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9695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2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语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识字 教材分析: 本内容由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的重点。 对条谚语的理解是本的难点。 教学时 全时 教学理念 语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堂教学必需
2、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__
3、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出示)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我们就学习《识字》。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1、自由读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
4、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 广 ,柴多火焰高。 出示: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
5、(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6、。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我们学习了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18、称赞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本单元的主题
7、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设计理念: 《语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