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导学案

《登飞来峰》导学案

ID:15752402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5

《登飞来峰》导学案_第1页
《登飞来峰》导学案_第2页
《登飞来峰》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登飞来峰》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生本导学案”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授课教师课题《登飞来峰》课时一课时课型导学+展评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学习难点通过朗读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准备熟读古诗,按要求做好预习。预习导学一、自由诵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最好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请家长评价,在相应星级下画“—”) 1.流利

2、、正确程度。 ☆☆☆   ☆☆ ☆ 2.声音适中、有节奏 ☆☆☆   ☆☆  ☆二、再次品读古诗:1.通过查字典了解“千寻、闻、畏、浮云、缘、”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习建议:边读古诗边画生词,对读音、写法易错的字词要仔细分析,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2.写一写,牢固正确地记住这些词语。(家长听写字词)三、思读,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知识链接】王安石(1021年—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学法指导】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精彩展示一、预习检测。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一)解读1、2句。“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1.谁能说说整句诗的意思呢?2.此时,诗人就站在飞来峰高高的塔上,想象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几句话描述当时

4、的景象吗?3.这样的景象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那你认为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呢?(二)解读3、4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理解词语。不畏:缘: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三)感悟哲理。1.通过王安石变法的故事,说说“浮云”“不畏”的深层含义.2.“不畏”说明了什么?3.你从这两句诗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温馨提示】【问题生成】测评反馈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①千寻塔( )②闻说鸡鸣见日升(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  )的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

5、高峻陡峭。三、《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收获】教后反思审阅签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