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57756
大小:5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3
《国粹十年——诗词理论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粹十年》诗词篇稿件:论文篇一、论杜诗的句法艺术(作者:远山回声)杜甫很注意诗歌的句法艺术。他曾虚心向高适求教,问道“佳句法如何?”而那些因句法得当而形成的佳句,又是他平生的刻苦追求,所谓“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即表现了他对句法艺术的痴心与至诚。所谓句法,依萧涤非先生的界定,“是指一句诗的组织法或结构法而言”。句法主要包括句式、词的省略、词序倒置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杜诗的句法艺术作出研究。一、句式错综,韵律和谐这里所说的“句式”,是指诗句的意义节奏,是就诗句的语法结构而言的。应该看到,诗句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不完全一致的。中国
2、古典诗歌的韵律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就四言诗来说,是2—2型的;就五言诗来说,是2—2—1型的;就七言诗来说,是2—2—2—1型的。所谓韵律节奏,是指诵读时声音的自然停顿,只有作这样的停顿,才和谐入耳。所以,一般来说,作者总是力求让他诗句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相一致,使人读起来既声音入耳,理解诗意上也能顺畅无阻。但是,从创作实践来考虑,处处让诗句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相一致,是困难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表意的复杂性,诗人为了准确地状写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为了抒写曲折的情思,很难将句子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完全统一起来。二是因为随着汉语词汇的增加,多
3、音节的词汇亦大量出现,特别是一些地名词,如“神女峰”、“黄鹤楼”、“瞿唐峡”、“洞庭湖”等等,这些地名词出现在句首,就无法再保障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的一致;而唐人又特别喜欢遣地名入诗,因为使用地名具有拓展诗境、张大气象以及强化抒情等多方面的效用。其三,是出于艺术美学的考虑,在一首诗中,如果各句的意义节奏均与韵律节奏一致,诗意固然因此而明达,但也会造成句势的平板,缺乏摇曳动荡之姿。于是,如何使句式错综变化,在不妨碍表意的前提下,使某些诗句的意义节奏突破韵律节奏,便成为诗人们思考的问题。杜甫在这个问题上是付出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的。他在诗句的意义节奏上进行了多
4、方的探索,在五言常式“2—2—1”和七言常式“2—2—2—1”之外,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句式,试述如下。(一)五言诗的句式,有“2—1—2”式,例如:“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登兖州城楼》)“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又有“1—1—3”式,例如:“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遣愁》)“国—带—烟尘色,兵—张—虎豹符。”(《别苏徯》)又有“1—3—1”式,例如:“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偶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又有“1—4”式,例如:“紫—收岷岭芋,白
5、—种陆池莲。”(《秋日夔府咏怀》)按:二句意谓:紫色的东西,是收获于岷岭的芋头;白色的东西,是引种于陆池的莲藕。“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按:“青”、“黄”,是指“峰峦”、“橘柚”的颜色。“惜”、“知”,皆为作者的心理行为。又有“4—1”式,例如:“登俎黄柑—重,支床锦石—圆。”(《季秋江村》)按:“登俎”、“支床”,分别为“黄柑”、“锦石”的定语。“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又有“3—2”式,例如:“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赠别郑炼赴襄阳》)“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
6、八使君》)在以上六种句式中,“3—2”、“1—4”句式在行文上最难处理,因为这两种句式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冲突较大,而诵读时又必须遵循韵律节奏,所以如果处理失当,很容易造成音与意的隔膜。但是,我们诵读上述例句时,并未感到这种隔膜。这就是杜甫的高明之处。(二)七言诗的句式,有“1—6”式,例如:“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进艇》)“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一)按:两句言成都一带物产丰美。丙穴、郫,均为地名。又有“2—5”式,例如:“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
7、澄》)按:“晓漏”,言时间;“晴窗”,言处所。“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按:前句是说,岁月艰难,正须少壮方可度越,而己身已老,故苦恨(即深恨)之。前二字是因,后五字是果。后句是说,心情颓丧,正须以酒消愁,却又因为身体多病而停杯,则愁苦之情更深一层。又有“3—4”式,例如:“棋局动—随幽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野老》)又有“5—2”式,例如:“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曲江二首》其一)按:伤多,意为“过多”。“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8、(《宿府》)从以上诗例可以看出,这些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