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3986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2012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教案立体几何总复习一、基本符号表示1点A在线上:A;2点A在面上:A;3直线在面内:;4直线与面交于点A:=A;面与面相交于直线:=;二、点A到面的距离(第一步:作面的垂线)①作法:过点A作A于,连结线段A,即所求。②求法:(一)直接法;(二)等体法(等积法包括:等体积法和等面积法);(三)换点法。(例1)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AB⊥A,PA=A=2,AB=1,为P的中点。(II)求点A到平面PB的距离(例2)四棱锥P—ABD中,PA⊥底面ABD,AB//D,AD=D=1,∠BAD=120°,PA=,∠AB=90°。(III)求点
2、B到平面PD的距离。(例3)如图,直三棱柱中,,A⊥B,D是棱的中点。(I)求点B到平面的距离三、两条异面直线与n所成角①作法:平移,让它们相交(若n,则可证出n所在的平面)②求法:常用到余弦定理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任意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例1)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I)当为的中点时,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四、线与面所成角(第一步:作面的垂线)①作法:在线上任取一点P(异于A),作P于,连结A,则A为斜线PA在面内的摄影,与面所成的角。②求法:一般根据直角三角形解。③线面角的范围:(例1)已
3、知正四棱柱中,AB=2,。(II)求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例2)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II)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五、二面角(注:若所求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一般转化为求它的补角—锐角)(一)定义法:①作法:在棱上取一“好”点P,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的垂线(射线)、n,则角即二面角——的平面角。②求法:一般根据余弦定理。(二)三垂线法:(第一步:作面的垂线)①作法:在面或面内找一合适的点A,作A于,过A作AB于B,则B为斜线AB在面内的射影,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三垂线法的步骤:1、作面的垂线;2、作棱的垂
4、线,并连结另一边(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3、计算。②求法:一般根据直角三角形解。③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例1)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AB⊥A,PA=A=2,AB=1,为P的中点。(III)求二面角的正切值。(例2)已知正四棱柱中,AB=2,。(III)求二面角的正切值。(例3)四棱锥P—ABD中,PA⊥底面ABD,AB//D,AD=D=1,∠BAD=120°,PA=,∠AB=90°。(II)求二面角D—P—A的大小;(例4)已知:四棱锥P—ABD的底面AB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D,且PD=1。(III)求二面角B—PA—的余弦值(例)如图,直三棱柱
5、中,,A⊥B,D是棱的中点。(II)求二面角的大小。六、三垂线定理(第一步:作面的垂线)1定理:PA为斜线,P于,A为射影,,APA2逆定理:PA为斜线,P于,A为射影,,PAA(例1)已知正四棱柱中,AB=2,。(I)求证:七、线面平行()1定义:2判定定理:3性质定理:(例1)已知:四棱锥P—ABD的底面AB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D,且PD=1。(I)求证:B//平面PAD八、线面垂直()1定义:2判定定理:3性质定理:(例1)四棱锥P—ABD中,PA⊥底面ABD,AB//D,AD=D=1,∠BAD=120°,PA=,∠AB=90°。(I)求证:B⊥平面PA
6、;(例2)已知:四棱锥P—ABD的底面AB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D,且PD=1。(II)若E、F分别为PB、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PB九、面面平行()1定义:2判定定理:3性质定理:十、面面垂直()1定义:2判定定理:3性质定理:(例1)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AB⊥A,PA=A=2,AB=1,为P的中点。(I)求证:平面PB⊥平面AB(例2)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求证:平面平面;十一、有关对角线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平分2菱形:对角线垂直且平分3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4正方形:
7、对角线相等且垂直且平分十二、平移的方法1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且等于底边(上下两底之和)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对边且相等3等比例线段:十三、重要辅助线的添加方法1见到中点,考虑:①中位线;②;③2见到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同理),考虑:①连结对角线;②对边平行且相等十四、求三角形面积的通用方法十五、三棱锥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方便使用等体法十六、立体几何解题策略(附加:在做立体几何大题时,后以经常用到前一问的结论,平时注意)1由已知想性质;2由结论想判定;3由需要做辅助线或辅助平面十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