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ID:15847905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1页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2页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3页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4页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文章以广西开展的“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为背景,探讨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并总结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李宏俭(1966-),女,广西南宁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西柳州54500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14-02  一、背景介绍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明确职业导向,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有

2、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专业的建设来落实与保证。当前,高职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条件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推进,自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广西把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自治区支柱产业,特别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的广西现代化建设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开展职业教育攻坚,实施示范建设工程。2011年4月,广西教育厅在全区高职院校中将一批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

3、业及其课程确定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力求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特色课程体系等方式和措施,探索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质,就是针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要素进行有别于传统的变革和创新。依托自治区的特色专业建设平台,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实践中,大胆改革创新,构建了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在改革实践中,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理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坚持真实任务进课堂、企业

4、文化进课堂,使课程的知识内容、技术标准、项目案例符合当前行业要求和特点,进一步改革学生评价模式,通过建立多样化特征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1.推行“项目进课堂”的教学改革。“项目进课堂”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把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它既是职业教育知识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最具职业教育价值的典型知识是工作过程知识,即“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

5、业的改革尝试从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开始,要求所有核心技能型课程的实训项目全部选用来自企业、行业的全真实项目和案例,且实践课时的比例不少于整个课程课时的80%,学生在毕业实习之前必须完成专项实训项目的训练,让学生在毕业前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质量、工作时间、工作技术标准等企业工作的方式有切实的体验,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2.职业素养融入学生专业成绩评价体系。常见的评价方式是在课程结束时以学生完成的最后一个设计作品或者项目方案作为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只重视专业学习结果而忽略专业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很难做出正确、

6、公平的评价,而这些“考不出”的能力却正是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不以最终“文本式”的作业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结果的唯一评价指标,而是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指标纳入学生专业成绩的评定,制定详细的课程考核量规,将职业素养的教育和考核融入每一门课程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全面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内

7、容。在改革实践中,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进阶式”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从专业基本技术能力到以工程项目为引领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再到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实现能力从基本技能到专业职业能力的“进阶”,工作环境从校内虚拟实训室到企业工作环境的“进阶”。  (三)通过创意型工作室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关键。校内工作室是学生专业实践进一步拓展、自主承接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