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

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

ID:15502764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_第1页
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_第2页
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_第3页
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_第4页
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一、感冒【源流】1.感冒病名最早出自——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2.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应分立辛温、辛凉两**则。3.“时行感冒”提出—《类证治裁》【病因病机】1.风邪是引起本命的主要外因。2.病位:肺卫。3.基本病机:卫表不和(为主),肺失宣降。4.治疗原则:解表达邪。二、咳嗽【源流】1.咳嗽的病名首见于《内经》。2.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病因病机】1.病位:在肺(为主脏),与肝、脾密切相关,日久及肾。2.基本病机:内外邪气干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3.治疗

2、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三、哮病【源流】1.1.《内经》虽无哮病,但有“喘鸣”、“齁鼻合”之类的记载。2.《金匮要略》称之为“上气”。3.元·朱丹溪创“哮喘”病名。4.明*虞抟《医学正传》将哮与喘作了明确区分:“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病因病机】1.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基本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2.病位:在肺,关系到脾肾,甚及心。3.治疗原则:朱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先,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以“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四、喘证【源流】1.《景岳全书·喘促》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2..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

3、》“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病因病机】1.病位:主要在肺和肾,与肝、脾有关,重证每多影响于心。2.基本病机:外感、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主,肾失摄纳。3.治疗原则:实喘:治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喘脱—扶正固脱,镇摄潜纳。五、肺痈【源流】1.肺痈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并对病因病机、脉证、治疗及预后作了全面的论述。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2.《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3.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肺痈论》将肺痈分为初起、已成、溃后三个阶段。【病因病机】1.

4、化脓的病理基础——热壅血瘀。2.治疗原则:)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散结消痈、化瘀排脓。六、肺痨【源流】1.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本病是由“肺虫”引起。2.元·葛可久《十药神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3.《丹溪心法》强调“痨瘵主乎阴虚”,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4.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补虚”两大治疗原则。【病因病机】1.主要病因:感染“痨虫”。2.治疗原则:补虚培本,抗痨杀虫。七、肺胀【源流】1.《灵枢·经脉篇》首先提出肺胀病名,并指出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指出本病是一虚实相间的复杂证候。如《灵枢·胀论》:“肺胀者,

5、虚满而喘咳。”2.《丹溪心法·咳嗽篇》:“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提出肺胀病理是痰瘀阻碍肺气所致,可用四物汤加桃仁等治疗,开活血化瘀治疗肺胀之先河。3.张璐玉《张氏医通》认为肺胀以“实证居多”,而李用粹《证治汇补·咳嗽》认为,肺胀“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病因病机】1.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浊、水饮、瘀血互为影响。3.治疗原则:基本原则: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八、心悸【源流】1.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正式提出了悸和惊悸的病名。提出“炙甘草汤”2.《

6、内经》认为病因为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3.《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也责之虚与痰。3.明代《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4.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强调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首倡活血化瘀治疗本病,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有殊效。【病因病机】1.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2.病位: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3.治疗:虚证:补益+养心安神。实证:祛邪+重镇安神.九、胸痹【源流】1.“胸痹”首见于《金匮要略》。2.明·王肯堂《证治准绳》首次明确对心痛与胃脘痛作了鉴别,并强调用大剂的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

7、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死血心痛,开活血化瘀治疗心痛之先河。3.清·陈念祖《时方歌括》丹参饮治疗心腹诸痛。4.《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病因病机】1.主要病机:心脉痹阻。2.病位: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3.基本原则:发作期——祛邪治标缓解期——扶正治本。十、不寐【源流】1、《内经》记载有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2、张仲景首次将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3、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4、戴元礼《证治要诀》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病因病机

8、】1.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2.病位:心。与肝(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