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07571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二年级语文北京教学设计教学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北京》教学设计二年级胡凌燕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6个新词,会写10个生字。能用部分词语说话。 2.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词、学句,背诵课文,体会北京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北京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很多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的体验,这对他们理解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难度,成为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图片或CAI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
2、一首好听的歌儿,(听的过程中说)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我爱北京天安门》 2、对,我爱北京天安门。古老美丽的北京城我们祖国的首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北京》 板书北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大家先听一遍课文,注意听清生字的音。 2、你也想来读读书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3、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现在请组长领着小伙伴学生字,读一读,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刚才同学们在小组里学的真好,现在我们请5位小朋友来
3、把课文分段读一读。咱们听听他们音读准了没有,课文读通顺了吗?(读一段就相机正音)难读的长句子相机指导停顿,使之正确,多指名读,变花样读。 A、天安门在……(读的不好,就再请个学生读,全班读) B、立交桥……(注意停顿)需要练读,再全班读。 C、北京有许多……(范读)如果读得好,表扬他,让该生领着男、女生分别读。注意在和字前面停顿。 5、同学们课文读得正确通顺。生字读得准。 离开了课文,你还能这些生字的字音读准吗?。(拿出生字卡)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A、阴 前鼻韵母 开火车读 B、川 分组读) 这里还有几个要求会认
4、的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矗 似 厦 6、(拿小黑板)这几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吗? 阔碑雄迹川相机写碑 左边是石字旁,注意右边的写法,拿出手,跟老师一起边说笔顺边写字。先写一个白字,再写一撇,最后再写这个十字。一横,一竖。注意这个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结构紧凑,这个字就写好看了。练习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同位互相帮助,相互欣赏一下。 二、朗读课文 生字学好了,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指2人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赶快到美丽的北京城去看看。(出示挂图1) A、看看图
5、,再默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种建筑物的图片。如果学生问便相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 B、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方框(在板书下):如果这就是北京城,那么这三种建筑应该在北京城什么位置呢? 同学们再读读书,跟同位小朋友商量商量。 指名上来摆 他们贴的怎么样?扣课文语言评。评价中理解中央(天安门就在我们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标志) 同学们读书很仔细,咱们一起读这几个句子,引读 C、读懂了课文,能把课文读好吗? 自己练习读书,指名读
6、 C1:(重点指导第一句) 指名读。我们来看看图(师指,天安门城楼上红墙,黄瓦,多美啊!) 哪个小朋友愿意再来读一读。 指名2、3人读。 师指版画描述:蓝天白云下,鲜花绿草前,天安门城楼高高耸立着。望着它,我们似乎听到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啊,它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何等的庄严啊。 自己练习读一读 一二组读,三四组读,一起读一读。 C2:第2句指名读 是啊,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万人呢。再一起读这句话 C3:第3句读这句话,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问大家,理解矗立
7、 纪念碑有知道的吗? 对了,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们建立了这座纪念碑,来永远的纪念他们。(指纪念碑) 练习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 读得真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欣赏美丽的北京城。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根据同学们的意愿,我们先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咱们再去看看吧。 一起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还想到北京的什么地方去看看,问几个孩子,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先到天安门去看看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挂图1)
8、 1、看看图,再默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