞尔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究竟是什么?现象学一再申明自己要反对“自然的观点”,也就是反对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的研究态度。但现象学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又如此一致地关注“事实”,现象学的第一口号是“面向事实本身”,它看重的是“事实”、“实事”、“事件”。对“事实”的关注显示现象学也是一门“实证科学”。 现象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实证科学”的不同只在于:后者强调观看者本人的观念与观看的对象之间的“符应”、“对应”、“符合”、“吻合”,凡“符合事实”的就是被“证实”了;凡“不合事实”的就是被“证伪”;现象学与之不同,现象学更重视观看者本人的“个人视角”、“个人立场”、“个人感觉”和“个人想象”,后来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解释学实际上现象学的分支)把观看者本人的这种“视角”、“立场”、“感觉”和“想象”直接称为“前见”、“偏见”。这种不同其实只是对待“事实”的姿态不太一样。当现象学呼吁“面向事实本身”时,它是鼓励观看者个人面向事实并作出个人的感觉和想象。这有些类似诗人或小说家的态度;当“实证科学”强调“面向事实”时,实证科学是建议观看者不带私人情绪地面向事实并作出客观的可重复验证的结论。这有些类似拿手术刀的医生。同样是重视“事实”,现象学更重视“个别”事实,并在“直观”个别事实的当下领会、领悟事实的本质。现象学称之为“本质直观”、“现象学直观”。实证科学虽然也从个别事实着手,但实证科学更期望从“个别”事实中抽象出“一般”规律。这样看来,现象学是把普遍的一般的规律“还原”为“个别”、“特殊”、“偶然”事实的活动,实证科学是从个别事实中“抽象”出“一般”、“普遍”、“必然”规律的活动。当然,任何“观看”总得看出点“门道”、“本质”、“本性”来,现象学观看也不例外:现象学当然重视“门道”、“本质”、“本性”,只是现象学的态度是不离开个别去寻找所谓的本质、本性,而是在观看个别事实的过程中直接获得直观的领会、领悟。不仅如此,现象学往前再走了一步:现象学坚持各人观看时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视角不同、立足点不同,各人的领会和领悟也必不相同。现象学珍重由此而发生的个人的感觉、个人的领悟。可是,究竟如何在观看个别事实的当下获得直观的领会、领悟?这种个人的领会、领悟如何表达出来?重视个人感觉、个人直觉、个人直观并不是现象学的发明。此前已经有大量哲学、心理学、宗教学在谈论感觉、直觉、直观的问题,中国哲学中老早以前就有“直觉主义”一脉,中国研究现象学的人也有人把西方现象学和东方的“唯识宗”连接起来考虑,这是有道理的。 这样看来,现象学在提出“现象学直观”时并似乎没有增加什么新的知识。但现象学还是有它的魅力的。现象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往前迈出了一步:它不只是提出了“直觉”、“直观”的口号,它开发了用直觉、直观去观看事实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悬隔”、“终止判断”;返回“生活世界”;返回“语言”和“描述”。1.现象学的“悬隔”第一个方法是“悬隔”、“终止判断”。当你面对一个事实时,你应该把你原来有关这个事实的所有“概念”、“偏见”统统抛弃掉,不是说原来的都错了,而是不必要,所以要把这些预设的概念“用括号括起来”,用铁链把它们锁住,不让它们跑出来干扰你的观看。把原来你拥有的概念、观念用括号括起来之后,你成了一个无知的孤儿,成了一个初生的孩童,你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你成了一个被“洗脑”的人。空白并不可怕,空白之后,你才真正能够直接面对事实本身,你就不再用你的原来的腐朽的、败坏的概念来干扰你眼前的、身边的事实了。这样你就能够面对一个“纯粹”事实,面对一个“还原”了的事实。胡塞尔经常讲“纯粹现象学”、“现象学还原”大体就是这个意思。面对纯粹的事实之后,接下来你怎样观看这个纯粹的事实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中国的王阳明曾经就用“直观”的办法去观看门前的“纯粹”的竹子,但王阳明很苦恼,他什么也没有看出来,而且弄得生了一场大病,估计是“伤寒”。如果胡塞尔也去看门前的竹子,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胡塞尔的办法很简单,他会说:现象学的别名是“想象现象学”。你虽然观看的是“个别”的现象,但你可以“想象”很多很远的地方,通过“想象”把有些东西给“回忆”出来,在“想象”、“回忆”中获得领会。胡塞尔说:“而谈到回忆,它不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它提供了各种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对象形式和被给予形式。所以人们能够指出所谓原初的回忆,指出与任何知觉必然交织在一起的保留。”[75]话虽然说得有些别扭(我总觉得是翻译、硬译的问题),但还是可以看得出来,胡塞尔悬隔了概念之后,对“回忆”是很看重的。 可是,按照胡塞尔的建议,你不是将以前的所有“概念”全部用括号括起来了、用铁链锁起来了吗?没有了以前的概念,你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你又如何能够“想象”、“回忆”呢?胡塞尔再说:概念“没”了,但你还“有”自己的生活体验。现象学悬隔了传统的方法,它自己给自己出了难题,自己把自己逼得没办法了,就提出了返回“生活世界”这个方法。2.“悬隔”之后的“生活世界”返回“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开发出来的第二个重要方法。胡塞尔本人早先并没有提出这个方法,所以他不断地讲“想象学还原”啊、“本质直观”啊,人们总是将信将疑。胡塞尔晚年提出返回生活世界之后,“现象学还原”、“现象学直观”就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地基。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之后,“生活世界”究竟是什么,引起很多争议。真正的思想家总是不愿意把话直接说透,他让人去猜疑,争议,他躲在后面偷偷地得意,“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所以真正的现象学总是引起解释学。无论思想家如何神秘,他的思想总有被人破译、被揭秘的时候,这个工作常常由思想家的学生去做。自然,这从来就是一件危险而吃力不讨好的劳作。胡塞尔比较得意的学生是海德格尔,但即使是得意门生,学生在解释老师的思想时,虽然偶尔会让老师颔首微笑,也免不了会受老师的怨怒。这是一个两难情境。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解释,也不幸坠入而这个两难情境中。海德格尔算是做得比较高明的,他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差不多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海德格尔举的例子是“用锤子钉钉子”(法国现象学家常用的例子是“杯子”,中国常用的例子是“竹子”,这几个例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很有“意味”的)。你如果想领会锤子是什么、钉子是什么,你就不要去“认识”、“打量”那个锤子和钉子,你需要转换态度,去“亲近”锤子和钉子,去哼着小调“用”锤子钉钉子,去“倾听”锤子钉钉子的悠然的回响。你在使用锤子和钉子的生活过程中你领会了锤子和钉子的意义。你如果不这样,你停顿下来,去思考、反思你究竟是如何扬起锤子,究竟如何对准钉子,你就离开了锤子和钉子本身,锤子和钉子就从你的身边溜走了。 海德格尔的意思是说:返回生活世界是一种态度,观看者最好由“认识”、“打量”的姿态转换为“欣赏”、“使用”的姿态。你不要把锤子和钉子当作“认识”的“对象”,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认识的主体,把锤子和钉子当作一个被认识的客体;你要欣赏、亲近,你要与锤子和钉子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抱成一团。你和锤子和钉子无法分开,二者之间不分彼此,二者之间是相互交往的关系,二者在一起发生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性质。不仅观看钉子和锤子如此,观看小说不也如此?你读小说时,你如果想去“认识”、“分析”,你就永远别指望理解、领会那部作品。比较适合你的姿态是:你欣赏他、你投入其中、你参与到里面、你与他对话、你向他提问并倾听他的回声。欣赏、投入、参与、对话、提问并倾听其实是另一种“思”。笛卡儿曾经乐观地说“我思故我在”:我思考,我就一定存在,这是不可怀疑。可是在海德格尔看来,事情就没那么简单。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如果你的思考方式不正确,你仍然不存在。以前人们都习惯于用概念来思考,用推理来思考。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思考方式,你想过用艺术的方式去思考没有?什么是艺术的思考方式?就是“描述”、“描写”,是欣赏、投入、参与、对话、提问并倾听。但如何“描述”?也不简单。真正的“描述”不是直愣愣地“盯”着、“对”着眼前的现象,不是把现象当作一个“对象”。你可以设想,如果他人直愣愣地“盯”着你,“对”着你看,你会舒服吗?如果他人那样对待你,你就一定会感觉“他人就是地狱”。你因他的存在而恐惧,他的存在是你的噩梦,你会感到“烦”、“愁”、“不安”。你究竟希望他人如何“看”你?其实也不复杂,好的“看”法只是“欣赏”、“来往”、“交往”。你并不希望他人观察你,你只是希望他人“和你相好”,希望他人与你友好地“打交道”、与你“交互往来”。 如果他人不与你打交道,而是一相情愿地想观察你、采访你、琢磨你、研究你,你就会拒绝。他一旦想研究你,你就不想和他玩,你想离开。从他打算研究你的那一刻起,你的心已经离开了他。他不再属于你,你也不属于他。你和他没有了心灵上的会面。他虽然也是一个人,但在你看来也许什么都不是,他离你远远的,他和你没有关系。真正的看是“守护”,是“守”和“护”,看的本意是看守和看护。他人既没耐心守侯你,也不愿意护卫你,你一定不喜欢与那个人打交道。你讨厌他,你厌恶,你恶心,于是,你和他分离了。你看,胡塞尔在晚年好不容易提出了这么一个“生活世界”的说法,这几乎是他晚年的最后一根稻草,很不容易才抓到的。但胡塞尔又把这个“生活世界”搞复杂了,以至于他本人都无法把它说明白。好在胡塞尔有海德格尔这么一个学生,尽管胡塞尔对海德格尔一直怨恨在心,但做老师的人有这样的学生,也还是不容易的。胡塞尔只能提出返回“生活世界”的道路,但他本人却并不能清楚地把它说明白。这与胡塞尔本人的气质有关系。胡塞尔作为一个现象学大师的开拓者,他实际上是走了一条“自己否定自己”的、“自杀”的道路。他本人的气质是传统的、学院派的,可是他开发出来的道路是“新锐”的、“艺术”精神的。这是胡塞尔自己给自己出的难题。他是一个开拓者,是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但他本人并不能直接实践他的理想。胡塞尔本人既非诗人、画家,也不是音乐家,他是一个数学家。数学语言过于“技术化”、“人工化”,与“生活世界”的语言离得太远。胡塞尔的理想只能由别人或下一代来完成。完成的最有声势的据说是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可实际上完成得最认真、诚实的人并不是海德格尔,是另外的人,另外的人比海德格尔更厉害。海德格尔为什么被认为是很厉害的人?不过是因为海德格尔和他的老师一样善于用“谜语”、“隐喻”、“遮遮掩掩”的方式说话,说得“神”乎其“神”,以至于后来的读者觉得那个人“很神”、“很神气”、“很神奇”、“很神秘”,如果你对那样神奇的思想(不是思想,其实是词语)都读不懂,就一定不是思想家的问题,而一定是你脑子笨,所以你最好说你懂,说那个思想家啊,“很了不起”。 比海德格尔更厉害的人究竟是谁?这些人甚至不在德国,而在外国,主要是在俄罗斯(托尔斯泰)、法国(萨特)、中国(鲁迅)、美国(海明威)、捷克(米兰·昆德拉)或其他国家。说萨特是现象学家会有人同意,如果我说托尔斯泰、鲁迅、海明威、米兰·昆德拉这些小说家是现象学家,肯定会有人反对。这不要紧。也就是说说,你可以不信。我这样说时,就涉及到现象学开发出来的第三个方法:返回“语言”。3.现象学的“描述”第三个方法是返回“语言”并用“语言”来“描述”。现象学兜了大半个圈子,竟然又回到“语言”以及“描述”的道路上来。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如果说现象学所提出的“怀疑”、“悬隔”、“还原”、“加括弧”等系列策略是受了笛卡儿的影响,那么,返回“语言”和“描述”则是受了尼采的启示。前者由胡塞尔完成,胡塞尔本人曾专门写过一本《笛卡儿式的沉思》的书,这里面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情绪;后者由海德格尔完成,海德格尔本人则专门开设过关于“尼采”的讲座,后来又专门写过一本厚厚的直接以《尼采》为标题的专著。[76]这里面自然也有某种“感念恩师”的情结。或许可以认为,在海德格尔的身上,尼采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胡塞尔。由此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不愿意接受,但我还是愿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真正的现象学的开创者,既不是胡塞尔,也不是海德格尔,而是尼采以及尼采的追随者(如鲁迅)。 如果由此再提出一个问题,可能会招来更多的反对和非议,其实也无妨,我也还是愿意把它提出来:真正的现象学者,既不是胡塞尔,也不是海德格尔,甚至不是尼采,而是艺术家,尤其是小说家。艺术家尤其是小说家才是真正懂得“语言”和“描述”的人。“描述”在现象学方法中地位很高,想象、回忆之于现象学也是重要的,不过“描述”乃是将想象和回忆兑现为“面对事实本身”的基本器具,可见描述之于现象学实在事关重大。“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海德格尔就认为:[77] 现象“的”科学等于说:以这样的方法来把捉它的对象——关于这些对象所要讨论的一切都必须以直接展示和直接指示的方式加以描述。“描述性的现象学”具有同样的意义,这个用语其实是同语反复。  4.现象学的“叙事”追求现象学重视“语言”及其“描述”。可是,重视“语言”,重视“描述”难道不是艺术家尤其是小说家向来重视的技艺吗?由此看,艺术家、小说家天生就是现象学家。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有些不满地断言:“小说在弗洛伊德之前就知道了无意识,在马克思之前就知道了阶级斗争,它在现象学家之前就实践了现象学(对人类处境本质的探寻)。在不认识任何现象学家的普鲁斯特那里,有着多么美妙的‘现象学描写’!”[78]艺术(小说)的基本技艺是把某个“事实”(“主题”或“焦点”)放到某个背景、情节、故事中。现象学一再强调Horizont(可译为“边缘”、“地平线”、“境域”、“视域”),大体也就是这个意思。海德格尔所举的“锤子钉钉子”的例子和“此在在世界中”等思路差不多也还是这个意思。钉子本身是不能被认识的,钉子只能放在与锤子打交道的事件中才能被领会。小说中的某个道理是不能被认识的,道理只能隐含、潜伏在小说的情节中。无论人们如何反感“文以载道”,“道”总还是愿意被载于“文”中。老子早就窥见这个秘密,他的结论是:“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理是不可以直接讲解、不可以直接传递的,那么,道理如何被领会呢?这就是艺术尤其是小说诞生的缘由。道可道,非常道,于是,艺术诞生。任何艺术都是把某个被领会的道理用晕轮的效果、有某种边缘的画面表达出来。道理是焦点,但真正的道理却有隐含在“焦点—边缘”的整体之中。说了这么多,只有一个很简单的结论: 所谓叙事或叙事研究,其实是一种现象学精神。所谓现象学精神,其实是艺术和小说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现象学重视面对事实本身的“想象”和“回忆”,艺术和小说显然一直就在重视面对事实的“想象”、“回忆”。 而在所有的面对事实本身的想象和回忆中,比较诚实的“想象”和“回忆”是“传记”,更诚实的想象和回忆是“自传”。这也就是叙事研究的道路。这就是我对叙事研究的理解。 赛埔评论:1.评: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2005-09-0917:39,lily叙事教育比较有趣味性。做教育研究的人不妨试试写小说。 2.评: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2005-09-0922:28,ann在学校时觉得您上课全都用大白话,太浅;找《校本行动研究》来读又觉太学术看不懂,太深。这篇文章让人服气,懂得什么叫做深入浅出。 3.评: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2005-09-1016:46,林洪图读完之后,也想到一些并写下,但今儿早上读到两句诗,觉得自己说的很是废话。“如果你真的睁起眼睛来看,你会从每一个形象中看到你自己的形象。如果你张开耳朵来听,你会在一切声音里听到你自己的声音。”(《纪伯伦散文诗全集》之《沙与沫》,冰心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317页。)我还想说一句:如果你想歌唱,不要太在乎歌词完整性,不一定要旋律标准,节奏正确,只要能表达出你彼时的感受与心情,只要自个儿觉得心中的感觉已经唱出来了,就好。 4.评: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2005-09-2016:35,林仕彬 现在虽然很少时间上网,但能看到刘老师这些文章真的激动非常。虽然现在教育叙事和教育现象学(或者教育解释学)还很少被人理解(我自己是其中一个),但我相信老师所指的一条道路是对的。我也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中国的教育界因为教育叙事和教育现象学的成功而大为改观。 5.评: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2006-03-1323:23,刘良华简单说,现象学的基本精神是面向事实本身;而“面向事实本身”恰恰也是叙事研究的精神。换一种方式说,叙事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只讲述事实而尽量少议论;而“只讲述事实而尽量少议论”恰恰也是现象学的精神。  做老师的故事 12.坐班的日子 12.1像一个郁闷的木瓜[79] 1996年,我在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在这里我呆了两年,从1996年6月至1988年6月)做职员。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班,在规定的时间下班,在规定里尽可能做应该做的事情,在规定的时间里尽可能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生活。以前做学生时比较自由,以前做中学老师时也还是有很多自由,现在成了教务处的“公务员”(第一天到教务处报道时,教务处的领导就建议我和我的同事要有“公务员精神”),第一感觉就是不自由。工作之前很多事情都可以自由地想象,工作之后,生活好像忽然变得很确定,整个人就生活在“确定性”的链条上。早上几点钟起床这是确定的;起床后在哪个地方取衣服,这也是确定的;在哪个地方买面包,买几个面包,递给卖面包的人多少钱,这些都是确定的。有些事情前一天晚上就已经预谋好了。比如,前一天晚上我就得预定好明天我要穿什么衣服,然后把这些衣服很整齐地摆放在离床不远的某个地方。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直冲到那个地方取我的衣服。披上衣服,简单洗漱,就冲下楼梯。下楼梯之后,拐个弯就进面包房。最初,卖面包的小伙子总是很客气地询问:“先生,要什么?几个?”后来,只要我出现在面包房,小伙子就质问:“奶油面包?两个?两杯豆浆?”我几乎不需要说话,面无表情地点头,面无表情地接过两个奶油面包,面无表情地从窗口取两杯豆浆,面无表情地把两个奶油面包吞下去,然后把两杯豆浆汲干,出面包房,跨上我的二八式的自行车,径直前往中山一路,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就在那。在报到上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坐在办公室里很容易发呆,很容易不知所从。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其实有很多的自由时间,除了偶尔有人叫我去复印一份开会通知,偶尔有人叫我给微生物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或者别的什么教研室打个电话,并没有太多的事情做。(打电话时经常问“喂——微生物吗?”对方就回答“对!”或者问“人解吗?”对方就回答“是。”)有很多时间是交给我“自由支配”的。教务处的领导给我布置的暂时的任务是“尽快熟悉教务处的工作”。在没有人叫我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就想看报。教务处每天都会收到《南方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这些报纸不知道是教务处领导特意订购的,还是被摊派下来的,反正教务处有很多报纸。按说,当我无所事事的时候,看报纸应该是满好的,既可以打发时间,也在关心党政大事,我又认识很多字。可是奇怪得很,看报好像不是一个教务处的职员适合做的事情。那几乎就是公开表明自己无所事事,也是公开摆出有气无力的姿态。根据我的观察,我的领导一般不愿意看到我在看报。我更想看书,可是看书比看报的罪过好像更严重,除非是在看医学管理方面的书。读小说或哲学、历史几乎是犯忌的。其实制度上并没有规定不能看小说、哲学或历史书。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规定,早已经化为最基本的日常规范。 更要命的是,我的领导就坐在我的办公桌的对面。我无所事事的时候,就坐在领导的办公桌的对面,像个孤独而郁闷的木瓜。 赛埔评论:1.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2005-07-2020:41,林洪图读这篇文章的感觉是很闲适的,悠悠的,不是匆忙的却是静静的美。也许是自个儿的本性吧,还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些作者的文章读起来总让我感觉不是那么清晰感,甚至有点匆匆忙忙地赶着,赶着去一个不知道的地方;有些人却是喜欢那么绕着绕着,绕得我头都昏沉了。而有些文章(当然不是宏大的论文,我不喜欢看论文,也看不太懂。)读起来就马上感觉到了秋天,很清爽,天很蓝,心情好得如在欧洲的田野间漫步,脑子里一点也不朦胧,眼睛睁得大大的,连空气都新鲜了。什么会无事可做呢?村里人常说:船上屋下,忙不完。除非船是别人的,屋子没有自己的份。大概是从小劳动惯了,我就是很少那么静呆呆地坐着,有很多事是可以忙活的,当然大都是忙活着自己的事,自己喜欢的事。 2.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致林洪图老师,2005-07-2117:20,刘良华林老师的笔法很美。建议您把自己的想法积累起来,成为一本书。 3.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2005-07-2121:52,林洪图谢谢鼓励!很喜欢您的文章与推荐的作品,放假的两个月里,好好地把您的“教育叙事研究”里的一百多篇文章看个够,学一些花拳绣腿,开学的时候,若有机会,在同事面前吹吹牛,让人们大大惊讶我的“武功”猛进,只是不告诉他们我的师傅是谁!告诉了没有用,他们没有去网。 4.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2005-11-1321:35,不舍不弃 刘老师,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所教的孩子都是好动不得了的。他们是有动力的,他们是能动,会活动,爱运动,就是大多不爱劳动和动脑的。另外,我也是爱他们的。我想他们更优秀一些。请指教。 5.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致不舍不弃老师,2005-11-1323:58,刘良华对城里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在安静之外有表达活力的时间和空间,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在活力之外,他们需要有保持安静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让农村孩子安静下来不会容易,您可以试着提前一个月或两个星期(太长了就会失效)给他们公布一些诸如阅读竞赛、记单词竞赛、讲故事竞赛之类的办法,让他们为了竞赛而不得不安静地阅读、思考。然后再慢慢形成安静地阅读的习惯。民间是需要狂欢的地方,我感觉对孩子们来说,竞赛是一个把狂欢变成学习的备用办法。    12.1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80] 感到孤独而郁闷时,就难免会遥想西方人说的“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可是,不自由,不能死,还得活着。就这样活了一年之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处境。第一个改变是我开始学会“没事找事”做。我每天准时或提前几分钟进入办公室。进办公室后就拿拖把到办公室外面的水池里湿拖把,然后返回到办公室拖地板;拿抹布到办公室外面的水池湿水,然后返回到办公室把每张办公桌擦干净;拿水壶到办公室外面接水,然后返回办公室接上电源,等几分钟就可以听到水已经烧开的报警声。 只要我愿意,这些事情每天都可以做,没人抢夺我的地盘。我向来喜欢做事,一直怕无事可做,更害怕无事生非。自从我发现我可以拖地板、擦桌子、烧开水以来,我就感觉在这个地方完全可以施展我的做事的才华。除了拖地板、擦桌子和烧开水这些现成的事情之外,我发现有些不那么现成的事情也是可以做的。比如某天我忽然发现办公室里的白色的“美的”电风扇几乎成了黑色,我就找来螺丝刀,把电风扇卸开,拿风扇的叶片到办公室外面的水池冲洗。然后擦干,重新安装复原。如果某天我忽然发现办公室里的时钟的指针停止走动了,我就到外面去买一只新电池,把旧电池换下来。那只时钟很久不走动了,我曾经怀疑它已经沦落为摆设,放弃了呈报时间的功能。但等到我把新电池放进去时,它竟毫不犹豫地转动起来,绝没有偷懒的想法。如果某天忽然发现办公室里的档案夹的标签不那么清晰,我就开始重新书写这些标签,顺便也将有些文件重新整理分类。2002年我回到我原来工作过的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的办公室,我看到我写的有些文件夹的标签仍然保留在那里。当我“没事找事”做之后,当我“寻找”事情之后,我立刻发现教务处原本是一个很繁忙的地方。此前我不知道哪些事情是我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我应该做的。在寻找之前,很多问题和很多事情都等闲视之,“视而不见”。一旦没事找事,问题和事情开始源源不断地被揭示出来。除了“没事找事”做之外,第二个变化是开始学会“欣然执行任务”。我开始恢复我的真相:我以前从没想过我会在某个地方坐着,一副无所事事的姿态,摆出有气无力的样式,像鲁迅说的那样“两眼下视黄泉”、“满脸装出死相”。现在我差不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不让自己闲着,不让自己无事生非;不做事则已,一旦做事,则一定兴冲冲地去做。以前我总认为自己做一些诸如复印开会的通知单、开会前给各个教研室打电话、大型研讨会时到机场接送专家之类的事情是浪费我的宝贵的时间,现在发现做这些事情很有意义。这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而且把这些事情做好并不容易。以前总想着“执行”是“奴才对主子”的忠诚,但现在我愿意把“服从”视为美德。我愿意“执行”。 第一个变化是“没事找事”做,我称之为“舍之则创”。如果没有人叫我做什么,我会寻找我该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第二个变化是“兴冲冲地执行”,我称之为“用之则行”。如果朋友、同事或领导“任用”我做事,我会“用之则行”。这种变化很奇妙。这以前我只要接到外出办事的任务,我就很开心,并迷恋外面的马路。比如学校的设备处在校园的西区,如果到设备处办事,我就可以暂时离开教务处办公室,在教务处到设备处之间的路上可以自由地行走,可以顺便看看路上的紫荆花树上的红彤彤的紫荆花。即使紫荆花树不开花,光秃秃的,只露出枝桠,也是好看的。学校的印刷厂也在校园的西区,如果到印刷厂去办事(有几次是印刷“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报告”),我就可以再次离开教务处办公室,可以顺便看路边的篮球场上的学生打篮球。如果碰巧篮球从场上飞过来,我可以伸手把球接住,我就喜欢干那事。这以后,我虽然也愿意外出办事,长久地呆在办公室里总不是好事,但我也愿意回到我的办公室,那里有事情等着我去交接和处理。有时发现呆在办公室里也满好的。做成一件事情之后,就自己给自己很多成就感。有成就感的日子就会更加好过。这种变化其实很简单,不过就是变得比以前更加主动地做事,更加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处境。如果我不努力改变,我就会在教务处一如既往地孤独而郁闷。我知道,我若甘愿孤独而郁闷,我的同事或许会偶尔施舍同情。但在施舍的当下,已经“怒其不争”了。如果我不努力改变自己,我就得忍辱负重。如果既不努力改变,又不能忍辱负重,就只剩下潦倒。回头想象,这种主动改变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工作和创造的欢乐。享受工作的欢乐是一种美德。韦伯认为,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西欧、中国、印度都具备了产生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但就资本主义精神这个条件来说,则只有当时的西欧才具备。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就是一个人的“勤奋劳作”,不是因为他必须这样做,而是因为他愿意这样做。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理想类型”。现在有多少人能够从他的工作中找到欢乐的感觉?如果做教师的不能在教学中感到职业的欢乐,如果做教师的总是在学生面前呈现一脸的疲倦或者不断汇报他的苦闷,他的学生即使考上大学他何愁找不到跳楼自杀的理由?如果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到欢乐的感觉,又有多少人愿意凭借他的精神力量去主动改变自己的处境? 如果说主动改变、主动适应、“能够动”是所有动物的本能,现在有多少人还保留了这种原始的“能动性”?“能动性”曾经被滥用,甚至泛滥成灾。可是“能动性”总还是一个有魅力的词语。这个词语提醒人类:既然也属于动物,就得留守“能够动”的天性。否则,人不仅不是高贵的动物,甚至缺乏“畜生”的美德。几乎所有的畜生都是“能够动”的,就凭这点,我们骂人是畜生时,就得谨慎一些。人类需要对畜生保持必要的敬畏感。这种敬畏感使我常常有所警觉。一旦孤独而郁闷,我就会问我自己:我是“能够动的物体”吗?因为能动性的遗失,我曾经穷困潦倒,至少长达一年。因为能动性被唤醒,我又恢复为兴冲冲地做事的办事员。(至多也只有一年。一年之后,我离开了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又因为我身上的能动性的有限而脆弱,我现在已经不能写宏大的论文,只能写散漫的文章,讲课,沦落为教授,还是副的。 赛埔评论:1.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2006-01-2217:47,陈培思看完刘老师的文章,我庆幸我能在不用“没事找事做”的同时,自己也能从工作上找到欢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总是听到许多人抱怨:幼儿教师工作累,责任大,但在社会上却没地位!(确实是这样的,无可否定)但是,当我在孩子堆里时,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他们都是能动的事物,同时也感染了我,让我这位可能会动不起来的事物变成了动物,我们是互动的,这可能就是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不同吧。所以,我会保护孩子这种“动物”的本能,也会让自己变成快乐的“动物”! 2.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2006-01-2320:26,林琳我们要学懂如何生活,这就先懂得如何让自己改变,改变不安的现状,改变不适的环境,改变不妥的工作态度,只有改变才能更快乐。如果河水不再流,白云不再飘,世界将会是如何。有所改变才能快乐,要不如你所说:“如果既不努力改变,又不能忍辱负重,就只剩下潦倒。”没有人想变成一个只剩下潦倒的动物,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现状。  3.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2006-01-2322:21,练瑞玲曾经害怕改变,是因为未来的日子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现在害怕不变,同样是因为未来的日子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改变总是比一成不变要好,至少我还能动。 4.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2006-01-2616:59,邓丽俊读了刘老师这篇文章,我感觉虽然文章写得不是很优雅,但很连贯,很有节奏感。 5.评: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2006-02-0100:17,冯杏桂自从上完刘老师的课之后,这篇文章一直在我脑海里,所以我也挑了这篇文章来看一下。其实每个人当然想都有事做,还要不受约束,自由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人都可以说是动物,想去动去创造去思考去奋斗。其实有好多人每天的工作不是固定的,几点起床,几时休息,几时下班,几时去哪里食饭,有很多人习惯了就不愿去改变。但他们想改变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因为他的缺乏去“动”,缺乏去创造机会,如果一个人相信会去改变到就一定行的,只要“动”起来,没有事是无可能的!我现在也何尝每天的工作很多事情都是固定的,我相信有一天我一定做到我喜欢的事,就像刘老师那样,刘老师用一年时间改变到,我一年不行,两年就一定行!做到自己喜欢的事,这才叫做快乐!          12.3权力欲望的暂时终结与转换[81] 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每个人尤其是读书人都有“权力欲望”,那是一种希望控制他人的欲望,我称之为“希望自己说话他人听话”的欲望。那些自称没有“权力欲望”的人,要么因为自己曾经在权力场上失意不得不归隐民间,要么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掌控权力的前提条件。自从放弃了做“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梦想之后,我就给我自己提出一个新目标:“做某个大学的处长或者副校长”。我一直觉得自己能屈能伸,像《毛泽东传》里面说的那样“既有虎性,又有猴性”,有良好的“从政”性格和精神气质。研究生毕业后,我到广州找工作,我学的专业是“教学论”,所以暂时让自己潜伏在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那个地方。我的“生涯设计”是:三年内成为科长,六年内成为处长,十年内成为副校长。像我这样出身寒微的读书人,这个目标既非宏大,也不低微。可是我在教务处那个地方呆了不到半年时,就发现我不是“做官”的质料。我隔代遗传了我祖父的“秉性刚强”的脾气,缺乏阴柔与计谋。为了尽快离开教务处,有一段时间我故意推迟上班,提前下班,办事拖沓,一旦逮到外出办事的机会就漫不经心地在外面闲逛。这样做的确发生一些效果:教务处的翁老师找我谈话,很婉转地威胁我说“每个新来的职工都有一年的试用期”,我说“我本来就希望调换工作”。翁老师说“没人强迫你到这里来工作,是你自己找来的”。我说“当初我对这里不了解,了解需要时间。一年的试用期是很好的制度,试用之后如果学校对我不满意可以解聘我。”那次谈话后,我就开始等待领导放行,让我离开。 后来我发现离开几乎没有希望,就开始暗自准备报考“博士研究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翁老师找我谈话,他说“小刘啊,如果你不去读博士,我们很快就让你当副科长。”翁老师还是不太了解我。如果是“副处长”,我可能还会有些犹豫。我对“副科长”这个职位不感兴趣。1998年6月,我离开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其实,离开之后,也还是在追求某种权力。如果将权力还原为“自己说话有人听”,就可以由此断言: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参与了这场权力之争。学术界一度出现“学阀”,那是学者参与权力之争的极端形式。中国教育界每年的课题评审、成果奖的申报,无不充满权力之争,有时候这种权力之争显得比较激烈而丢失人格,有时可能显得温和而维护尊严。至于学术界偶尔会有人站出来抵制“话语霸权”,那倒是学术界权力之争的常态。看来,我选择了做研究的学术生活,选择了读书并发表文章的形式,不过是权力欲望暂时终结之后的一种变形和转换。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尼采将世界的本质界定为“权力意志”。他们是对的。 赛埔评论:1.评:权力欲望的暂时终结与转换,2006-03-1400:01,刘良华我经常会思考我个人的权力欲望这个问题。权利和金钱实在是很世俗的欲望。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些世俗的欲望,我只想用我的方式将它宣布出来。 2.评:权力欲望的暂时终结与转换,2006-03-1400:15,心翔如风如果将权力还原为“自己说话有人听”,就可以由此断言: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参与了这场权力之争。 在我看来,这是话语权力的争斗。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表达自己的欲望,谁也不例外。关键是看自己所处的情境能否给自己提供这样的一个供自己表达的空间和平台。比较幸运的,我现在也越来越感觉到了教师博客为教师争夺话语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只是在思考,这个平台的作用究竟会有多大呢?嗯,思考中,只能是在思考中…… 3.评:权力欲望的暂时终结与转换,2006-03-1408:42,罗丽华我觉得权利的欲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征服。无论是你想拥有政治权力,还是象刘老师所言,我只要话语的权力,实际上都是一种征服。只不过前者不但要征服人的意志,还要征服人身自由,而后者追求的仅仅是对人意志的征服。征服的欲望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从诞生的那天开始,人类就为征服自然而不懈努力,到后来,不但要征服自然,还要连自己的同胞也征服了,这就是权力的由来。 4.评:权力欲望的暂时终结与转换,2006-03-1409:29,熊老师人一旦没有了欲望,就不觉得活着的价值几何?而人欲望的延绵不绝,则会生生不息,孜孜以求。这是一种常态吧。 5.评:权力欲望的暂时终结与转换,2006-03-1412:20,廖益老师站在讲台,不就如愿以偿了吗?有那么多学生听课,还那么喜欢你。不需要计谋,您就按照你喜欢的做事方式,就有那么多学生喜欢您。多好!  13.我的教学生活   13.1我为什么想当老师[82] 1992年我大学毕业,到湖北黄石市“十五冶子弟中学”做英语教师。1994年在西南师范大学附中做过一年代课教师。前后加起来,我做中学教师的时间共计两年。很早就梦想,以后做一个中学老师,或者做一个小学老师。我为什么想当老师?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我祖父的阴影下,他总瞧不起我,我在他面前比较自卑。我的自卑感使我从小就向往做教师。在我的印象中,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君临天下的样子,气势汹汹,他们好像没有从来不受自卑感的折磨。我从小立志当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小学三年级以前每次考试时总是极度恐慌,但我们的老师却“悠闲地在走廊里晃来晃去”。这令我很羡慕。我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不用担心考试,学生在比较痛苦地考试时,做老师的却可以“悠闲地在走廊里晃来晃去”。后来我真的做老师了,我开始逐步实现我的愿望:第一,本人一直想做领导,但总是没机会做领导,于是就站在讲台上,在我的学生面前摆出“君临天下”的姿态。第二,本人一直厌恶考试,包括厌恶现在的汽车驾照的考试和职称考试,但本人几乎每年都考别人,而且亲自做监考员。等到真的做了老师之后,就发现做中学或小学老师并不浪漫,遇到很多困难。鲁迅写过几篇叫做《忽然想到》的文章,我也忽然想到一些问题,于是我不得不提醒自己:第一,不要站在讲台上气势汹汹,在学生面前最好保持一些必要的自卑感。保持向学生学习的心态,承认自己在很多地方不如学生。第二,在学生考试时,不要在走廊里摇来晃去。不要让学生因为你的存在而痛苦。真实的困难当然不是这些。教师比较苦恼的事情是太“忙碌”。如果做了班主任,教师就几乎陷入无法克服的“忙碌”。 设想,如果你是一个中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在一周之内,你可能要填写几十份表格,因为学生要体检,体检当然是重要的;你可能要停课组织学生去满腔热情地“大扫除”,因为下个星期有一位重要的领导要来视察学校;你得每天看着学生吃早餐,如果你不在现场,班上就可能有学生用早餐的蛋糕相互攻击;你得每天都看着学生整队出操,然后整队返回教室,要不是这样,你的学生就不会保持队形整齐,要是那样你的班级就丢失了“文明班级”的一切机会。你得处理班级里随时可能发生的偶发事件,教室里的学生群体中如果有那么几个定时炸弹,你得整天提心吊胆,随时会有学生被其他老师拧到你的办公室来让你训话……。我是说,如果一个语文老师或者数学、外语老师整天生活在这样疲于奔命的填写表格、找学生训话之类的生活中,你如何还能指望他/她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赛埔评论:1.评:我为什么想当老师,2005-11-1616:23,林淑文看了这篇文章,忽然想起刘老师一次上课的时候说到婆媳关系时,他扮演婆婆的语气说:“老娘熬到今天不容易啊!”通常当婆婆的人会用当年被自己的婆婆折磨的方式继续折磨自己的媳妇……我小时候的第一个愿望也是当老师,而且要当一个拿着教鞭指着黑板,还可以打学生的小手的老师。我觉得那样很威武。后来我当了班长,可以拿着教鞭带同学早读了。我得意洋洋,而且也终于闯祸了:我拿着教鞭打了一个同学的小手,因为他早读不读书,还说话。结果人家妈妈上门找我妈妈。 2.评:我为什么想当老师,2005-11-1616:35,林洪图 我从小最想当的就是那些每年到村子里演大戏的“戏子”(演员)。后来,我在师范念书时,傻乎乎地跟班上的同学说起这事,没想到很多同学都说他们小时候也这样想啊。不知是怎么的,小时候在农村里,一年到头只有那儿一次可以看到热闹的大戏,戏子们都是从别的地方来,他们化妆后穿得那衣服啊,别提多好看啊!我们是多么喜欢看戏啊,别的村子里演戏,晚上暗乎乎的,可很多人都兴致勃勃提着灯笼“长途跋涉”而去。当然也难免有些孩子是带有点去看热闹的,也有的是喜欢去吃“戏坪零食”的。看完戏之后,一路兴奋,几天之内,脑子里还都想着戏文呢,去山上割草时,还会自个儿大声地唱起来呢!鲁迅在《社戏》里说到的那些事,有些感觉很相通。每当村子里演戏两三天结束后,眼看着那些戏子们从村道渐渐远去,真是一件多么让人伤心的事啊。 3.评:我为什么想当老师,2005-11-1618:28,曹舜华我想要当个小学老师是因为我在家教的过程中目睹过学生被老师深深伤害的事件。这让我觉得,小学生年级那么小,他们一切任性的反叛几乎来自老师对他们的伤害。他们之所以变的自卑,变的不喜欢某个老师上的课,全因为老师一次无意或有意的伤害。那时,我就觉得,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任性的叛逆,应该从小学开始,因为小学的孩子就象一张纯白的纸,纸上到底会有怎样的图画,几乎全赖老师的引导。 4.评:我为什么想当老师,2005-11-1622:03,邓健林我小时就不愿当老师。我最想当的是占山为王的土匪的军师。受《水浒传》影响,总想干点替天行道的事。高中时选当老师,一是因为不知该干什么,二是因为我们没有好老师,同学也不想当老师,最后都是不想当老师的人当老师了,觉得不应该这样。我不是一个好老师,但总希望能教出愿当老师的学生来。 5.评:我为什么想当老师,2005-11-2523:00,Liqiongfeng我因为在高中时,受到了一次好教师给予的心灵的震动(后来学教育学才知道这是一种期待效应),于是我也希望自己能当一个好老师。以后,我也会将这些叙述在我的BLOG上。    13.2等待奖励[83] 2001年我初到华南师范大学,那年学校有一个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学院推荐我去参加,我很认真地做了准备,我只想拿二等奖。拿一等奖对我来说没多大的必要,我总感觉我做什么都顺利,得到的太多了有点不好意思。拿三等奖又有点对不住我的形象和口碑,我知道我上课效果在学生那里一直受欢迎。参赛之后,我等待拿二等奖,我太太问我“怎么样啊?”我说“不是二等就是一等。”我太太于是就和我一起等。三个月后我太太问“怎么结果还没出来呢?”我说“教务处可能太忙了。”半年后结果还是没有出来,后来遇到一位教务处的领导,我问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他说“早出来了啊?”我说“怎么没人通知我啊?”那位领导看着我,慢慢说“如果您获奖了,就会有人通知您。”我说“您是说我没有获奖?”他说“我不知道,您可以去教务处看结果去。”我真的去教务处看结果了,在那么多的姓名中,就没有我的名字。太怪了。后来我和教务处的另一位领导同坐一辆车一起到韶关市去讲课。我在车上问他:“您说我讲课怎样?”他说“听说很好啊?”我就立刻下了一个结论:“你们教务处太没眼光了,想当初我报名参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竟然什么奖都没有给我。”我不是存心炫耀自己教学有多好,我没那么自信。但有一点我比较自信:我比较喜爱干这些事情,因为喜爱,所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比较有激情。教学效果如何,自然与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关系。但我总觉得还有比能力更重要的元素,我称之为“喜爱”的感觉,我的学生称之为“不爱我,就别咬我”。那天我给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上课,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谈论他们的教育理想。有一个女学生发言的主题是:“不爱我,就别咬我”。她说:“这是电视剧《僵尸》中一句台词。”我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对这句台词和台词后面的“潜台词”着迷。 对我来说,这句“潜台词”意味着:如果我不喜欢我的学生,我绝不做学生的班主任;如果我不喜欢学校生活,我绝不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如果我不喜欢教育学这个学科,我绝不发表教育学的文章。如果不是这样,我担心我会让学生痛苦,我担心我会败坏了教师这个职业;我担心我糟蹋了教育学这个学科。今天我到网上输入“不爱我就别咬我”,我找到这个凄美的故事:珍珍的恋人天佑不知怎的变成了一个吸血鬼。吸血鬼渐渐不食五谷,他只嗜血。他并不要人的命。但被他咬过的人,也会渐渐变成吸血鬼。吸血鬼是介魔介人的异类。不能自已地嗜血。昼伏夜出的生活。行走在人类中,但又渐渐地远离人类,是那样的绝望和痛苦。吸血鬼是不死的。他可以活很多很多年,活到所有的他的亲人和朋友都死去。活到这世上再也没有一张他熟悉的面容。活到所有的记忆都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如果身边没有爱人,该怎么捱过这千年万年的时光?那无边无涯的寂寞,想想都让人恐惧。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吸血鬼,你爱她,你肯定希望把她也变成一个吸血鬼,与你相陪永远。珍珍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只要已经变成僵尸的天佑咬她一口,她就会成为僵尸得到重生。但是,她却对天佑说:“不爱我,就别咬我。”多少年以前,人们遇到最到的困扰是:Tobe,ornottobe?在这个时代,人们遇到的新问题是:咬,还是不咬?这才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问题。 赛埔评论: 1.评:等待奖励,2005-11-1021:32,刘良华有一个道理谁都懂,但不容易做到:一个人如果得到奖励太多了,他周围一定有另外的人被他掩盖或压制。所以我经常提醒我自己不要得到奖励太多。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我虚伪。我知道不虚伪。真的。 2.评:等待奖励,2005-12-3011:16,刘良华我讲这个故事,算是一个“教学故事”,其实也可以归入“教育自传”。我建议老师可以多写一些“经验总结”,但要把传统的经验总结做一些改造。改造之后的经验总结应该“有自传感”。我一直觉得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已经比较完整了,我们可以提出很多新的方法,但这些新方法不是玩花样,而是对传统方法的改造。比如叙事研究、教育日志、教育自传等等可以算是新方法,但几乎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从传统方法的框架中找到原型。这些新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改造。 3.评:等待奖励,2005-12-3013:37,周淑华会不会有“咬了以后才产生爱”的可能呢?很难说。其实有时候,人会不太清晰自己究竟“爱”什么? 4.评:不爱我,就别咬我,2005-12-3022:20,子墨第一,刘老师说到教育叙事的“自传感”,我想起五四时期的文学写作,郁达夫等浪漫抒情派作家就曾提出要把文学写成作家的“自叙传”,“自叙传”不等于自传,而是作者将自己赤诚地暴露在每一篇作品中,所谓暴露指的是将作者的心境、情感、认知真实地透露出来,所以每一篇作品都体现着作家个人的人生情感体验,体现出作家的生命状态。相对于更加注重虚构的文学写作而言,教育叙事确实更应该能够将教育者的个性与人格呈现出来。 第二,这就对教育叙事的策略(方式)问题提出了高于一般讲故事的要求。因此,叙事策略是否也值得研究呢?叙事策略是文学叙事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样,教育叙事必然要进入写作环节才可能实现原初设定的各项宗旨,比如传播教育道理、教育真理等等。第三,从上述种种回应看,教育叙事已经面临读者阅读理解的问题,即读者反应的问题。这些不着边际或者说无法进入阅读期待的“理解”,是否也说明叙事策略的重要性已经是值得探讨的了? 5.评:不爱我,就别咬我,2005-12-3105:32,徐莉我和学生聊他们最讨厌的老师,领先的答案是:爱发脾气或者脾气暴躁。有趣的是,我的同事中有些人性子是挺急的或者为人比较严谨(我认为算脾气暴躁的高危人群),可学生却表示说很喜欢他们。我请他们说原因,他们告诉我:他(她)关心我们,对我们好……爱需要表达,也需要体会。这是我常常对自己和学生说的话。就我对学生的理解,低年级的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情感是否真诚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可到了中年段和高年段,他们对教师是否真心喜欢他们是非常敏感和在意的。教育的前提是“爱”,如果爱,那么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会被以“爱”作为前提来解读,一切不完美在他们那里都是充满善意和情感的。   13.3“了望教育”[84] 2003年9月—2004年1月,我给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2000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讲授《教育研究概论与行动研究》。 我很感激教科院的管理者让我上这么一门课程。这大概是中国大学里唯一的课程。其他学校好象很少有叫做“教育研究概论和行动研究”的。记得我最初报的课题是“教育研究方法论”,但院里的管理者知道我对“行动研究”感兴趣,于是创设了“教育研究概论与行动研究”这么一门课程,而且是必修课。课程的名称虽然有些拗口,但我个人很喜欢,毕竟是我自愿申报的结果。沾了自愿申报的好处,我在上这门课时,感受了种种自由和责任。我总想着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益。在谈论“教育研究方法”时,我比较喜欢就具体的“教育事件”来谈论“教育研究方法”。这与那种专门讨论教育研究方法的讲授有些异样。我个人认为,专门谈“教育研究方法”是有困难的。有些中小学的校长以为请大学的专家到学校做“教育研究方法”的讲座,就可以让中小学教师学会怎样做教育研究。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其实,“教育研究方法”往往只是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可以考虑的途径,“研究方法”与“教育改革”有内在的连接。如果仅仅掌握了某些“教育研究方法”而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就几乎无法做“教育研究”。真正的教育研究总是先要有某种教育的道理、教育的假设、教育的改革策略等等,然后才是“选择何种研究方法”的问题。研究方法与教育道理的关系也就是“真理与方法”的关系。只有教育“真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构成某种呼应关系时,才有发生“教育研究”的可能。于是,我建议学生围绕两个基本主题来学习“教育研究”:一是“行动研究”,有时也称“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这关涉“方法”问题;二是“有效教学”,这关涉“真理”问题。二者相互照应,一起构成“教育研究概论与行动研究”。在上课过程中,我要求学生重点做两份作业:一是“我的教育自传”或“我的成长故事”,这有些类似“调查研究”,是学生调查自己的成长经历,然后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我希望学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过程中能够领悟“教育”与“受教育”的意义。此类叙事文章构成《了望教育》的第三辑。二是有关“有效教学”的文献研究或调查研究报告,我要求学生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以“教育日记”、“教育手记”的方式提交一份报告。当然也可以有“另类”写作。这些文章构成《了望教育》的第四辑。 在没有进入“赛埔学院”(cersp.com)之前,我一直是采用编辑《了望教育》的办法来发表学生的作业。2005年5月进入“赛埔学院”之后,《了望教育》停刊。但直到今天,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资料室仍然保存了几期《了望教育》。但愿多年以后这些学生返校时能够看到他们编辑的杂志和他们的作品。 赛埔评论:1.评:“了望教育”,2006-03-1514:22,李华把“教育研究”这个原先高高在上、中小学教师难以攀登的高山还原到田野、还原到课堂、还原到身边、还原到内心,让“教育研究”变得那么真实可靠、那么平易近人、那么脚踏实地……谢谢! 2.评:“了望教育”,2006-03-1514:23,赖香我觉得回忆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假如两份作业任我选的话,我想我会选择用日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教育自传,从今开始写的,呵呵,写日志的同时偶尔回忆较好。等到我们教育实习时,我想还真可以考虑写有效教学的调查研究报告。 3.评:“了望教育”,2006-03-1520:36,从容淡定刘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两份作业很有价值。《校本教学研究》也是由“叙事研究”和“有效教学”两部分组成。我曾让课题组的老师做过这两份作业。他们留给我很多有益的资料。开始他们不会写,我让他们读《校本教学研究》,受到启发后,教师很容易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 4.评:“了望教育”,2006-03-1523:19,刘楚江 “教育常识”和“教育研究方法”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刘老师布置的两份作业很有考究,值得借鉴:一是“我的教育自传”或“我的成长故事”,这有些类似“调查研究”,是学生调查自己的成长经历,然后撰写调查研究报告。二是有关“有效教学”的文献研究或调查研究报告,我要求学生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以“教育日记”、“教育手记”的方式提交一份报告。当然也可以有“另类”写作。 5.评:“了望教育”——致从容淡定,2006-03-1600:10,刘良华感谢从容淡定的理解和支持。我在写《校本教学研究》这本书时,的确是这个思路。后来发表过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就叫《问题还是方法》。所谓问题,是指“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一个好老师”或“什么是一所好学校”等等教育常识和教育道理;所谓方法,是指实现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研究方法。  14.我的同事  14.1骆驼的样子[85] 在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上班时,我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一位姓古的老师。我在教学研究科,古老师在教材科。古老师年长了,脸上有老年斑。话不多,几乎沉默、寡言。即使说话,也讷讷的,语速缓慢。他常年穿一件褪了色的蓝衬衣,偶尔发现他穿白衬衫,就有喜庆的感觉。有一次教务处一起到华泰宾馆聚餐时,古老师就穿了白色的衬衫。他走路的样子比较特别。看着地,耸肩,个子不高,步子却大。他好像只有一条腿用力,我每次看他走路时,就会想起“抖动”、“怂恿”、“奋勇前进”这类词语。 有一次下班后我坐在学校图书馆前面的草坪上,很专心地观看古老师走了很长一段路。我比较喜欢看古老师走路的样子。我知道做这些事情很无聊,可我常常喜欢做这些无聊的事情。那时我经常做的另外一件无聊的事情,就是观看一些老年人在图书馆前面的门球场上打门球。我想我要是老了,绝不打门球,没意思。可是,又有什么是有意思的事情呢?就这样无聊地想这些无聊的问题。古老师总是准时上班,几乎没有例外,每天几乎都在同样的时刻打开他的办公室的门。我有时上班也很早,但不如他那样很稳定地一如既往地早。有一段时间常常是我第一个到教务处,他第二个;有时他第一个到教务处,我第二个。教务处有一个专用的小水池。水池就在他的办公室门口。我拖地板前要拿拖把到水池去湿水。最初他看见我时,一般不会主动跟我打招呼。等到我喊“古老师好!”他就慢慢地说:“小刘——,早晨!”我每天都会喊“古老师好!”他每天都说“小刘——,早晨!”按说,在我喊了“古老师好”之后,他直接回应“你好”或“早晨”就可以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总是先喊“小刘”,然后再喊“早晨”。后来听多了,我也就习惯了。广东人有见面说“早晨”的习惯,相当于西方人说的“morning!”有时到了中午,人们见面了还是说“早晨”。我上班时每天都会听到多次的“早晨”,但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古老师的“小刘——,早晨”是最柔和、最美好的。再后来,古老师改变了打招呼的策略,只要见到我,远远地,我还没来得喊他,他就喊:“小刘——,早晨!”我猜想古老师一定不知道,每次听到他喊“小刘——,早晨”时,我就高兴得像见到自己的祖父(古老师看上去和我祖父的年龄差不多)。除了负责学校教材的“供销”之外,古老师每天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把教材科的一个装钱的小铁皮箱子(只有一本书那么大)准时地“送”到财务处去保管。第二天上班时,第一件事就是很准时地把那个装钱的小铁皮箱子重新从财务处“接”回来。因为有古老师的忠诚接送,那个小铁皮箱子每天就跟着古老师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我的印象中,那个小铁皮箱子好像是教务处的“小金库”。里面装了一些现金和票据。教务处工作人员的月末奖金和年终奖金就从那个小铁皮箱子取出来。我初到广州时,几乎身无分文。教务处的领导让我向教务处借点钱作为生活开支。张处长问我借多少,我说“两百吧。”她说:“要不先借五百元。”那天我拿着借条去找古老师,古老师很认真地看了借条之后,拿钥匙打开那个小铁皮箱子,从那个小铁皮箱子里拣出五百元递到我手里。 后来我好像很少见到古老师接送那个小铁皮箱子,估计与那几年各个大学兴起取消各个院系和处室的“小金库”的风潮有关。在古老师接送那个小铁皮箱子的日子里,我常疑惑教务处的领导为什么让古老师来执行这个重要的任务。在我看来,管钱的事应该由一位比较“精明”、“敏锐”的人来做。古老师显然不是那种“精明”而“敏锐”的人。每次看到古老师提着那个小铁皮箱子很小心地从教材科“抖动”、“怂恿”、“奋勇向前”地走到财务处时,我就感到教务处的领导不应该把这件事情交给古老师来做。这不妥当,不适合,至少古老师不适合出现在财务处那个地方。就我所知,在财务处那个地方做事的人多数有精明、敏锐的精神长相。古老师的脸上写满了安静、保守、与世无争,甚至显得有些自卑。这两种长相的人聚在一起,是不是不协调?不过,有几次我到财务处“报帐”时,顺便做了一些观察。财务处的人对古老师倒是蛮客气的。古老师去的时候,就说:“我把箱子放到这了?”那里就有人招呼:“好,您就放到这吧。”我和古老师交往其实不多。有时临时需要拿几本教材,我就到古老师的办公室去。偶尔想在科室之间串门时,我第一想去的地方是资料室,因为阿丹在那里,阿丹是年轻漂亮的女士。第二想去的地方就是教材科,因为古老师在那里。古老师是年长的男士,他即使没有别的魅力,至少是那种只要你一见到就会感到有很多安全感的男人。这种安全感不是来自他的身材如何伟岸,而是因为他的厚道、忠诚。现代人普遍追求智慧、敏捷、效率之后,还有多少人能够让人感觉厚道、忠诚?古老师的办公室在一楼,比较暗,常年阴冷。办公室里总是显得很拥挤,像个杂屋间。但只要有古老师在那里,就感觉那里是一个适合居住和适合聊天的地方。和古老师聊天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我到教材科时,还未进门我就会学着粤语的腔调大声喊:“古老师——”。他就调头招呼我:“小刘——,坐一下!”我有时就听他的话坐下了。可是坐下之后又不知道要做什么了。我一般在那里坐很短的时间,甚至只是站着。有几次经过古老师的办公室时,我就在门口大声地喊:“古老师——,在干什么呢?”他就回答:“没干什么!坐一下。”我就告诉他:“不坐,有事呢。” 后来我开始在他的办公室寻找谈话、聊天的主题。有一次我找到的主题是一幅挂历。我说:“啊,很漂亮!”他就说:“漂亮吗?送给你。”我说:“那不行,这是你们办公室的财产。”他补充说:“我还有啊,在柜子里,你要不要啊?”我说:“要!”他问:“要多少?”我说:“越多越好。”那天离开他的办公室时,我拿了两幅挂历,另外他还送我一个台历。另一次找到的主题是他的办公桌上压在玻璃下面的“照片”。我说:“啊,古老师,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他说:“是那次教务处的人出去玩的时候的集体合影。”我说:“啊,你那个时候穿的衣服很时髦!”他很认真地反问我:“我还时髦?”我说:“对呀。很时髦。”他说:“你才时髦呢。”我说:“对,我也时髦。”我发现跟古老师聊天时,总是很轻松,不需要掏心掏肺的。古老师做事显得比较慢,他写字尤其慢,从不追求速度。有几次我到他的办公室请他开发票,他先在空白纸上打草稿,然后转移到正式的发票单据上。无论打草稿还是写正式的发票,他都照例慢慢地来。一笔一画地为每个字负责,快要写满一行时,他就另起一行,绝不让某个字挤在一行的后面。写完之后,整个发票单据上的字就显得很有分寸。古老师像一匹可靠而有韧性的骆驼。骆驼有很多美德。骆驼的所有美德在古老师身上都有。照尼采的说法,骆驼是人原形,也是人需要恢复的第一原形。除了骆驼之外,人还有一个原形,就是狮子。以后再谈狮子和狮子的美德。 赛埔评论:1.评:骆驼的样子,2005-06-1915:35,潘险峰人的幸福感产生于在熟悉的地方寻找、发现美丽的风景。人若努力做一个很高尚、很不平凡的人很困难,放下架子,找回点纯粹动物本性可能也就高贵了!从哪儿来,回到哪儿去,返朴归真,的确是美好而不易的。  2.评:骆驼的样子,2005-06-3007:03,外事王寒很欣赏这种白描的写法。 3.评:骆驼的样子,2005-07-1921:41,罗冬梅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而内心分明有一股气流在涌动,不是感动,而是触动。古老师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不太为人们所关注,而刘老师却能放慢匆匆的步履去观察、去欣赏,这是古老师的幸福,也是刘老师的幸福!我羡慕。 4.评:骆驼的样子,2005-07-2020:38,林洪图很美的一缕夕阳,骆驼的样子在古老师的身子重叠在一起。记得我也写过一两篇有如熟悉与不熟悉老师的形象,吴老师,还有赖老师,但是都没有把握的很好。像古老师这样的人,在我的记忆中还是依稀可以找到,而如刘老师这样经常“很无聊地看着一些物事出神”的人,如今在我的身边已经很难找到了。我所生活工作的地方,完全就像个工厂,就像是知青那一代人描绘的下放农村的地方,所以每次当读到莫言,路遥,史铁生等写知青艰苦的生活时,我的印象倒是特别的深。文字很细腻,很有书生气,当然不可避免地有着老师味,一点点。 5.评:骆驼的样子,2005-11-2114:25,谢易有研究精神的人确实不同凡响,把这么一个古板的“老头子”(恕我不恭)描写得这样生动有趣。  14.2看窗户的老师[86]  有一种教学机智,我称之为课堂教学中的“现场感”。“现场感”意味着这个老师既沉浸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中,又经常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中抽身出来,抬头观察、阅读他面前的学生。如果一个老师从来不沉浸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那么,这个老师基本上不是一个真诚的、有思想深度的老师;可是,如果一个老师长久地沉湎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而忘记了他面前的学生,那么,这个老师基本上是一个坏老师。具有“现场感”的教师总是善于从教学的现场捕捉调整教学的信息。如果一个老师善于从现场捕捉调整教学信息,那么,这个老师即使一讲到底,他的教学也依然是一种对话教学或互动教学。如果一个老师不善于从教学现场捕捉教学的信息,那么,这个老师即使满堂提问,他的教学也仍然是一场独白。善于从现场捕捉信息的老师,他总是能够从学生的脸上读出他的困惑,他能够从学生的眼神中读出他的智慧,或者,他能够随着学生身体语言的波动而调整教学的节奏。智慧的教师总是很细心地观察、阅读学生的现场反应。这种现场反应甚至不需要等到正式的练习或测验,已经提前表达了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很完整地显示了他们的喜欢或不喜欢。于是,一个教师是不是善于评价,是不是做到了“反馈与矫正”,有时不在于他让学生做多少道练习或多少套测验,而在于他心中是否有足够开阔的空间容得下他的学生。心灵开阔的老师我见到过,而且不少。我也见到过不开阔的老师。1992年我在湖北一所“子弟中学”教英语。学校有一位周老师,教化学。个子很高,又英俊,很受学生喜欢。但这个老师有个毛病:上课时,他从不拿正眼看他的学生。好好的一个人,一旦上课,就牢牢地盯着右边的窗户:上课——,同学们——,今天学第三章……。有一天上午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去听周老师上课。他点学生回答问题时尤其特别。他问:“有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不说话。 周老师眼睛盯着右边的窗户,用左手的食指指着教室中间的某个位置:“好,你说!”教室里很安静。周老师眼睛盯着右边的窗户,用左一动不动地手指着教室中间的那个位置:你说,就你。很奇怪,居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全校老师都知道周老师有这个毛病,有位姓戴的年长的女教师和周老师提起过这件事,但周老师只是说,“哦——哦——”。后来不了了之。人们常常讲教师要有个性。也许在周看来,这是教师个性的一个部分。因为很多学生喜欢他,他就更不在乎。其实他不知道学生是在乎这件事的,很多学生在周记里写了这件事。但学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让周老师改掉这个毛病。我有一位朋友,学心理学专业的。她说这个事其实好办。办法很简单,但管用:她说,可以在教室右边的窗户那里挂了一张美女图象!周老师后来究竟是坚持看窗户,还是看学生,我不知道。我只在那所中学呆了一年。每次我和朋友讨论周老师的“看窗户现象”时,朋友们常常说这样的老师是特例,不具有代表性。但我以为,这样的老师恰恰很多。“看窗户”的老师确实不多,但“不看学生”的老师却不算少。如果一个老师上课基本不看学生,那么,这个老师究竟在看什么?就值得思虑。2002年,我指导华南师范大学的十几个本科生到中小学去实习。实习结束后安排了专门的实习总结会。在总结会上,一位学生总结经验说:我最初上课时怯场,每次走上讲台,就浑身发抖。后来我的一位师姐教了我一招。那位师姐说:“你每次走上讲台时,千万不要把你的学生当学生,你就想象你的面前是一堆土豆,那样你就不会怯场。”我问他是不是真的用了这个办法。他说:“用了,很管用。我后来慢慢真的就不那么怯场了。”我现场提出一个结论,虽然是玩笑的语气,但已经有些不满。我说:“你原来怯场,还算是一个心里有学生的、善良的好老师。现在你不怯场了,却成了一个目中无人的土豆老师。” 如果一个老师讲课时目中无人,这个老师就不见得是在教学。他在干什么呢?这个人在自言自语。自言自语有什么不好?自言自语的人要么是哲学家,要么有强迫症。 赛埔评论:1评:评价的秘密,2005-07-1903:11,段举成“在教室右边的窗户那里挂了一张美女图象!”嘻嘻,这个方法也不见得有效。你贴在右边窗户,他不能再看左边吗?或者你就是贴满了墙壁,他被迫看着学生了,一个心里没有学生的老师,讲课时照样是目中无人的! 2评:评价的秘密,2005-07-2020:44,林洪图知道了很多知识,并不想知道的,如今似乎很自然地进入了脑子里,以后在什么时候(谈话或评课或写作其它时候)中可能会很自然地运用出来。评价-赏识与激励、关心并帮助、反馈与矫正。还有《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集》里的关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反馈与矫正”等。也许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吧,我喜欢这样说话的教授,一些教育理论的词语这样讲出来,就容易接受了。 3.评:评价的秘密,2005-10-2121:12,周明乍一听到这个故事让我捧腹不已,可是仔细一想,我也有这样的类似的经历嘛!记得刚登上讲台的时候,我的心里紧张,不敢正视学生,眼睛也总是看着天花板或者是看着课室后面的黑板,如此这般过了好多天。 4.评:评价的秘密,2006-03-2223:34,HOLLAND老师得爱是源头,分成赏识与激励、关心并帮助、反馈与矫正,这三条支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我愿意这样解读评价的秘密。  5.评:评价的秘密,2006-03-2321:26,曾翠芳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别人交谈时,我也更愿意看着他/她的眼睛。看不见他/她的眼睛,我会难受,也难以明白他/她说话的意思。   14.3大人不计小人过[87] 2001年10-11月,我带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的本科生到顺德去实习。按照规定,我得和学生一样住在实习的学校,不到周末是不能回家的。实习快要结束时,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的领导要来看望实习生。胡院长给我打电话说:“我们明天大概10点钟到学校来,你在那儿吗?”我说:“当然在。我等你们。”可是当天晚上我却回家了,因为上海的陆老师来了广州。我可以对陆老师说“我在带实习生,不能回广州。”但我说不出口。无论如何,我得赶回广州见陆老师。那是个好人。第二天我早上七点钟起床,我相信我一定能在10点钟之前赶回实习学校。先坐车到地铁口,然后乘地铁到“芳村”,再坐巴士到实习学校。9点钟我接到胡院长的电话。他问“你在哪儿?”我问他:“你在哪儿?”他说“我已经到了你们的学校。我在学校门口。”我说“没想到你那么早就来了,我在学校附近,你等我一会,大概15分钟我就过来。” 15分钟过去了,车一直堵在路上,前面有两个司机在吵架。我给胡院长打电话:“很抱歉,我还要等会才能到。要不你先进学校,学生他们住在二楼。”半个小时后胡院长又打电话过来:“你究竟在哪儿?”我说“就在附近,堵车了,你进去了吗?”他说“门卫不让我进去。”我很紧张,竟然让胡院长大人在校门口等了我将近一个小时。这位院长大人也是,他的长相可能看上去就不像个善良的人,所以门卫不太放心让他进学校。  我赶到实习学校时,胡院长已经进了学校,在学校的花园边等我,他的身边还有刘书记。胡院长问:“你昨晚是不是回广州了?”我说“是。”“那你怎么不告诉我们,那你就可以坐我们的车一起来,你那么蠢?”我解释说:“除了抱歉,我无话可说。以后绝不做这样的蠢事。”中午胡院长他们请客犒劳实习生。我平时很少喝酒,那天我连续喝了很多杯。喝酒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想一句话:Toerrishuman,toforgiveisdivine.小时侯我在外面闯祸了,母亲就上门向别人赔礼道歉。道歉的内容无非是“请您别生气,小孩子不懂事”,还有一句话她是一定要说的:“大人不计小人过。”Toerrishuman,toforgiveisdivine这个句子可以有多种翻译,我看“大人不计小人过”是最好的翻译。后来我的一位学生说,还可以翻译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评:教育忏悔,2005-10-1020:09,徐莉看到您的教育忏悔,突然想到自己在学期初说、写给自己的话:“忠实而认真的记录”。 这个学期,我为每个班的活动进程建立了独立的记录本,活动中由我或者学生轮流来记录。这里有学生讨论纪要、有活动主题的进行状况,我们每次活动的基本流程…… 2.评:教育忏悔,2005-10-1023:08,敦杰教育忏悔好。忏悔就是教育。忏悔要能动人心弦,促人自律,就要亲切平实、诚意正心,既自知之明,又推已及人,这就是刘老师教育忏悔时让人感到可爱的地方。 3.评:教育忏悔,2005-10-1023:49,刘良华感谢诸位对“教育忏悔”这个主题的关注。今天我上课时讲了这个故事,快要结束时,又念了这个故事。讲这个故事的“理由”是:忏悔意识的直接后果是“感恩意识”。从不忏悔的人,大体不会有真实的感恩情怀。 4.评:教育忏悔,2005-10-1222:25,心翔如风今天在刘老师这里,第一次看到,说真的,确实是第一次,看到以“教育忏悔”为主题的内容。第一眼看到这几个字,我头脑中蹦出来的是西方基督经常说的:你忏悔吧……以前,我一直在和老师们交流,以“追寻教育的遗憾“为主题,搜集了一些稿件。可惜,一直没有细致编辑。我一直觉得,教育的遗憾是一个很好的主题,通过追寻一些过往的,但是又不可能真正去补救的情境来反思来自我拓展,不失为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途径。这,是一种内省……很真很深的内省。 5.评:教育忏悔——致沉郁老师,2005-10-1700:07,刘良华我们那位院长的确大气,否则我那样糟蹋他就会惹祸。我起初叫他胡院长,后来叫他老胡。再后来直接叫他的名号。 我这样做有点类似“黔之驴”里面的老虎德性。这里面也有我的追求。我与人打招呼时,一般不轻易带上某个人的官职。比如胡院长、刘书记之类,我比较喜欢的方式是直接喊“胡”或者“刘”。我要是觉得某个人很可爱,就会喊“姓胡的”或者“姓刘的”。如果你姓朱,我就会先喊“朱老师”,等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改称“朱”,再过一段时间,我就会亲切地喊“姓朱的!”那是多么美妙的称呼。卡耐基说“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听到有人清晰而完整地叫自己的姓名。”对我来说,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湖南人叶茂林博士冲我猛喊一声:“姓刘的!打球去。”     15.我的学生 15.1教育忏悔[88] 1992年,我在一家中学做英语老师。班上有一个姓胡的学生。最初他对我的英语课很感兴趣,但不到两个月,就开始在课堂上睡觉,或者面无表情地望着我。班主任告诉我说:这孩子和校外黑社会的小青年混在一起。很麻烦。 我开始留意这个学生。秋游的那天,我特意叫他跟我一组,他很善于烧烤,带来的肉和鲫鱼又多,很快成为我们组的中心人物。那天我们玩得很开心。我第一次发现他很有组织能力,整个上午都在指挥谁把鱼放到这边,谁把肉放到那边,谁应该把鱼翻过来,告诉谁的肉已经烤好了,谁的肉还欠火候。下午返校的途中,他一直跟着我。快要经过他家时,他要求我一定得到他家去坐坐。我不愿意去。他却很坚定地邀请。一脸的虔诚。我估计他家一定是很富裕,或者属于比较豪华的那种。要不然他不会如此坚定地邀请我到他家去。我决定到他家去看看。经过一条煤渣路,来到一个棚户区。前面有一条走廊。我以为经过这条走廊,就可以到他家了,没想到经过这条走廊时,他说:刘老师,这就是我家。我惊呆了。他的家就是一条很窄的走廊。他的三个打扮得很时髦的姐姐都在家里。听说是老师,她们赶紧站起来,请我坐。我的到来显然太唐突。我叫住那位姓胡的同学,我说:“走,我们一起到学校去看看。”几乎逃了出来。一路上我很烦闷。感觉做了一件蠢事,似乎很不礼貌地窥探了别人的隐私。当天晚自习由我照看。我准备找这位姓胡的同学谈话,希望他能够在我的英语课上表现得好一些。当时我心里好像还有一个念头:希望他做一个男子汉,能够承担起改善家庭环境的责任。其他同学都准时进了教室,他过了很久才从后门溜进来。我很不满,带他到我的办公室。我说:如果你长期这样混下去,你对不住你爸爸妈妈对你的期望。你爸爸妈妈以为你在学校读书,却不知道你经常在校外胡闹。你这样对他们,不公平,他们还不如养一只狗。我太急噪,说话失了分寸。他很反感,当场就给我脸色看。转身离开办公室。 第二天我改英语作业时,发现他的作业本里夹了一个小纸条。他在纸条上面给我留言:“我早就知道我是一条狗,但直到昨天晚上,我发现你也是一条咬人的狗。”我当时年轻气盛,想冲到教室揍他一顿。后来总算冷静地坐下来。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生气。几天后,一个学生家长打电话到校长办公室,点名要我去接电话。他问:“您是刘老师吗?”我说“是的”。“您真的是刘老师吗?”我说“真的是。”他说:“刘老师,我感谢您。”“您谢我什么呢?”他说:“我儿子自从上了中学,没有一个老师说我的孩子好。只有您说我儿子好。”我很紧张,问他:“您的孩子跟您说了什么?”他说前一天晚上他的儿子跟他说了学校的事情。他的话让我很难受。什么事呢?前一天下午我下课后往办公室走。教室在三楼,办公室在一楼。办公室前面有一个篮球场,也可以打排球。从教室到办公室要经过一条走廊。经过走廊时,有一个学生跟在我后面。拿着一个篮球,边走边拍打。走廊很宽,但比较暗,地面又有很多灰尘。他拍打篮球时,地面就升起很多灰尘。我很累,也烦。向他吼了一句:“干什么呢?”他有些惭愧地看着我,说:“打篮球。”看着他这样的表情,我不好再骂他。改口说:“哦,打篮球很好。”回家后,他告诉他爸爸:老师说,打篮球很好。 这个学生姓胡。这件事令我一直比较惭愧,对这些事的回忆与写作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忏悔。我比较惭愧的另一件事是动手打学生。[89]那天晚上陈小红老师临时有事,请我代她照看初二(3)班的晚自习。我教初中一年级一班和三班的英语,很少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打交道。但据陈老师说,这个班有几个学生是认识我的,因为前几天晚上,学校童校长邀请我给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做了一场讲座:《我们今天怎样做家长》。有几个家长回家后就打听那个“矮个子男老师”是谁,学生回学校后就做调查,原来那个“矮个子男老师”就是我。我立刻在学校变成小有名气的人物。我也没有把我自己当作等闲之辈,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作了“名人”。当时我已经拿到了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把我当“研究生”看待。老实说,我来照看这个班的晚自习,学生们应该有大驾光临的受宠感才对。大步迈进教室,往讲台上一站,巡视教室,然后找个凳子坐下。又觉得坐在那里有些不自在,起身拿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英语:Keepsilence!Ifyouhaveanyquestions,pleaseletmeknow.这句话用汉语说就是:请保持安静,如果有问题,可以问老师。我还是更愿意用英语写出来。在我所能够讲出来的外语句子中,我对Keepsilence!Ifyouhaveanyquestions,pleaseletmeknow.这几个句子比较有把握,这似乎是地道的外语。在陌生的学生面前提出几句地道的外语句子,这是荣耀的事。好像也不只我一个人喜欢干这种事,凡是外语系毕业的人,大都有这种习性,有这种优越感,总想让陌生人知道自己是“懂外语”的人。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外语水平不错,平时会积累几句自认为地道的外语句子,一逮到机会,就扬眉吐气地说出来。写完这两句外语句子后,再转身坐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生的表情果然有微妙的变化。学生开始看书或者做作业。 照看学生晚自习比较容易,只需要坐在讲台上,装出比较威严的姿态,并不需要讲课。学生在下面忙忙碌碌,我可以坐在讲台上悠闲地看我的闲书。要是做教师的人只需要这样“守望”着一群学生,并不需要气揣吁吁地讲课,也不需要精疲力竭地批改作业,这个职业就成为真正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那天晚上如此美妙的想象由于一个男学生的挑衅,立刻转换成为一场噩梦。那个学生姓刘,我认识,是当地著名的初中生。他本人经常被他的外语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我们外语组的老师都认识这个学生。他的妹妹在初一(1)班,是我班上的学生。其实从我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关注这男孩。我虽然故意不看他,可一直在观察他的动静。如果他今天敢惹事,我会让他知道我的厉害。教室里那么安静,忽然有人发出“弹舌头”的声音。对这种事情我很熟悉,我做学生时是做过这些事情的:一是和同学比“谁的手指弹得最响”(拇指和中指夹在一起抖动的声音)”,二是和同学比“谁的舌头弹得最响”(舌尖和上颚夹在一起抖动的声音)。做这种事情并不可耻,但在晚自习的教室里做这种事情就令人无法容忍。我走过去,小声提醒他“不要这样!”他看着我,不说话。我转身离开时,他再次发出弹舌头的声音。我很愤怒地转身,威胁他:“你再这样?”他看着我,竟然再次发出弹舌头的声音。我迅速出手,猛烈地抽打在他的脸上。他暴跳起身,使劲地抓我的衣服。他说:“我要把你杀了!”坐在后排的学生冲过来,有人按住他,让他坐下。我令他“出来”。带他到“政教处”,交给“政教主任”处理。我回到教室,教室里很安静。坐在后排的有一个学生,他并不看书,用手托住下巴,远远地望着我。 第二天早晨,我进入外语组办公室时,几位老师告诉我:“刚才家长来了,说他的孩子的脸被你打肿了,家长扬言要打你。我们几个老师都在骂家长教子无方,我们一致说这样的学生就应该打。”我坐在办公室里,很长时间无法安静。那天上午第一节课是一(1)班的外语课。我走进教室时,第一眼就看到那个男孩的妹妹。我几乎无法用心上课,一直感觉教室后面有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我。那几天好像整个社会都在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学生拿着郑渊洁的童话书质问老师(有一期《郑渊洁童话》谈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问题)。对我来说,打学生究竟是否违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一种“失败感”。如果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那样放肆,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无法容忍。打人有时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自卫行为。可是,学生为什么在老师面前那样放肆?那天,那男孩为什么在我面前那样放肆?我做错了什么?这件事情一直成为我教师生涯中的一件丑闻。即使别人不知道,我自己知道。即使别人不记得,我自己会一直记得。直到后来我读《论语》,读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我才有所领会:“我做错了什么”。所有的错误,皆由一个细节开始:当陈老师告诉我这个班有几个学生是认识的时候,当我在黑板上写下Keepsilence!Ifyouhaveanyquestions,pleaseletmeknow的时候,错误已经开始酝酿。你若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必追求他人的关注。你若追求他人的关注,他人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被你看成是对你的蔑视和挑衅。人不知而愠,大体是所有暴力的根据。 赛埔评论:1.评:老师说我很好,2005-10-2223:05,谢敏仪好文章!赞美和鼓励是一种美德!不过,环境通常会使我们在这方面表现得吝啬。特别是在这个暂时还表现得较为“急功近利”的社会,不合主流的赞美或鼓励常常会被人曲解。  2.评:老师说我很好,2005-10-2223:21,谢荏桐我最讨厌科任老师故作正经地走过来:你们班某某学生没得救了,总是什么什么的……这样的话,我一听就反感,不是对是我班的学生而反感他的话,而是对他看不到学生另一个正面感到气愤。 3.评:老师凭什么不能打学生,2005-11-1616:48,丑老鸭记得在上幼儿园时,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我大概6岁,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我几乎是生活在幼儿园,所以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也很调皮,很令老师头疼。记得老师常说:这孩子又丑又坏。我感觉被羞辱的无地自容,经常深夜在棉被里痛哭。白天里,我更恨老师和这个环境,我更加倍地与老师作对。而一旦我继续犯错误,老师会对我两种惩罚,一种是不让睡觉,一种是把我绑在树上。我不愿在诉述这种看似另类的教育叙事,但历经多年的坎坷和沧桑,我真实感觉是;作为老师能赏识,宽容,尊重,幽默比课本知识传授更重要! 4.评:老师凭什么不能打学生——致丑老鸭老师,2005-11-1618:17,刘良华我一直认为教师是一个“高危职业”。它可以成全一个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损害孩子的一生。可是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奇妙:它的行为原本是损害了孩子,可是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偏偏振作起来,成为一个有强力意志的人。幸亏教育还有这样的特性,否则,那些曾经受了教师损害的学生,就会成为永远的伤者。 5.评:老师凭什么不能打学生,2006-03-1100:17,peter 记得读小学时,那些调皮男生经常挨打,有一次,老师的教鞭都断了,全班同学都很震撼!初中时,班主任又是经常打骂男生,可怜的男同学们,我发誓自己当老师后绝不打学生。现在自己转眼作了六年的老师,没打过学生,可是学生反而骑到了你的头上,自己的自信在一天天丧失。听一个朋友说:他们的小学老师懂功夫,第一次上课时,先来了一个下马威,他一掌打倒了一排桌子,自此,学生都是又畏又敬。  15.2我对学生的几点要求[90] 凡是听我讲课的学生,我在第一节课都会提出我的要求,我的要求如是:你可以选择不听课,申请免修。申请的程序是:提交一篇或几篇你的作品给我看,让我知道你是一个“怪才”。如果你选择了听课,你得守住几条底线:第一,不迟到,迟到五分钟算迟到。如果迟到了,你可以进教室,但我比较仇恨迟到的人。你也可以不进教室,可是呢,每旷课半天,就扣2分。做老师的人喜欢用分数来吓唬学生,如果你来到大学这个地方却“不学无术”,我也会动用分数来吓唬你。第二,上课不要喧哗,比如同桌之间讲话、接听手机。我所理解的“没修养”的人有两个恶习,一是迟到,二是喧哗。第三,如果你既不迟到,又不喧哗,大体就守住了底线,但你最好不要在我的课堂里“读书”或者“打瞌睡”。我认为那样是对我的侮辱。我的老师曾经对我们说:“我讲得那么好你都不听,你也太笨了。”这句话大体是对的。孔子一生光辉,但因为骂有些学生是粪墙和朽木而留下污点,其实,我也想骂同样的话。第四,我的课程基本没有考试,由听课状态和平时作业折合为课程成绩。我的作业常常在我的博客“教育叙事研究”(http://xushi.cersp.com)上面进行。 赛埔评论:1.评:我对学生的几点要求,2006-01-2214:43,沈旎 第一,规则是社会活动的保障,它一方面制约了我们,一方面也保护了我们。就像玩游戏,要先把规则定好,不然没法进行下去。第二,在上课之前把要求讲清楚,是对自己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在规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平等,是比较好维护的。第三,要求不可以多,不可以摸棱两可,应该钉是钉,铆是铆,便于记忆与操作。 2.评:我对学生的几点要求,2006-01-2217:14,xierentong我可以证实,刘老师说得到做得到,因为我曾是他的大学学生。遇到刘老师之后,我开始大胆起来,大胆到敢下一个论断:我以前所遇到的老师都是固守传统的传统老师。 3.评:我对学生的几点要求,2006-01-2223:19,子墨林语堂在台湾师大上课,第一节课就让慕名而来的学生翘首等待了三十分钟,林教授才夹着个黑色的大皮包姗姗来迟,学生一见心想大作家果然为学生着想带了这么多材料来,为其辛苦也就不计迟到之过了。但见教授把包打开,哗地倒出一大堆花生在桌上,并挨个倒在学生桌上,然后笑咪咪请大家共食之。学生不敢轻举妄动,但教授已自顾自开吃,在一些学生带领下,大伙儿热烈地剥起花生,一阵吃声和笑声过后,教授正色道:花生又名长命果,你们吃了我的花生,希望今后长记性别忘了我的上课时间。一节课就此结束。日后,不论林作家教授是双脚架在讲台上还是坐在讲台上,他妙趣横生的讲课总是吸引了满教室的听课者。 4.评:我对学生的几点要求,2006-01-2617:51,jiahuiliang看了刘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马上决定我以后也要“克隆”来用一下。但我不知道,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没有学生交过证明他(她)是怪才的作品。怎么按照作品去评判有没有达到免修的怪才标准呢?  5.评:我对学生的几点要求——致jiahuiliang老师,2006-01-2620:30,刘良华几乎每次都有“怪才”学生,有时候是在课前提出来,申请免修。有时是在课后“补救”,他有事不能来听课,他有那么多的理由和借口,我一般不会接受,可是如果他提交一份有分量的作品,就有可能成为申请免修的补救办法。这样的补救办法在程序上并不规范,但做老师的人可以动用自己的专业权利做一些规范之外的补救和补丁。  15.3学生的精神[91] 2001年秋,我给华南师范大学01级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教育概论》。这个班的学生出奇的对学习怀有热情。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听课方式是“老式”的、“传统”的,甚至显得有些“不成熟”,比如很多人约好了似的很整齐地望着老师,很像后来一位老师告诉我的“朵朵葵花向太阳”。这很容易让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感到虚荣心得到满足,尤其是我这样长期讲究虚荣的人。不过很遗憾,我讲到激动时,他们仍然保持他们老式的、传统的、近于不成熟的听课方式,从不鼓掌。我心里有时不免会抱怨,这孩子们怎么知道听课而不知道鼓掌呢?坐在前排的往往是那些比较自信一些的女生,她们是班里学习最认真、投入、充满期待的学生。男生坐的位置往往靠后。我最初对这些男生不太满意。当我对这些男生不那么满意时,我会琢磨是否因为我是一个男老师的原因。这种状况后来却有变化。有一个男学生,叫什么名字我记不起来。话不多,听课好象容易走神,一副不在乎的样子,甚至学期末的考试也没让他紧张起来。那天我和“小龙”老师(读博士期间我们曾经是同学)去监考。在路上“小龙”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普遍讨厌《教育学》,上这门课很辛苦。我调侃说:“那要看是谁给他们讲课。我班上的学生就不讨厌教育学。”没想到试卷发下去之后,我和小龙老师在走廊里核查准考证时,那个男学生竟然问:“老师,我可不可以不考?”我问“为什么?”他说“没意思。” 我很恼火,他让我在“小龙”面前丢了面子。我令他跟我到教室外面的阳台去谈话。那次考试的地点是华南师范大学第三课室。课室的外面正好有一个很大的露天阳台。我说:“刚才我还在吹嘘我的学生如何喜欢教育学,你让我很没面子”。他说:“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为什么不想考试呢?你不参加考试你会毕不了业的”。他说:“不毕业也可以的”。我很惊异,问他:“你喜欢什么?”他说:“计算机”。我问:“你想转系吗?”他说:“我试过,但有困难。”就冲这些话,我喜欢上了他。后来我发现,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喜欢的男学生。不只是有个性,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拥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拥有智慧。好像班里有几个女生也喜欢他,喜欢他的生活方式。另一个男生,人长的比较帅。我向来认为长得帅是男人的悲剧。据不完全统计,长相好的男人多没出息(这样的人多不努力)。但是,后来他用他的忧郁的眼睛和他的忧郁的作业(我规定他们每个月交一份课程作业),让我对他另眼相看。难道忧郁的男孩就一定深刻吗?说不准。但至少他是那种有灵气和才情的学生,以至于在我惯常鼓励华南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考外校(我的感觉是报考本校的研究生是“留级”,而且留三年)的研究生时,我破例地怂恿他报考本校。我觉得这样的学生不留校是华南师范大学的遗憾。现在大学老师招研究生时,一不小心就招来一个无能鼠辈,这使研究生招生几乎成为一件风险事业。但如果一个大学老师能够招到他这样既有灵气又有才情的学生做研究生,会收获“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幸福感。尚有一男生,上课经常缺席。我曾经对学生说,“只要你们在做有价值的事,可以不听我的课。但每个月要交一份读书报告,让我知道你在读什么书。”我的这个建议大概只对这位学生有效。他果然“放纵”自己,来听我的课时我感觉他是在鼓励我,不来听我的课时,我总是尽量设想他一定在做另一件比听我的课更有价值的事情。不为别的,只为他拥有“多元智能”中的几种智能。他的发型(我后来理发时也变成了不到一寸长的短发,是模仿他的发型)、他的表情、他的反抗和叛逆,他的作业所显示出来的怀才不遇,已经足以让我在期末考试时忍不住给他不低的分数。 其实根本不是“不低”的分数,而是“很高”。我估计班上的同学没有人会反对,谁都知道那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估计班上同学不会反对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班上学生每个人的分数都在80分以上。我给学生打分的原则是,除了最优秀的之外,其他都差不多。我交上去的学生成绩总是让管理者不放心,有一次姚老师在我交上去的试卷上写了“分数集中在85-90之间,建议提高区分度”。他的疑问是:“学生的分数怎么没有拉开距离,怎么没有呈正态曲线分布呢?”我解释说,我的学生都差不多,没天才也没有笨蛋。他,“那学生的分数怎么都那么高呢?”我就说,我的学生都比较聪明都比较努力所以成绩都那么高。管理者还是不放心,说“总得有成绩比较低的学生啊?”我着急了,就给他们讲了一个“名师出高徒的故事”,于是姚老师就不再理我了。姚老师是好人,他只是笑,并不反对。我讲课时在学生那里讲过这个故事,此后“名师出高徒”的故事在很多人那里流传。所谓考试的“区分度”,其实是为了淘汰和选拔用的。大学生选择我的课,目的是为了达到某个水平。大学生的考试是比较典型的“水平”考试,为什么要提高区分度?我一直很感激那些管理者,他们虽然早发现我这样的老师的问题,但他们好像并不反对我的做法。有些制度明明是错的,我们无法期望管理者立刻改变它。但如果管理者与教师合谋去对付那样的制度,那样的管理者也就是好人。我希望有人和我一起合谋来抵制大学生课程考试的区分度。我至今亦觉得我的做法是对的。大学里总是有老师拿点名、不及格、补考来威胁学生听课。我向来认为,这样的人不配做大学的老师。我曾经扬言:“给学生59分的老师是坏老师。”有人找我论理,我补充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改卷除外”。还是有人不服气,说学生就只有59分怎么办?我说要么是出试卷的老师出了毛病,要么是改试卷的老师出了毛病。我这样自以为是的人自然不屑于做一些诸如点名、让学生补考之类的事情。我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的。没有人不愿意学习,学生只是不愿意学习那些令人乏味的东西。老师讲课精彩,学生自然愿意听课;老师讲课邋遢,却用点名的办法来逼迫学生听课,那是掌握了话语霸权之后的知识强暴。 就我所知,我的做法让学生很感激。当然最感激的是那个男生。后来我查看了他的成绩册,那个学生有一门学科的考试成绩不及格,需要补考,另几门学科的成绩很低,只有我主讲的那门课是高分。我为这位学生感到惋惜,也为我自己的行为举止感到很骄傲:你说,是不是只有像我这样有个性的老师才会容忍甚至欣赏这样有个性的学生啊?第二年我开选修课,这位男生竟然报名。这着实让我不理解。但很快他又走他的老路去了,比如经常缺课,偶尔捎个口信,说今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不能来。后来我实在忍不住,就问这个学生:我给你们上必修课时你都不听我的课,为什么我开选修课你却来报名?没想到他说:必修课很多人必须听你上课,你开选修课时我担心选你的人太少你没面子,所以我要来捧场啊。这话让我感动了好几天。“这孩子”虽长相粗糙,却善良、心细、侠骨柔情,有如此浓重的“感恩”情怀,竟然牵挂我的“面子问题”。只是他也太小看我了,他不知道我开选修课时,是从来不为选修的学生人数太少而操心的。我喜欢有个性的学生。这个班的很多学生即使没有别的,至少有个性,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该放弃什么。这个班用他们的精神气质,在延续大学的使命。所谓大学,是一个让这里的人因此而自由、独立、有精神气质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学生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她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某个学科,他/她都不得不努力学习,也许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一个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看什么书,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个学科,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个领域,不知道自己将要往哪个方向走,如果一个男孩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个女孩,这样的人,将来必没出息,必沦落为无能之辈。后来有中小学老师问我:这样的学生在大学里算是一个好学生,如果在中学或者小学,他还是好学生吗?这里面当然会有些差别,可是人们似乎夸大了这里面的差别。以前人们总以为只有大学生研究生的学习才是“研究性学习”,现在中小学生不是也开始“研究性学习”了?以前人们总以为只有大学生研究生才有可能“自学”,现在中小学教师不是也开始鼓励学生“自学”了?以前人们总以为只有大学才有“选修课程”,现在中小学不是也有“选修课程”的尝试了?尽管中小学的选修课程在很多地方只是一个摆设和说法,但毕竟已经有大量的中小学开始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课程的选择权”。 给学生提供“课程的选择权”,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变化。我预料(实际上是梦幻或想象),现在大学的课程管理制度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为中小学的样式,甚至中小学也可能像大学那样由原来的“年级制”改换为“系所制”:中小学分设中文系、数学系、外语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政治系、历史系、地理系,或设置某个领域的“研究所”。这种管理样式可以称为“系所管理制度”,中小学原来的管理制度可称为“年级管理制度”。“系所管理制度”给中小学老师带来的变动并不大,不过是由原来的语文组、数学组、外语组变成了现在的中文系、数学系或者外语系……。但对于中小学来说,“系所管理制度”取代“年级管理制度”将导致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换。比如小学生或中学生在入学时就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系所。选择之后基本稳定,但中途允许申请“转系”。进入某个“系所”并不意味着“文理分科”,并不意味着学生只学本“系所”的课程,而不学其他课程。各个“系所”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课程,比如语文、数学、外语等等,这是中小学的传统课程制度的延续。必修课之外,各个“系所”提供大量的具有“系所特色”的选修课:中文系为学生提供额外的“中文特色”的课程,比如《散文欣赏与创作》;《文学批评》、《中外现当代文学研究》,等等;外语系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外语特色”的课程,比如《英美文学欣赏》、《BBC与VOA新闻》、《英美政治制度与文化习俗》,等等。这些“系所特色”课程制度听起来有些浪漫,实际上也不是异想天开的幻想,所谓“系所特色”的课程制度也不过是中国教育界多年来所倡导的“校本课程”的另一种说法。校本课程制度的初衷是在国家课程之外另外增加一些时间让学生学习他们喜爱的课程,如此看来,“系所特色”课程几乎是校本课程的类一种陌生化的说法。一旦实行“系所课程制度”,每个学生就可能“名正言顺”地拥有了自己最喜爱的学科,而且每个人都获得一个自己亲自选择的“身份”,原来的“我是某年级的学生”的自我介绍方式将转换为“我是某系的学生”;同学之间就由原来的“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关系转换为“师兄”、“师弟”、“师姐”、“师妹”的关系;参加“校运会”时,他们由原来的代表各个班级参赛就转换为代表各个系所参赛。 人们有理由担心这样的制度可能会导致学生过早地偏科,“高中分文理科”制度尚且受到非议,这样“系所课程制度”更加不可思议。弊端当然会有,也会涌现很多新的危机,但问题也许并不严重,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究竟可以浪漫到什么程度,依然有想象的空间。 赛埔评论:1.评:学生的精神,2005-09-2719:49,高哥看后我挺感动。毕竟,大学教师能够这样地理解和欣赏学生,为数不多。个性需要张扬,个性需要我们去为它撑起一片天空。 2.评:学生的精神,2005-09-2720:34,王荣我对我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我之所以能坚持学下来,是因为我个性比较强,比较好面子。其实我都曾经想过要退学回家,重新再考一年,但是最终我还是没勇气也没骨气这么做!基于我个人的这个经历,我就特别同情那些和我一样的学了自己讨厌的专业的人,这种被专业选择的结果往往是使人一生痛苦。 3.评:学生的精神,2005-10-0223:11,刘良华我理解王荣同学的心思。很多学生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然后就想办法转系。有的转成功了,有的没有转成。就我所知,想转专业而没有转成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在原来的系所中自学或旁听了别的专业。这样的学生实在不少。但愿王荣同学是这样的形势。第一次进入大学时发现自己所选择自的专业恰好是自己喜欢的,这的确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真正出色的人,常常是第二种类型中的人:在某个系所,但学了别样的专业。即使像外语、计算机这样很专业化的学问,真正的高手常常潜藏在“别的系所”。不是我乐观,如果命运让我重新来一次,我会在乎我正在学什么专业,但不会太在乎我现在属于哪个系所。  4.评:学生的精神,2005-10-1715:31,罗琴读了您的这篇文章我深有同感,“系所制度”有他的优越性,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能够选择他所热爱和需要的东西。我有幸在大学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我觉得我的大学是轻松的、愉悦的、充满激情的。如果现在的基础教育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丰富自己的灵魂,完善自己得人格该有多好啊! 5.评:学生的精神,2005-10-2016:56,蔡厚财虽然你说这是一个幻想,但我倒觉得“系所制度”有它的生命力,起码它的内涵还是不错的。外国不是早就在中学实施学分制了吗,低年级的学生只要有水平,一样可以选择高年级的课程。现在的高中也在搞新课程改革,也要算学分,虽然还不成熟,但经过起初的青涩之后,我想改革会成熟起来的。最多那时还是叫“年级制度”,但内核已经是“系所制度”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