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复习题

畜牧微生物复习题

ID:15462205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3

畜牧微生物复习题_第1页
畜牧微生物复习题_第2页
畜牧微生物复习题_第3页
畜牧微生物复习题_第4页
畜牧微生物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畜牧微生物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1、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2、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通常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类群的总称。3、根据排列状态不同,可将球菌分为以下几种: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5、杆菌的形态: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月亮状、竹节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八”字状等。6、细菌的基本构造:细胞壁、细胞质、核糖体、核质体等,是所有细菌都有的构造。细菌的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荚膜和芽孢,并非所有的都有。7、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

2、、坚韧的外被,主要由肽聚糖组成,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P9页)8、周质空间: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与胞质膜之间的空隙。9、细胞质: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10、荚膜: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在细胞壁的外面产生一种黏液样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11、粘液层:有一些细菌能产生比荚膜薄、只有在电镜下才能看见的微荚膜。有些细菌周围产生一些边界不明显、疏松、易与菌体脱离的黏液样物质,称为黏液层。12、芽孢:部分种类杆菌、个别种类球菌再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成为芽孢。13、菌落:单个微生物在

3、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14、菌苔: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15、菌株又称品系。一个菌株是指由一个单细胞繁衍而来的克隆或无性繁殖系中的一个微生物或微生物群体。16、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17、假菌丝:如果酵母生长繁殖旺盛,芽体尚未从母细胞上脱落,又从芽体上生出新的芽体,如此多次反复进行,母细胞与子细胞以极狭窄面积相连成串,似丝状的样子,则称为假菌丝。18、囊膜的主要功能:与病毒吸附细胞,病毒的致病性,和其表面抗原性有关。19、包涵体:是某些病毒感染细胞产

4、生的特征性的形态变化,可通过固定染色而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包涵体可在细胞核内或胞浆内,可单个或多个,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或圆形或无规律形态,可嗜酸或嗜碱,因病毒的种类而异。细胞内包涵体的位置即是病毒合成及装配的部位。20、干扰素: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等作用的糖蛋白。21、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整合在细胞核上的核酸称为原噬菌体。22、卫星病毒:是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共同感染的辅助性病毒

5、才能复制的核酸分子,有的卫星因子也有外壳蛋白包裹,这些又称卫星病毒。23、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4、常住菌:在动物体表或体内的共生的或寄生的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在宿主体内某一特定部位长期适应和选择,定居繁殖,形成的微生物区系。25:、过路菌:是从土壤、水、空气和动物所接触的环境或食物中污染的微生物。26、菌群失调: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内部及其与宿主之间处于共生、协调的平衡状态。如果宿主受到日粮突然变化、环境变化、患病、手术等应激,或是滥用抗菌药物等情况下,正常菌群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发生改变,菌群平衡受到破坏

6、,即称为菌群失调。称为菌群失调。27、微生态制剂:是指一类可通过有益的微生物活菌或相应的有机物质,帮助宿主建立起新的肠道微生物区系,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的添加剂。28、益生菌:一般是指通过改善肠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而对动物起有利作用的微生物活菌添加剂,也称微生物活菌制剂。被用作益生素的微生物通常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29、益生元: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但能选择性地促进宿主消化道有益微生物,或饲喂的益生菌的活性和生长,从而对宿主有益的饲料或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如寡果糖等。30、干热灭菌:1.火焰灭菌法2热空气灭菌法31、湿热灭菌法的原因:1)菌体内含水量越高,则凝固温度越低;2

7、)蒸汽冷凝会放出潜热;3)饱和水蒸汽穿透力强;4)湿热易破坏细胞内蛋白质大分子的稳定性,主要破坏氢键结构。32、抗生素:微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在很低浓度下就能抑制或杀死其它微生物的生长。33、抗生素作用机制: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2)破坏细胞膜功能;3)抑制蛋白质合成;4)干扰核酸代谢;34、质粒: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核体以外的一小段DNA。35、毒力因子: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物质。36、致病性:又称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特定寄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