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21224
大小:303.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6
《旅游业客源市场分析写作范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客源市场分析第一节旅游客源市场概况1.1旅游总体结构及客源市场状况分析1.1.1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中国旅游业在2003年“非典”之后得到了全面复苏。在入境旅游方面,2004年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09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57亿美元,增长47.9%;在国内旅游方面,无论是旅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已达11亿人次,增长26.6%,旅游总收入4711亿元,增长36.9%。需要说明的是,2004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实际上是
2、最近几年常规增长的叠加,也就是说中国旅游业在2003年遭遇“非典”重创后,又回到最初迅速发展的轨道上。(见下表)最近一个时期,旅游业总体的发展态势良好,具体表现在入境旅游恢复性增长,国内旅游持续稳定增长,同时,旅游热点延续和升温,其中“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和区域旅游最具代表性。1.1.2贵州旅游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2002年,贵州省的国内旅游人次占总流量的99.98%,入境旅游人次占总流量的1.02%,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比例是99.9:0.1。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93.8%,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6.17%。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
3、比例是94:6。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贵州的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排第24位,入境旅游排第28位。贵州国内旅游的经济总量是入境旅游的15.6倍,大大超过了7-8倍的国际水准,反映出贵州省入境旅游的比重过小,贵州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总体的市场结构上作一定的调整,即加大入境旅游的市场比重。1.1.3遵义旅游业呈跳跃式发展2000~2003年,四年接待国内游客分别是117万、120万、130万和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3.04亿、3.6亿、4.5亿和6.02亿元人民币。从2000~2003年,共接待海外游客4660人次,游客主要来自港
4、、澳、台,日本、英国、美国、欧洲及部分非洲国家。创汇93.2万美元。1.1.4余庆客源状况现状分析与客源预测余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余庆在过去旅游发展中不具有突出特点,其地位在整个遵义地区处于边沿位置,根据《遵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界定,余庆旅游主要是和湄潭联为一线,表现为湄潭—余庆线路,主要为湄潭的茶叶、浙大西迁、乌江渡口等,在过去余庆旅游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吸引物为红军强渡乌江渡口,其大乌江景区统计情况如下:1999-2004大乌江景区旅游接待情况统计表25年份总人数(万人)省内省外入境收入(万元)199910.80.230020001
5、.10.820.2836020011.510.470.0340020023.52.31.264220036.84.62.10.192020049.65.14.20.31238小计23.514.628.450.433860资料来源:余庆县旅游局提供余庆境内尽管是两条重要省道交汇之处,毗邻四个专州、六个县,但真正需要通过余庆抵达县城的只有石阡县,因此,该地的商务客流非常有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构皮滩电站的开发,余庆县的客源状况会发生许多变化,由此可提升余庆县在大三峡旅游圈和乌江千里画廊、在贵州省和遵义市中的旅游地位。同时,通过对周边情形的
6、分析,借势起航应该是吸引客源的主要手段。1、电站施工和水库蓄水后所引起资源性质的改变必将迎来大量客流第一、休闲度假、观光客源第二、特种旅游客源第三、商务、会议客流2、周边地区客源是余庆必须借助的主要客源市场(一)遵义市的客源状况主要表现为第一、市场总体结构2002年遵义市的旅游总人数是130.1万,其中,国内旅游130万,占总流量的99.99%,入境旅游1,100人次,占总流量的0.01%。旅游总收入4.5亿人民币,对GDP贡献为1.6%,外汇收入微乎其微。旅游流量结构(万人次)旅游总人数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人数占总人数%全国97,59
7、1.087,80088.859791.0贵州省2,222.82,20098.9722.8遵义市130.113099.990.11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贵州省旅游统计资料》、《遵义市旅游统计资料》旅游收入结构(亿元)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数额占旅游总收入%全国5,566.003878.4069.68203.9000贵州省106.4399.8693.830.795025遵义市4.5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贵州省旅游统计资料》、《遵义市旅游统计资料》第二、遵义市国内市场的特点遵义市国内旅游统计自1995年起,旅游
8、人数从55万到2002年的130万,八年间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20%。九十年代后半期,基本以年净增10万人的速度发展,2000年净增27万,2001年净增8万,2002年净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