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3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3

ID:18746452

大小:9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2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3_第1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3_第2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3_第3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3_第4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3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学案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明知合行大路   合:应该。B.略晓其义即厌之厌:厌恶。C.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己: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等,使之合乎天理。D.里面煞有工夫煞有:很有。解析 B项,厌:满足。答案 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欲别求书看别:另外。B.只恁昏塞不通恁:这般。C.明知合行大路合:应该。D.试自睹当自家当:理当。解析 D项,“当”应为“本”“此”。答案 D3.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2、项是(  )(3分)A.B.C.D.解析 A项,①代词,书;②代词,人心。B项,①表对象;②表比较。C项,①表被动;②介词,为了。D项,都是介词,把。答案 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极要与他埽除打叠B.不得苟且放过C.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D.若是已认得这个了,里面煞有工夫解析 此题考查古今异义词。A项,“埽除”在文中的意思是“洒扫”,引申为“开导,教育”。B项,“苟且”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C项,“分别”在文中的意思是“不同的方式”。D项,“认得”在文中的意

3、思是“懂得,明白”。答案 B5.下列与“君子喻于义”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3分)A.蚓无爪牙之利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C.而今安在哉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解析 D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句。答案 D6.填空。(2分)(1)孔子曰:“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2)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如履薄冰。答案 (1)君子喻于义 (2)如临深渊读文本选段,完成7~11题。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

4、,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卷一一六“训门人四”)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事已却悔,如何       已:停止。B.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约束。C.自然存天理而行存:保留。D.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免:避免。解析 A项,“已”表示过去,是“完成”的意思。答案 A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此便是无克己工夫B.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C.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D.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

6、力解析 D项,“大段”在文中的意思是“仔细”,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长距离”“长时间”或“长篇幅”。答案 D9.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方法的一项是(  )(3分)A.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B.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C.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D.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解析 C项,仅是对具有“上智圣人”资质的人而言的,不具有普遍的意义。答案 C10.下列有关本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

7、关系。B.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导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好。C.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解析 A项,“就是”一词过于绝对,“人欲”既指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指其他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妄念。答案 A1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所给的两句话中均包含当时的口语词(宋元口语),其中的“处”“极”“打叠”“克下”等,是翻译的重点。答案 (1)对待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