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83795
大小:11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4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六、七单元阶段检测(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5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 大段:仔细。B.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切己:切身。C.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丑:厌恶,憎恨。D.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自文:自己写文章。解析 D项,自文:自然成文。答案 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若读之数过随其所见,笔之于书B.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然纵不读书C.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木受绳则直D.变而为院本化而为鸟解析 第一个“则”表示判断,那么;第二个“则”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2、。A项,代词;B项,连词,表转折;D项,动词,成为。答案 C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夫童心者,真心也A.乃为人欲引去B.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C.君子喻于义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解析 例句与D项为判断句。A项,被动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答案 D4.下列各句中,与“决定目之为经矣”中的“目”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B.笔之于书C.吾妻之美我者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解析 B项,名词作动词。A项,名词活用为形容词;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项,名词作状语。答案 B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
3、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B.C.D.解析 D项,竟,竟然。A项,因为/用、拿;B项,还是/大概;C项,句末语气词/兼词“于此”。答案 D6.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求谏》)(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4、(《原君》)(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以致语无伦次。(2)难道这些古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其实贪图安逸、厌恶劳苦,也还是一般人的思想感情。二、阅读鉴赏(50分)(一)课内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求谏(节选)吴 兢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
5、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
6、,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藉:借助。B.冀凭直言鲠议冀:希望。C.实愿罄其狂瞽罄:竭尽。D.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任:使用。解析 D项,“任”的意思是“由着,听凭”
7、。答案 D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A.B.C.D.解析 A项,①代词,他们;②语气词,表婉商语气,还是。B项,①偏指一方,我;②副词,互相。C项,都是助词,的。D项,①介词,因;②介词,把。答案 C9.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均能表现太宗“求谏”的一项是( )(4分)①欲自照,必须明镜 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③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④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之心 ⑥公等亦须受人谏语A.②③④B.②③⑤C.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